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頁
冥想片刻,陳瀟道:“是這麼一回事,不過也沒必要矯枉過正,良藥苦口,只要這些媒體的出發點是好的,確實是給黨委政府建言獻策,還是得鼓勵倡導,讓兩種聲音達成一個良性平衡,一味的打壓,反而得落下一個欲蓋彌彰的話柄,如果確實有個別媒體的風氣不正,那乾脆找出一兩個特別明顯的,從源頭入手,給予適當的警示和引導,沒必要真刀真槍的。”
蘇北望微笑道:“說得是啊,這些正本清源的瑣事,急是急不來的,只不過這次的油化工、電源基地項目,估計還得受到些考驗了。”
“您是擔心這項目會受到嶺南一部分媒體的輿論抵制?”
蘇北望沉聲道:“沒錯,如果那個上訪的女人露面了,很可能就要被有心人利用鑽了空子,搞不好那些豺狼虎豹剛被驅走,冷不防又反咬一口!”
“現在這節骨眼,亂不得!”
“難道讓她一直躲躲藏藏的?”
“再等等,時機還沒到,現在讓她出來,不僅會壞事,她自己也要遭殃。”
蘇北望的臉色清冷了大片,低聲道:“得先要堵住某些人的嘴巴!”
陳瀟捕捉到他眼角的厲色,知道他是要借這次機會,剷除嶺南地區的某個對頭,給南方報業的部分媒體、特別是掌握這些媒體的新興權貴階層來一招殺雞儆猴!
正沉默著,手機嗡鳴作響,陳瀟看了眼來電,發現盧鵬懷的名字正在屏幕上跳動著。
蘇北望瞟了眼,笑道:“這人前幾天去京城跑項目,是你牽線搭的橋吧?”
陳瀟握著手機沒去接通,道:“八成是聽說我來了,想做宴酬謝我呢。”
“去吧,反正你閒著無事,有他作陪,在市里走動走動也好。”蘇北望笑道:“這個盧鵬懷,懂變通、識時務,是個妙人啊!”
“這次搞能源基地的財政缺口,愣是被他巧立名目給拆挪到了,到底是搞經濟工作出來的,腦筋可比我們這些老頭子活絡多了。”
陳瀟莞爾一笑,一般官員進京跑款項,生怕最後會被挪作他用,可盧鵬懷倒是好,挪到了款項,愣是拱手讓出去,被蘇北望等大佬們用作建設能源基地的資金,有了這份功勞,等到能源基地的項目塵埃落定,盧鵬懷怕是要脫離科教文衛的冷門,水漲船高了!
能在官場上混得風生水起的,果然都不是省油的精!
第358章 所謂的公知
平地起風雷,當陳瀟才和蘇北望商議完老城區的未來事項後,嶺南省地區一家頗有知名度的報刊上登載的時事點評,卻將幾乎板上釘釘的改造工程拖進了又一個膠著階段!
這則時事點評出自報刊的一個專欄版塊,字裡行間的意思,含沙射影地指責交州省市兩級政府為了牟取短期的經濟效益,不惜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犧牲數萬民眾的利益,意圖將油化工項目和供電設施全部轉移到老城區內,措辭雖然沒有過於激烈,卻極富煽動性質,帶動起了廣大讀者的質疑情緒,頓時間,對省市兩級政府的口誅筆伐迅猛鋪展了開來。
最為關鍵的是,這則點評新聞,還提到老城區的維權代表人陳文君,在前往京城信訪後,忽然在一夜之間不知所蹤,至今杳無音信!
因為這點,輿論矛頭紛紛指向省市兩級政府,不少民眾在要求省市政府澄清公布真實信息的同時,也急迫地想知道陳文君的下落,甚至很多人都在懷疑省市政府為了掩蓋事實,對陳文君採取了暴力脅迫的手段!
這種境況下,省市兩級政府,卻同時保持了緘默,好在宣傳部門的及時介入,才使得輿論的風起雲湧稍稍保持了克制,只不過似乎是控制力度有限的緣故,南方報業集團下轄的不少媒體,仍舊“頂風作案”,隱隱有將事態進一步放大的趨向。
得知了內情消息後,陳瀟也終於明白了蘇北望的顧慮,媒體固然是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溝通者,可如果一旦讓媒體凌駕於公權力之上,很多時候,不但無法快速妥善的解決問題,反而容易會麻煩不斷、越鬧越凶!
“看來有人是想把事情鬧大,以便渾水摸魚了。”
陳瀟倚靠在酒店房間的沙發上,翻閱著出爐不久的某份南方報刊,“能幹出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把戲,那些人估計也是被逼急了。”
不用多猜,陳瀟就能肯定這場風波,八成是石峰、葛君這些人在暗中搞的鬼,以這種手段向蘇北望等省市領導施壓,以便獲得足夠的談判籌碼,從油化工等項目中分下一塊大蛋糕!
而南方系的媒體,則成了他們利用操控的工具!
坐在對面的盧鵬懷輕嘆了口氣,一改往日的大咧慡朗,憂心忡忡道:“如果任由事態惡化下去,大家都沒好果子吃,到時候老城區的改造工程,怕是難以上馬了……”
陳瀟若有意味地笑道:“這樣一來,不就是正投了盧大哥的所好嘛,而你跑下來的那筆款項,也不會被挪作他用了。”
盧鵬懷訕訕作笑,知道陳瀟還對自己巧立名目、誑騙他和齊雲山幫忙的事情心存芥蒂。
被排擠去分管科教文衛的冷門工作,他無時無刻都在絞盡腦汁地籌劃峰迴路轉的主意,當得知以蘇北望為首的省領導有意向把老城區改造成珠三角的能源供應基地後,一番權衡,果斷前往京城,以改善民生的幌子向財政部申請款項,待返回交州市後,自己再將這筆款項推出去,挪用作油化工等項目的建設資金,等到工程按部就班的施行了,大功一件的自己鐵定能夠鹹魚翻身,不僅有機會成為交州市的核心領導之一,還能夠藉機和蘇北望等大佬攀附上關係,簡直是天賦良機!
至於老城區民眾的利益,和他個人的加官晉爵相比較起來,大可忽略不計!
陳瀟對他的小九九一清二楚,對這種利益薰心的官員打心底有些反感,要不是因為齊雲山、蘇北望的關係,他非得狠狠收拾一頓!
放下報紙,陳瀟指了指點評專欄的一角,問道:“話歸正題吧,寫這篇稿子的人,你們查到是誰了沒?”
盧鵬懷立刻端正神色,點頭道:“已經查到了,我這趟來,就是跟你說這事。”
他從公文包里取出一沓資料,遞到陳瀟面前,道:“出自一個美籍華人的手筆,叫齊銘,住在香江,是一家新能源公司的法人代表,時常供稿於香江和嶺南省的各大媒體,寫一些針砭時弊的點評,我找人查過了,這次各大媒體的集體躁動,幾乎全是他一手帶動起來的!”
“齊銘……”陳瀟掃了眼這沓資料,皺皺眉頭,發現這個齊銘的來頭還挺不簡單的!
資料顯示,齊銘自上世紀八十年代留學美國後,不久就在那定居入籍了,此後專門從事新型能源的開發工作,在美國新能源行業中頗有盛名,此後,頭頂著數個耀眼的榮譽光環回國後,在香江開辦了一家新能源公司,主要業務覆蓋嶺南省地區。
對於這人,無論前世或今生,陳瀟都早有耳聞,是一個頗具知名度的名人,不過出名的不是他從事的工作,也不是因為他那些針砭時弊的點評,而是由於他幾乎可以編撰成勵志劇的往事!
只要在網絡上搜索齊銘的名字,鐵定都能查到他在動亂時期遭受的種種迫害和凌辱,又是如何在萬般不利的條件中,依靠著堅韌不拔的意志考上大學,然後卻因為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一篇抨擊華夏人權制度的點評被驅逐出境、發配美國,最終在異國他鄉從底層成為著名企業的高管經理人。
一言以蔽之,由於他在華夏國內曾經遭受的種種不公正待遇,卻在美利堅的土地上大放異彩,所以被很多網民奉為佳話,並且藉機諷刺華夏某些骯髒不堪的制度形象,指責華夏的當權者獨斷專行,竟把這麼一個人才拱手送給了美國人!
因此,當齊銘返回國內創業後,立刻引來了不少人的矚目,而他發表在各大媒體的專欄點評,往往被很多民眾捧為真知灼見,抨擊現狀的措辭越激烈,讀者也越是趨之若鶩。
此次他大書特書地抨擊老城區的改造工程,進而引來了諸多風波,足可見這人在媒體輿論界的號召力了。
在若干年後,像齊銘這類喜歡針砭時弊的公眾人物,有一個共同的稱呼,叫公知!
面對這樣一個足夠分量的公知,盧鵬懷完全沒轍,動不得罵不得,滿臉陰霾道:“早上市里開了個常委會,意思是找人聯繫下齊銘,讓他暫時停筆,再讓他這麼興風作浪下去,大家都得吃不了兜著走,只不過,怕就怕他是被人……”
“就怕他是被人收買好了,故意插進來攪局的!”
陳瀟冷冷一曬,道:“如果你們市委真派人去跟他接洽談判,應該只有兩種結果,第一種,他獅子大開口敲詐索取封口費,第二種,他借題發揮,說你們派人威逼恐嚇他,強令他封口!”
饒是早有預料,可聽了陳瀟篤定的分析後,盧鵬懷仍舊一陣後怕,怒色上臉道:“那難道就拿這麼一個業餘媒體人沒轍了?”
頓了下,他試探性道:“要不然,現在讓陳文君出面,讓她向公眾傳達下市裡的意思,消減一些外界的質疑?”
這趟來找陳瀟,他最終的目的就是想要到陳文君,以此擺脫不利的局面。
“這樣你就想堵住悠悠之口了?”陳瀟剜了他一眼,不說因為陳思妤的關係,他絕不會讓陳文君貿然再陷入險地,而且以陳文君剛烈的性子,也不可能完全聽從交州市委政府的擺布。
眼下,之所以把陳文君藏在香江,一則是讓她避風頭,再則,如今油化工、電力等項目入駐老城區已經是大勢所趨,為了消弭這女人的牴觸心理,自己還得出面再做做思想工作才行……
簡而言之,在短時間內,陳文君必須始終在自己的掌控中,不容她被外人擺布利用!
見陳瀟不肯交人,盧鵬懷也是無計可施,不由有些心灰意賴起來,心知如此一來,自己大半生的仕途努力,怕是要岌岌可危了……
“不過要解決這難題,也不是很難,就看怎麼入手了。”
陳瀟見他眼巴巴望著自己,悠悠道:“團委的調研明天結束,我暫時不回京城,借道去趟香江處理一些事務,這個齊銘,我可以解決。”
“真的?”盧鵬懷驚疑不定。
陳瀟擺擺手,道:“別高興得太早,我從來不干吃力不討好的事,齊銘,交給我解決,可盧市長你也得做點什麼才行。”
蘇北望微笑道:“說得是啊,這些正本清源的瑣事,急是急不來的,只不過這次的油化工、電源基地項目,估計還得受到些考驗了。”
“您是擔心這項目會受到嶺南一部分媒體的輿論抵制?”
蘇北望沉聲道:“沒錯,如果那個上訪的女人露面了,很可能就要被有心人利用鑽了空子,搞不好那些豺狼虎豹剛被驅走,冷不防又反咬一口!”
“現在這節骨眼,亂不得!”
“難道讓她一直躲躲藏藏的?”
“再等等,時機還沒到,現在讓她出來,不僅會壞事,她自己也要遭殃。”
蘇北望的臉色清冷了大片,低聲道:“得先要堵住某些人的嘴巴!”
陳瀟捕捉到他眼角的厲色,知道他是要借這次機會,剷除嶺南地區的某個對頭,給南方報業的部分媒體、特別是掌握這些媒體的新興權貴階層來一招殺雞儆猴!
正沉默著,手機嗡鳴作響,陳瀟看了眼來電,發現盧鵬懷的名字正在屏幕上跳動著。
蘇北望瞟了眼,笑道:“這人前幾天去京城跑項目,是你牽線搭的橋吧?”
陳瀟握著手機沒去接通,道:“八成是聽說我來了,想做宴酬謝我呢。”
“去吧,反正你閒著無事,有他作陪,在市里走動走動也好。”蘇北望笑道:“這個盧鵬懷,懂變通、識時務,是個妙人啊!”
“這次搞能源基地的財政缺口,愣是被他巧立名目給拆挪到了,到底是搞經濟工作出來的,腦筋可比我們這些老頭子活絡多了。”
陳瀟莞爾一笑,一般官員進京跑款項,生怕最後會被挪作他用,可盧鵬懷倒是好,挪到了款項,愣是拱手讓出去,被蘇北望等大佬們用作建設能源基地的資金,有了這份功勞,等到能源基地的項目塵埃落定,盧鵬懷怕是要脫離科教文衛的冷門,水漲船高了!
能在官場上混得風生水起的,果然都不是省油的精!
第358章 所謂的公知
平地起風雷,當陳瀟才和蘇北望商議完老城區的未來事項後,嶺南省地區一家頗有知名度的報刊上登載的時事點評,卻將幾乎板上釘釘的改造工程拖進了又一個膠著階段!
這則時事點評出自報刊的一個專欄版塊,字裡行間的意思,含沙射影地指責交州省市兩級政府為了牟取短期的經濟效益,不惜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犧牲數萬民眾的利益,意圖將油化工項目和供電設施全部轉移到老城區內,措辭雖然沒有過於激烈,卻極富煽動性質,帶動起了廣大讀者的質疑情緒,頓時間,對省市兩級政府的口誅筆伐迅猛鋪展了開來。
最為關鍵的是,這則點評新聞,還提到老城區的維權代表人陳文君,在前往京城信訪後,忽然在一夜之間不知所蹤,至今杳無音信!
因為這點,輿論矛頭紛紛指向省市兩級政府,不少民眾在要求省市政府澄清公布真實信息的同時,也急迫地想知道陳文君的下落,甚至很多人都在懷疑省市政府為了掩蓋事實,對陳文君採取了暴力脅迫的手段!
這種境況下,省市兩級政府,卻同時保持了緘默,好在宣傳部門的及時介入,才使得輿論的風起雲湧稍稍保持了克制,只不過似乎是控制力度有限的緣故,南方報業集團下轄的不少媒體,仍舊“頂風作案”,隱隱有將事態進一步放大的趨向。
得知了內情消息後,陳瀟也終於明白了蘇北望的顧慮,媒體固然是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溝通者,可如果一旦讓媒體凌駕於公權力之上,很多時候,不但無法快速妥善的解決問題,反而容易會麻煩不斷、越鬧越凶!
“看來有人是想把事情鬧大,以便渾水摸魚了。”
陳瀟倚靠在酒店房間的沙發上,翻閱著出爐不久的某份南方報刊,“能幹出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把戲,那些人估計也是被逼急了。”
不用多猜,陳瀟就能肯定這場風波,八成是石峰、葛君這些人在暗中搞的鬼,以這種手段向蘇北望等省市領導施壓,以便獲得足夠的談判籌碼,從油化工等項目中分下一塊大蛋糕!
而南方系的媒體,則成了他們利用操控的工具!
坐在對面的盧鵬懷輕嘆了口氣,一改往日的大咧慡朗,憂心忡忡道:“如果任由事態惡化下去,大家都沒好果子吃,到時候老城區的改造工程,怕是難以上馬了……”
陳瀟若有意味地笑道:“這樣一來,不就是正投了盧大哥的所好嘛,而你跑下來的那筆款項,也不會被挪作他用了。”
盧鵬懷訕訕作笑,知道陳瀟還對自己巧立名目、誑騙他和齊雲山幫忙的事情心存芥蒂。
被排擠去分管科教文衛的冷門工作,他無時無刻都在絞盡腦汁地籌劃峰迴路轉的主意,當得知以蘇北望為首的省領導有意向把老城區改造成珠三角的能源供應基地後,一番權衡,果斷前往京城,以改善民生的幌子向財政部申請款項,待返回交州市後,自己再將這筆款項推出去,挪用作油化工等項目的建設資金,等到工程按部就班的施行了,大功一件的自己鐵定能夠鹹魚翻身,不僅有機會成為交州市的核心領導之一,還能夠藉機和蘇北望等大佬攀附上關係,簡直是天賦良機!
至於老城區民眾的利益,和他個人的加官晉爵相比較起來,大可忽略不計!
陳瀟對他的小九九一清二楚,對這種利益薰心的官員打心底有些反感,要不是因為齊雲山、蘇北望的關係,他非得狠狠收拾一頓!
放下報紙,陳瀟指了指點評專欄的一角,問道:“話歸正題吧,寫這篇稿子的人,你們查到是誰了沒?”
盧鵬懷立刻端正神色,點頭道:“已經查到了,我這趟來,就是跟你說這事。”
他從公文包里取出一沓資料,遞到陳瀟面前,道:“出自一個美籍華人的手筆,叫齊銘,住在香江,是一家新能源公司的法人代表,時常供稿於香江和嶺南省的各大媒體,寫一些針砭時弊的點評,我找人查過了,這次各大媒體的集體躁動,幾乎全是他一手帶動起來的!”
“齊銘……”陳瀟掃了眼這沓資料,皺皺眉頭,發現這個齊銘的來頭還挺不簡單的!
資料顯示,齊銘自上世紀八十年代留學美國後,不久就在那定居入籍了,此後專門從事新型能源的開發工作,在美國新能源行業中頗有盛名,此後,頭頂著數個耀眼的榮譽光環回國後,在香江開辦了一家新能源公司,主要業務覆蓋嶺南省地區。
對於這人,無論前世或今生,陳瀟都早有耳聞,是一個頗具知名度的名人,不過出名的不是他從事的工作,也不是因為他那些針砭時弊的點評,而是由於他幾乎可以編撰成勵志劇的往事!
只要在網絡上搜索齊銘的名字,鐵定都能查到他在動亂時期遭受的種種迫害和凌辱,又是如何在萬般不利的條件中,依靠著堅韌不拔的意志考上大學,然後卻因為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一篇抨擊華夏人權制度的點評被驅逐出境、發配美國,最終在異國他鄉從底層成為著名企業的高管經理人。
一言以蔽之,由於他在華夏國內曾經遭受的種種不公正待遇,卻在美利堅的土地上大放異彩,所以被很多網民奉為佳話,並且藉機諷刺華夏某些骯髒不堪的制度形象,指責華夏的當權者獨斷專行,竟把這麼一個人才拱手送給了美國人!
因此,當齊銘返回國內創業後,立刻引來了不少人的矚目,而他發表在各大媒體的專欄點評,往往被很多民眾捧為真知灼見,抨擊現狀的措辭越激烈,讀者也越是趨之若鶩。
此次他大書特書地抨擊老城區的改造工程,進而引來了諸多風波,足可見這人在媒體輿論界的號召力了。
在若干年後,像齊銘這類喜歡針砭時弊的公眾人物,有一個共同的稱呼,叫公知!
面對這樣一個足夠分量的公知,盧鵬懷完全沒轍,動不得罵不得,滿臉陰霾道:“早上市里開了個常委會,意思是找人聯繫下齊銘,讓他暫時停筆,再讓他這麼興風作浪下去,大家都得吃不了兜著走,只不過,怕就怕他是被人……”
“就怕他是被人收買好了,故意插進來攪局的!”
陳瀟冷冷一曬,道:“如果你們市委真派人去跟他接洽談判,應該只有兩種結果,第一種,他獅子大開口敲詐索取封口費,第二種,他借題發揮,說你們派人威逼恐嚇他,強令他封口!”
饒是早有預料,可聽了陳瀟篤定的分析後,盧鵬懷仍舊一陣後怕,怒色上臉道:“那難道就拿這麼一個業餘媒體人沒轍了?”
頓了下,他試探性道:“要不然,現在讓陳文君出面,讓她向公眾傳達下市裡的意思,消減一些外界的質疑?”
這趟來找陳瀟,他最終的目的就是想要到陳文君,以此擺脫不利的局面。
“這樣你就想堵住悠悠之口了?”陳瀟剜了他一眼,不說因為陳思妤的關係,他絕不會讓陳文君貿然再陷入險地,而且以陳文君剛烈的性子,也不可能完全聽從交州市委政府的擺布。
眼下,之所以把陳文君藏在香江,一則是讓她避風頭,再則,如今油化工、電力等項目入駐老城區已經是大勢所趨,為了消弭這女人的牴觸心理,自己還得出面再做做思想工作才行……
簡而言之,在短時間內,陳文君必須始終在自己的掌控中,不容她被外人擺布利用!
見陳瀟不肯交人,盧鵬懷也是無計可施,不由有些心灰意賴起來,心知如此一來,自己大半生的仕途努力,怕是要岌岌可危了……
“不過要解決這難題,也不是很難,就看怎麼入手了。”
陳瀟見他眼巴巴望著自己,悠悠道:“團委的調研明天結束,我暫時不回京城,借道去趟香江處理一些事務,這個齊銘,我可以解決。”
“真的?”盧鵬懷驚疑不定。
陳瀟擺擺手,道:“別高興得太早,我從來不干吃力不討好的事,齊銘,交給我解決,可盧市長你也得做點什麼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