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沒有騙人……」

  「那你說的那位講故事的義從叫什麼?他是何時跟著你家大人的?在何處看見鬼魂變成了狼?又是怎麼到你跟前講的這個故事?」

  「他……他是……他……就說了自己是,然後……講了故事……然後……」

  連小阿臻都反應過來自己哥哥在說謊了,撅著嘴,腮幫上還有一滴眼淚就對阿平做鬼臉:「哥哥說謊話,羞羞臉。」

  屋子裡的幾個人除了阿平一起笑了。

  但接下來,阿平坦白了這個故事是聽下人在角落裡說悄悄話時聽到的,幾人坐下來,大娘懷裡抱著黏人的貓和阿臻,開始給孩子們上課:「這些狼群的確是存在於戰場周圍和破敗的城村中吃人的,不過它們既不是鬼神所化,紅眼睛也不一定。但它們不怕人,是因為它們吃的是人肉。」

  「人,人肉!」

  幾個孩子驚訝,他們的確在書中聽過易子而食,但……那些狼只是些畜生,一些宰了做皮裘都嫌毛色不夠好看的畜生,怎麼能……

  「因為它們餓的沒有東西吃,戰亂饑荒時連人都吃不飽,餓的時候人都會易子而食。那些死在戰場的士兵和餓死的災民,自然就是它們的食物,而吃過人肉後,它們就不會害怕人了。」

  「一開始安利號接到的書信,只是說戰場腐屍那狼群出沒,然後是凋零人口的小村落被狼群襲擊,接著城鎮外徘徊的野狼在白天攻擊行人,而現在,它們已經開始在晚上成群的攻擊商隊了。」

  此時已經到了傍晚,他們這隻由數千精兵護送的安利號商隊行走的地方正是荒郊野外,群山峽谷的日暮中遠遠的傳來一聲狼嚎。

  阿臻在大娘懷裡縮的更小了,阿平阿定一個臉色蒼白一個握緊了手,阿離不知道自己的表現如何,可也是費了力氣才說話問祖母:「祖母的意思是,天下正是像這些狼群的襲擊一樣,一日日壞下去嗎?」

  「由恆靈之時的黨錮開始,再到黃巾作亂,而後是涼州的羌人,隨之蹦出來了董胖子那麼個奇葩。天下的局勢就像那些惡狼,一日日兇猛的壞下去,可狼變成了惡狼,是因為在此之前,它們餓了,餓了太久了,開始吃人肉是因為活不下去,主動襲擊弱小是因為局勢沒有好轉,野心一點點變大是因為發現這樣才能更好的活下去……到今日聳人聽聞的惡像,不過是因為一個「餓「字開了頭。」

  祖母長長的嘆息:「這天下這麼亂,亂到如此,連畜生都窮凶極惡到不畏刀兵烈火了,不是因為它們是畜生,而是有些人做了畜生都不會做的事,種了因,結了果,自然要下咽。可陪他們咽下苦果的卻是天下本就受盡苦楚幾萬萬黎庶。於是世道亂了,清白的人阻止不了不肯同流合污的死了,如你們父親的故友傅南容。瘋癲的人要報復這世道對他的不公死了,如你們父親曾經的故友後來被你們任姨殺了的董卓。從中撈夠了自以為得了時機能趁亂得利的人死了,如許許多多你們父親斷刃下的賊人……想救這個世道的人清醒的發現的自己只能以殺止殺,他自然知道自己是大義,可那些狼在吃的肉裡面,最多的卻也是他殺的人。」

  「天下大義……你們阿爹有最大的地盤,也就是那個殺了最多人的人,你們說他憑什麼拿的起這份大義?」

  附錄11:《舊燕書》孝莊文皇后本紀——sduyiyi

  《舊燕書》孝莊文皇后本紀

  孝莊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純徽翊天啟聖文皇后,太祖親母也。太祖少失怙,乃販繒撫之。其人善商貿,知財貨,樂善好施,為族中所敬,皆呼:公孫大娘。

  有言曰,先是時,文皇帝為吏,自州中歸,至一井旁,忽見虹光大盛,近前乃見一女子,形貌昳麗,自言沛國譙人也,墜井,恍惚至於此。帝甚異,度此女大貴,乃納之。是女,即後也。

  即歸令支,未幾夫亡,後哀思久之,竟別宗族,日夜潛行數百里至故地,將投井,有童見金蛇舞於井旁,告於有司,見後於旁,乃止之。夜寐,復聞夫言:「吾本福薄,然吾兒大貴,且善撫之。」驗之,果有身矣。後乃斷髮明志,誓不再嫁。鄉里聞之,皆敬其烈。

  初家貧無著,後乃廣建商號,名曰「安利」,經營食貨,溝通塞外,遍植幽冀,乃至家貲矩億。子弟如越、瓚者,皆賴其供養。又有張儉亡命,望門投止,破家無數,終托其所庇也。暇時則著書立言,以教太祖。復親為民事,多有奇思:獻引水灌溉之法以應旱災,捕食飛蟲之策以對蝗禍,兩遼之民,賴以得安。時同州盧植初稱賢於鄉里,聞其事,嘆曰:「吾等皆不若遼西一婦人耳。」所為如是。凡經商,二十載安利號流通天下;凡著書,固百萬言,文史小說詩歌皆涉;凡為民事,安撫二遼,以成塞外繁華。世稱奇早於太祖奮發。

  熹平三年,太祖年十八,為郡中吏。後召之曰:「遼西邊鄙,文教不蕃,不若洛中多名士。今有盧公才兼文武,見執教於緱氏山,宜往求之。且有言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途徑之地,必先存問風俗,以廣見聞。」乃譴太祖及其族兄瓚、族弟越共赴洛陽。及至洛,適盧植出九江,得遇帝師劉寬。寬觀三兄弟皆不凡,盡收入門下。待植返,太祖則恭奉兩師,未有異色,由是享譽士林。

  五年,後以太祖少孤,常憂本家無後,乃召之返鄉。太祖至孝,欲辭郡職以奉寡母,適聞太守趙公母為賊人所劫,猶疑難決。後謂太祖曰:「為人子者當孝其親,為人臣者亦當忠其君,其母亦同汝母也。今事急,且速去,勿以我為念。」太祖即以五騎入敵營,得救郡守母歸。趙公聞之,感其太祖母子高義,遂以女妻太祖。同年,太祖得蔡邕托以藏書萬卷,後試以雕版之術,印於公孫紙上,須臾成冊,遼地藏書遂豐。時南陽名士婁圭初從太祖,嘆後之才德,曰:「觀其母,可知其子也!」乃約為私臣,自請入安利號為帳房,經年余,得授會計、數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