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南軍沒有弩車。白溝河大敗和德州失守後,一切器械都已被李景隆丟棄一空,眼下的南軍不光技不如人,就是器械也落後許多。弩箭射程遠較一般弓箭為遠,所以燕軍很安全地推進到了弩車射程之內。

  “停住,準備發箭!”指揮弩車的是中軍右副將何壽。待已逼近到距南軍約莫兩百步時,何壽下達了命令。士兵們得令,紛紛把弩車停好,操縱車上的床子弩向敵軍瞄準。在他們身後,朱棣和他的親軍已是厲兵秣馬。只待南軍陣型鬆動,便要呼嘯而下。

  南軍這邊也有了反應。見燕軍弩車上前,南軍前方兩陣的前排兵士倏的起身,從身前的地上提起了一面面巨大的木盾,將身體牢牢護住。

  何壽嘴上露出一絲冷笑。燕軍弩車上的三連發床子弩乃精工所制,矢大如鑿,兩百步內發射可連穿數人!區區一面木盾,又豈能抵擋得住?

  “嗖!嗖!”二十張床子弩一齊發射,六十支八尺弩箭破空而出,直向南軍飛去。只聽得一連串蹦蹦之聲響起,何壽的眼睛頓時睜得老大——絕大部分弩箭嵌進木盾,但卻都沒有射透!

  “嗚噢……”南軍陣中又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原來盛庸知道燕軍未攜火炮,故在出兵前特遣數千精壯軍士,把德州城外老墳上的樺樹悉數砍盡,將所得樺木統統做成三寸厚、八尺高的木盾!樺木本就結實,加之又足夠厚,堪堪能擋住弩箭強攻。

  見弩箭亦未能傷南軍半分,朱棣的臉上頓時一片鐵青。這兩次攻擊都只是前奏,無論得逞與否都不影響全局,但自己的連番受挫,卻使本有些緊張的南軍官兵士氣大漲,這絕對是他始料未及的。想到這裡,朱棣心中怒意更熾,當即一夾馬腹,帶著三千親軍,向南軍猛撲過去。

  七

  南軍中軍大陣的最中央,盛庸與鐵鉉正站在臨時搭建的望樓上鳥瞰全局。見朱棣的帥旗移動,盛庸的眼中閃過一絲喜悅的光芒,他當即大聲下令道:“命前陣勿要阻擋,只管結陣自保,放燕庶人進來!”

  其實不用盛庸指示,前方的南軍早已準備就緒。六花陣本分內、外兩層,陣中七軍皆自成一體。本來,為確保中軍大陣無恙,周圍的六小陣應互相策應,抵擋來犯敵軍,但此次,莊得的前軍和葛進的右虞侯軍卻對氣勢洶洶殺來的燕軍視若無睹,只在巨大木盾的掩護下龜縮自保。燕軍一時無法破壞巨盾,索性便從兩陣中央的縫隙直突向前,朝中軍大陣殺去。而此時,盛庸的中軍陣型也出現鬆動,竟讓燕軍連破幾道防線,直讓朱棣他們衝殺到了腹心。

  燕王親軍在進攻時,本是一個鬆散、巨大的錐型陣,但剛才為了從南軍前方的兩個小陣中間穿插,這個錐型陣的左右兩角已被擠壓了不少,此時幾乎成了一個長條狀。方才朱棣帶著馬雲、狗兒等一眾內官沖在最前面。見眼前的南軍四散而逃,朱棣正暗自高興,忽然後方“啊呀”一陣驚呼響起,朱棣回頭一看不由大驚——在自己身後四十餘步外,南軍忽然拉起了幾道絆馬索,幾十個親軍騎士猝不及防,頓時栽落馬下。

  “殺燕賊啊……”就在朱棣驚愕間,震天般的喊殺聲已四處響起。朱棣舉目四顧,當即驚得張大了嘴巴——此時的南軍中軍陣型已發生了巨變。前方百餘步外,約五千南軍健卒聚集在盛庸所處的望樓下,而在兩側遠方,則有更多的南軍步卒結成一個個小圓陣,相互策應著向自己步步逼近;最要命的是身後,在用絆馬索掀翻了幾十個燕軍騎兵後,南軍步兵在大盾的掩護下一擁而上,將原先被撕開的缺口重新堵上,把大部分燕王親兵堵在了中軍陣外!此時的南軍中軍戰線,已由最開始的矩形一變成為環形,除五千人馬聚集中央,保護盛庸等主將外,居於外圍的三萬將士則逐漸縮小陣型,一步步將朱棣他們壓縮在陣中!

  就在朱棣身陷敵陣時,南軍大陣外的金忠也發現了不對勁。莊得和葛進在幾乎沒有抵抗的情況下便放任朱棣攻擊中軍,繼而南軍中軍又將缺口堵上。金忠見多識廣,立馬意識到這是早有預謀,專釣朱棣上鉤!

  “先生,使長被堵在裡面了,快想辦法救他!”中軍主將張玉這時正與金忠站在一起,眼見燕王親軍的身影被南軍淹沒,他當即急得大喊。

  金忠此時也萬分緊張。南軍重新列陣後,金忠他們的視線被擋得嚴嚴實實,已無法得知朱棣在陣中的情況,但從南軍這一系列有條不紊的舉動中,金忠可以斷定,燕王現在必是兇險萬分。當務之急,是要儘快打破南軍大陣,將燕王他們救出。

  南軍總數不過十萬出頭,現在的燕軍加上韃騎共有九萬。以燕軍的實力,強行破陣並不是不可能,最關鍵是破陣的速度!若陣還沒破,燕王便已罹難,那就追悔莫及了。想到這裡,金忠的腦筋開始飛速運轉——破陣的方法有很多種,但要想快速破陣,無疑得仰仗騎兵,尤其是有重甲護身的鐵騎,更是強行撕開敵軍陣線的不二法寶。本來,燕軍中共有三萬鐵騎,分別歸於中、前、左三軍,由張玉、丘福、朱能三位大將統率。若他們在,金忠自信可以衝破前方南軍的阻撓。可問題的關鍵是,現在前軍和左軍中的二萬鐵騎已被高煦帶去了威縣,現在金忠手裡只剩下張玉的一萬鐵騎,外加近萬朵顏韃騎。胡人不善攻陣,而這幫韃騎方才又被地雷炮嚇了個半死,強驅他們硬攻肯定不行,必須另想對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