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永樂這麼做有其深層用意。去年中秋節時,正值天下大搜齊、黃奸黨,京師內外一片肅殺,大家都生活在驚恐不安中,自也無人有這度節的心思了。而現在,戰事已經結束,新君登極已有一年,所謂奸黨也被肅清得差不多了,正是四海祥寧,天下一統。永樂便有意挑這個時候,命詞臣們吟風弄月,打造一副君臣同樂的和睦景象,以襯太平。

  中秋佳節,本應是合家團圓之時,這種時候讓詞臣們進宮,多少有些不念人倫。不過接到詔旨時,翰林院自解縉以下,卻均是喜形於色。皇上不陪皇后和三皇子,不挑靖難功臣,不選九卿大員,卻單單讓翰林詞臣陪侍,這無疑是天大的榮耀。陪侍人選有限,內閣七學士自然名列其中,其他的則只能由解縉遴選。經過一番周折,編修楊溥等十餘人幸運入圍。

  中秋當日,所有入選詞臣均早早在文淵閣候著。戊時二刻,乾清宮管事牌子江保過來傳旨,言陛下已在乾清宮前的丹墀擺下筵席,命眾人進宮侍候。於是眾人忙整理好衣冠,一起穿過甬道,從乾清門入宮登殿。

  宴會正式開始。永樂居中,解縉、黃淮等人分坐左右,其他人則依次往下圍成個半圈。不多時,月餅和一應糕果酒水被端奉上來,君臣們把酒當歌,歡聲笑語,倒也十分快活。

  不過好景不長,就在君臣其樂融融間,天空一片雲飄過,將皓月遮掩起來。永樂見狀,遂嘆口氣,側身對解縉道:“看來你我君臣運氣不佳。難得一聚同樂,卻被一片雲擋了興致。”

  “陛下勿憂,白日裡尚是晴空萬里,想來此雲也待不了許久,不多時必會雲散月出!”解縉忙做開解。

  解縉說完,永樂忽然心念一動,臉上浮出一絲笑容道:“話雖如此,但若只是在此坐等,豈非無趣至極?朕倒有個念想。素聞爾善於詩詞,既然爾說這雲遮皓月不會太久,莫如便以月為題,凡過一盞茶功夫,便吟詩一首,直至雲散為止,也算為大家尋得一樂如何?”

  解縉一下傻了眼。一盞茶功夫,大約相當於一個時辰的十二分之一。他解縉身為詞臣之首,吟詩作賦自是不在話下,但這皇帝的要求也未免太高了些。若烏雲一個時辰不散,那他解縉一個時辰內便得吟出十二首詩!且首首都得和月有關。便是李白再世、杜甫重生,也難有這般本事!

  解縉眼巴巴地瞅去,只見永樂一雙眸子也正直瞧向他,神色間頗有幾分戲謔之意。很明顯,皇上這是拿他尋開心,故意出此難題。

  解縉苦笑一聲,恭敬回道:“皇上之意甚善。不過臣才疏學淺,若真一盞茶便一首詩。那便掏空腦袋,一間想不出這多好句來。”

  “不行!不行!”永樂頭搖得似撥浪鼓,“都說爾才高八斗,不下子建,賦幾首詩豈是問題?今日必要一展文采方可!”

  “對對,大紳兄不可推脫!”

  “學士快領旨吧!咱們都等不及了!”

  永樂話音一落,一眾詞臣立刻也跟著起鬨。原來解縉這人詼諧風趣,平日裡經常理出些奇思妙語,尋諸位同僚開心。眾人被他捉弄多了,也都憋著一口氣,直想也捉弄解縉一回。無奈解縉何許人也?他才思敏捷,別人縱絞盡腦汁,也想不出難倒他的辦法。今日永樂親自出馬,專給解縉設局,眾翰林聞之莫不解氣,頓時一哄而上,硬趕著解縉上架,想趁此機會,讓素以才學自負的解縉也江郎才盡一回,也好出出平日鳥氣。

  見君臣一起起鬨,解縉自知不免。不過一盞茶一首詩那是肯定不行的。略一思忖,解縉嘻嘻一笑道:“既然陛下要考校詩詞,臣身為侍讀學士,自是不可推脫。不過在座都是翰林詞臣,於詩詞上各有造詣,莫如讓大家一齊參與,如此可好?”

  “依爾之意,是要依次吟詩,逐個品評?”

  “非也!”解縉道,“臣倒有個主意,既可考校詩詞,還可打發時辰,且又高雅風流,陛下可否聽之?”

  “哦?是何辦法?”

  解縉笑道:“依臣愚見,今日君臣同聚一樂,莫如效法魏晉風度,設‘流觴曲水’之局,若攤上誰,誰便以月為引,吟詩一首。詠不出,則自罰一杯。此等罰酒作詩之法,高逸雅致,有如陽春白雪,正和今日宴會之意!”

  解縉講完,永樂果然來了興致。所謂“流觴曲水”,便是選擇一風雅靜僻所在,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於潺潺流波的曲水邊,一人置盛滿酒的杯子於上流使其順流而下,酒杯止於某人面前即取而飲之,再乘微醉或嘯吟或援翰,作出詩來。魏晉時,文人雅士喜襲古風之尚,整日飲酒作樂,縱情山水,清談老莊,游心翰墨,作流觴曲水之舉。而其中最著名的一次,當數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的蘭亭修禊大會,書聖王羲之與當朝名士四十一人於會稽山陰蘭亭排遣感傷,舒展襟抱,詩篇薈萃成集,由王羲之醉筆走龍蛇,寫下了名傳千古的《蘭亭集序》。自此以後,“流觴曲水”名聲大振,成為歷代文人詩會時的最佳之選。

  “此法倒確是名士風流!”永樂贊了一聲,然又皺眉道,“不過此處並無溪澗,卻又如何設此‘流觴曲水’之局呢?”

  “這不難!”解縉眨眨眼,笑著解釋道,“所謂‘流觴曲水’,不過取其意境罷了。倒也不必完全依照古法。臣想,陛下可取一飾物,再命內官背對諸人擊鼓。鼓聲一響,則諸臣便將飾物傳於下一個,依此類推,直至鼓聲停,此時得飾物者,則罰酒一杯,再遵聖命吟詩一首。如此豈不比臣獨吟好得多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