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章 揚帆西向

  一

  按照洪武初年修建時的布局,南京外城城牆以內,被劃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個區域。其中東城是皇宮和朝廷五府十八衙門所在;北城多用以駐軍;西、南、中三城則為坊市,京城士民和達官貴人皆居於此。在中城西安門外大街往北一些,坐落著一座占地甚廣的宅院——漢王府。

  漢王府原是歸德侯陳理的府邸。陳理是元末梟雄陳友諒的嫡子。陳友諒當年雄踞江漢,氣勢十分之盛,後鄱陽湖一戰,其被朱元璋擊敗,身中流矢而死,陳理在武昌投降,被朱元璋帶回應天,於此大宅幽居。因陳友諒在世時曾自稱漢王,故京城士民通稱陳理家為漢王府。再後來,陳理一家被送往朝鮮安置,其府邸就空置了下來。永樂冊立太子後,將陳理舊宅賜給高煦,作為其在京城的王府,正巧高煦的封號也是漢王,此宅由是更加名副其實。

  這一日中午,漢王府前的漢府街上揚起一陣由遠及近的馬蹄聲。門房小內官跑出來一眺,一群身著飛魚服的錦衣衛緹騎正奔馳而來。待到府前,領頭的騎士翻身下馬,將馬的韁繩扔給前來迎接的內官,又隨口問道:“王爺可在府中?”

  “回紀大人的話,王爺用完午膳,現下正在書房與史復先生敘話!”小內官答話的語氣十分恭敬。之所以如此,並不是因為來者官服上繡著代表三品武官身份的虎紋補子——這種級別的官員,王府內官見得多了!而是因為——眼前這位,是漢王最為倚重的鐵桿心腹,錦衣衛指揮同知紀綱。

  自打投效燕藩後,紀綱便開始了自己的飛黃騰達之路。濟南一戰,紀綱的淹城計策雖然最終未被採用,但仍得到了永樂的賞識。其後,紀綱一路升遷,到靖難後期已官至燕王府紀善——這是金忠曾經做過的位置!靖難功成,永樂大封舊部,紀綱屬於中途投效,又沒有直接軍功,自然不可能封爵。但永樂也不虧待他,針對其果敢狠辣、善於揣摩人心之秉性,永樂授他錦衣衛指揮同知之職,將其納做天子鷹犬。紀綱倒也果真沒埋沒這個鷹犬角色,這一年裡他屠戮不歸附的建文舊黨,追查逃亡的建文舊臣,為永樂新朝的穩固立下了汗馬功勞。

  不過紀綱為人心狠手辣,乾的又是周興、來俊臣之流的營生,這等人物,自然不討一般朝臣歡喜,那些建文舊臣更是又恨又怕,暗地裡恨不能生吞其肉;而作為靖難功臣的金忠,也對其作為深惡痛絕。金忠和建文舊臣都是高熾那邊的人,紀綱既然不招他們待見,為尋求靠山,自然而然就同高煦攪和在一起。當初爭儲之時,紀綱暗中沒少給高煦造勢,無奈最後仍功敗垂成。不過儘管高煦沒當上太子,但紀綱卻深知其之勢力,認定這位漢王才是唯一能庇護自己的大樹,故一直堅定地站在他這一邊。也正因為這份堅定不移的“忠心”,高煦對他愈發寵信,並視之為自己的頭號心腹。

  聽得內官答話,紀綱答應一聲,遂撇下一眾隨從,大步流星進府而去,守門的侍衛們也不阻攔,任其暢通無阻直入府內。

  待進書房,高煦卻不在裡面,紀綱逮著個婢女一問,方知其已和那個史復進了西園,紀綱遂又折而向西,待穿過幾扇月門,一個巨大的花園便出現在眼前。

  漢王府西園原為舊漢王府內的一片荒地。高煦入主此宅後,將其開闢出來,挖池修山,種上名貴花木,供自己閒暇享用,並以自己的名字,取名為“煦園”。

  在後世的歷史中,煦園的地位一度十分顯赫。公元1912年,孫中山在此園暖閣內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始肇華夏民主之基;再後,這裡又成為國民政府的總統府所在。而在永樂二年的這個秋天,當紀綱站在月門口伸頭一望時,發現高煦正與一個面蒙黑紗的黑衣青年文士,對坐在池塘對面竹林下的一個小石桌旁,另有兩個小婢女拿著蒲扇,站在他們身後輕輕扇風。

  紀綱從池中央的木橋穿到對岸,這才看清二人是在下象棋,見此情景,紀綱不由微微一笑。

  下象棋似乎是唯一能讓這位武人王爺安靜下來的嗜好。本來,象棋對弈雖源遠流長,無論名門、市井均有流行,但通常來說,還是下里巴人們玩得更多一些;朝廷大臣,即便是武臣出身,為了附庸風雅,還是更多以圍棋對弈。不過眼前這位漢王行伍里廝混多年,焚琴煮鶴的事也不是沒做過,不屑於為附庸風雅而委屈自己。因此這象棋也就成了他平生的一大樂事,多年下來,其棋藝雖不能說達到國手水平,但在大明宗親中卻是穩坐頭把交椅。

  紀綱到來時,棋局正到最緊要關頭。高煦見得他,只是指了指旁邊空著的石凳,示意他坐下,旋又目不轉睛地盯向了石桌上的棋盤;至於一旁的黑衣文士,則更是紋絲不動,似乎就沒發現有人前來一般。

  見黑衣文士對自己視若無睹,紀綱心中稍有幾分不快。不過他並未有說什麼,而是把目光投向棋局。一看之下,紀綱不由微微一怔:此局由高煦執黑、文士執紅。而這棋面上,黑子已只剩下一車一馬三兵,連相也殘了一個;而反觀紅子,則尚有二車一炮五卒,相士也都齊全,正圍著高煦的老帥猛攻,高煦左右支絀,已漸成不支之勢。紀綱觀高煦下棋次數不少,雖見其偶有失利,但也都是小負,像被欺辱成今日這般,倒是從來沒有過。高煦又抵擋一陣,雖未有再摺子,但終究不能挽回局勢,遂把棋局一推道:“不料爾竟如此厲害,不下了,不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