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甚至可以說,在如今天底下只有一個臨時性州牧,還被皇甫嵩拿走以後,這個郡國無疑是除了南陽外,朝廷能出手的最好一個了。

  稍一思索,雖然有所猶疑,但公孫珣終於還是心中無奈,面上乾脆點頭:「河內甚佳,一縣侯,一大郡,還能……」

  「那是當日所言。」何進忽然打斷對方。「於今日是不夠的……賊人起兵累計四五十萬,全靠三位將軍不避刀矢,方為國家戡亂成功,尚書台、御史台,還有三公公論,必然要與三位賜下將軍號,方能酬功兼示榮寵。」

  此言一出,不要說公孫珣忍不住和自己的幾個心腹對視一眼,便是孔融、王謙、陳琳這些人也跟著肅然起來了。

  無他,後漢一朝,將軍號極為貴重!

  公孫珣、皇甫嵩這些人之前掃蕩黃巾,不過以中郎將的身份持節而已,而中郎將本質上是一種介於校尉和將軍之間的軍職,並不是真正的將軍。

  實際上,拋開有漢武帝這個喜歡亂搞的前漢不說,後漢一朝,常設的重號將軍其實只有兩個,一個就是何進目前所擔任的大將軍;一個之前曹節曾出任過的車騎將軍。

  從這兩個人就看出來了,能夠出任這兩個職務的不是外戚就是閹宦首領,本質上都是皇權代理人,出任這個職務本身就有輔政的含義在裡面。

  至於其餘的,前漢隱約還有驃騎將軍、衛將軍、前後左右將軍等等,是有重號將軍待遇的,但後漢一朝,實在是非常非常看重兵權的意義,而且對此防範極深。所以,向來只有大將軍、車騎將軍是常設的重號,再往下,其實都是雜號將軍。

  而即便是雜號將軍,也只有一個度遼將軍,因為面對北疆戰事的緣故,常常出現。

  故此,此時的將軍封號乃是真真正正的貴重!按照此時規制,重號將軍是完全位比三公的,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它本來就是一種與文職相併行的頂級軍職。

  這跟群雄逐鹿時期,人人都能自己表個將軍來做不是一回事……那時候的將軍含金量太低了。

  所以於公孫珣言之,將軍號是一定要有的,甚至這正是他此番最期待的……因為除了貴重外,將軍還可以開府建幕的!

  對於某人而言,這才是最重要的!

  且不說車騎了,哪怕是個有說頭雜號將軍,他也能堂而皇之的徵召人才,任命千石長史、任命千石司馬,任命六百石從事郎中,任命掾屬,任命令吏……還可以稍微多置備一點『家兵』,以示『威儀』。

  當然,若是受到後漢一朝百餘年政治傳統認可的車騎將軍自然更好……但是問題也就隨之來了,大將軍在何進身上,是不可能脫下來的,那只有車騎將軍一個位子,怎麼分給三個功臣?

  「天子……嗯,還有黃門監、尚書台的意思是,」何進眼見著滿堂肅然,可說到此處時,卻突然有些臉紅。「既然功臣有三位,不妨將車騎將軍位一分為三,設立左中右三位車騎將軍。」

  公孫珣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倒是孔文舉小時了了大也依舊敏捷,然後第一個反應過來,並當即拍案:「天子如何這般小氣?!竟然三人共享?光祿大夫如此軍功赫赫,難道當不得一個車騎將軍嗎?」

  何進愈發臉紅,也沒有反駁,這個內心尚且還算有七分老實可言之人儼然也覺得自己大舅子乾的這事太丟人現眼。人家真的是在前線奮不顧身,以千軍渡河臨三萬眾那是假的嗎?辛辛苦苦為你劉家平叛,最後一個將軍位子,居然都要像掰大餅一樣掰成三份……真是小時候窮慣了!

  然而,何進自己也有無奈的地方,不然怎麼辦,難道要把大將軍給讓出去?大將軍讓出去也不夠分啊?

  而這也是何進為什麼一定要把公孫珣叫來事先交流一番的緣故了——不僅是他私人透露,也有奉天子之名事先安撫說服之意。畢竟,天子其實也覺得自己這麼搞有點坑,偏偏又很小氣,又想不到好法子……重號將軍太重要了。

  不得不說,姓劉的這家人搞得這個東西太有創意了,之前幾日,甚至早在廣宗的時候,公孫珣就事先跟呂范等人商議討論了各種可能的情況,卻依舊被這個神一般的創意給打了個措手不及。

  孔融拍案而起,卻無人鳥他。

  何進尷尬舉杯自飲,而喝了很多酒公孫珣想了半日,依舊還是有些迷糊:

  為什麼呀?這算怎麼一回事啊?三分之一個車騎將軍到底能有多大權威啊?還夠不夠使啊?

  「容我方便一二。」想了半日,公孫珣無可奈何,只能起身去問自家謀士了。

  何進會意,只是點頭不語。

  公孫珣先去冒雪如廁,俄而,呂范、婁圭、王修、戲忠、棗祗,今日跟來的五名文士依次來到廁前討論……卻也是紛紛一頭霧水。

  因為即便是這些人再聰明,再通透,也不可能對一個新出現的事物作出明確判斷啊?

  這個分成三瓣的車騎將軍到底還有幾分效力,好不好使啊?

  但是討論來討論去,值得一提的是,呂范和戲忠都認為,天子只是想分此番戰事三將的『威德』,讓三將平等,相互牽扯、以防做大,並沒有刻意從儀制上削弱車騎將軍本身的意思。

  換言之,接受這個削弱版的重號將軍封號,應該還是很好使的。大不了,公孫珣可以借著酒意再專門問一下何進嘛!到底能不能開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