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在靜思看來,這兩派孰強孰弱?”聽完袁忠徹的分析,金忠緊接著問道。

  “平分秋色!”袁忠徹不加多想就給出了答案,“燕藩舊將乃我永樂朝之根基,個個位高權重,與皇上關係也密切,說話分量當然更重;文官雖是建文舊臣,地位聲勢不能和我燕藩舊將比,但他們卻都是士林領袖,把控著天下輿論,再加上有我等世子舊臣和李景隆他們幾個迎附勛貴支持,兩方基本勢均力敵!”說到這裡,袁忠徹又一聲感嘆道:“皇上不愧為聖主,今年一開春,便將二殿下打發去開平,這便是有意要保持朝堂均勢,如此方能兼聽則明。否則二殿下身在京師,朝中輿論難保不會偏向他;且若由著他日夜在御前侍奉,皇上也難免受其影響。”

  “照你這麼說,皇上此番召仆回京,豈不是有意要破此均勢?”金忠心中一喜,似乎已有些明白了。

  “不錯!”袁忠徹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沉聲道,“你本就是世子派主將。此番回京,世子一方必然聲勢大漲。而且靖難之役,你始終隨軍參贊,地位形同軍師,是眼下唯一能夠壓制燕藩舊將的文官。皇上明知如此,卻選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將你召回,其意不問自明!”

  金忠眼前豁然開朗。不過稍加思忖,他又提出了心中的另一個疑惑:“皇上既然傾向大殿下,又急召我回京,照理說應是有所指示,為何方才召見時,他老人家卻隻字未提?”

  “皇上這叫欲言又止!”談話間,袁忠徹已將滿桌子菜掃了個精光,他不慌不忙掏出手帕擦擦臉上油汗,又呵呵笑道,“他老人家既然急著召你,自是要拿你派上用場。只是舍次就長,畢竟有違陛下的私心。待見到你時,他念及二殿下的功勞,故又於心不忍,緘口不言也是有的。當然,也有可能是陛下本就不想明言,留著就讓你自個兒揣摩!咱們做臣子的,也得體諒皇上難處,何必硬要他老人家親口講出來呢?”

  金忠再無疑惑。再回想一番,他愈發覺得袁忠徹的分析在理。看著眼前這個一身道袍的老友,金忠心中不由驚嘆連連,一直以為他僅是相術出眾,不想其對人心的揣摩也已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虧得他推崇老莊,對宦途不太在意,否則憑著這份功夫,飛黃騰達不在話下!

  “世忠你為何如此看我!”見金忠一雙眼睛睜得老大,袁忠徹不由“噗嗤”一笑道,“可是覺得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乎?”

  “非也!”見忠徹打趣,金忠也是一笑,道,“只怪我往日眼拙,竟不知你還有這讀心的本領!”

  “此不足為奇!”袁忠徹擺擺手道,“我本就是方伎之士,擅長就是相術。所謂相術,名為相人,實則相心。唯有讀懂人心,知其品性心境,方能測其來日禍福。否則僅憑面相,果真能窺得其前程命運乎?”

  “至理之言!”金忠至此佩服得五體投地,“相撲往日亦以相術聞名,但卻未通此理,今日聽靜思心得,倒叫我慚愧無地!”

  “世忠兄無需慚愧!”袁忠徹大笑道,“其實你同樣善於相心,不過著眼之處不同罷了。我之相心,在於相個人之品性,所相不過一人一事;你之相心,卻在於據形勢變幻而推理,所相者雖不及於具體人事,但卻可包羅萬象。故你可贊襄陛下統帥三軍,我卻只能做些旁門左道。以此而論,我之相術與你倒有萬里之遙了!”

  “靜思折殺仆了!”見袁忠徹這般說,金忠知其自謙,也是一笑,旋轉過話頭道,“相術要義,你我改日再談不遲。眼下最要緊者,是如何為大皇子張目。照你之推論,皇上雖有意於大皇子,但仍有猶疑,萬一我行止不當,反會壞了大事!”

  “不錯!”袁忠徹也斂了笑容,正色道,“眼下我們雖占了上風,但其中也不乏變數。依仆之見,你接下來一是要制衡丘福等武官。其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借你的聲望,將支持大皇子的各方勢力統合到一起,造出聲勢,促使陛下儘快將立儲之事定下來。只有行了冊封嘉禮,此事才算最終敲定!”

  金忠沉吟一番道:“聯絡各方倒是沒有問題。只是僅靠營造聲勢,果真能讓陛下下定決心麼?”

  “所以還需你做第三件事!”袁忠徹接著又道。

  “何為第三件事?”

  “尋貴人相助!”

  “尋貴人相助?”金忠一愣,隨即眼中透出一絲疑惑,緩緩道,“莫非你是要我去幾位娘娘那裡撞木鐘?”

  “你想到哪兒去了!”袁忠徹哂笑道,“若要走後宮的路子,我這方伎相士不比你個外臣方便?再說了,後宮不得干政,這是祖制。就是皇后娘娘,在這件事上頭也是搭不上口的,其他幾個貴妃就更不消說了!”

  “那你要我尋誰?”金忠皺著眉頭道,“要說貴人,除了娘娘們,那就只有三殿下了。可這事陛下哪會聽他的?而且他一向和與二殿下走得近。”

  “世忠兄你這就是一孔之見了!”袁忠徹起身,踱到房間角落的面盆架旁,拿了條濕毛巾抹了把臉,扭頭對金忠笑道:“所謂貴人,並非僅指與聖上關係親密,像皇后和三殿下他們,縱然是聖上至親,但立儲一事,本非其所能過問,貿然求他們插手,縱然得允,也必然會引起皇上反感,如此反倒不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