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五月,先破兗州黃巾賊卜已、梁仲寧、張伯眾四萬於蒼亭,又破其眾二萬於東武陽,計獲首自張伯以下萬餘級,降萬餘,赴河死者自卜已、梁仲寧以下,凡七千眾人。東郡乃平。

  太祖既入東郡,搜賊者,得錢鉅億,其以家富,盡分軍糧於民,散財帛於軍。上下遂稱其德。中常侍趙忠聞之,自以後從父名,遣家人往東郡求財貨。太祖曰:「無一文錢與宦者。」

  太祖既平東郡賊,旋赴長社。城中左中郎將朱儁、右中郎將皇甫嵩引軍四萬,賊波才眾十萬,圍之。太祖知不可攻,乃與儁、嵩約用火,遂覆十萬賊眾。

  七月,臨下曲陽,賊以寶為首,據滹沱河,與太祖相峙。太祖發三路,自領一路渡滹沱,以張頜戟兵兩百為前驅,先登過河。敵熾,不得進,乃令義從呼喝:「五官中郎將向前五十步!」俄而,再喝:「五官中郎將向前百步!」漢軍聞之奮氣,一前在前。三喝:「五官中郎將已向前兩百步!」賊之陣轟然崩,遂破下曲陽,獲寶首。

  九月,臨廣宗。同月,張角死,南陽漸平。遂與嵩合,進廣宗,張梁惶而走。太祖發騎兵與漳水,克梁,獲其以下首三萬級。黃巾遂平。

  十月,太祖以功至衛將軍、薊侯、領河內太守。時河內屢遭匪患,聞太祖至,盜賊逃匿,士民鼓舞,沿途見白馬轍簞瓢迎之。

  中平初,太祖為河內守,春社日,令郡中名士辯經於縣北射犬,以敬時節。其儉不著僕役,乃使司馬朗為從,長公主年幼,遂親抱於懷步行於道。既至,購陶器於射犬市中,復於辯經處席地坐,置長公主於膝。於時,太史奏曰:「真龍北行也。」

  後漢中平二年,二月,中常侍張讓、趙忠說靈帝斂天下田,畮十錢,以修宮室,帝許之,乃加賦。詔至河內,太祖曰:「十月方免,二月即加,此亂命也,使天下亂復生也!」

  同年冬,逢師故太尉劉寬薨,太祖以遺言辭河內守理喪,入洛。及面帝,盡言算賦事。不聽。出,謂左右曰:「今日方知,上甚聰明,盡知天下虛實,但貪鄙無度,明知而不為,實無救藥矣。」復曰:「天下洶洶而無能為也,今日知何謂憂心如醉!」太祖既棄職而走,遂遺衛將軍印綬於洛。靈帝從議,遣使追而與之。凡三次,乃受。太祖之心,自此興矣。

  於回遼西之路,太祖居廣陽,稍傾,冀州刺史王芬以許攸為使,言廢立之事,太祖怒而斥之。及攸走,太祖夜臨星河而嘆,左右或知其意,俱勸:「天子昏亂,遂令君侯不容於朝。今天下已叛,而兵不足自守,幽州鄉里被君恩德,願必從之。當安居廣陽,率厲義徒,見有道而行之,以濟天下。」太祖大嘆:「天子固昏,然關西之亂,傅南容何辜?王芬之悖,冀州百官何苦?兼兩地黔首,固多牽累,我何忍害之,夫大丈夫生於世,當有所為。」左右遂止。

  將歸,路見流民紛落,甚不忍,遂止行,引眾安於昌平道口,親耕棗栗於燕山以哺民,兼阻絕胡路。凡數年,往來投者百萬計。或曰:「燕武之德,自此始也。」

  太祖屯於昌平,自挖溝渠於西,復使王修執刑於南,常林分糧於北。陶謙為幽州刺史,駐廣陽薊縣,聞太祖屯於近處,乃素衣斗笠行驢車出薊,其自南往北,初見修,再見林。及營中呂范聞之,大禮往迎,言太祖在西,固請。謙不語,自轉車往南,歸薊縣。左右疑而問之,謙乃嘆曰:「王叔治寬嚴有度,常伯槐一絲不苟,呂子衡彬彬有禮,此三者,皆人傑也,何須復見其主,廣陽事,當歸公孫為之。」

  中平年,涼州復叛,賊勢大,進長安,太祖同門傅燮戰死。

  中平六年,冬,大將軍何進以信與太祖,言失兵權,或礙誅宦事,太祖聞之,自引私兵輕騎至河內,洛中北軍、西園多太祖舊部,紛紛來謁。洛中宦官聞之,俱驚,乃語於靈帝,以詔付司隸校尉張溫,使其拘太祖入洛。及至,太祖懸劍於轅門,以示本心,張溫見而嘆之,竟羞慚而走。

  靈帝又詔太祖往涼州,以行其叛。太祖以天下任,遂受命行。詔書拜董卓前將軍,復起皇甫嵩為左將軍,各率二萬人拒之,又以太祖持節督二將,各交本部騎兵兼五千眾為太祖驅。即以呂布為前驅,破當面韓遂、馬騰,繼大破之,獲王國、李相如、黃衍以下首萬餘,俘三萬,遂、騰僅以身免。涼州遂平。

  太祖既覆涼州叛軍於渭水,拜冀州牧,授節杖,督幽冀武事。

  中平末,遼西烏桓反,舉兵數萬破柳城,隔斷幽州,兼奉漁陽豪族張舉為天子,中樞以為堪憂,乃拜太祖持節督塞內諸郡。

  三月,破管子城,斬張舉。四月,太祖與烏桓戰,渡大凌河,眾七千餘,忽有段部鮮卑遣使來報,以告烏桓單于丘力居引兵兩萬伏於小凌河東,星夜來攻。時眾篝火啜熱湯於野,咸失色驚立,湯流滿地,唯太祖不動容,徐徐啜引,復舉碗曰:「此碗可扣賊!」眾迺安。乃夜雨發軍,烏桓不備,大敗之,得復柳城,斬賊酋丘力居、塌頓。

  會靈帝崩,太子即位,何太后臨朝。大將軍何進與袁紹謀誅宦官,何太后不聽。進乃召邊軍三路,募兵五路,又欲以太祖為後援,鎮壓局面,以脅何太后。書至遼西,太祖見而笑之曰:「閹豎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當假之權寵,使至於此。既治其罪,當誅元惡,一獄吏足矣,何必紛紛召外將乎?欲盡誅之,事必宣露,恐吾未至而見其敗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