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是什麼不能與人說的事情。」公孫珣見狀一時嘆氣,然後搖頭言道。「也瞞不住……諸君,十一月時涼州便已經反了,湟中義從和河關盜匪聚在一起,羌漢並起,推了一個叫北宮伯玉胡人和一個叫李文侯的漢人為首領……當日因為地處偏遠,而且亂象不大,所以並未來得及傳播開來,但剛剛的訊息時,護羌校尉引涼州兵馬自行前往鎮壓,被反賊設伏,全軍覆沒,護羌校尉冷征當場殉國……這才震動朝野。」

  眾人也是一時無言,半晌,還是司馬直微微搖頭:「如此輕易便死了一個兩千石,涼州局勢怕是難以善了……」

  「誰說不是呢?」公孫珣微微搖頭,並沒有深入討論這個問題的想法,實際上,眼看著用作獎勵的數百捲圖書被取來,他已經準備即刻結束這次辯經聚會了。

  但是,就在此時,又有一騎白馬疾馳而來!此地的士子、屬吏、豪右紛紛色變。

  公孫珣見狀尷尬失笑,稍微解釋了一句:「其實,這不是事情驟然突發,而是說正旦假日剛過,之前州郡訊息方才於洛中匯集處理,這才一一出現。便如剛才涼州之事,分明是冬日間的事情……何事啊?」

  說著,公孫珣卻是親自起身,抱著女兒迎上了這名騎士。

  這名義從翻身下馬,面色緊張,看了看周邊諸多人士,這才小心低聲匯報了一件在郡府那邊急忙讓人送來,且只能說與郡守的訊息。

  公孫珣聽完之後面不改色,只是微微頷首:「且待我將圖書賞下,再回郡府處置。」

  說著,他便將懷中阿離遞給旁邊一名趕緊趕上來的僕婦,讓其幫忙扶持。然而,就在此時,不知道是被聲音弄醒了還是因為父親動作過大給弄醒了,阿離卻是微微揉了揉眼睛,並在僕婦手中順勢發問:「大人,什麼是大疫?」

  還帶著奶音的女童甫一發聲,周邊人俱皆驚愕失措。

  然而,公孫珣宛如沒有看到周邊人臉色一般,只是彎腰笑答道:「所謂大疫,乃是指有些疾病能夠傳染給他人,以至於很多人一起得病的事情。」

  「那什麼是傳染?」阿離依舊問個不停。

  「問的好!」公孫珣笑著站起身來。「所謂傳染,乃是指病氣能以風、水、蟲等物過度,從患病人身上轉到另一人身上這一過程……譬如這次在中原流行的傷寒,據說便是以髒水來傳播的,傷寒的病氣在水中能存留許久而不為人知!不過,天下間的病氣為陰穢之物,天然懼熱怕光,所以,平素間若是能勤洗手,只喝煮沸後的水,再不與得病人直接觸碰,那便不必擔憂得病!」

  阿離懵懵懂懂,完全不知道自家父親為什麼要說什麼多,再加上困意還在,便立即偃旗息鼓了。至於在座的其他人,雖然心裡明白這位郡守在安慰眾人,卻也多少因為對方的鎮定自若和那不靠譜但卻未必不能行的科普而稍微鎮定了一些。

  「中原天熱的早,又起了傷寒。」公孫珣正色回首言道。「但究其根本,乃是去年戰亂,百姓流離,這才讓大疫有機可趁,換言之,此番傷寒大疫必然要一路席捲肆虐河北!但諸位也不必驚慌,爾等都是飽學之士,應當明白,若是我們河內秩序井然,上下皆無失德之舉,又能處置得當,那就必然能將此番傷寒大疫壓到最低!」

  眾人戰戰兢兢,只能趕緊起身行禮,滿口稱是。

  事情到了這一步,誰也沒心思討論經學了……畢竟大疫之下可不管你是三公還是黎庶,而公孫珣將裝滿圖書箱子的性鑰匙象徵性遞給了孟光後,便也匆匆攜著愛女與門下屬吏紛紛返回郡治懷縣。

  最緊要一個,還是要立即動員宣傳防疫。

  而說是動員宣傳,但公孫珣的知識卻只是從公孫大娘那裡傳來的三把刀……所謂四件法寶,燒開水、建廁所、戴口罩、填臭水溝……唯此而已。

  然而你還別說,這幾樣對上別的病倒也罷了,對上傷寒還真就是對路了!因為傷寒病菌正是在廁所、髒水溝這些地方最為繁盛,並主要靠著生水傳播。只不過,春耕已經開始,河內百姓還要忙著春耕,還要修築廁所,還要砍柴煮沸水,怕是這個春日註定要格外辛苦勞累。

  當然了,退一萬步說,勞累辛苦也總比大疫到來,直接聽天由命等死要強吧?

  但是話反過來說,中原和河北那邊也是真的也只能聽天由命了……那邊十室五空,並不是真的死了一半人口,而是說為了躲避(或者乾脆是主動參與)戰亂,兩地人口近半都選擇了遷移和流離。

  大量的移動人口註定了衛生的糟糕,無論是廁所還是開水,對這些人而言都無異於天方夜譚……他們註定要成為傷寒病的移動傳播源。

  而一番辛苦安排之後,眼見著送信的騎士們紛紛往各縣邑而去,天色此時也黯淡下來,公孫珣便在郡寺堂中與一眾幕府人員一起用餐。而捧上來的乃是燒魚、粟米飯配上春日新鮮採摘後鐵鍋翻炒的野菜,外加每人一小壺濁酒,這讓一冬日都沒見到綠色的眾人胃口大開,心情也隨之變得稍微鬆快了一些。

  其中,戲忠是個比婁圭當年還跳脫和隨意之人,也是張口就來:「其實也不盡然是壞事,最起碼,春耕後義公兄他們倒是不用辛苦入北面大山中剿匪去了。」

  此言一出,眾人反應不一。有些古板持禮的其實早就看不慣戲志才平日的散漫無禮,只是礙於公孫珣格外看重他,這才忍讓一時,故此倒是冷哼了一聲;而其他普通郡吏,還有非河內的老人,以及韓浩、方悅、郝萌等以武職服侍公孫珣的本地人,則紛紛隨著公孫珣鬨笑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