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退朝後,方孝孺沒有和百官一起出紫禁城。自改制啟動以來,他已把自己的署事之所從皇城外的翰林院搬到了左順門邊上的文淵閣。今日早朝的種種情事,方孝孺悉數收入眼底,不過自始至終,他都一言未發。退朝後,他回想著剛才發生的情景,也對徐增壽的反常大惑不解。正當他回到文淵閣值房內坐下,欲將此間種種想個明白時,外面江保忽然跑了進來。

  “方大人!”江保進來先是一揖,然後恭敬稟道,“皇爺召您去乾清宮見駕!”

  “哦?”方孝孺應了一聲,隨即問道,“公公可知陛下召我何事?”

  “這個……奴婢不太清楚。”江保搖了搖頭。

  見江保如此,方孝孺自失一笑——建文家法甚嚴,江保一個內官,豈敢妄言政事?想到這裡,孝孺微笑道:“知道了,勞煩公公帶路!”

  “回大人話,奴婢還要去傳茹本兵,還請大人自己進去!”

  “還要叫茹嫦?”方孝孺又是一陣疑惑:茹嫦是兵部尚書,皇上傳他,難不成要議兵事嗎?可議論兵事,怎麼不叫齊泰而叫自己呢?不過孝孺無暇多想,忙應了一聲,整整衣冠,昂首出門而去。

  方到乾清門前,孝孺正要進去,便聽後面傳來一陣小步急跑聲,一轉身,正是兵部尚書茹瑺趕來。

  “良玉!”孝孺一笑,稱著茹瑺表字道,“皇上又非急召,何以匆匆至此?”

  “孝直兄已經到了?”茹瑺拿出塊帕子將頭上的熱汗擦了,隨即笑道,“仆料想皇上召見,多半是為了兵事。眼下河北糜爛,聖上憂心如焚,咱們做臣子的得恭謹些,免得皇上心急!”

  對茹瑺的解釋,方孝孺只是淡淡一笑——他知道,茹瑺之所以“恭謹”其實是另有原因。

  茹瑺非等閒大臣。此人少懷大志,聰穎好學,十六歲由貢生拔入國子監,吏部試居第一。入仕後,茹瑺一路官運亨通,歷任承敕郎、通政使,到洪武二十三年,年僅三十四歲的他已官拜右副都御史,試兵部尚書,第二年實授,位列九卿。太祖在世時十分喜歡茹瑺,時稱其為賢人君子,頒他“中外一人,中流砥柱”鐵券丹書,並賜“繩愆糾繆”圖章一枚,下旨在其老家衡山城南門外建貢元坊一座。這樣的恩寵,在沒有開國功勳的文官中可謂首屈一指。

  不過月滿則虧,茹瑺方過而立便身居高位,正是志得意滿,做起事來未免獨斷專行了些,兼他又與勛戚藩王走的近,這便引起了眾多文官的不滿,其中便有後來的建文重臣黃子澄、暴昭。建文登基後,茹瑺調任吏部尚書。調令剛下,暴昭便參其為官不廉,黃子澄亦附和檢舉。此時建文正思謀削藩,也不想讓這個與藩王交好的重臣在朝中礙事,便索性下道敕旨,打發他去河南做了布政使。布政使比尚書低了整整兩級,這無疑就是貶了。茹瑺一下從雲端跌落,自是鬱悶異常。

  可是時來運轉,隨著燕藩作亂,王師連戰連敗,時任兵部尚書齊泰難辭其咎,在洶洶物議中被罷免。茹瑺便又被招了回來,重新放到了兵部尚書的位置上。經此波折,茹瑺回京後戰戰兢兢,生怕重蹈覆轍,對建文也是滿懷敬畏之心。故而建文一召,他便心急火燎地趕往宮裡。

  方孝孺在洪武朝時不過一介小吏,與茹瑺談不上有什麼過結。不過他自入朝以來,一直與齊泰、黃子澄同氣連枝,故也不好與茹瑺走的太近。略一思忖,孝孺笑道:“也未必就是兵事,或有他事要詢我二人也未必!”說完也不再多言,只作了個“請”的手勢,與茹嫦聯袂入殿。

  建文在御書房召見二臣。一進書房,二人便撩起袍腳要跪。建文正在伏案批閱奏疏,見他們二人進來,遂撂下筆淡淡道:“免禮。”隨即指了指案前的兩張紫檀木凳子,二人會意,忙小心翼翼地就著凳子邊緣坐下。

  “兩位愛卿!”建文輕輕吁了口氣,望著孝孺道,“此番召你們前來,是為議平燕主帥一事。今李景隆已被罷免,平燕軍事以誰為首,還需早做決定。”

  “尚禮他們真的失勢了嗎?”雖然已有心理準備,但見建文果然是議軍事,方孝孺心中不免仍是一驚。開戰一年來,隨著敗報的不斷傳回,不僅朝野對齊泰這個兵部尚書的不滿之情甚囂塵上,就連建文本人,暗中也頗有微詞,方孝孺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建文逐漸拉著參與到兵事中來的。不過建文對齊泰的信任雖不如當初,但每議軍機,也都會徵詢他和黃子澄的意見。這一點即使是在李景隆兵敗鄭村壩,他二人迫於輿論被罷官之後也未改變。可此番,建文卻未有召齊泰與黃子澄問計,而是換上了茹瑺,這是不是就說明皇上對他們的恩寵不在?如今的朝堂局勢波譎雲詭,若他二人果真倒台,剿燕派文官便將遭受重創,那些本就不想打仗,現在愈發被燕軍嚇怕了的勛戚們更是會一哄而上,逼建文與燕王講和,果真如此,那局勢就真不可收拾了!想到這裡,方孝孺愈發心驚。略一思忖,他一欠身,試探道:“陛下,臣身在翰林,對五府武官不甚了解,主帥人選,可否再徵詢下齊泰的意見?他久在兵部,對將軍們也熟悉些!”

  方孝孺話音方落,旁邊的茹瑺頓時眼角一跳。齊泰確實在兵部多年,可他茹瑺做的更久!而且是現任兵部尚書!方孝孺當著他的面兒這麼說話,茹瑺聽在耳里豈能受用?不過茹瑺也是經過波折的人,他自知聖眷和方孝孺全不能比,故雖心中惱怒,但面上卻一片淡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