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解縉解釋“流觴曲水”玩法時,永樂與眾翰林皆滿懷興致洗耳恭聽,而待他說完,詞臣們先是一愣,隨即爆出一陣鬨笑:“哪門子的流觴曲水,這不就是擊鼓傳花麼?”

  “還以為是陽春白雪,說到底也不過是下里巴人的尋常把戲!”

  “又被這解大紳給耍了!”

  ……

  永樂也笑得合不攏嘴。解縉雲山霧繞一通,激得大家心馳神往,最後說破,才發現竟是普通遊樂之法。不過他這點子也不錯,擊鼓傳花,確實比讓他一人乾巴巴作詩要有趣得多。永樂遂笑道:“雖是解縉耍滑頭,但此也不失為一樂事。便照其所言,行這‘流觴曲水’之法吧!”

  永樂下完旨,不一會兒幾個小內官便抬了面小鼓過來。永樂命江保負責擊鼓,接著將腰間一塊玉圭取下道:“便用這玉圭作花。此番傳花,直至雲散天開為止。到時再於所賦詩中擇一最佳者,朕便將此圭賜給他!”

  恪於身份,永樂不便與臣子一齊遊戲,便只在一旁瞅著。一聲鼓響,擊鼓傳花正式開始。只見眾人一個接一個,將玉圭依次傳下去。有的翰林沒想好詩,生怕到時出醜,因而玉圭一至,忙塞給下一個;而有人才學精通,此時已打好腹稿,欲在皇帝面前表現,因此便故意磨蹭,將圭拽在手裡許久,才依依不捨地遞給下家。鼓聲時快時慢,時促時緩,而眾詞臣也是神態各異,舉止不同。永樂看著興起,也是開懷大笑,十分快活。

  忽然間,鼓聲驟停。眾人放眼一瞧,玉圭正牢牢握在解縉手裡!

  “哈哈哈哈……”永樂放聲大笑,對解縉打趣道,“解縉,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爾絞盡腦汁,想出個什麼流觴曲水,可到頭來還是你頭一個賦詩!如何,這番可逃不過了吧?”

  解縉望望手中玉圭,無可奈何地笑道:“既然被臣撞上,那只能獻醜了!”

  “這才痛快!”永樂一笑,遂道,“此時天空無月,爾便以‘中秋不見月’為題,賦詩一首。若作不出,則再加罰美酒三杯。”

  先前解縉提議之時,只說以月為引賦詩,不過永樂見是解縉中招,故有意給他加了難度。

  好在解縉已有所準備,只見他不慌不忙地將杯中酒一飲而盡,趁著微醉,來回踱步思索一番,忽然回身對永樂一揖道:“回陛下,臣有了!”

  “哦?快念出來聽聽!”

  解縉微微一笑,娓娓吟哦道:

  吾聞廣寒八萬三千修月斧,暗處生明缺處補。

  不知七寶何以修合成,孤光洞徹乾坤萬萬古。

  三秋正中夜當午,佳期不擬嫦娥誤。

  酒杯狼藉燭無輝,天上人間隔風雨。

  玉女莫乘鸞,仙人休伐樹。

  天柱不可登,虹橋在何處?

  帝閽悠悠叫無路,吾欲斬蜍蛙磔冥兔。

  坐令天宇絕纖塵,世上青霄粲如故。

  黃金為節玉為輅,縹緲鸞車爛無數。

  水晶簾外河漢橫,冰壺影里笙歌度。

  雲旗盡下飛玄武,青鳥銜書報王母。

  但期歲歲奉宸游,來看《霓裳羽衣》舞。

  “好詩!”解縉剛一吟完,侍講楊榮便出聲相贊。待得道出,楊榮發現永樂尚未評價,遂自知失言,頓時窘得滿臉通紅。

  不過永樂倒沒在乎楊榮的失儀。方才解縉一吟完,他心中也是暗暗讚嘆,正欲開口,卻被楊榮搶了先。順勢之下,他便存了考校楊榮的心思,遂微笑著道:“楊愛卿覺得此詩好在何處?”

  楊榮見永樂問起,忙起身恭敬答道:“此詩氣魄宏大,雍容典雅,可謂難得之佳賦。尤其是最後‘但期歲歲奉宸游,來看《霓裳羽衣》舞’一句,盡顯一派盛世氣象,與當今天下之勢不謀而合。臣說它好,便是由此感而發。”

  楊榮的評斷十分精準,而這“盛世氣象”,更讓永樂聽了十分舒暢。眼珠一轉,永樂遂笑道:“解縉拔了頭籌。不過雲仍未開,這玉圭歸於誰手,尚未可知。”說完,永樂將圭拿過,遞給右側的黃淮道:“此番便從爾這頭開始!”

  接下來繼續傳圭。不過有了解縉一篇佳作在前,此時眾臣心思又起了變化。一些詞臣自忖敵不過解縉之詩,便索性不想再爭,接過玉圭便趕緊轉手出去。只有楊榮、楊士奇等少數幾個氣度從容,顯是肚中有貨。

  不過待到鼓停,眾人一瞧,這玉圭又放在了解縉手裡。這一下,不僅解縉,就是黃淮他們也都揣起了這個心思:“皇上該不會是專找解縉的吧?”

  其實他們想對了,在擊鼓傳花之前,永樂便作了手腳。擊鼓的江保雖背朝大家,但其他一應內官卻正對朝臣。其中一人,事先得了囑咐,只要傳到解縉,便一動腳,此時江保便趕緊停擊。永樂素知解縉才氣縱橫,今日本就有意刁難刁難他。雖然解縉搞出個“流觴曲水”,但永樂卻不願失此一樂,故仍耍個小手段,逼得他不得不連番出場。

  見圭又落到自己手上,解縉自失地一笑道:“不想今日竟有這般運氣,竟是欲罷不能!”

  “這也是爾之造化!”永樂強忍住笑道,“既然又攤上,便再獻一首上來。不過此次不用賦詩了,便吟一首長短句吧!仍以不見月為題,不過此番需效仿子建,七步之內,必成一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