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高順率諸將叩首而走,眾幕僚自呂范與婁圭以下,俱皆凜然肅立,而董昭目瞪口呆之餘卻也是終於無話可說了……因為他陡然醒悟,這天下最難變的就是人的性格,哪怕是隔了足足八年,公孫文琪始終還是當日白馬渡滹沱的那個公孫文琪。

  其人遇弱無力,遇危反怒!

  這正如審正南之勇於任事,關雲長傲上憫下,張益德義氣為先;還如袁本初自卑自大,公孫伯圭傲慢狹隘,孫文台輕剽無前……有些東西,真的是一輩子都改不掉的!

  大軍匆匆布置起來,而上遊方嚮往東一些,也就是東南方,隨著河上那道烽煙燃起,片刻後卻已經是煙塵四起了……眾人再不懷疑,袁軍果然是在此設伏,而且唯一一個與公孫珣還有高順猜度不符的,便是距離稍遠,應該有七八里地的樣子,看來彼方也存了小心之意。

  但不管如何,幾乎可以想像,對方先全軍詐退,再讓出一萬兵做棄子誘走公孫軍騎兵,儼然是要傾全力死中求活,換一次大勝之機!

  而且單就目前而言,他們確實成功了。

  「如此簡單的計策竟然成功了?」逢紀全副披掛,鶡冠鐵甲,卻是在馬上扶刀而嘆,其人周邊則是密密麻麻的袁軍部隊,此時正往界橋方向而去。

  「一萬條人命當誘餌,去換區區幾千步卒的性命,換我我也中計!」同樣著甲的郭圖立馬在側,一時捻須冷笑。「只是可憐呂翔和他的一萬兵……他一定想不到當日許攸白日間當眾是一個說法,晚上私下裡又是一個說法,其人此時恐怕還以為前方二十里處有李退之和於文則的兩萬精銳相候呢!以為我們會兩面夾攻呢!真不知他死時醒悟到自己是被陳宮所言的『可用之人』送了性命是何想法?」

  「話雖如此,這種計策的魄力與大巧不工也是讓人嘆服!」逢元圖聞言愈發搖頭不止。「一座完整的界橋,竟然反而耽誤了全軍進發的速度……至於呂翔將軍處,若我們得勝急速,說不定其人未必會全軍覆沒。所以,一定要速速攻下此寨才行!」

  「攻下又如何?」郭圖朝著河上微微努嘴,然後依舊冷笑。「河上既然無意中暴露,公孫珣和他的中軍說不定早就走了,便是不走,其人也有兩千義從在身側……可笑我們竟然連數千騎兵都湊不齊,能打贏也不能擴大戰果,反而只能倉促後撤,說不定撤退中還要再度承受騎兵追擊傷亡,便是平安撤回去了,你逢元圖又如何給那些安平國來的兵馬交代?總之,這一仗便是攻下營寨,又算誰贏了?!」

  「公則兄,此時真不要說這些了!」逢紀一聲嘆氣。「如此局面,能吃下對方一部便已經足以振奮軍心了,便是無法振奮軍心,也最起碼能讓天下人知道,衛將軍不是軍神,非不能戰而勝之,將來便是河北支撐不住,退回青州、兗州,也能徐徐聯合中原諸侯再起……至於安平國兵馬,是在下拿歸鄉之路被阻哄騙他們的,自然是在下給他們一個交代!」

  言罷,其人終於支撐不住同僚的言語,縱馬上前繼續用歸鄉之語激勵士氣去了。

  對此,郭圖環顧左右,笑而不語,卻也是打馬跟上。

  話說,郭圖雖然口口聲聲這個那個的,但對於許攸此番籌劃還是極為服氣的:

  首先一個是服氣對方的魄力,拿一萬人當誘餌的魄力,而且是完全做好了拋棄掉這一萬條人命的準備,這一點郭圖也自問不如。

  其次一個是設計精妙,靠著一個界橋的輸送限制,用一個幾乎稱不上是什麼計策的心理盲區造成了局部內袁軍的絕對優勢兵力對比。

  最後一個,便是死中求活,硬生生的通過挪移戰場改變了局勢,在清水和漳水中間作戰,戰場環境極度不利於袁軍,而一旦移動到界橋這邊,清水東面,非但進一步造成了公孫軍的大意,保留了袁軍的退路,居然還進一步激起了部分袁軍的戰意——這次做先鋒的乃是逢紀帶來的安平國兵馬與崔琰帶來的平原兵馬,以及軍中少數存留的清河兵馬。而現在這個情況下,安平國兵馬稍作欺騙和鼓動,便成為了渴望回家卻道路被阻的歸兵,而清河與平原兵馬則是保家衛國的絕境之兵。

  實際上,考慮到敗軍短期內實在是不可用,袁軍這一次其實只出動了五萬大軍,而打頭陣和做主力的便是那兩萬生力軍,至於李進,是真的領其餘兩萬兗州兵馬南下東郡了,讓他在家鄉拿本地兵阻攔關雲長,絕對比用在冀州更合適!

  但不管如何了,八萬大軍一分為三後,剩餘有所準備的五萬大軍也絕對有這個底氣碾平渡河冒進的公孫軍前鋒了——他們算的很清楚,此時過去,哪怕這個過程中河西輸送兵力不斷,五萬大軍也最多面對五千步卒和兩千白馬義從,而後者還極有可能保護著公孫珣和一眾中軍人士向下游避戰而去。

  「大營雖然沒敢留引火之物,但畢竟是木製的,」相隔數百步外,一輛高大的特製敞篷馬車上,許攸正在車上與袁紹講解軍情,旁邊騎馬隨侍的還有辛評辛仲治與新近得到重用的蔣奇、孟岱二將。「而我軍將真正的引火之物全都帶在了身上,屆時前鋒安平兵馬一萬,帶三千火把,一萬束枯草,足以引燃大寨!瞬間便了結此戰!屆時只要小心那被引誘的騎兵折返,撐到下午,便可以從容後撤,往甘陵而去!」

  「可是界橋怎麼辦?」病情迴轉,稍有振作的袁紹剛要點頭,卻又猛地想起一個麻煩問題。「要不要先發重兵奪下來?否則戰事一旦遷延,兵馬源源不斷過河而來,此戰未必能擺脫彼輩,從容而走吧?對方終究是有騎兵之利的,等到晚上撤退,騎兵咬住不放,身後援軍源源不斷,很可能會變成潰敗之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