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鈦祖以鄴堅城難克,乃發兵兩翼,關羽將三萬軍取朝歌,審配引一萬軍征廣宗,包抄魏郡,於是相持一時。是年臘月,紹用郭圖之言,東向而攻廣宗,聚軍八萬,然以其軍心不定,頓挫城下十餘日。越明年,鈦祖亦將大軍至。兩軍戰於清河。紹部將呂翔守大寨,不能敵,其眾乃四散東竄,鈦祖部騎兵以爭功故,皆急逐之,唯餘步卒五千眾守營。時紹自將五萬軍,偃旗息鼓,潛伏於側,見騎兵一時盡去,河畔強弱易勢,立起攻鈦祖餘部,鈦祖陷於重圍。高順領步卒以西羌伏盾之術相抗,其部知鈦祖危急,皆奮死力,紹軍凡三擊,竟不能破。適張遼、徐榮引騎兵返救,紹部遂潰。

  清河一役既克,鈦祖以戰事再無反覆之機,乃令呂范、審配、婁圭、韓當共決河北軍務,自引義從北巡春耕。於是關羽引萬騎北上大河,公孫范將幽州軍出渤海,公孫瓚戰於河間,成三面之圍。紹一路敗走,東至蓼城,見東海浮舟數百,皆鈦祖部也,悟己不得生,乃坐蓼城之上,望日薄東海之色,時幕府群臣唯余許攸在側,紹顧而曰:「子遠試看,此大河入海之處也。河水東行,雖征程多艱,亦不改其志,人生志氣亦當如斯觀。然河終得歸海,而人生苦短,多有壯志難酬者,此所憾者。」攸曰:「憾乎?怨乎?」紹曰:「吾之志若大河舊瀆,雖遭他道所奪,不能為入海之流。然春堤水漲之時,或亦復有流水漫溢。人生至此,不能成志,固有所憾,而斯復何怨哉?」攸曰:「即不怨衛將軍,寧能不怨棄公而去者耶?」紹笑曰:「吾雖末路,猶有何伯求、陳公台、逢元圖為我赴節;有文將軍、淳于將軍、顏將軍為我盡忠;更有子遠在側,值此山窮水盡之時而不棄,雖無可喜,亦無可怨也。」言未盡而氣不繼,垂首而逝,攸大慟。四月,沮授聞紹身死,乃托紹長子譚於其弟宗,自盡於車騎將軍府中,鄴城乃降。

  建安八年中,鈦祖受禪於洛,以燕覆漢,並饗眾遊魂於北邙,曰:「孤有今日,當謝孤之敵手袁本初,謝孤之舊友曹孟德,謝孤之義弟劉玄德」,如此種種,乃三呼「魂兮請饗」,於是禮成。已而夏風驟起,青山浮碧,北陵南都一時俱寂,唯有大河奔流如帶,滔滔然,泊泊然,越北邙而東逝,萬瀆歸一,逐浪入海。或曰,古今成敗,天下分合,不亦若此乎?

  論曰:鈦祖譽袁本初為敵手,何也?紹以豪俠得眾,遂懷雄霸之圖,天下勝兵舉旗者,莫不假以為名。及臨場決敵,則悍夫爭命;深籌高議,則智士傾心,堪為一時之雄也。決一戰之勝負,定天下之命數,鈦祖平生大敵,舍紹其誰邪?此其一也。其人為政青兗,寬雅有度,御世族以寬德,待豪強以優容,遂得眾死力,而鈦祖以世族、豪強為天下禍首,故深相牴牾。曹、劉為政,俱師鈦祖之故智,是以曹、劉為朋友兄弟,而紹則敵也。此其二也。

  彩蛋世說新語·讎隙篇

  許攸、郭圖、辛評嘗共侍袁紹,紹與鈦祖戰不利,郭、辛恐懼,乃各將其軍而降,攸以其負紹恩,心深怨之。及鈦祖入濟南,宴諸降人名士於歷水陂,共議天下法度。攸亦與會,抗聲曰:「變法不當以言語,而當以刀兵。今將軍欲立新法,必先斬小人,免有黃鐘毀棄之虞」。鈦祖問曰:「則子遠以為小人為誰?」攸對曰:「小人者,奸佞賣主之郭圖,貪財賣軍之許攸,大奸似忠之辛評,此三人爾!」鈦祖嘆息,乃斬許攸,逐郭、辛於陰山。退而語呂范云:「子遠今日之行,乃欲以性命作餌,為袁本初復仇之故也。君臣之間,情深若此耶?」

  *【】內為蛋靈帝原文

  *部分文字版權屬於後漢書袁紹劉表列傳,三國志董二袁劉列傳

  *舊燕書世家第一里寫了很多袁逢、袁術的內容,目測是要包括袁氏全家的,而新燕書世家第一現有的片段都是寫袁紹,不知道蛋靈帝本意要不要包括袁術。以全文情節來看,私以為把袁家全放一個傳似乎不太合適,而且後漢書的袁氏兄弟也是分兩傳的,所以只補完了本初兄的故事,公路留給忿狷篇。

  妙書屋

  附錄6: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卷二——素來不言

  如題所示,新版本的舊燕書,出自阿備。

  卷一:

  太祖神堯大聖大光武皇帝,遼西令支人也,姓公孫氏,諱珣,字文琪,家世二千石。父晙,少為郡吏,短壽,留遺腹子,即太祖也。母曰孝莊文皇后劉氏,方娠,夢神龍鎖於井,井口覆碑。漢永壽二年,及產,復夢神龍破井,出而戲珠。文皇后之臨柳城,太祖時年四歲。有方士自言善相,謁文皇后曰:「夫人貴人也,且有貴子。」見太祖,曰:「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年將二十,必能匡時定邦矣。」比長,美姿容,雄儀態,志意廓然,人莫能測。

  太祖少孤,為母所撫,愛敬盡於事親,故以孝名聞與郡中。遼西太守聞之,闢為郡中吏,事主計,左右咸曰能。漢熹平三年冬,太祖武皇帝年十八,遇鮮卑寇邊,將三十騎夜出盧龍塞,大破之,由是聲震河北。太守益奇之,時太祖從弟越亦於盧龍塞立功,從兄瓚為吏郡中,故與右北平太守共薦太祖三兄弟於大儒盧植門下以通經傳。

  太祖與同門往洛陽,過冀州,眾皆寶車裘馬,前呼後擁,日行於官道,夜宿於郡中豪右大家,獨太祖曰:「往來別處,不可不先存問風俗。」乃行小道,入窮鄉,盡知地理虛實。道逢鉅鹿南和令崔敏者,為清河名士,見太祖,大驚之,曰:「吾見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君善自持,將來必成大器。願以妻子為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