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正是如此。」劉備也扶著胸口答道。「之前我們便是從彼處伐木做的梯子……」

  「由此可見,這王度還是那個王度,並沒有太大長進。」公孫珣不由微微蹙眉,然後繼續詢問道。「賊軍可有出色武勇之人,或是有一些精銳之士?」

  「並未得見。」夏侯惇低頭言道。「而且現在細細想來,前日一戰賊軍雖然勢不可擋,但其實攻勢混亂,殺傷不重……不然玄德也不會用區區兩百後援騎兵便阻住賊軍。」

  「這麼說來,前日一敗只是因為元讓你受傷而已?」曹操忍不住眯眼插嘴問道。「既如此,何須請援兵呢?你二人只是輕傷,繼續督戰攻城便是!」

  「不是這樣的。」不待夏侯惇等人解釋,婁圭便恍然醒悟了起來。「其實想想便知道了,若非是攻城不得力,夏侯將軍又如何會親自上陣呢?說到底,還是賊人一開始便嚴防死守,不曾露破綻,再加上彼輩既有土城可以依靠,又有兵力上的優勢,這才讓人無從下手的。」

  夏侯惇和劉備等人聽得此言,一邊點頭承認之餘一邊卻又不免愈發羞恥難耐,而軍中其餘眾人也一時議論紛紛……雖然礙於公孫珣和曹操的面子無人出言諷刺,但卻免不了流露出了一些恥笑之意。

  想想也是,人家隔壁崔司馬是一戰而復一縣,這邊面對著一個公認的無能之輩和一個區區兩丈高的土圍子卻從一開始便無能為力,以至於被逼到主將親自攀牆,還被人一箭射退反擊出來,這種敵人和友軍的雙重對比之下,也難怪會讓人看不起。

  而說話間,不遠處的土城牆上,黃天大旗之下,此時也已經湧上了一隊黃巾軍,為首一人身披鐵甲,遙遙與這邊相對觀察,看樣子應該便是那王度了……而此人仔細觀察來援漢軍軍勢之後,卻是直接環城而走,沿途監督勉勵,並未有什麼試探之舉。

  公孫珣見狀也不說話,只是微微搖頭,然後便領著眾將環繞著這座其實並不是很大的土城走了一圈。

  繞完一圈後,他依舊沒說什麼,只是按部就班的下令在城北和城東紮營,並一邊派人監督白馬黃巾俘虜、降兵去伐木造雲梯、撞木,一邊又讓人催促燕縣的軍隊速速趕來。

  眾人自然也都無話可說……這種情形,有什麼可說呢?等到大軍到齊以後,奮勇登城便是。

  就這樣,一直到了傍晚時分,用過晚飯之後,眼見著夕陽未落,公孫珣卻是負手在營中信步巡視,然後不知道怎麼回事,他居然不自覺的再度來到了韋鄉城前,矗立觀察。

  隨行的韓當看出公孫珣心中有事,卻不知是怎麼回事,便也只好帶著一些侍從隨侍在旁而已。

  而不知道過了多久,一直到天色徹底黯淡下來,公孫珣方才長嘆了一口氣,然後便轉回大營,準備讀讀書便去休息。

  孰料,一直來到自己軍帳之前,他才驚愕的發現有一個自己未曾預料之人,居然早早等在此處了。

  「君侯!」飛舞著火苗的火盆之下,身材矮胖的董昭恭恭敬敬朝著公孫珣行了一禮。

  「公仁等了多久?」公孫珣一時有些恍惚。

  「見到君侯晚餐後去土城前觀望,我便來此處等候了。」董昭從容答道。

  「倒是辛苦你了。」公孫珣微微笑道。「既然來了,不如且入帳中一談。」

  「正有此意。」董昭毫不猶豫的應聲,倒是讓公孫珣不由多看了他一眼。

  隨即,韓當會意領人留守,公孫珣便獨自與董昭入帳,相對而坐。

  「自從今日見到賊軍情形後,君侯便少言寡語,晚飯後更是獨自去觀察城池,可是擔憂攻城之事嗎?」甫一落座,董昭便開門見山。

  「然也。」公孫珣倒也乾脆。「軍中都覺的夏侯元讓和我弟玄德敗得可笑,但我今日來看此城,卻覺得他們輸的不冤……這王度雖然並無奇謀神勇,但怕是真如公仁昨日在白馬所言那般知恥而後勇了,最起碼是懂得謹慎嚴密四字了!而守勢嘛,得此四字,其實已經足夠讓人頭疼了!」

  「君侯所言不錯。」董昭難得正色嚴肅道。「其實,以平庸之輩而言,如此嚴謹,一心打呆仗反而是最優之選,更遑論這韋鄉之敵居然還有一座土城呢?」

  「公仁說的好,正是這個打呆仗最讓人無奈。」公孫珣愈發感慨道。「三千黃巾賊據守一城,糧械充足、水源不缺,若真是強攻,便是能速下,怕也傷亡不少,如此反而會正中濮陽卜已下懷!」言道此處,公孫珣復又抬眼看了下眼前的矮胖子。「如何,公仁此來必然是有計策教我吧?」

  「計策稱不上。」董昭聞言緩緩搖頭。「而且我不善於臨陣畫策,君侯和婁子伯今日觀察許久都未得法,我又能如何呢?只不過,有些大而化之的想法罷了。」

  「說來聽聽。」公孫珣興趣更濃了。

  「君侯奉命征討東郡黃巾,想來總體方略便如昨日呂子衡所言,拔出各處據點縣邑,逼迫濮陽的卜已出城與我軍決戰……如此而已,對否?」

  「不錯。」

  「那請問君侯,賊軍盤踞城池近二十有餘,你難道要每戰臨城而思,就沒有一些統一思路嗎?」

  「這才攻下兩城。」公孫珣不由失笑。「如何便能得出通用的法門來?」

  董昭聞言微微欠身道:「恕在下直言,我以為這通用法門實際上已經有了,而且就是從這白馬、燕縣、韋鄉三戰之中得來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