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而,就在幾名心腹謀士紛紛進言折返之後,公孫珣在雪地中干站了一會,決定要回去咬牙接受這個任命的時候。忽然間,一個意想不到的人出現在了眼前雪地里。

  「光祿大夫。」年逾三旬的王謙微微拱手。

  「王從事。」公孫珣也是趕緊拱手,畢竟對方家門擺在那裡。

  雙方行過一禮,各自錯開,然而王謙忽然在廁前回頭,然後捻須微笑問道:「光祿大夫久去不返,剛剛又分明僵立在雪中,可是在猶疑將軍封號之事?」

  「正是……實在是這個……前所未聞。」公孫珣無奈回頭言道。「車騎將軍固然出乎意料,可左中右……」

  「我有一言,乃是私人道理,光祿大夫聽聽便好。」王謙忽然在雪地里負手言道。「此番計較不在於左中右分權,而在於天子之心。」

  公孫珣心中一動,趕緊拱手。

  「恕我直言。」帶著幾分酒氣的王謙坦然受了對方一禮,方才繼續負手笑道。「光祿大夫久不在洛中,大概不曉得咱們這位天子素來私心極重。車騎將軍向來乃是外戚、閹宦專享,輔政專用,此番礙於三位功勳卓著,聲震海內,不得已拿出來給諸位……分為左中右,不僅是為分權制衡,更有不舍不信之意……既然是不舍不信,便是今日給出了也早晚要拿回來的!」

  公孫珣心中猛地醒悟過來。

  「辛苦求一個必然要被尋由頭索回的三分車騎將軍,何妨主動退而求其次,趁著大將軍在此,請他幫你要個規制小一點的衛將軍、前將軍呢?」王謙壓低聲音,靠前低聲言道。「如此便是不尷不尬,不算正經重號,或許還能用的長久一些呢。畢竟,車騎將軍多有人惦記,而衛將軍、前將軍卻沒人搶的!」

  公孫珣徹底醒悟,居然便在雪地里正式俯首一拜……自己果然是喝多了,呂范、婁圭、戲忠他們礙於視野限制,不知道當今天子是個什麼貨色,自己怎麼能忘記這一茬?

  而且再說了,若是主動避開車騎將軍的位置,說不定還能趁機替幾個下屬安排一些額外的前途。想來,彼時無論是天子還是大將軍何進,應該都不會再計較這些事情了。

  如此,才是今日最優之解。

  多虧對方提醒!這一拜,公孫珣心甘情願。

  而王謙也萬萬沒想到,公孫珣以光祿大夫的清貴之身,即將得將軍號、封縣侯,出任河內太守的前途,居然還能給自己一拜,也是趕緊放下架子,回拜回去:

  「光祿大夫真不愧是禮賢下士之名,我之前還以為孔文舉是因為受你恩德,才刻意替大將軍寫奏疏表你功勞……盛名之下,果無虛士!」

  言罷,其人才醉醺醺的轉身入廁而去。

  傍晚時分,天色已暗,然而雪亮如晝,公孫珣心中清明,一聲感慨,便振衣而歸。

  當晚自不必多言,隔了一日,天子親自在嘉德殿召見公孫珣與朱儁,好言嘉獎勉勵。

  隨即,有司空袁隗親自持節赦封:

  太中大夫朱儁為右車騎將軍、特進,領河南尹,封錢塘侯,食邑六千五百戶,掃蕩南陽黃巾殘部;

  光祿大夫公孫珣為衛將軍、特進,領河內太守,封薊侯,食邑六千戶,掃蕩河內黃巾殘部!

  隨後,皇甫嵩處自然有使持節而往,拜為左車騎將軍、特進,領冀州牧,封槐里侯,食邑八千戶,兼掃蕩冀州黃巾殘兵!

  而當日,又有使者接連不斷,往各處屯兵之處發布封賞,兼解散分遣部隊:

  如曹操,遷濟南相;

  又,徐榮,復北軍屯騎校尉,加秩,屯洛陽;

  又,呂布,遷北軍射聲校尉,屯洛陽;

  又,程普,遷雁門都尉;

  又,董昭,遷趙國都尉;

  又,審配,遷清河都尉;

  又,公孫瓚,遷渤海都尉;

  又,公孫越,遷黃門侍郎;

  又,傅燮,遷議郎;

  又,關羽,遷河內朝歌令;

  又,劉備,遷平原國平原令;

  又,李進,遷潁川潁陰令;

  又,成廉,為別部司馬,屯趙國;

  又,高順,為別部司馬,屯雁門;

  又,張飛,為別部司馬,屯清河;

  又,孫堅,為別部司馬,屯南陽;

  又,張頜,為別部司馬,屯魏郡;

  又,褚燕,遷鉅鹿廮陶長;

  又,牽招,遷河內波縣長;

  又,王修,棄職,賞帛三百匹;

  又,楊開,棄職,賞帛一百匹;

  又,魏越,棄職,賞帛一百匹;

  又,樂進,棄職,賞帛一百匹;

  又,盧植,赦為庶人;

  又,董卓,赦為庶人;

  又,王允,赦為庶人……

  種種封賞不一而足,不過,由於各地戰亂後盜匪叢生,非只是邊郡,很多內地郡國都專門設置了掌管武事的比兩千石都尉,這個位置簡直是為了平叛功臣專門設立的一般,倒是讓公孫珣沒有白白放棄車騎將軍的職務,一口氣換來了兩個半都尉。

  然而……

  「別的倒也罷了,為何阿備這小子成了平原令?」

  剛剛去接董卓、盧植、王允出獄回來,身掛三份印綬的公孫珣一把打開湊上來的瘦花貓,然後便醉醺醺的指著抄錄來的封賞名單有些茫然不解。「我不是讓他領兵屯河內,依舊在我麾下嗎?阿范你是不是搞錯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