第3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文士微微一笑,也不說話,只把左手一揮,旁邊的小婢女示意,忙把桌上棋盤收起,然後又端上一盤切好的水梨。高煦拿起一塊死力啃了一口,嚼著梨肉含糊不清地道:“史復,爾從哪裡學來的象棋本事?本王浸淫此道多年,從未輸得這般徹底!”

  被叫做史復的文士不緊不慢地從托盤內拿起一塊梨,將臉部黑紗撩起到鼻下,張嘴小嚼一塊,待咽下後,方用嘶啞的嗓音淡淡道:“若論棋力,臣不僅不勝殿下,反而還稍遜幾分。殿下之敗,敗在心急太過。”

  “哦?”高煦忙問道,“此話怎講?”

  史復將瓜放下,仍一副不慌不忙之態道:“對弈者,棋力固然重要,然心境亦是成敗關鍵。殿下方才一開局便咄咄逼人,然卻太過急迫,臣既察覺,遂不動聲色,明為防守,實則在暗中布局。待二十餘回合過後,臣萬事俱備,則行引君入瓮之計,將王爺右路車馬俱誘過河界,繼而以主將誘之,使您欲罷不能,終陷入臣預設之圈套當中。試想,若殿下一開始不急於求成,而是步步為營,穩紮穩打,試問以臣之能,又豈能在這區區四五十合內便輕易得勝?”

  史復娓娓道來,高煦聽得是連連點頭,而一旁的紀綱聽著,回味之餘卻覺得其不僅是在說棋,其話中似乎還隱含著其他用意。

  果然,片刻後,史復向後一揮手,將侍立的兩名婢女屏退,只留下他與紀綱、高煦三人,繼而沉著道:“其實處事亦如下棋,若一味心急,反而欲速則不達。殿下此次爭儲失利,便是吃了心急的虧。”

  史復一提爭儲,高煦臉上頓時黯然。五個月前,永樂正式立皇長子朱高熾為太子,高煦的滿腔期盼,終究化作泡影。這樣的結局,不能不讓這位戰功彪炳的二皇子大失所望。這幾個月來,他一直生活在此次失敗的陰影當中,人也愈發暴戾。幸虧這位新收復的奇人史復從旁反覆開導,才使他總算有所恢復,心情也逐漸好轉了些。

  想到這史復,高煦不由又回憶起一年前他們塞外相遇的場景……

  當時,高煦受命赴開平練兵,而在半路上,這位自稱史復的男子卻猛不丁沖了出來,直奔高煦馬前。就在眾侍衛把其當做刺客拿下之際,史復高叫,要他即刻以墮馬受傷為名返回京城,否則東宮之位將屬高熾。

  初聽得此言,高煦心頭一驚,幾乎立刻就要下令將其斬殺,可見史復滿臉鎮定,他心念一轉,遂將他綁起來隨軍前進。

  當天夜晚,高煦秘密提審了史復。在審訊中,史復毫不客氣地指出:高煦出塞備邊,京中擁護其之勢力必將群龍無首。而高熾居世子之位,占據大義名分,若再在朝中加以動作,最終太子寶座很有可能歸其所有。

  史復把形勢說得十分嚴峻,高煦聽在耳里,不由得不膽顫心驚。不過最終,他沒有採納史復的建議——畢竟赴開平備邊乃父皇旨意,若突然回京,必然引起父皇不滿;而且當時高熾也不在京城,而是在北京留守。思慮一番後,高煦仍去了開平,而這史復,也被其帶到開平秘密看押。

  可接下來的事情的發展,卻一一印證了史復所言:高煦一走,朝中二皇子一派失去主心骨,頓成一盤散沙;丘福等人武將出身,只知一味搖旗吶喊;紀綱雖有智謀,卻地位不高,難以服眾。待到金忠回京,為高熾拉攏勢力,邀集人心,世子系的勢力頓時急劇壯大。到後來,形勢對高煦越來越不利,紀綱幾次送密函給高煦,催其儘快回京;高煦本人也屢次上書,甚至謊報患病,可就是不能換來永樂的召還敕旨。最終,在金忠等人的努力下,永樂結束了猶疑,立高熾為太子,對儲君寶座垂涎三尺的高煦,只得到了一個親王爵位……

  不過正是這番經歷,使高煦對史復刮目相看。儘管此人來路不明,而且面容被毀,看上去讓人噁心,但高煦仍將其納入王府,做了一名清客。不過近幾個月來,史復除了安撫自己,並未就奪儲之成敗作任何評價。今天他突然開口,直言自己奪儲一戰中的失誤,這又是什麼意思?

  似乎看出了高煦的疑惑,史復淡定地道:“臣今日之所以言此,是有一事要問殿下。不知您對東宮大位可還有念想?”

  高煦眼角一跳,半晌,方臉一沉,冷冷道:“想又如何?不想又如何?”

  “現殿下心境已平,若不再想這儲位,那將來安心當這漢王,倒也不失為富家翁。既如此,臣這個清客再無用處,也犯不著再留在這裡耗殿下的錢糧!”說到這裡,史復話鋒一轉,又道:“若殿下雄心未泯,仍願與當今太子一爭高下,那在下願竭盡所能,助殿下一臂之力!”

  史復言畢,高煦眼中閃過一絲精光——這太子之位,他怎能不想?今日之太子,就是明日之皇上!一生爭強好勝的高煦,做夢都想能坐上那把虬龍盤蟠寶座!吃喝等死的閒散親王,絕不是他朱高煦所能滿足的!

  不過很快,高煦的目光又黯淡下來,半晌,他垂頭喪氣地一嘆道:“想又有什麼用?如今大位已定,我就是有意,父皇也不會廢了大哥再立我!”

  “誰說不能?”史復不屑一笑道,“秦漢以來,太子能繼承皇位者不過十之五六,其餘四、五成中,被廢者又占了近一半。今日這春和殿是他朱高熾占著,可誰又能保證明日不另歸他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