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謂『比』,其實有『次於』的意思。

  漢代制度,同樣的官階內用『比』、『真』、『中』來進一步細化,而這個順序是從低往高排列的……換言之,這是千石級別官員中最低檔次的那種。

  但是話得說回來,他就是檔次再低,那也是個千石啊!你一個剛剛被徵召的人,授予千石官位還想如何呢?這可是袁紹、曹操那種頂級官二代才有的待遇。

  而且再說了,別部司馬還是這個層次軍官中少有的實權官職……須知道,所謂『別部』二字,其實隱約包含單獨序列的味道。

  換言之,它是有部分獨立指揮權的!

  這裡多扯一句,為什麼一翻開史書就覺得,好像戰亂年間的那些將軍,是個人就都幹過別部司馬這個官位似的?其實,只要多想想就明白了,作為一名能上史書的將領,又在亂世中,你要沒獨立領過兵那也說不過去啊?

  而回到眼前,千石任命、獨立的編制,哪怕是太尉安排的,哪怕真正主導著朝廷運作的宦官不加以阻撓,哪怕是軍務之名急速出京,那也是需要幾天時間才能批下來的。所以,公孫珣乾脆把公孫范扔到了洛陽城中等消息,自己則直接去了城外緱氏那裡,卻尋呂范了。

  話說,這倒不是講他和呂范有什麼特別的事情要做,畢竟到了這個階段,公孫珣要做的事情無外乎是給遼西那邊寫幾封信,一方面是告訴公孫大娘自己一來洛陽就被『宦遊』了,沒辦法,只能去雁門赴任;然後再單獨召喚一下程普,告訴對方自己現在有曲軍侯的官位空缺,問他來不來……

  實際上,公孫珣之所以不願意留在城內只是不想和袁本初的爪牙打交道……據說,這些天的洛陽氣氛可不是很好,聽說黨人正在股東公開上書求開黨錮,這是情況未明之前能沾的東西嗎?

  不過,等真見了呂范以後,寫那些信之餘兩人之間卻也難免出現了一些『分歧』——公孫珣想要呂子衡繼續幫他駐守在洛陽,但後者卻似乎並不樂意於此。

  當然,這種爭執註定不可能持續太久,因為數日後,公孫范就如約從劉寬那裡帶來了訊息,第二日公孫珣便要去公車署那裡接印,正式成為一名黒綬銅印的大漢朝廷命官了!

  「子衡。」義舍對面的院落中,公孫珣正在盡最後可能勉力勸道。「且不說你新婚燕爾,便是洛陽和義舍這裡也需要你照看……當日義公在此處時,聚集了大量的遊俠武士,結果他一離開此處,聚集在此處的遊俠便一鬨而散;而如今你在這裡,卻是聚集了大量的落魄士子,如果你也走的話,怕是也要一鬨而散!」

  「那便一鬨而散吧!」呂范不以為然道。「武士也好,文士也罷,真要是存著報恩之心,僅憑落魄之時的一飯之恩也會儘量報答回來的。可若根本只想來蹭飯,那便是養再長時間也沒意思……再說了,這位與我同名的范公子不是要留在京中遊學嗎?正好交與他便是。」

  公孫范聞言蠢蠢欲動。

  公孫珣聞言無可奈克奈,但終於還是勉力再勸了一句:「我主要還是覺得雁門邊遠,是苦寒之地,而子衡你出身汝南,怕是有些受不了……」

  呂范聞言再不猶豫,而是直接起身,就在院中躬身行禮:「主公,就是因為雁門邊遠,所以我呂子衡才一定要追隨過去的。所謂一日既拜,終身為主,難道主公忘掉了你我當日在汝南說的話了嗎?我呂范便是再無能,難道還不能在軍中做個文書嗎?」

  韓當在旁倒還淡定,他早就有心理準備,但是公孫范就不禁目瞪口呆了。

  須知道,這年頭主公二字可不是能輕易聽到的,因為這意味著說這話的人自認為對方的私臣!而一個士子,怎麼就會認一個區區比千石的小官為主公呢?甚至聽這意思還是很早之前就認下的?

  只能說,公孫范對自己這位兄長愈發敬畏了起來。

  當然,且不提其他人如何作想,這邊呂范把話說到這份上,公孫珣是斷然不可能再拒絕對方的請求了,於是只能趕緊扶起對方滿口答應而已。

  最後,雙方很快議定,呂子衡也不用帶自己的夫人劉氏,他自己獨身一身追隨公孫珣去雁門即可……而洛陽這邊的一切就都交給公孫范!

  「不過兄長。」雖然有些蠢蠢欲動,但初次來到洛陽的公孫范還是難免有些心虛。「我在洛中,到底要做些什麼?」

  「要做的事情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公孫珣微微嘆氣道。「大的方略就是看好這邊的家當,然後跟緊劉師,既不要跟袁紹那批人走的太近,也不要和主政的宦官發生什麼糾葛……」

  公孫范連連點頭,甚至直接從呂范房中取了紙筆來,就在院中大略記了下來。

  「還有,如果真遇到什麼麻煩,不要去找劉師,去南宮東門的公房處去尋盧師,他才是有擔當能辦事的人。」公孫珣繼續說道,卻又忍不住多提了一些瑣事。「若是哪一天這緱氏山上的學生要走,裡面有個叫劉備的,你替我贈他一些財務,記住要以禮相待。而若是有個叫許攸的來打秋風,你就裝糊塗,千萬不要給他半分財貨,省得他得寸進尺。」

  公孫范將這些要點整理完畢,即將收起來的時候,卻又忍不住再度問道:「兄長,便是要和袁紹還有宦官保持距離,其他人又該如何應對?既然來到洛中,無論如何也要交往一些顯宦名士的吧,不然如何闖蕩出名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