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實就本心論,解縉內心是傾向高熾的。這也是幾乎所有歸附的建文舊臣的想法。無論從哪方面看,敦儒修文、仁厚和善的朱高熾都要比粗莽好鬥、以廝殺為樂的高煦更討文官喜歡。讓高熾入主東宮,不論是對國家社稷、還是對文官們自身來說,都比高煦要有利得多。可是,高熾當太子的好處是所有文官均沾,可若自己介入其中,這其中風險卻有相當大部分要由他解縉獨自來扛,這種風險和收益之間的巨大差異,讓解縉實在不願意出這個頭。

  “大紳!”就在解縉左右為難時,金忠的聲音又從身後響起,“世子尊儒重道,世所共知。其若能入主東宮,定將在朝中大力倡導文治。以大紳之才,若能逢得此世,必如蛟龍入海,前途不可限量。”

  解縉渾身一震。金忠這番話雖然繞了個彎,但其間蘊含之意味卻仍不難理解——這其實是世子派對自己的承諾!一旦高熾入主東宮,那自己將從此成為太子倚重的心腹重臣,在朝堂上得到世子系勢力的鼎力支持!

  獲得世子系的支持!金忠的這項許諾,一下把中了解縉的命脈。解縉雖然才高八斗,但也生性狂放,天生一副捨我其誰的名士派頭,且尤其好捉弄人。這樣的性格,在官場上本來就不太吃得開。他早些年的落寞,其實也和這種不討人歡喜的性格不無關係。永樂登基後,解縉雖一飛沖天,但狂妄性格仍舊不改,雖然對著靖難功臣他不敢放肆,但與文官相處時卻素來沒有顧忌,因此人緣一直稀鬆平常。對此解縉其實也心中有數,但他就是改不了這脾氣。

  官場中沒有人緣,也就意味著沒有勢力,這對官員仕途來說無疑是十分不利的。他解縉之所以有如今的地位,說白了完全靠著永樂本人的寵信。可聖眷一物,說是最為有效,但其實也最不可依持。誰也不知道皇上的心思究竟如何,萬一有一天聖眷不再,再加上自己在朝堂上毫無勢力,那很有可能一下從雲端跌到谷底,甚至永世不得超生!每念及此,解縉也不無隱憂,只是無法可想罷了。

  可現在機會來了!只要自己出手相助,就將獲得世子系的支持!高熾一派,包括了像金忠、顧成、張信這樣的靖難功臣,而且一旦奪儲成功,高熾的勢力必將大增,到時候那些眼下只能算是傾向高熾的文官,也很有可能逐漸向東宮靠攏。這樣一支以太子為首的勢力,在朝廷中的影響無疑是十分驚人的。真到那時,哪怕自己果真一時忤逆聖意、失了聖眷,只要太子還支持自己,那就終究會有重新出頭的一天。而往更遠了想,無論永樂對自己如何,可他總有駕崩的一天。到那時,高熾以太子身份承襲大統,自己就是擁立功臣。天下大功,以擁立為最,這是千古不破的常理。一旦高熾登基為帝,自己的前程將更是繁華似錦!連後人之恩蔭也有充分保證!想到這裡,解縉終於心動了。雖然有風險,但權衡得失後,於公於私解縉都覺得值得一搏。

  “世忠兄!”沉默許久,解縉緩緩轉過身,幽幽地問金忠道,“縉不過微末之才,大皇子果真如此看得起我?”

  “當然!”金忠毫不猶豫地答道,“世子曾私下與仆提起,言大紳兄才比子建,可惜先前時運不濟,乃至蹉跎許多歲月。如今雖蒙聖上賞識,得入內閣參預機要。但以你之才,絕非區區顧問可以局限,一俟磨礪成熟,便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出則布政一方,入則為六部卿相,此皆大紳兄可以勝任!”其實高熾欣賞解縉才華倒也不假,但遠遠沒到金忠說的這個份兒上,至於布政使、大九卿之類的承諾,那更是金忠自己用來籠絡解縉之言。不過金忠這話也不全是忽悠。畢竟他也不是那種視國家名器如兒戲的奸邪小人,在他看來,解縉也確實當的起這些要職。至於這些許諾到底是不是高熾親口所說,那並不重要。以眼下的形勢及金忠與高熾關係,他答應的事,高熾斷沒有不認的道理。

  又是一陣沉默。解縉眯著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金忠的雙眼,似乎想從中看穿他的五臟六腑。金忠面不改色,坦然面對著解縉目光的拷問。不知過了許久,解縉才面無表情地吐出幾個字:“敢問世忠兄,大皇子要我如何助他?”

  金忠暗自出了口氣——從這句話可知,解縉心中已經答應了。微微一笑,金忠仍從容不迫地道:“無需大紳特地做什麼。只是有朝一日,若皇上就立儲一事向你垂詢時,還望大紳兄能秉公直言!”

  聽了金忠回答,解縉也放了心。他最怕的就是金忠要他趁著隨侍御前的機會,在皇帝耳邊旁敲側擊。以永樂的性格,自己果真這麼做,他必疑自己和世子派暗中串聯,其結果很可能是吃不了兜著走。如果僅就是在永樂垂詢時一抒己見,那其實就算金忠不來找自己,他憑本心也是樂意推舉高熾的!

  “既然大殿下如此看得起下官。那縉豈能推辭?”解縉一挺胸,肅容拱手道,“煩請世忠兄轉告大殿下,只要聖上有意相詢,臣必竭力推舉大殿下入主東宮!”

  金忠終於露出滿意的笑容。解縉的加盟,使他手上又多了一副重重的籌碼。接下來他要做的,就是召集同道,在明處為高熾全力造勢了!

  五

  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兩天前,永樂大發雅興,邀翰林院詞臣們於中秋當晚入宮陪侍,共度佳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