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謀而已。」公孫珣本想微笑,卻不料左臂一疼,便硬生生的給止住了。

  ———————我是誠懇的分割線—————————

  「(公孫)瓚為護烏桓校尉門下吏,逢校尉出塞敗師,歸寧城點錄,其下漢軍、烏桓皆十去四五,烏桓素以部屬為私產,眾頭人乃迫校尉,索以巨資。寧城軍少,校尉不能制,以至亂起,刀刃相迫甚急。時瓚在側,乃泣涕而跪請曰:『昔為人子,今為人臣,豈可相負?瓚家中遼西巨室,頗有財貨,願以身代之!』烏桓逐利,乃許之,後遼西家人固以巨資千萬贖還。後數日,校尉坐敗師檻車征洛陽,官法不聽吏下親近,瓚復改容服,詐稱侍卒,身執徒養,御車至洛陽侍奉。其師劉寬聞之,乃告左右曰:『瓚得忠也!』」——《世說新語》.德行篇

  第十五章 大事(上)

  公孫瓚的事情既是隨手而為,也是刻意來做的。

  首先嘛,在所有人……包括公孫珣眼中,這個大嗓門的帥哥遲早會出人頭地的,因為人家個人條件和人際關係早就到位了,真不差這麼一點戲碼。但另一邊,公孫珣卻也希望用這種方式加速促成自己這位族兄與夏育的切割,以防止將來出現一些讓人為難的場面。

  不過,在花了兩百萬錢買通了一個烏桓頭人,然後再贖回公孫瓚、奪回這些錢、順便殺人滅口並搶走了兩百多匹戰馬之後,公孫珣卻來不及親眼看到自己族兄陪那夏育一起檻車入洛的戲碼了……因為朝廷使節可不是分撥來的,而是一口氣足足放出了幾十位!

  想想也能明白,如此大敗,整個北疆都為之震動,中樞怎麼可能還會拖沓延誤?

  實際上,不要說監督夏育、臧旻二人檻車入洛了;也不用說慰問生死不知的南匈奴單于與死傷摻雜的烏桓人;便是要求各地邊郡兩千石以及兩州刺史加強邊防的使節,怕就不止是幾十位……

  而公孫珣作為朝廷那邊掛著號的別部司馬,雖然表現極度亮眼,甚至可以說是取得了此次出塞北伐的唯一戰果,但此時儼然不是討論功過的時候……中樞遣使,太尉府和尚書台聯合用印,要他即刻率部返回平城,然後以朝廷直屬的身份掌控原本的平城大營,並輔助雁門太守郭縕,維護目前最為空虛的雁門郡邊防。

  這當然沒什麼好說的,公孫珣接到命令後,不顧左臂傷勢還沒好透,便留下呂范看顧傷兵,然後便直接親自率部穿州越郡,疾馳回到了平城。

  話說,雖然離開此地並不是太久,但不知為何,自公孫珣以下,幾乎所有人再度趕回平城後卻都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夏日間陽光明媚,入目俱是鮮艷的色彩,然而,軍隊自從過了白狼山,一路上根本就沒見到幾個人煙。

  不是沒有散落在平城北面平原中的鄉里,但卻大部分人去里空,不曉得是早就自己走了,還是看到有軍隊過來就直接躲起來了,又或是說先淪為了盜匪、流民、兵痞的老窩,然後看到軍隊過來再躲起來了。

  來到平城城外,人煙固然是有了,而且認出這支軍隊旗號後還都挺熱情,但卻依然令人眉頭緊鎖……因為,人太少了。還有城北的那座廣闊軍營,這個由公孫珣之前親自督造,現在將要正式接受的大營,如今更是讓人無言以對,稱之為破敗都顯得有些文過飾非了!

  總而言之,入目之下,俱是狼藉。

  而由於呂范不在,公孫珣只能自己親自來應對各種雜事。

  「有九原移民軍屬在外徘徊?且放九原移民出身的軍士入城探視,不過軍官要儘快回來。」

  「雁門太守郭公就在平城等我?且讓我整頓好部屬,晚上去拜會他好了。」

  「不要一開始就想收拾整個大營,先集中清掃一營,暫且住下,再遣人四處查看是否還有……你是說,大營中尚有軍械、糧草?」

  「是!」這名臧旻留下來的軍吏低頭答道。「請司馬隨我來。」

  公孫珣趕緊帶著一眾軍官跟著此人趕了過去。

  「司馬請看。」這軍吏掏出鑰匙來打開了一處倉室上掛著的廣鎖,然後推開了倉室大門。

  果然,入目之下,俱是成捆的草料與成屯的粟米,左邊是乾草,右邊是糧食,排列的整整齊齊,讓眾人頗為震動。

  「如此這樣的倉室還有兩個。」這軍吏低頭言道。「除此之外,還有一倉甲冑,一倉軍械……前者是從河內、河東、河北諸郡國徵集來的,後者是從南陽鐵倉中直接發來的。臧公讓我守在此處等候司馬,就是為了這五個倉室了!」

  話到這裡,這軍吏稍微頓了一下才繼續說道:「其實不瞞司馬,其餘倉室在敗軍而回時,已經被匈奴人和散亂的民夫給掃蕩乾淨了,只有這五個倉室是雁門郡本郡郡吏領著郡卒看管的,所以才能保全……」

  周圍的軍官個個喜不自勝,唯獨公孫珣面色如常,不以為意:「臧公也是可惜了。既如此,我自然會小心處置……你也是雁門本地郡吏被召入營中的?」

  「是!」

  「那就回陰館吧!」公孫珣隨意擺手道。「晚上我見到郭太守,自然說明你的功勞的。」

  「……喏!」

  從倉室中退出來,公孫珣連連搖頭,也不曉得在想什麼,而且他也不讓人開倉動用這裡的東西,反而是重新鎖好,宛如沒有看見這些倉室一般繼續敦促營中軍士清理大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