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吳懿和張松愈發麵面相覷,卻都不言。

  因為他們隱約產生了一種說不清道不明,但卻明顯摻雜著不安的詭異情緒……聽徐元直這話便可知曉,莫說燕國,怕是之前曹操、劉備那裡,所謂全面人身依附制度下的部曲軍制都已經鳳毛麟角了。

  這不僅僅意味著他們將來在燕國需要適應,更可怕的是,蜀地這才封閉了八九年而已,他們就有了一種被時代拋棄的荒謬感。

  而就在一個蜀地世族子弟,一個外來流亡豪強首領恍惚之中,同樣沉默了一陣子的徐庶卻忽然發笑「既如此,我倒是有了一個全盤計劃,且未必就要行血濺五步之事……正所謂,既能刺國,何須刺人?豈不本末倒置?」

  其餘二人愈發肅然,張松更是一時不解,主動相詢「請徐君明言。」

  「何須明言?」徐庶望著對方笑道。「子喬既然為此事,便是將身家性命賭上了,對否?」

  「這是自然。」

  「既如此,無外乎便是奮力一搏而已,你若信得過我,聽我指揮便可,何必多問?」徐庶依舊從容。「正所謂刺國如刺人,找准要害,不做多餘之事,奮力一刺便可,何論其他?」

  張松滿頭大汗,欲言又止,卻最終是重重頷首。

  相較而言,可能是領過兵的緣故,也可能是在洛陽時目睹父輩參與過那場動亂的緣故,吳懿卻明顯淡定了許多,其人稍作思索,便也坦然「正如徐君所言,事已至此,無外乎是身家性命而已,懿願從足下。」

  「咱們三人之外,其實還差一個要緊人物。」徐庶見狀繼續坦然言道。「但未必需要讓他知道事情始末……不瞞兩位,我的計劃中,無論如何都要讓劉氏父子分離,最好是讓劉范彼時遠離綿竹的,你們知道誰能勸說劉范暫時離城一二嗎?」

  夏夜薰風之下,銀河微光之中,張松與吳懿再度面面相覷,卻是異口同聲「此事簡單!」

  徐庶反而愕然。

  事情當然簡單,僅僅是三日之後,劉范便得到了父親的親自召見,後者卻是要求自己的長子第二日往城北一行,並在城北祭祀之處齋戒沐浴三日,以為南北兩線戰事祈福,也算是補償上次祭祀不成的遺憾。

  劉范嘴上應承,然而出得州牧府來,回到自己的郡守府後卻並未直接準備,反而稍作等待。

  而果然,不過片刻,龐羲便主動來報……原來,此事乃是自己三弟劉瑁的妻兄吳懿所為,其人掏出家底賄賂了自己父親府中一眾巫師、方士,請這些方士代為進言,以福禍之論推動了這次祭祀,本意乃是認為如今劉焉足不出戶,根本不願再出城,便趁機推薦讓劉瑁代替,從而讓其人脫困。

  結果劉瑁既然失勢,這群方士個個都是勢利眼,利用劉焉自己上次祭祀不成的心結推動了這次補償祭祀的事情以後,卻沒有推薦劉瑁以子代父,反而是分成兩派,一撥推薦劉焉次子劉誕,一撥推薦劉范。

  最後,到底是劉范如此氣候已成,燒劉誕冷灶的未免少了一些,這才成了今日結果。

  而明白了事情始末以後,劉范卻不再疑慮……畢竟,這年頭兒子代替父親祭祀,本身就有極大的政治意義,再加上如今南北兩面戰事都陷入僵持,劉范之前嘗試讓父親往蜀地的計劃又被親父當頭澆滅,也有心做點事情。

  更重要的一點是,劉焉如今人老頑固,既然已經被方士們說動,那區區祭祀事而已,就必然不可更改,他劉范要是不去,怕是劉誕、劉瑁就真的要抓住機會了。

  於是乎,第二日上午,廣漢太守劉范正式出城向北,準備往城北二十里見貔貅處連續齋戒沐浴三日,然後祭祀北面黑帝,以補償之前中斷的祭祀活動。而與此同時,益州之主劉焉到底是展示出了對長子的喜愛與認可,他居然專門撥出了十輛天子儀制的豪車,讓長子乘坐使用。

  這可真是破了天荒!

  車轔轔馬蕭蕭,這一次沒有車子半路散架,也沒有人攔路勸降,更沒有『益州狗皆不可用』……反正,在某些人怪異的目光中,堂堂一郡之主,蜀地毫無疑問的繼承人便這麼輕易的因為一群方士的言語,離開了堅固的綿竹城。

  甚至還帶走了大批忠心的賓客、屬吏,以及龐羲本部的八百甲士,使得城內那個軍營只剩下四千不到的兵馬,未免又薄弱了不少。

  當夜無話,第二日傍晚,也就是劉范正式開始在城北齋戒沐浴的第一日晚上了,天氣愈發熏熏起來。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如今稍顯落魄,卻依然是標準的東州士領袖人物之一的吳懿帶了二十一名武士從容入了軍營,來見自己的舊部和族弟。

  晚間時分,這位前典農中郎將更是在自家族弟所駐紮的方位邀請諸位同僚過來飲酒。對此,營中軍官卻是多半去了,畢竟嘛,吳懿再怎麼說也是老上司,而此時失勢……去了,固然可能會被龐羲顧忌,但若不去,也免不了生出閒話,說誰誰誰是個無德之輩。

  於是乎,等到最後,加上斷斷續續趕到的,營中主要軍官居然來了個七七八八,還真都是中原口音。

  這裡必須要多說一句。

  所謂東州士,很有點衣冠南渡的味道,是一群既有世族、又有豪強,但絕大多數是流民的詭異逃亡集團……而在逃亡與落腳途中,為了維護秩序,減少內耗,早已經失去了一切生產資料的下層流民紛紛主動依附這些世族、豪強,乃至於尋常有德之人,自動結成了人身依附的關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