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語驚醒夢中人,世忠見識不凡!”內心做出決定後,朱棣的臉上恢復了一貫的從容,他威嚴地掃視眾人一眼,沉聲道:“因糧於敵,亦為我燕軍所擅長。以我昔日之弱,尚能掠取大寧、德州糧草;今我燕軍兵精將勇,銳不可當,突入直隸富庶之地,何愁劫不到糧食?故……”說到這裡時,朱棣從椅子上隻然而起,雙手按住案幾,加重語氣堅定地道,“本王決定,便依道衍師傅之計,即日開始暗中準備,待新年一過,即揮師南下,直撲京城!”

  十一

  初夏的淮北、天氣已經漸漸熱了起來。這一日晌午剛過,靈璧縣南面的官道上,一支大軍正護衛著數千輛糧車娓娓向北而行。從隊伍所打的旗號看,這正是朝廷平燕參將平安的人馬。烈日炙烤下,將士們的衣服被汗水浸濕又曬乾,貼在身上顯得皺皺巴巴。

  隊伍最前頭,是一個三十來歲的青年將軍。走了一陣後,他實在熱的難受,待仰頭將手中葫蘆樽里的最後一滴水也飲盡後,他撥馬折返,疾奔一陣,終於見到一個五旬老將的身影。待兩人靠近,青年將軍將葫蘆樽扔到一旁,面色懇切地道:“平帥,天氣太熱了,這麼急著走下去,將士們中暑的怕會不少。反正靈璧也就三十里路了,就先找個地方歇歇,待涼快些再趕路也不遲啊!”

  被喚做平帥的正是平安,而這位青年將軍則是南軍參將葛進。聽了葛進的話,平安左右一望,見自己身旁的親兵們也都可憐巴巴地望著自己。平安心頭一軟,幾乎就要答應葛進的請求。但話到嘴邊,他最終還是咽了回去。

  平安何嘗不想讓將士們歇息?可是他實在不敢啊!回想起這幾個月來的經歷,平安猶如做了一場噩夢,直到現在還心有餘悸。

  四個月前,剛返回北平不久的燕軍在經過短暫休整後,又頂著凜冽的寒風再次出征。這一次,燕軍置德州、真定於不顧,直接略過二城,一路突入山東境內,並從魯西平原一路南下,向直隸方向撲去。

  燕軍再次寇魯,河北的南軍卻並未出兵。一來,兩淮駐軍的北上,雖然使河北南軍實力有所恢復,但畢竟與夾河之戰前不可同日而語。面對來勢洶洶的十萬燕軍,別說本就心猿意馬,後來又被燕軍徹底打怕了的真定吳傑,就連德州城內的平燕總兵盛庸也不敢輕易出城迎戰。而且,在盛庸看來,燕軍此番前來,無非又是效當初東昌之戰前的故技,欲引誘河北南軍主力出城而已。

  時過境遷,如今的南軍已沒有與燕軍再次決戰的實力,而且盛庸也不相信以朱棣的能耐,會重蹈東昌之敗的覆轍。反正放眼南方,無論是濟南,還是直隸境內的徐州、鳳陽以及淮安等重鎮,都有相對充足的兵力駐守,燕軍想攻克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有了這層計較,盛庸便打定主意閉門不出,由著朱棣折騰。在他看來,燕軍即便突入直隸,也站不穩腳跟,遲早還要乖乖撤回北平。於是,盛庸在移文淮安,囑咐梅殷嚴加防範後,便只命河北各路軍馬養精蓄銳,待來年開春後再作計較。

  不過接下來形勢的發展,則大大出乎盛庸所料。燕軍進入淮北後,猶如蛟龍入海,不但沒有北返的念頭,反而愈發折騰得痛快。正月二十七日,燕軍兵臨沛縣,守將王顯自知不敵,馬上開門投降,縣令顏伯緯自盡。三日後,燕軍兵寇徐州。三月,燕軍撤徐州之圍,繼續南下,抵達淮北腹地的蒙城,直接威脅中都鳳陽。

  直到蒙城失守的消息傳來,盛庸方感覺到有些不對勁,此次朱棣似乎不是衝著他的德州大營來的。想到這裡,盛庸緊張起來,忙準備率軍追擊燕軍。

  不過此時盛庸想出兵也來不及了。沛縣失守、徐州被圍,河北南軍的糧道再次被卡斷。而且沛縣還存著不少原打算供應德州的糧草,如今也全落到燕軍手裡。此時正值春荒,山東各州府也沒有多少存糧,失去直隸的糧草支援後,僅憑德州現有的存糧,南軍根本無法大舉南下。無奈之下,盛庸只得一面行文魯省各州府,抓緊徵集糧草;另一面又急急傳令真定,命平安火速領兵南下,增援直隸。

  南軍這邊手忙腳亂地調整部署,進入淮北的燕軍也沒閒著。攻克沛縣時,燕軍獲得了八萬石糧草,後來又打下了宿州,兩地所得糧草足夠數月之用,糧草不濟之憂暫解。得知河北南軍南下,燕軍集中軍力,以逸待勞,先在淝水畔擊退平安,繼而又打跑了從濟南千里趕來增援的鐵鉉,將戰爭的主動權牢牢把握在自己手裡。

  本來,若僅於此,那南軍的形勢也不至於太壞。眼下燕軍賴在直隸境內不走,朝廷已明白其有可能渡江犯闕。震驚之下,建文只得從京師僅剩的上十二衛親軍中抽出一半,組成三萬大軍,由前軍右都督何福率領北上;同時,魏國公徐輝祖也率舟師從海路運糧七萬石至山東。徐輝祖到山東後心急如火,在麻灣登陸後立即將糧草交與前來迎接的膠州知州,讓他派人運去德州,輝祖則率著隨船跟來的一萬浙軍馳援淮北。而此時,隨著天氣漸熱,燕軍將士耐不住高溫,水土不服已愈發明顯。在接下來的小河之戰中,平安抖擻精神,僅以本部四萬兵馬,竟與比他多一倍還不止的燕軍打了個平手。隨後,徐輝祖和何福相繼趕到,三支大軍會師後,與燕軍大戰於齊眉山,兩軍旗鼓相當,誰也壓不倒誰,戰局遂僵持下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