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待眾人散去,朱棣端起茶杯啜了口茶,再徐徐道:“時值歲寒,九江暫時蟄伏窩冬,然待開春後,其必又捲土重來。北平一戰,我軍雖然獲勝,但南軍元氣未損。且據探子回報,九江回德州後便傳令四方,在各地大徵兵馬,限開春前抵達德州。如此看來,其再次北上,聲勢恐更浩大。如何應對,我等尚需早作綢繆!”

  “使長!”朱棣話音方落,朱能便拱手道,“寒冬之季,南軍戰力大降,此正是我軍逞威之時;若待開春,我軍天時一利便就沒了。依臣思量,要想擊敗南軍,這時機最好便是選在冬季!”

  “士弘將軍說得有理,但要想冬季破敵又豈那麼簡單!”金忠接過話頭道,“眼下南軍主力已退回德州、真定休整,此二府皆是堅城,又屯有大軍。即便我軍前往,其若堅守不出,我亦無計可施。而眼下天寒地凍,南軍又方遭新敗,想誘他們出戰,談何容易?”

  “道衍師傅有何主意?”見金忠與朱能爭執不下,朱棣轉而詢問道衍。這幾日道衍在慶壽寺閉關不出,朱棣知他是在思考破敵方略,便也不去打擾。今日召見高巍,道衍主動來到燕王府,朱棣便知他有了主意。此時議事,自要詢他意見。

  見朱棣發問,道衍雙手合十行了個佛禮,緩緩道:“士弘將軍所言甚是。天時乃我軍一大臂力,必須善加利用。李景隆欲明春再戰,我軍卻不能讓他遂意。”

  “可是……”金忠出言欲爭,道衍微微搖頭將其阻止,繼而道,“不過此番再戰,對象卻非李景隆。德州、真定南軍雲集,貿然前往,定然無功而返。”

  “那師傅的意思是……”朱棣忙問道。

  “欲破頑敵,必先除其羽翼!”道衍侃侃道,“自我燕藩起事來,朝廷興天下之兵,四面圍剿。所謂四面者,南為德州、真定、東為遼東、北為大寧、西為大同。其中德州、真定乃南軍主力,其餘三面皆為側翼。今大寧已為我燕藩所有,北面之患遂解;其側翼便只剩下大同和遼東。德州、真定勢大,非我一時可以剪除,然遼東和大同實力較弱。若能趁此冬歲,剪其羽翼,則來春決戰時,我燕藩亦可免後顧之憂。”

  “師傅之意,是想先打遼東與大同兩部?”張玉插口問道。

  “非也!”道衍搖搖頭道,“遼東與大同分處北平東西,短短兩月內東征西討,我燕藩力有不逮。當擇其一地而攻之!”

  “那究竟是打遼東還是大同?大師倒是快說個明白啊!”丘福催促道。他是個粗人,見道衍半天仍沒說出個結果,不由有些發急。

  道衍微微一笑道:“山海關乃天下雄關,易守難攻。吳高雖非大將之才,但閉關死守的能耐還是有的。打遼東既難成功,也實無此必要!”

  “那就是打大同嘍?”丘福這才有些弄明白。

  “不錯,大同!”道衍點點頭,繼續道,“當初齊泰布局平燕時,大同與大寧一樣,亦有五萬人馬參戰。只不過因代、寧二王之故,兩地軍中皆暗流涌動,朝廷為防變故,一時間不敢強行驅使。今燕寧已合流,但大同之兵,仍是我燕藩一大威脅。代王五月被廢,距今已有半年。據報,此期間大同參將陳質與山西行都司掌印房昭二人沆瀣一氣,在軍中大肆安插親信,代王舊屬已不成氣候。如此看來,用不了多久,此二人便會將大同軍牢牢掌控。若果真如此,其必會率軍東征,犯我北平。大同兵馬將近十萬,論精銳亦與大寧軍相仿佛,實乃天下強兵,若房、陳二人成了氣候,則我燕藩危矣!故正當趁此機會,西征大同,以絕此患!”

  道衍道畢,殿上眾人皆齊聲稱善。朱棣先是連連頷首,但想了一會兒後,又提出一個疑慮:“師傅之言切中要害。然大同是邊塞重鎮,房、陳二將亦非庸才。我軍勞師襲遠,其若堅守不戰,想攻克亦非易事!”

  “王爺錯了!”道衍笑道,“誠如王爺所說,大同實不易取。然此次西征,其要義非在拿下大同,而是將其削弱即可。晉北一帶,皆山西行都司轄地,大同雖固,但其他州縣卻非堅城。我軍只需突入代地,打幾場勝仗,破幾座城池,大同必然大震,而房、陳軍心未集,亦不敢貿然出戰,多半只能閉城死守。當年王爺為北軍統帥,大同軍亦歸您統領,有這份香火之情在,再加上代王舊部必有不滿房、陳者,屆時自有人順勢歸附。此消彼長之下,山西行都司自然實力大損,軍心亦會更加浮動。經此一戰,房、陳再想重振旗鼓,恐非一日之功,南軍此翼便就殘了!”

  “大師高見!”朱棣擊掌嘆道,“若果真如願,則朝廷所謂之四面合圍,便也是名存實亡了。德州南軍雖眾,但李九江實乃庸才,只要無後顧之憂,兩軍決戰,我燕藩亦不怕他!”

  “使長說得是!”丘福、朱能等也連連點頭。

  “且西征大同,還有一個好處!”道衍又道,“大同乃代藩封國。今代王雖被廢,但仍囚於大同王府之中。李景隆北平戰敗,又丟了寧藩,朝野上下,必然輿情洶洶,皇上與齊泰他們亦大為惱火。若大同再陷,代王也落入我燕藩手中,那他恐怕立刻便會被罷免問罪。故當得知我燕軍西征,李景隆縱再不願,亦不得不率軍救援。德州與大同相隔近千里,中間還隔著太行山,這寒冬之中長途行軍,南軍必然困苦不堪。待到德州兵至,我軍再從塞上東歸,那李景隆亦只能空忙一場,無功而返。一來一回之下,南軍將士的怨氣亦會大增。李景隆本想趁著冬日休戰之機蓄養士氣,但一番折騰下來,其這般苦心必然會付諸流水。明春決戰之時,我軍勝算便又大了一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