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頁
盧鵬懷的計劃是好,不過即便成功,頂多是惠澤了一小部分的民眾,同時給他的履歷表添分加彩而已,相比之下,如果能將那片老城區改造成能源基地,卻是在短期內,就能為珠三角地區的發展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惠澤的是上億的民眾,以及子孫後代的未來!
抓大舍小,為了大局,不去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無疑是上位者必備的手段!
“陳瀟,你覺得為官一任,最核心的本質是什麼?”
蘇北望忽然話鋒一轉,不待陳瀟回應,一針見血道:“我告訴你,不是鞠躬盡瘁、也不是義薄雲天,而是明白自己代表的是哪一方的利益!”
“我既然坐在省長的位置上,要考慮的就是嶺南省的利益,為了這一個省的大計去定奪謀斷,而不是像個縣長、區長為了幾畝彈丸地去費心拙計,建一個能源基地,固然要損害一小部分民眾的利益,但只要結果能惠澤更大部分的人,那就應該去做、也得去做,容不得婦人之仁!”
陳瀟察覺到蘇北望的臉色透射出的凌厲氣勢,忽然發現這岳父,比起自家父親更多了數分的殺伐果斷,性情也偏向於激進,聯繫到嶺南省在華夏國的特殊地位,不難明白中央委任蘇北望主政此地的初衷緣由!
這種對官場哲學的領悟,無疑更為赤裸裸!
不容陳瀟多想,蘇北望繼續面授機宜道:“你現在初入仕途,見識有限,很多事情,得靠你自己去看去領悟,當然,在這過程中,你會發現很多遠比你想像的更為陰暗的東西,所以我得提醒你一句,在這世界上,很多有利的事情往往是卑劣的,能不能做得取決於一個群體,不是以你個人的品性喜好去抉擇,尤其是搞政治的,得始終記得,團體的利益高於一切!”
“比如這次的油化工項目,對外,我得為了交州市和整個地區去決斷,對內,我必須對得起咱們兩家以及其他盟友的信任支持,只有把這樁項目穩穩握在手裡,不容許外人介入干涉,才能保障兩方面的利益永固,至於我私人的感情……不提也罷!”
最後,蘇北望輕輕拍了拍陳瀟的手背,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該舍的總得舍掉,陳瀟,你是小瑾的丈夫,我幾乎是把你當成半個兒子看待,也希望你能走得更遠更好,至於路途上的小波折,沒必要緊抓不放,如果真有自己不能捨棄的志向和堅持,那就得爬得更高,讓更多的人聚集在自己身邊,讓話語權更重,才能維護住更大部分人的利益,你懂不懂?”
陳瀟沉默半響,輕輕點頭,兩世為人,耳濡目染過眾多的人情世故,以及這兩年的歷練,他看待事物的目光和思維早已超然於物,自然理解蘇北望的考慮和決斷。
蘇北望欣慰地笑了笑,“你也放心,那片老城區的民眾一定會得到妥善安置的,不會讓他們吃太大的虧,至於你帶回來的女人……先不要讓她露面。”
陳瀟微微錯愕,一時間不得要領。
蘇北望冷冷一笑,意味深長道:“這座城裡面,至今還有人賊心不死啊……”
聽岳丈的語氣,陳瀟就知道蘇北望還沒有徹底掌控住這次油化工項目的命脈,甚至嶺南省里,至今還有些反對他的本土力量存在,聯繫到段坤、石峰等人此次的插足牟利,大約明白岳丈是想藉機會來一次徹底的斬糙除根!
陳文君,則成了他手中的一枚棋子!
對陳思妤的感情作祟,陳瀟還想斡旋下,爭取讓陳文君免遭兇險,不過聽到蘇北望下面的話,瞬間覺察到了他的真實意圖!
蘇北望轉移視線,望著被風吹起褶皺的水面,問道:“你對南方系的新聞媒體,是怎麼看的?”
第357章 南方系(下)
媒體,除了面向世人的信息渠道以外,隨著時代變遷,逐漸成為了權力構架的一部分,無需過多的通篇累牘,稍有些眼力的人,基本都能看出個中的門道和玄機!
在西方國家,一個利益集團推選出一個政治代言人,在執掌國器的群雄逐鹿中,爭奪民心是關鍵一環,其中,媒體的作用再明顯不過,往往擁有最大影響力和權威性的媒體引導的輿論風向,直接決定了權力博弈的最終成敗!
攸關的利益、政治的立場、投效的勢力,都是決定這些媒體會力挺哪一位政治代言人的重要因素!
在華夏國,由於體制原因,媒體的傳播遠沒西方國家那樣無孔不入和肆無忌憚,不過隱藏在幕後的能量,卻不容絲毫的小覷,至於決定這些媒體風向的因素,往宏觀的層面來講,政治立場決定著根本!
對南方系,陳瀟早有耳聞,起初這名詞起源於嶺南省著名的一家報業,後來由於政治等因素作祟,這家報業集團下轄的各大媒體竟自成一系,從報刊、網絡和廣電各條途徑傳播擴大著自身倡導的輿論立場!
只不過隨著南方、特別是嶺南地區的經濟突飛猛進後,這隻喉舌的本質也逐漸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右傾跡象愈發明顯,說簡單點,這些大大小小的媒體,隱然和建國後始終堅持的輿論主路線背道而馳,初步有了分庭抗禮的跡象!
好比當年的路線鬥爭,雖然早已蓋棺定論,可在台面下的博弈較量始終持續著,而媒體輿論,則成了一股重要的力量!
如今的輿論渠道,遠沒有若干年後的如火如荼,以至於南方系的特徵遠沒有那麼明顯,但作為過來人,陳瀟深知,不出幾年,這股輿論勢力將會引起一場傳媒圈的劇烈動盪,等到首都的那些大佬們回過神來的時候,才發現已經到了難以駕馭的地步!
此刻乍一聽蘇北望提到,陳瀟當即明白,這岳丈由於受到蘇老爺子的影響,估計早已察覺到了這些南方系媒體的路線傾向,動起了心思……
蘇北望不動聲色道:“你跟媒體打了這麼久的交道,對南方報業集團的情況,應該聽說過一些吧,覺得怎麼樣?”
陳瀟點點頭,道:“有些了解,相較於北方的媒體圈子,思想比較活躍,膽子放得也比較開,約束忌諱較少……我覺得主要原因,還是由於改革開放、以及受到香江、南洋媒體圈的風氣影響。”
蘇北望笑了,“算是講到核心上了,不錯。”
接著,他問道:“那你覺得是該鼓勵這樣的風氣,還是抑制?”
陳瀟摸不透岳父的全盤心思,只得含糊道:“我畢竟是外人,不好指手畫腳,只能大致說些感觀……”
“在你爸、老爺子面前暢所欲言,在我這怎麼縮手縮腳了?”蘇北望頷首笑道:“儘管說就是了,咱爺倆敘話,傳不出這片庭院。”
陳瀟笑了笑,不過依然不敢掉以輕心,斟酌了下言辭,道:“您心裡應該都有數了,我就淺談幾句,其實歸根結底,媒體只是喉舌,在輿論口的作用再明顯,也不可能把權力凌駕於政府的頭上,只要黨委政府把這支筆桿子牢牢握在手心,該緊則緊,該松則松,把握總體的方向不偏離,就不會出現大問題。”
“政治有左右之分,媒體輿論也有立場的分別,古時候倡導百家齊鳴,才有了各種流派爭相鬥艷的盛況,歐洲的文藝復興也是這個緣由,像咱們國家國有經濟和私有經濟並存,媒體界自然不可能只有一種聲音存在,存在就是合理,南方個別媒體倡導的輿論風向,雖然和中央提倡的主旨有所不同,有時候措辭也激烈了些,可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平衡作用,凡事還是講究個求同存異。”
“做了幾年的新聞,我一向覺得媒體沒有絕對的權威,每個人的想法理念不同,如果強行的去扭轉改變,怕是會適得其反,堵不如疏,我相信只要堅持宣傳口的作用,在合情合理的前提下,允許這些媒體擁有一定的自由度,對地區的經濟和人文發展還是有極大的好處。”
“你的意思就是以調控為主了?”
蘇北望點頭表示了肯定,話鋒一轉道:“說得很對,可你又知不知道這些南方媒體自由到了什麼地步?”
“剛極易折,不是要反對這些媒體主使輿論的功能,但凡事得講個度,過了這個度還要肆無忌憚,那就是風氣有了問題。”
蘇北望皺皺眉,“跟你明說了,黨政宣傳口對南方報業的控制力度,已經很嚴峻了,再不想辦法勒住這隻脫韁烈馬,等這些媒體成了氣候,再想矯正,怕是要尾大不掉嘍。”
“經濟和人文自然要倡導,可不能盡學些糟粕,我現在每次看南方報業的那些刊物,看得我是心驚肉跳,有不少媒體為了博眼球,專門幹些譁眾取寵的把戲,捕風捉影的傳言都能大書特書,鬧得滿城風雨,甚至到了抨擊體制的地步,把咱們國家描繪跟人間煉獄一樣,偏偏不少老百姓還就喜歡這種滿口放炮的文章,寧可煽風點火,也不願意聽官方的一句辯詞!”
“謠言止於智者,但如果十個人中有五個以上相信了,謠言也就成了真言,你難道指望這十個看客全是耳聰目明的智者?”
陳瀟啞然失笑,雖然岳父說得有些激切,可不得不說,確實是眼下以及未來傳媒界的真實寫照。
媒體的發達,雖然促進了輿論的透明化,但也漸漸走上了另一個極端,懷疑一切幾乎成為了很多人的共識,只要是國家機器宣傳的事跡和個人,就會被認為是虛假偽造的,相反只要是唱衰國家的,不管是誰簡簡單單沒有任何出處的一句話,就往往被人認為是正確的,對那些看新聞聯播的人嘲諷謾罵,卻對西方媒體的一個標點符號都頂禮膜拜,殊不知,諸如BBC、紐約時報等世界媒體,經過了近百年的千錘百鍊,八卦的本事同樣是世界領先水平。
在這種情況下,國內很多媒體不僅沒起到輿論引導的作用,相反還幹上了推波助瀾的勾當,最為明顯的,就是習慣把西方世界的逸聞軼事奉為真理,而國內一旦發生什麼風吹糙動,就不分青紅皂白地群起聲討,南方系的名諱,出自於此!
當然,這只是少數一部分,並且後世關於南方系的傳聞,也頗有些妖魔化,實際情況遠沒那麼嚴重。
之所以造成南方報業和宣傳系統貌合神離的根本原因,則是這些媒體逐漸和很多新興權貴互相通氣,經歷過上世紀的動亂時期,這些新興權貴階層生怕歷史重演,落入萬劫不復之地,所以才會殫精竭慮地利用輿論手段,只為了牟得一塊防身金牌!
而蘇北望入駐嶺南省,更大意義上還是中央為了平衡的意圖,讓這處改革前沿地不至於偏離軌道,只不過從眼前的局勢看來,如果輿論失控,平衡的目標更是要遙遙無期了!
抓大舍小,為了大局,不去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無疑是上位者必備的手段!
“陳瀟,你覺得為官一任,最核心的本質是什麼?”
蘇北望忽然話鋒一轉,不待陳瀟回應,一針見血道:“我告訴你,不是鞠躬盡瘁、也不是義薄雲天,而是明白自己代表的是哪一方的利益!”
“我既然坐在省長的位置上,要考慮的就是嶺南省的利益,為了這一個省的大計去定奪謀斷,而不是像個縣長、區長為了幾畝彈丸地去費心拙計,建一個能源基地,固然要損害一小部分民眾的利益,但只要結果能惠澤更大部分的人,那就應該去做、也得去做,容不得婦人之仁!”
陳瀟察覺到蘇北望的臉色透射出的凌厲氣勢,忽然發現這岳父,比起自家父親更多了數分的殺伐果斷,性情也偏向於激進,聯繫到嶺南省在華夏國的特殊地位,不難明白中央委任蘇北望主政此地的初衷緣由!
這種對官場哲學的領悟,無疑更為赤裸裸!
不容陳瀟多想,蘇北望繼續面授機宜道:“你現在初入仕途,見識有限,很多事情,得靠你自己去看去領悟,當然,在這過程中,你會發現很多遠比你想像的更為陰暗的東西,所以我得提醒你一句,在這世界上,很多有利的事情往往是卑劣的,能不能做得取決於一個群體,不是以你個人的品性喜好去抉擇,尤其是搞政治的,得始終記得,團體的利益高於一切!”
“比如這次的油化工項目,對外,我得為了交州市和整個地區去決斷,對內,我必須對得起咱們兩家以及其他盟友的信任支持,只有把這樁項目穩穩握在手裡,不容許外人介入干涉,才能保障兩方面的利益永固,至於我私人的感情……不提也罷!”
最後,蘇北望輕輕拍了拍陳瀟的手背,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該舍的總得舍掉,陳瀟,你是小瑾的丈夫,我幾乎是把你當成半個兒子看待,也希望你能走得更遠更好,至於路途上的小波折,沒必要緊抓不放,如果真有自己不能捨棄的志向和堅持,那就得爬得更高,讓更多的人聚集在自己身邊,讓話語權更重,才能維護住更大部分人的利益,你懂不懂?”
陳瀟沉默半響,輕輕點頭,兩世為人,耳濡目染過眾多的人情世故,以及這兩年的歷練,他看待事物的目光和思維早已超然於物,自然理解蘇北望的考慮和決斷。
蘇北望欣慰地笑了笑,“你也放心,那片老城區的民眾一定會得到妥善安置的,不會讓他們吃太大的虧,至於你帶回來的女人……先不要讓她露面。”
陳瀟微微錯愕,一時間不得要領。
蘇北望冷冷一笑,意味深長道:“這座城裡面,至今還有人賊心不死啊……”
聽岳丈的語氣,陳瀟就知道蘇北望還沒有徹底掌控住這次油化工項目的命脈,甚至嶺南省里,至今還有些反對他的本土力量存在,聯繫到段坤、石峰等人此次的插足牟利,大約明白岳丈是想藉機會來一次徹底的斬糙除根!
陳文君,則成了他手中的一枚棋子!
對陳思妤的感情作祟,陳瀟還想斡旋下,爭取讓陳文君免遭兇險,不過聽到蘇北望下面的話,瞬間覺察到了他的真實意圖!
蘇北望轉移視線,望著被風吹起褶皺的水面,問道:“你對南方系的新聞媒體,是怎麼看的?”
第357章 南方系(下)
媒體,除了面向世人的信息渠道以外,隨著時代變遷,逐漸成為了權力構架的一部分,無需過多的通篇累牘,稍有些眼力的人,基本都能看出個中的門道和玄機!
在西方國家,一個利益集團推選出一個政治代言人,在執掌國器的群雄逐鹿中,爭奪民心是關鍵一環,其中,媒體的作用再明顯不過,往往擁有最大影響力和權威性的媒體引導的輿論風向,直接決定了權力博弈的最終成敗!
攸關的利益、政治的立場、投效的勢力,都是決定這些媒體會力挺哪一位政治代言人的重要因素!
在華夏國,由於體制原因,媒體的傳播遠沒西方國家那樣無孔不入和肆無忌憚,不過隱藏在幕後的能量,卻不容絲毫的小覷,至於決定這些媒體風向的因素,往宏觀的層面來講,政治立場決定著根本!
對南方系,陳瀟早有耳聞,起初這名詞起源於嶺南省著名的一家報業,後來由於政治等因素作祟,這家報業集團下轄的各大媒體竟自成一系,從報刊、網絡和廣電各條途徑傳播擴大著自身倡導的輿論立場!
只不過隨著南方、特別是嶺南地區的經濟突飛猛進後,這隻喉舌的本質也逐漸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右傾跡象愈發明顯,說簡單點,這些大大小小的媒體,隱然和建國後始終堅持的輿論主路線背道而馳,初步有了分庭抗禮的跡象!
好比當年的路線鬥爭,雖然早已蓋棺定論,可在台面下的博弈較量始終持續著,而媒體輿論,則成了一股重要的力量!
如今的輿論渠道,遠沒有若干年後的如火如荼,以至於南方系的特徵遠沒有那麼明顯,但作為過來人,陳瀟深知,不出幾年,這股輿論勢力將會引起一場傳媒圈的劇烈動盪,等到首都的那些大佬們回過神來的時候,才發現已經到了難以駕馭的地步!
此刻乍一聽蘇北望提到,陳瀟當即明白,這岳丈由於受到蘇老爺子的影響,估計早已察覺到了這些南方系媒體的路線傾向,動起了心思……
蘇北望不動聲色道:“你跟媒體打了這麼久的交道,對南方報業集團的情況,應該聽說過一些吧,覺得怎麼樣?”
陳瀟點點頭,道:“有些了解,相較於北方的媒體圈子,思想比較活躍,膽子放得也比較開,約束忌諱較少……我覺得主要原因,還是由於改革開放、以及受到香江、南洋媒體圈的風氣影響。”
蘇北望笑了,“算是講到核心上了,不錯。”
接著,他問道:“那你覺得是該鼓勵這樣的風氣,還是抑制?”
陳瀟摸不透岳父的全盤心思,只得含糊道:“我畢竟是外人,不好指手畫腳,只能大致說些感觀……”
“在你爸、老爺子面前暢所欲言,在我這怎麼縮手縮腳了?”蘇北望頷首笑道:“儘管說就是了,咱爺倆敘話,傳不出這片庭院。”
陳瀟笑了笑,不過依然不敢掉以輕心,斟酌了下言辭,道:“您心裡應該都有數了,我就淺談幾句,其實歸根結底,媒體只是喉舌,在輿論口的作用再明顯,也不可能把權力凌駕於政府的頭上,只要黨委政府把這支筆桿子牢牢握在手心,該緊則緊,該松則松,把握總體的方向不偏離,就不會出現大問題。”
“政治有左右之分,媒體輿論也有立場的分別,古時候倡導百家齊鳴,才有了各種流派爭相鬥艷的盛況,歐洲的文藝復興也是這個緣由,像咱們國家國有經濟和私有經濟並存,媒體界自然不可能只有一種聲音存在,存在就是合理,南方個別媒體倡導的輿論風向,雖然和中央提倡的主旨有所不同,有時候措辭也激烈了些,可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平衡作用,凡事還是講究個求同存異。”
“做了幾年的新聞,我一向覺得媒體沒有絕對的權威,每個人的想法理念不同,如果強行的去扭轉改變,怕是會適得其反,堵不如疏,我相信只要堅持宣傳口的作用,在合情合理的前提下,允許這些媒體擁有一定的自由度,對地區的經濟和人文發展還是有極大的好處。”
“你的意思就是以調控為主了?”
蘇北望點頭表示了肯定,話鋒一轉道:“說得很對,可你又知不知道這些南方媒體自由到了什麼地步?”
“剛極易折,不是要反對這些媒體主使輿論的功能,但凡事得講個度,過了這個度還要肆無忌憚,那就是風氣有了問題。”
蘇北望皺皺眉,“跟你明說了,黨政宣傳口對南方報業的控制力度,已經很嚴峻了,再不想辦法勒住這隻脫韁烈馬,等這些媒體成了氣候,再想矯正,怕是要尾大不掉嘍。”
“經濟和人文自然要倡導,可不能盡學些糟粕,我現在每次看南方報業的那些刊物,看得我是心驚肉跳,有不少媒體為了博眼球,專門幹些譁眾取寵的把戲,捕風捉影的傳言都能大書特書,鬧得滿城風雨,甚至到了抨擊體制的地步,把咱們國家描繪跟人間煉獄一樣,偏偏不少老百姓還就喜歡這種滿口放炮的文章,寧可煽風點火,也不願意聽官方的一句辯詞!”
“謠言止於智者,但如果十個人中有五個以上相信了,謠言也就成了真言,你難道指望這十個看客全是耳聰目明的智者?”
陳瀟啞然失笑,雖然岳父說得有些激切,可不得不說,確實是眼下以及未來傳媒界的真實寫照。
媒體的發達,雖然促進了輿論的透明化,但也漸漸走上了另一個極端,懷疑一切幾乎成為了很多人的共識,只要是國家機器宣傳的事跡和個人,就會被認為是虛假偽造的,相反只要是唱衰國家的,不管是誰簡簡單單沒有任何出處的一句話,就往往被人認為是正確的,對那些看新聞聯播的人嘲諷謾罵,卻對西方媒體的一個標點符號都頂禮膜拜,殊不知,諸如BBC、紐約時報等世界媒體,經過了近百年的千錘百鍊,八卦的本事同樣是世界領先水平。
在這種情況下,國內很多媒體不僅沒起到輿論引導的作用,相反還幹上了推波助瀾的勾當,最為明顯的,就是習慣把西方世界的逸聞軼事奉為真理,而國內一旦發生什麼風吹糙動,就不分青紅皂白地群起聲討,南方系的名諱,出自於此!
當然,這只是少數一部分,並且後世關於南方系的傳聞,也頗有些妖魔化,實際情況遠沒那麼嚴重。
之所以造成南方報業和宣傳系統貌合神離的根本原因,則是這些媒體逐漸和很多新興權貴互相通氣,經歷過上世紀的動亂時期,這些新興權貴階層生怕歷史重演,落入萬劫不復之地,所以才會殫精竭慮地利用輿論手段,只為了牟得一塊防身金牌!
而蘇北望入駐嶺南省,更大意義上還是中央為了平衡的意圖,讓這處改革前沿地不至於偏離軌道,只不過從眼前的局勢看來,如果輿論失控,平衡的目標更是要遙遙無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