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你們的樣子也猜到了。」劉寬失笑道。「我要死了,我死後……」

  「大人!」

  「恩師!」

  「老師……」

  三人幾乎是齊齊跪下。

  「都起來。」劉寬不以為意道。「冬日便該死的,但誰讓你們做門生的和當兒子的照料的如此之好呢?又是整日洗手,又是非沸水不喝,又是每日飲酒限量,又是地龍,又是通風……想不活下來也難。但是,如今天下之事到了這個地步,就請許我學宋梟那般自私一回吧!再不死,我怕就當不成這個漢室老臣了。」

  三人旋即黯然。

  「此生與人為善,並無仇家。」劉寬微微嘆氣,望著窗外黑漆漆的一片緩緩言道。「而身為宗室重臣,授業帝師,屢任太尉,卻坐視天下淪落到如此局面,也實在是沒有什麼前途與勉勵之語可以託付給你們……我之前在老家弘農的大河對面,也就是河東境內王屋山下,上黨、河內交界那片地方,買了一塊地……我兒應該知道。」

  「是!」劉松低頭啜泣道。

  「天下洶洶,河南必然遭亂,到時候將你母親的棺木也起出來,連我一起在彼處薄葬。」劉寬感慨道。「弘農老家田產、家業,趁著還能有些用處,全部拿出去換成糧食贈與鄉人。」

  「喏!」

  「若以尋常論,其實也就是這些了。」劉寬仰頭嘆道。「唯獨一事,既然文琪在河內,便將我的喪事全權交給他來處置吧,你們不要理會了……但我死之前,不要驚動他。」

  公孫范低頭不語,公孫越沉默以對,倒是劉松有些難以接受:「我……」

  「我本不想留什麼身後言。」劉寬看著自己長子緩緩說道。「但看你這個樣子,也不得不多說一句了。」

  劉松趕緊下跪。

  「我兒,」劉寬依舊緩緩言道。「那楊氏養子一個比一個聰明,可我卻一直希望你能愚魯無知,非是無能為,乃是心存私情,不願你為聰明誤……我如此安排與叮囑,你若還是熬不過風浪,那隻說天意如此了。」

  劉松萬般無奈,只能俯身在地上叩首,表示願將對方身後事全都交與公孫珣處置。

  「文典、文超。」劉寬復又扶著床榻向剩餘二人言道。「既然說到這裡,也不好不與你們一句言語……你們二人既然有了文琪這個兄長,就要懂得謹守本分,可退不可進,可守不可攻,可讓不可取,如此,方能持久。」

  公孫兄弟不敢怠慢,也是叩首相對。

  「好了。」劉寬忽然又笑了起來。「我這輩子好為人師,卻教出了這麼一個學生,哪裡有臉面在這裡再與你們說這些呢?還是不說了,你們扶我起來到院中去……連月節制,且取些酒水來,陪我一醉。」

  三人皆不敢違。

  夜色熏熏,同一片星空之下,河內懷縣城中,公孫珣也在與幾名心腹一邊於後院中飲酒一邊感慨時事。

  「文琪白日過激了。」呂范忍不住出言相勸。「所謂材木文石之類終究是雜物,置辦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何必說出那種言語?」

  公孫珣抱著自家大女兒在膝蓋上,而阿離又抱著一隻貓在她懷裡,之前父女二人正盯著那隻胖貓去舔灑在案上的酒水,對於呂子衡的話宛如充耳不聞。而一直到胖貓被酒水嗆得不行,奮力掙脫逃走後,我們的衛將軍方才鬆開手,讓自己女兒在僕婦的照看下追貓而去,也方才看向了幾名候著自己的心腹。

  「子衡錯了。」公孫珣自斟自飲了一杯,方才搖頭言道。「這一次我如此失態,並非是為所謂材木文石之事……」

  「這是何意?」婁圭一如既往問的最快。

  「這是天子不可救藥之意。」替公孫珣作出回答的,乃是已經喝了不少的戲忠。

  不得不說,董昭不在,法家出身的戲忠對於這些東西的見識格外出眾,在公孫珣幕中漸漸有一種不可或缺的感覺,也難怪他會在短短時間內就得到了極大的信任與倚重,早早來到了這位衛將軍的核心幕僚圈……同時期的棗祗,不是不好,但在有王修存在的情況下,他並非不可替代,所以擠不到這裡來。

  呂范低頭稍一思索便明白了過來:「志才的意思是,天子一朝拉下臉來,怕是會就此一發不可收拾?」

  「什麼一發不可收拾?」公孫珣舉杯冷笑道。「這叫破罐子破摔!」

  「從往日行徑來看,天子心裡還是比較明白的吧?」婁圭實在是不擅長這些。「真是奇怪,免稅的也是他,加賦的還是他!既然免稅,說明他懂得冀州百姓需要休養生息,可既然懂得,為何又會如此貪婪無度?」

  「這跟明白不明白沒關係。」公孫珣應聲道。「越是聰明的人,放縱起來就越是肆無忌憚!說白了,就是獨夫民賊一意孤行,所謂怙惡不悛而已……如志才剛才所言,此人已經是無可救藥了!」

  「那君侯又該如何是好?」自知摻和不進這些話題,所以韓當向來沉默,但此時也依舊忍不住問了一聲。

  「問的好。」公孫珣放下酒杯,正襟危坐,掃視了一下自己的幾名心腹。「這便是問題所在了……我之前只以為加賦一事乃是特例,但今日看來,天子一旦放縱起來,破了為君的底線,那有一就有二,有二便有三!我不能因為得了他一個衛將軍的名號,便次次被他逼著在火上烤吧?!長此以往,我多年積攢的聲望、威德,怕是要被這位天子給連累到喪失殆盡也說不定!」言至此處,公孫珣無奈搖頭。「怪不得袁本初一直沒有出仕,後來卻依舊……其人還是有些見地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