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四萬大軍匯集,即刻南下經孔函谷開入益州廣漢屬國,廣漢屬國都尉直接率領本地諸君、羌部舉國投降,卻是將陰平道拱手交出。

  而陰平既然入手,正如漢中太守郭奉孝之前猜測的那般,陰平道、陽平關一西一東,兩面夾擊,蜀道正途上第一個釘子,也就是白水縣與白水關了,卻是順便擋無可擋……而隨著西面白水縣的降服,白水關守將張任無可奈何,只能在接到嚴顏的命令後主動後撤,退往身後葭萌!

  算是將白水關拱手送上。

  這個時候,燕軍基本上毫無傷亡,而到達沓中的鎮西將軍公孫越也就沒有啟用必然會有大量減員的『出陰平偷渡摩天嶺』一策,而是按部就班,順著大路向南,逼近葭萌縣,然後聚全軍之力,起砲車攻城。

  你別說,事情居然一帆風順!

  原因很簡單,駐守葭萌的蜀軍根本就對砲車毫無概念,即便是嚴顏、張任這種級別的優秀將領對砲車的印象也只是停留在史書中而已,卻不知道這種武器經過官渡之戰的實際檢驗,與公孫大娘提議的標準度量衡下的標準化之後,早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葭萌城也好,葭萌關也好,嚴顏早已經下令將附近的大型樹木給砍伐殆盡,根本沒往砲車上想,卻不料人家燕軍中的隨行工匠早在漢中便已經開始熟稔的製作起了帶著輪子、可以拆卸運輸的『霹靂車』!

  而冠軍將軍趙雲順西漢水而下抵達葭萌後,先老實了十幾天,然後忽然間就擺出了十幾架霹靂車!

  在連續不停,數日亂轟之下,葭萌城城牆漸漸不支,於是嚴顏當機立斷,再度選擇了棄關撤兵。

  不足一月,燕軍連破蜀道上兩大名關,堪稱士氣如虹……但也僅僅如此了,因為就在葭萌城身後,西漢水的另一邊,那條通往蜀中腹地與巴郡閬中城的必經之路,喚做劍門道。

  此時此刻,距離某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諸葛丞相設立劍門關的時間,可能還有一個時空維度的距離,所以此地只喚做劍門道而已。

  然而,所謂劍門道,顧名思義,此道左右兩邊,一個山勢鋒利如劍,喚做大劍山;另一個也山勢鋒利如劍,喚做小劍山!

  兩個險要山峰之間,夾雜著一條綿延三十里,倚靠著懸崖峭壁、山丘陡坡人工而成的狹窄蜿蜒山路棧道,便正是著名的劍門道,或者說劍閣了。而三十里閣道的盡頭,在大劍山的中間,卻又有一條天然一線天,最窄處不過區區五六十步!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說的就是這個破地方!

  而嚴顏何等宿將?張任何等謹慎?

  二人既然撤兵,便一邊撤一邊直接將三十里棧道拆的乾乾淨淨,而等過了這三十里閣道,嚴顏自往身後涪水關屯駐,以作大本營,卻又讓張任引兵五千,在大劍山那個一線天處壘山石為營,以御燕軍!

  這下子,輪到燕軍目瞪口呆了!

  正所謂,你有霹靂車,我能拆棧道,這種地方,怎麼可能硬著頭攻進去?怪不得區區劉焉也敢拿半州之地抵禦幾乎全取了天下的燕公!

  智如田豐,勇如趙雲也只能徹底無奈,可憐中路燕軍六七萬不止,自此地一路蜿蜒排到了沓中,此時卻只能一面緩緩修復三十里棧道,一個山丘一個山丘往前挪,一面寄希望於他處能出奇兵了。

  然而,幾乎是同一時間,張郃、孟達與申氏兄弟也受挫於巴郡……這是當然的,他們這一路走的都是巴郡!而巴郡幾乎全都是山路,後勤受到極大困擾,兵力也有限,本來是就是沒什麼指望的偏師待遇。

  而此時深入上百里後,受困於地理,被早有準備的巴郡守將據城而擋在路上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這種情況下,轉身回到葭萌的益州牧田豐想無可想,幾乎便準備寫信給公孫越,讓他派出預備隊,出陰平,偷渡摩天嶺了……只是憂慮於偷渡摩天嶺的必然減員,一時沒有下定決心而已。

  此時乃是六月中旬,而就在燕軍停步於劍門道前的同時,蜀地統治中心綿竹城,卻因為伐蜀戰爭的正式到來,又起了新的政潮……當然了,這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敢問子喬兄,今日這番議事又是怎麼一回事?」

  犍為郡郡守張肅在綿竹的宅內,剛剛入蜀不過數日的徐元直正在自己這個落腳處與張肅之弟張松交流情報。

  實際上,作為蜀地名義上的本土領袖,卻被打壓到毫無發言權,所以素來對劉焉父子不滿的張氏兄弟早與燕國有來往,甚至張松本人數年前未出仕時還曾在長安見過燕公親母,也就是那位早就被上下稱為燕國太后的那位,並頗得禮遇。

  而張氏本身也早與安利號有傳統的蜀錦生意。

  只是彼時劉焉對北面表現的也極為恭敬,便是劉焉幾個兒子也都在公孫大娘與公孫珣身前老實巴交的,倒也顯不出來什麼……只能說,潮水退去,才知道每個人的根本在何處。

  當然了,現在看來,遠在犍為的張肅其實是很膽怯的一個人,他與下屬楊洪相約起兵呼應燕軍伐蜀,結果人家楊洪起了兵,趙韙都引大軍進入犍為圍住了楊洪,可身為本地太守,明明可以搞一出大戲的張肅卻居然按兵不動,著實讓人失望,反倒是留在綿竹的其弟張松張子喬,對燕蜀大局格外上心。

  為什麼知道的這麼清楚?

  很簡單,這是張松自己親口說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