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戰事呈膠著狀態,這對燕軍而言無疑是不利的。這裡畢竟是朝廷的地盤,而反觀燕軍,外出征戰日久,士氣已逐漸衰頹。而且由於南軍的英勇作戰,燕軍並未實現“各個擊破”的戰略構想,反倒是平安、徐輝祖、何福三支大軍順利會師,總兵力達到八萬之眾,與燕軍大致相當,而且裡面的上十二衛更是朝廷的最強精銳,燕軍在軍力上的優勢正在逐漸縮小。

  可就在這時,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在戰事的關鍵時刻,建文竟下了一道敕旨,命徐輝祖火速率軍回京!

  得知徐輝祖南歸,朱棣當即喜出望外。而稍一思索,他便明白了建文的心思——這位年輕天子還是放心不下徐輝祖。有徐增壽這麼個刺蝟梗在面前,建文無法消除對徐家人的疑慮。儘管徐輝祖與他朱棣其實並無往來,甚至對朝廷忠心耿耿,可燕藩大舅子的身份,卻始終是他最大的軟肋。權衡再三,建文終究不放心,下旨將其召回。

  徐輝祖的南歸,瞬時改變了戰場的形勢。南軍不僅實力受損,心理上的打擊更是十分沉重。輝祖退兵南返,何福、平安不知就裡下,對皇帝的舉措大為不解,心情也頗為沮喪。更壞的是,因為兩軍皆是匆忙上陣,所攜糧草不多,此時他們也逐漸陷入斷糧境地。無奈之下,兩人商量一陣,遂一起撤兵,退到靈璧城內堅守,以待朝廷糧草接濟。

  回想完這段時間的經歷,平安又回頭打量了一下身後的糧車。三萬石糧,從數量上看,這確實算不得多,但對幾乎斷炊的靈璧來說至關重要。只要再拖延一段時間,盛庸的德州援軍便會趕至。到時候三軍會師,不說全殲敵軍,至少將燕庶人逼回北平還是有可能的。

  “大家加把勁!”暗自鼓勁後,平安氣運丹田,向全軍將士大聲叫道,“靈璧就快要到了。待進了城,咱們再放寬了心休息!”

  “不好!”平安話音剛落,前軍隊中便出現一陣驚呼。平安極目一眺,前方遠處逐漸出現一片黑點。平安立刻反應過來——這是燕山鐵騎!

  “大家不要慌!”眼見將士們出現騷動,平安立刻抽出寶劍,大叫道,“按事先布置,列方陣迎敵!”說完,他又對還在跟前的葛進叫道:“馬上回前隊,壓住陣腳!”

  “是!”葛進也立刻打起精神,對著平安雙拳一供,隨即催馬前去。

  燕軍在距南軍約兩三百步時停了下來,顯是在整肅隊形,準備沖陣。此時南軍陣型已排列完畢,四萬將士結成一個巨大的中空方陣,將糧車護在陣中。見己軍布陣完畢,平安心中稍安,遂又大聲呼道:“大家不要怕,靈璧就在眼前,何都督得知燕軍劫糧,必會出城來援。咱們穩紮穩打,一定能平平安安返回城中。”

  說話間,戰鬥便開始了。燕山鐵騎都是百戰精銳,其衝鋒之勢銳不可當,不過平安這邊也不是吃素的。這四萬南軍,大都是跟隨平安征戰多年的老軍,戰力在南軍中都是一流。燕山鐵騎幾次沖陣,都被他們擋了回去。

  幾次交手過後,平安心中突然冒出個疑惑——據他所知,燕軍此次出兵總數將近十萬,經過數月的千里轉戰,刨去死傷及掉隊者,現在能戰之兵應該還剩八萬左右。而眼前這股子燕軍,滿算不過三萬之數,其中鐵騎最多一萬。如果燕軍是要劫糧,應不會只派出這麼點人才對!

  “該不會是去靈璧城外截擊何都督吧!”當平安將心中疑惑說出,一旁的偏將立刻作了解答。平安一聽之下心頓時揪了起來——自己手中這批軍糧至關重要,所以一旦得知自己遇劫,何福十有八九會出城相救。難不成燕庶人是項莊舞劍?其真實意圖是要吃掉何福的援軍?

  “平帥,仆看了一陣,這北兵好像也沒有拼死猛攻,倒是更像在游斗。這又是何意?”說話的是禮部左侍郎陳性善。自得知徐增壽暗通燕藩後,建文對五府將帥都存了戒心。此番何福北上,建文派了一堆文官跟隨,名為參贊,實則監視。陳性善便是其中職銜最高者。此番南軍外出征糧,需與各州府衙門交涉,為方便行事,何福便把陳性善派了出來。

  “游斗?”聽了陳性善之言,平安又遠眺一陣,發現燕軍還真有點這個意思。想到這裡,他愈發覺得自己剛才的判斷有理——靈璧只有三萬上直軍,何福出援,最多能帶上一半,如果被剩下的五萬燕軍截擊,那可是必敗無疑!

  “傳令!”略一思忖,平安迅速下達了命令,“各部不要與北兵糾纏,保持陣型,緩緩前進,向靈璧進發!”此時平安已有計較:如果何福果然中道被圍,那也是無法可想,此時自己不可能分兵去救他,只能擺開陣勢,全軍緩緩前進。若趕到時何福尚在,自己自能救他出來;若何福戰歿,至少自己的四萬人馬可以退回靈璧。只要靈璧不丟,軍糧不丟,那即便何福援軍全軍覆沒,戰局也還是有希望的。總而言之一句話,現在絕不能待在這裡和燕軍糾纏。

  南軍以步兵為主,原先固守原地,陣勢十分堅固,此時要在戰鬥的同時向前推進,則必須加強前陣的兵力,以逼退燕軍。在平安的指揮下,後陣的一萬名將士有一半被抽調到前陣去打開道路,左、右兩翼也有鬆動,這樣糧車周圍的防禦便顯得單薄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