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爺,不如先等上一兩日,將二郡王的鐵騎也召到東昌來,屆時咱們再戰如何?”斟酌再三,金忠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眼下燕山鐵騎有大半被高煦帶去了威縣,使燕軍的野戰實力大受影響。若能讓高煦的二萬鐵騎歸隊,那即便盛庸真有什麼陰謀詭計,金忠自忖也足以應付。

  “不行!”金忠剛一說完,朱棣毫不猶豫地立刻否決道,“戰機稍縱即逝,怎能拖延?何況二萬鐵騎橫於東昌、真定之間,亦是為了防備吳傑毀諾出師,豈能輕調?且即便沒有那二萬鐵騎,我軍仍有九萬之眾。以燕山健兒的戰力,何愁打不垮盛庸的十萬弱軍?”說到這裡,朱棣臉上浮出一絲不悅道:“世忠熟讀兵書,豈不知《六韜》有云: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莫過狐疑。眼下大戰一觸即發,爾怎就瞻前顧後起來了呢?”

  金忠一陣默然。確實,他無憑無據,僅靠這直覺猜測,便想說服朱棣息兵,實在是有些底氣不足。而且金忠還隱隱感覺到:燕王似乎已鐵了心要打這一仗。濟南一戰,十萬燕軍竟被盛庸逼得鎩羽而歸,這對戰無不勝的燕王來說無疑十分丟臉,故他急欲打敗盛庸,以洗刷濟南失利的恥辱;而且白溝河大捷後兩軍實力對比的巨大變化,更讓朱棣信心暴漲,用兵時乾綱獨斷的勢頭也較往日大增。有這些因素擺在這裡,要想勸得燕王收心,無疑是自討苦吃。

  就在這時,張玉與丘福、朱能等幾個五軍主將也從丘下爬了上來。張玉身披鐵甲,外邊套著一件鮮紅大氅,花白的鬍子順風飄揚,顯得十分瀟灑。走到近前,張玉帶頭一拱手,用雄健的嗓音說道:“五軍已列陣完畢,是否開戰,還請王爺示下!”

  “好!”朱棣眼中寒光一閃,“今日便是盛庸的死期!傳令朵顏三衛攻陣!”朱棣交待完一句,隨即匆匆下山,向軍中走去。

  望著朱棣遠去的背影,金忠眼中浮過一絲憂色。

  一陣號角響起,燕軍中的兀良哈韃騎開始出擊。韃子騎術精湛,來去如風,南軍陣中的稀疏箭雨對他們的傷害微乎其微。一轉眼功夫過去,韃騎已距南軍大陣僅二百步距離。

  此時的十萬南軍,按照六花陣的七分法,共分為前、左、右、後、左虞侯、右虞侯以及中軍共七個部分,其中中軍主陣四萬,六小軍各一萬。與六花圓陣不同,這六花方陣是讓六支小軍各自列成矩形,將盛庸的中軍圍在中間。而矩形的布陣,使直面敵人的前軍、右虞侯軍兩部戰線較為扁長,陣型也略顯單薄,眼見韃騎如狼似虎般殺至,一些南軍將士出現了騷動,有些坐不住的也開始驚跳起來。

  “不要起身!都給老子趴下!”指揮前軍和右虞侯軍的將軍分別是莊得和盛庸的心腹大將葛進。見己部騷亂,他們不約而同的在陣中大喊。與此同時,早有準備的親兵們已掏出手弩,誰敢起身便要一箭射去。在兩人的彈壓下,南軍的騷動很快停止。

  “點火!”當韃騎衝到陣前約百步時,莊得與葛進幾乎同時大喊。見主將發令,兩軍中各有一隊步卒迅速趴到地上,拿起火石使勁地擦著什麼。

  “轟隆!”很快,一連串雷鳴聲震天響起。燕軍將士驚奇地發現,在離南軍陣前百餘步遠的地上,竟突然發生了大面積的爆炸。

  “地雷炮!”眼見前方人仰馬翻,朱棣在短暫的驚駭過後,已第一時刻反應過來。儘管火器在大明軍隊中已不稀奇,但地雷炮的使用倒真不多見,朱棣也只是昔日與一眾兄弟在鳳陽練兵時見人演示過一次。而這麼大規模的地雷炮爆炸更是第一次見到。一時之間,他幾乎有些不敢相信。

  朱棣的判斷沒錯,這確實是地雷炮。利用守方優勢,盛庸花了兩天時間,在預設陣地的前方埋下了數百顆地雷炮。這些地雷炮都是陶罐製成,裡面填有火藥,並用竹竿套上火線,一直埋到南軍陣前。當韃騎沖近時,南軍點燃火線,隨即將各個陶罐炸個粉碎。被炸碎的陶片飛濺而出,直接打到韃騎身上。而韃騎身上最多只有一件皮甲,根本擋不住飛速濺開的陶片的鋒芒。待硝煙散盡,上百名韃騎已倒在了血泊當中。

  “嗚噢……”南軍陣中爆發出一陣歡呼。這批地雷炮,是盛庸和鐵鉉將濟南、德州的所有火器工匠集到一起,不分晝夜地花了七日功夫做成。此時果然建得奇功。

  朵顏韃騎長年居於塞外,平日裡只知遊牧騎射,連手銃火炮都很少見到,對這種能使地面直接炸開的地雷炮就更是聞所未聞了!一時間,本還凶神惡煞般的勇士們個個面露驚駭之色,生生在南軍陣前停了下來。嘰里呱啦的一陣韃語後,韃騎們竟撥轉馬頭側後方逃去。

  “唉……”眼見韃軍敗下陣來,朱棣臉色一沉,隨即對身後的旗官道:“傳令,推弩車上去!”交待完軍令,朱棣又對身旁的金忠道,“世忠代本王坐纛指揮,本王親率親軍沖陣,待局面打開,爾便揮大軍壓上!”說完,朱棣馬鞭一揮,帶著一眾親軍向前方奔去。

  旗兵揮舞令旗,很快,二十架弩車便從燕軍陣中衝出,向南軍戰線的中央推進,在他們後方百步外,是朱棣親自統率的三千親軍。此次燕軍出征雖沒帶炮,但弩車卻還是準備了好些的。見南軍擺出坐陣,朱棣便拿定了主意,用強弩對付這幫敵人。南軍坐在地上,無疑就是活靶子,眼見弩箭射來,他們不可避免的會產生慌亂。縱然弩箭直接殺死的敵軍有限,但其他人受此威脅,再想保持鎮定坐姿可就難了,接下來肯定就是下意識的起身躲避。只要南軍不遵軍紀亂鬨鬨地起身,朱棣便可率親軍趁機殺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