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走到半途時,朱棣抬頭一望,見前方平台處長著一顆大槐樹。待到近前,發現此樹樹幹半枯,後於空心中生一幼樹,竟成了連體之狀。朱棣心念一動,隨即扭頭對身後一個戎裝親兵笑道:“紀綱,此莫非就是初唐名將秦瓊拴馬之樹?”

  “是的,使長!”親兵答應一聲,忙加快步子連登幾級台階,待到平台上,方吁口氣笑道,“相傳秦叔寶曾到歷山上給母親燒香拜佛保佑平安,為表孝心,就把馬拴於樹上,脫靴赤腳上山。後人遂稱此樹為‘秦瓊拴馬槐’,也叫唐槐。後此連體幼樹長出,形如慈母抱子之狀,便又稱其為‘母抱子槐’,正好應了秦瓊以孝事母的典故!”

  朱棣聽了,哈哈笑道:“爾不愧是山東士人,對魯省風物倒是耳熟能詳!”

  回朱棣話的這個親兵正是紀綱。獻水淹濟南之計後,朱棣大讚其材,本想招其入幕,做個隨軍參贊。不過紀綱卻覺得戰亂之際最重軍功,做個謀臣遠不如賺取軍功來的實在。何況他在那日軍議中和金忠生了嫌隙,再充任幕僚難免要受金忠壓制。權衡利弊,他情願做個武官。

  不過武官也不是說做就能做的。紀綱此人,文武皆有兩把刷子,但他畢竟是半道附燕,投效時又是孤身一人,如此要直接到軍中任職肯定不合適,且一旦到軍中帶兵,與燕王之間就隔了幾層,關係疏離不說,連出謀劃策也不方便。想來想去,紀綱心念一轉,便向朱棣請求,請充任其駕前親兵。朱棣見這個貢生要棄文從武,雖然嗟嘆,但也慷慨應允,旋授其百戶之職,讓他在身邊侍候。而如此一來,朱棣更認定其是文武雙全,心中愈發器重。

  此時見朱棣誇獎,紀綱躬身一笑道:“承蒙使長誇獎。以臣看來,使長此番到這秦瓊拴馬之處,倒也是一個祥兆!”

  “哦?”朱棣一訝道,“這又是怎個說法?”

  “秦瓊者,唐太宗之大將也!後人之所以在此憑弔秦瓊,除因其忠孝無雙外,更是因其輔佐唐文皇,盪海內群雄、殺無道太子,進而開創一代盛世之故。今朝中奸佞橫行,使長興靖難義師,扶正社稷,與當年唐文皇故事無異。現濟南破城在即,王爺亦將南下兩淮,渡江入朝。值此撥亂反正之際,王爺遇秦瓊遺蹟,豈非大吉?”

  朱棣心中大樂。李世民文韜武略,為千古帝王典範,朱棣對其素來敬仰。而在起兵後,朱棣更暗中將自己的“靖難大業”與當年李世民誅殺其兄——太子李建成的“玄武門之變”相提並論。紀綱此時由秦瓊說及唐太宗,將自己比做千古一帝唐太宗,朱棣聽了豈能不得意萬分?只不過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乃是為了奪嫡,而自己的“靖難”至少表面上還是打著“周公輔成王”旗號的!想到這裡,朱棣便只淡淡一笑道:“吉則吉矣。不過本王雖敬唐太宗,卻未必事事仿效他,爾切莫引申太過!”

  “是!臣明白!”紀綱忙微笑應道。

  兩人說話間,一直被拉在後頭的金忠也氣喘吁吁地登上平台。朱棣與紀綱的對答,他悉數聽在耳里。見紀綱這麼能順杆子向上爬,金忠不禁眉頭一皺,隨即對朱棣笑道:“王爺,再往前走一截,便是‘齊煙九點’坊了,那邊視野開闊,咱們不如到那歇歇?”

  “哦?”朱棣精神一振道,“便依你!”說著抬腳便走,金忠與紀綱對望一眼,遂都緊緊跟上。

  走了一段,眾人沿著山路一轉,一座彩繪牌坊便出現在眼前。牌坊下面有座覽亭,朱棣走進,扶欄北望,濟南全景便盡收眼底。

  此時的濟南已成一座水城,洪水不斷從大明湖倒灌入城,百姓紛紛登高或往南面躲避。遙遙望得城中慘景,朱棣不由神色一黯。紀綱在旁瞧著,便勸慰道:“王爺勿要介懷,此乃兵爭所不可避免之事。倘使城中之人順應天命,又豈會遭此禍患?”

  朱棣聽了,嘆口氣道:“話雖如此,然其畢竟是祖宗之民,今因我之故而受此難,本王於心不忍!”說著,見紀綱又要勸,朱棣遂擺擺手,一笑道:“到時候再賑濟吧!不說這個了。方才本王聽這‘齊煙九點’四字,似出自李賀之《夢天》一詩,不知是否?”

  “是!”紀綱一躬身,隨即婉婉吟道:

  老兔寒蟾泣天色,雲樓半開壁斜白。

  玉輪軋露濕團光,鸞佩相逢桂香陌。

  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

  遙望齊州九點菸,一泓海水杯中瀉。

  念完,紀綱便引著朱棣向外望道:“王爺請看,濟南之境,有鮑山、崛山、粟山、藥山、標山、匡山,再加上這座歷山,眾山蜿蜒起伏,如兒孫環列,正所謂‘齊州九點菸’也。此詩中之‘九’並非確數,泛指山多。清水者,大清河也;而一泓海水杯中瀉,亦就是指這大明湖了。李賀之詩,虛玄飄渺,因是夜瞰群山有感,故以半虛半實之手法而作!”

  紀綱一說完,一旁的金忠幾乎“噗嗤”一下要笑出聲來,忙又裝咳嗽掩住。朱棣見他如此,遂訝道:“世忠,紀綱所言有誤麼?”

  “王爺!”金忠忍住笑,道,“此詩是否為李賀夜瞰群山而得臣不知道,但這首詩卻絕非寫濟南群山。所謂‘老兔寒蟾’,本是嫦娥身邊之物,而此詩前四句寫的均是夢遊月宮之情景。後四句中,‘三山’乃指蓬萊、方丈、瀛洲這三座海外仙山;黃塵清水意即滄海桑田,‘千年如走馬’即仙家之所謂‘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也。至於第四句,這濟南雖古稱齊州,但齊州之古意,卻並非僅指濟南,亦借指中國!詩中之齊州九點菸,乃是指冀、兗、青、徐、揚、荊、豫、幽、雍這九州。縱觀全詩,李長吉之用意,乃是借夢遊月宮之虛事,從天界冷眼反觀塵世,以示人生短暫,世事無常之理。如此意境,又豈是觀山覽景這麼簡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