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然了,這種事情是瞞不住的,不一會功夫滿營就都知道這裡面存了大量的軍械糧草,幹活也都勤快了許多。

  「你家中可還好,九原的那些鄉親們可都還平安嗎?」下午時分,已經有些生氣的大營正中,公孫珣正捏著馬鞭坐在營中高台的台階上和成廉說話,後者剛和魏越等人一起從平城內探視返回。

  「家中只有妻子一人,自然無憂。」成廉趕緊躬身答道。「至於九原的鄉親們,確實有不少人因為擔心匈奴過境而逃走了,但其餘大多平安無事,還要多謝司馬離開時將他們送入城內……」

  「留在沮陽城的傷員且不提,」公孫珣瞥了眼營中忙碌的軍士後,方才繼續問道。「這次戰死的、失蹤的,總之這麼多沒回來的,你可曾聽到有人罵我這個招兵的嗎?」

  成廉與魏越,還有其餘幾個九原移民出身的軍官不由對視。

  「果然還是有怨氣的。」公孫珣不由苦笑道。「我早該想到。」

  「司馬容稟。」成廉再度拱手道。「倒也不能說全無怨氣,但……」

  「嗯?」

  「但鄉親們大多還是覺得司馬這裡比較可靠。」成廉說到此處也不禁有些黯然了起來。「吃穿不愁,還不缺賞賜,一人參軍便可養活一整戶人家。所以,這次我去城內探視,反而有不少人問我,既然軍中有所損傷,能不能把子弟再送過來?至於說他們有怨氣,其實反而是聽說司馬這裡已經拿寧城的精銳進行了補充,並不缺兵員,這才有些不識大體的人發了些牢騷……」

  「民生艱苦到這個份上了嗎?」公孫珣不由微微嘆氣。「情況我已經曉得了,你們下去吧。」

  成廉唯唯諾諾,倒是魏越有些躍躍欲試,不大想走。

  「你想說話?」公孫珣當然注意到了這廝的動靜。

  「是,司馬!」魏越趕緊上前一步行禮道。「恕我直言,雖然我軍早已滿員,可多養些兵馬其實也是無妨的!」

  公孫珣饒有興致的打量起了對方:「這是什麼意思?你看到自己鄉親生活沒有著落,所以想替他們說情?」

  「確實有這個意思。」魏越見狀愈發得意。「但並非是信口開河……養兵嘛,無外乎是錢帛、軍械、糧草而已!」

  「那你與我說,這錢帛、軍械、糧草都從何處來?」公孫珣繼續戲謔的盯著對方問道。

  「錢帛嘛,司馬家中想來是不缺的。」

  「哦,」公孫珣面露恍然。「你是讓我出私財充當軍餉,那軍械糧草呢?」

  「軍械與糧草就在眼前啊?」魏越指著倉室的方向道。「我們還在城中時就已經傳遍了,營中還有數倉糧草、軍械絲毫未動……」

  「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吧?」公孫珣忍著疼在背後將馬鞭從左手交與了右手。「坐吃山空了怎麼辦?」

  「那就再去找雁門郡府索要!」魏越毫不猶豫的答道。「他們之前就答應了我們承擔義從與陪隸的糧草,不如再加一些,軍械的補充也可以從雁門郡的鐵官處索求,便是軍餉……若是司馬不捨得那麼多錢,也可以找他們要!」

  公孫珣連連點頭:「你的意思我曉得了……軍餉我來出、軍械從大營中拿、軍糧從本地徵發,這樣便可以多養幾百兵馬……是這意思?」

  「是!」魏越答應的格外爽快。

  旁邊的成廉已經面色發青了,卻一個字都不敢多說。

  公孫珣沒有再理會這個夯貨,而是徑直將馬鞭從身後取出來扔到了成廉的臉上:「帶下去親自抽他二十鞭子,你是他上官,須讓他曉得什麼是他該說的,什麼又不是他該說的。然後順便再幫我問清楚,他這次到底又是收了誰的賄賂?」

  聽到最後一句話,魏越登時面色大變,而成廉看著自己這位發小突變的臉色卻也有些目瞪口呆……當然了,無論如何,後者終究還是握著馬鞭和幾名軍官一起把前者給速速拖了下去。

  公孫珣連連搖頭。

  而就在此時,忽然有人來報,原來,不知為何,那雁門太守郭縕似乎是等不及了,居然只帶數名吏員輕車造訪,而且須臾間就已經來到了營門前。

  公孫珣長呼了一口氣,然後當即起身前迎。

  「文琪。」郭縕一身便服,只帶著數名郡吏,遙遙便在營門口拱手。

  「郭公。」公孫珣卻沒有抬手行禮……非不願也,實不能也。「有傷在肩,難全禮數,還望恕罪。」

  「我曉得,我曉得。」郭縕絲毫不以為意,而是直接上前挽住了對方看起來並無大礙的右手。「聽說是文琪你要回來,郡中上下全都展顏……你不曉得,這段日子裡,我們雁門上下是一日三驚,塞外稍有風吹草動便心憂如焚。可是說到要來一些援兵,卻又不曉得是該喜還是該憂,一直到郡中接到公文,看到文琪你的名字,這才算是鬆了一口氣。」

  這麼一番動作,這麼幾句話,不得不說,這兩千石的郭太守是給足了比千石的公孫珣面子的。

  「郭公抬舉我了。」公孫珣聞言哂笑道。「不過,說不定也不是在抬舉我,而是在撒怨氣……那些匈奴兵真的那麼差勁嗎?」

  郭縕微微一怔,但終於還是實話實說:「我也不好說匈奴人如何如何……畢竟他們已經在西河呆了一百多年,族中連漢話都普及了大半,我們太原郭氏也和匈奴諸大族多有來往,而且此番用兵之前臧公終究是盡力約束了。但是,且不提戰後敗兵的行徑,只說那一萬多兵馬,數萬民夫,便是不說軍紀,只從我們雁門出入這一番,就已經讓我們全郡苦不堪言了。文琪曉得我們雁門有多少人口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