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蕭何喜形於色:“這還差不多。”
劉季看他那高興樣子就煩,幾乎想拿腳踹他,道:“那你就去把那個韓信叫過來,我這就任命他為大將軍。”
蕭何又不幹了:“漢王啊,你平常待人就輕慢無禮得很,這會兒要封大將軍咋還跟呼喊小孩子一樣,擺擺手就讓人家過來。你忘了你前兩次怎麼對待人家的啦?你不怕人家再跑啦?你既然要用人家,你就得選個良辰吉日,親自齋戒……”
劉季給他的事兒媽和碎碎念氣的肝兒疼,想都不想一腳踹出去:“行行行,蕭老媽子,我的媽,都聽你的,快讓我清靜清靜罷。一切都照你說的做,這下你滿意了罷。”
蕭何一下躲過他那一腳,喜形於色地朝外跑,臨到門口還喜氣洋洋道:“漢王啊,你可真是英明神武,舉世無雙啊。因著你這一個英明的舉動,天下多少百姓都會被拯救於水火之中啊!你可是要永垂青史的王啊!”
劉季抄起桌子上的茶碗就朝他扔過去,笑罵道:“還不快滾!”
二.
韓信按照事先演練的那樣一步步走完了登壇拜將的過程。
行禮的過程中,他能感覺到無數雙眼睛都盯在自己的臉上、後背上。也難怪,前段日子,漢王放出消息要封懸空已久的大將軍位。那時軍中猜測紛紛,許多將領皆沾沾自喜,以為這等好事可能落到自己頭上。直到今日禮成拜大將,又有誰能想到,站在這個位置上的,竟是名不見經傳的自己呢?
禮畢,劉季在高台上坐下來。他看著面前面色平靜的年輕人,心裏面思緒翻湧。這個叫韓信的,夏侯嬰和老蕭對自己提起過好幾次了,特別是那個老蕭,逮著機會就在自己耳邊念叨。自己當時正煩著呢,子房跟別人跑了,老子又要來這破地方受鳥氣,就敷衍著給他了個什麼官職來著?對,治粟都尉,沒成想這小子竟然不滿意,還跑,還帶著老蕭跑!害得老子吃不香睡不好整整兩天!
劉季這邊是越想越不平靜,就想著給這小子點兒顏色看看,便道:“大將軍啊,蕭丞相曾多次在孤面前誇獎過你,不知道大將軍用什麼計策來指教一下孤呢?”
韓信站在高台上,開口道:“漢王東進,最大的對手便是項王。不知在勇敢,強悍,兵力方面,漢王自己認為有哪一樣可與項王抗衡的嗎?”
劉季沉默了一陣,實話實說道:“恐怕都不行。”
韓信向著劉季行了一禮,起身時從容不迫道:“臣也這麼以為。但是,臣曾經侍奉過他,請讓臣說說項王的為人罷。項王震怒咆哮時,能夠嚇得千百人不敢稍動。諸侯曾從轅門膝行前進而不敢仰視他的模樣,這不可不為勇猛。可是項王卻不能放手任用有才能的將領,因此這只不過是匹夫之勇罷了。”
“項王待下屬仁慈,看見生病之人甚至會心疼的流淚,將自己的食物分給他。然而等到有人立下戰功,該加封進爵時,他卻把刻好的大印放在手裡把玩到失去稜角也捨不得給人。這就是所謂婦人之仁。”
“項王即使是稱霸天下,使諸侯臣服,但他卻因貪戀家鄉而放棄關中的有利地形轉而建都彭城。他還違背義帝的約定,將自己的親信分封為王,使諸侯們憤憤不平。”
“而且項王軍隊所經過的地方,沒有不橫遭摧殘毀滅的,襄城一役,坑殺秦俘就是最好的佐證。天下的人大都怨恨他,百姓不願歸附他,只不過迫於威勢,眾人勉強服從罷了。項王雖然名義上是霸王,實際上卻失去了天下的民心。因此他的優勢也很容易轉化為劣勢。如今漢王果真能夠與他反其道而行:任用天下英勇善戰的人才,人人為王而戰,那還有什麼不能被誅滅的?用天下的城邑分封給有功之臣,還有什麼人不心服口服?以正義之師,順從將士東歸的心愿,順應天下人合穩安樂的心思,又有什麼樣的敵人不能被打敗?”
“如今項王在關中分封的三個王,原來都是秦朝的將領。他們率領軍隊打了好幾年仗,死掉的秦地子弟不知凡幾,後來又欺騙無辜的士卒向諸侯投降。等到新安,項羽活埋了已投降的秦軍二十多萬人,唯獨章邯、司馬欣和董翳得以留存。想必秦地的父老兄弟早已把這三人恨之入骨。而今項羽不過憑恃威勢強行封立這三個人為王,秦地的百姓無人愛戴他們。而漢王從前入關之後秋毫無犯,廢除了秦朝的苛酷法令,與秦地百姓約法三章,又因著懷王的約定,關中的父老兄弟早已把漢王看做自己的王。如今漢王東進,名正言順,天時人和都占盡,餘下不過地利一條罷了。”
劉季越聽越覺得這個小子講的挺對,便也收起了從前輕視他的心思,連帶著將最開始被他那樣不尊重的提問所帶來的惱火給一股腦兒丟到雲霄去了,最後只一個勁兒嘆道:“認識你太晚啦!”
韓信坦然受了這誇獎,看到周圍眾人或贊同或欽佩的神情,心裡也不由得暗暗長舒一口氣,這第一步威信總算是建立起來了。
三.
韓信在庫房翻找地圖,蕭何從旁作陪。
“我要巴蜀到關中這一塊兒的。”
蕭何從架子上拖下來一個箱子,打開道:“這裡面應該都是,那邊還有全國地圖,可能也會有比較詳細的。”
韓信翻了翻,蹙眉道:“這些都是?這也算多了,你們行軍的箱篋不重嗎?”
蕭何道:“這些都是子房精挑細選出來的,他說不可因同一塊區域而枉丟,有些相差二三十年的地圖上會多出或少些小道,他說那些都是關鍵時刻救命的東西。”
韓信手一頓。
蕭何從側面看見面前向來不動聲色的年輕人忽然低下頭去,嘴角似乎翹了一下。
“唔,既然如此,那我可得好好看看。”
四.
“章邯給孤的軍報,說是劉季在修棧道,不知張先生對此有何看法?”項羽的目光緊緊盯著張良,道。
張良淡然一笑,不緊不慢道:“不過修條棧道罷了,哪裡值得項王關注。”
“哦?”項羽挑眉,“說說看。”
“漢王若真有反心,當初又何必燒絕棧道。如今再修,沒有個五年十年是別想修好的。臣以為,漢王或許是想與外界多個交換物資的渠道罷了。就算漢王真有反心,不等他的馬匹和將士從那細不愣登的棧道上下來,恐怕就先被項王的軍隊給截殺在崇山峻岭之中了。”張良微笑,又順手一指牆上鋪了滿牆的大地圖,道,“項王請看這地圖,那漢中巴蜀群山環繞,山高險阻,如無棧道,恐怕漢王的軍隊只能依靠爬山才能出的來了。”
項羽看了一眼那地圖,頗不在意,道:“孤知道,這是秦國太史御令庫房內最大最全的一張地圖了,孤仔細看過,那劉季插翅也出不來的。今兒的叫你來,主要還是要談談這田榮的事……”
張良從項羽書房內出來,一路走回韓王的院子,在自己房門口找到了何義。
“漢王不日定會出關,那時項羽必定會遷怒於我,彭城這裡不可多待,我們得儘快找個時機逃走。”關上房門,張良低聲道。
何義大驚,壓低聲音鄭重道:“先生何以見得?”
張良低聲快速道:“今日項王同我說到漢王在修棧道。那棧道是我所燒,漢王輕易不會動它,就是要修也要暗地進行。如今項羽都知道漢王在修棧道,怕是明修棧道,暗有玄機。”
何義輕聲道:“那我們該如何出去?這裡門前牆外到處都是項王的眼線,恐怕實在是難啊。”
張良眉心微蹙,正待說話。門外忽然傳來韓王成的高喝,聲音里還帶著幾分醉意:“張良呢?!死哪兒去了?!叫他過來給我倒酒!”
張良正在皺眉,就聽得他又道:“媽的,這都過的什麼日子。孤要美人!要美酒!要歌舞!”
張良心頭一動,眼中亮光一閃而過。
第12章壹拾貳
一.
栆三為樂坊彈奏琵琶。
她在家裡的排名不上不下,上有大哥長姐為爹娘器重,下有弟弟妹妹招爹娘疼愛。她又性子木訥,不哭不鬧,便讓爹娘打發去了樂坊,從小便遠遠離了家。
她出師的時日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技藝談不上好,也算不得壞。剛登場的時日沒有一曲驚人,後面也就平凡度日。樂坊里儘是些青春活潑的小姑娘,喜歡扎堆兒的逛街打扮,唧唧喳喳的湊熱鬧。看不慣的就拉幫結派,互相陰陽怪氣的懟人。棗三倒好,那些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們得了好衣服也不喊她來欣賞,得了好玩意兒也不叫她去分享,閒話嘴碎的八卦也沒她的份兒。她就像牆角的一塊兒石頭,平日裡無人來招惹她,她也不去招惹誰,只靜默的生著自己的青苔。有時樂坊人精似的媽媽打一眼看見她,都叫不上她的名字,喊她幫忙的時候也常常伴著一句:“誒,那個誰!”
劉季看他那高興樣子就煩,幾乎想拿腳踹他,道:“那你就去把那個韓信叫過來,我這就任命他為大將軍。”
蕭何又不幹了:“漢王啊,你平常待人就輕慢無禮得很,這會兒要封大將軍咋還跟呼喊小孩子一樣,擺擺手就讓人家過來。你忘了你前兩次怎麼對待人家的啦?你不怕人家再跑啦?你既然要用人家,你就得選個良辰吉日,親自齋戒……”
劉季給他的事兒媽和碎碎念氣的肝兒疼,想都不想一腳踹出去:“行行行,蕭老媽子,我的媽,都聽你的,快讓我清靜清靜罷。一切都照你說的做,這下你滿意了罷。”
蕭何一下躲過他那一腳,喜形於色地朝外跑,臨到門口還喜氣洋洋道:“漢王啊,你可真是英明神武,舉世無雙啊。因著你這一個英明的舉動,天下多少百姓都會被拯救於水火之中啊!你可是要永垂青史的王啊!”
劉季抄起桌子上的茶碗就朝他扔過去,笑罵道:“還不快滾!”
二.
韓信按照事先演練的那樣一步步走完了登壇拜將的過程。
行禮的過程中,他能感覺到無數雙眼睛都盯在自己的臉上、後背上。也難怪,前段日子,漢王放出消息要封懸空已久的大將軍位。那時軍中猜測紛紛,許多將領皆沾沾自喜,以為這等好事可能落到自己頭上。直到今日禮成拜大將,又有誰能想到,站在這個位置上的,竟是名不見經傳的自己呢?
禮畢,劉季在高台上坐下來。他看著面前面色平靜的年輕人,心裏面思緒翻湧。這個叫韓信的,夏侯嬰和老蕭對自己提起過好幾次了,特別是那個老蕭,逮著機會就在自己耳邊念叨。自己當時正煩著呢,子房跟別人跑了,老子又要來這破地方受鳥氣,就敷衍著給他了個什麼官職來著?對,治粟都尉,沒成想這小子竟然不滿意,還跑,還帶著老蕭跑!害得老子吃不香睡不好整整兩天!
劉季這邊是越想越不平靜,就想著給這小子點兒顏色看看,便道:“大將軍啊,蕭丞相曾多次在孤面前誇獎過你,不知道大將軍用什麼計策來指教一下孤呢?”
韓信站在高台上,開口道:“漢王東進,最大的對手便是項王。不知在勇敢,強悍,兵力方面,漢王自己認為有哪一樣可與項王抗衡的嗎?”
劉季沉默了一陣,實話實說道:“恐怕都不行。”
韓信向著劉季行了一禮,起身時從容不迫道:“臣也這麼以為。但是,臣曾經侍奉過他,請讓臣說說項王的為人罷。項王震怒咆哮時,能夠嚇得千百人不敢稍動。諸侯曾從轅門膝行前進而不敢仰視他的模樣,這不可不為勇猛。可是項王卻不能放手任用有才能的將領,因此這只不過是匹夫之勇罷了。”
“項王待下屬仁慈,看見生病之人甚至會心疼的流淚,將自己的食物分給他。然而等到有人立下戰功,該加封進爵時,他卻把刻好的大印放在手裡把玩到失去稜角也捨不得給人。這就是所謂婦人之仁。”
“項王即使是稱霸天下,使諸侯臣服,但他卻因貪戀家鄉而放棄關中的有利地形轉而建都彭城。他還違背義帝的約定,將自己的親信分封為王,使諸侯們憤憤不平。”
“而且項王軍隊所經過的地方,沒有不橫遭摧殘毀滅的,襄城一役,坑殺秦俘就是最好的佐證。天下的人大都怨恨他,百姓不願歸附他,只不過迫於威勢,眾人勉強服從罷了。項王雖然名義上是霸王,實際上卻失去了天下的民心。因此他的優勢也很容易轉化為劣勢。如今漢王果真能夠與他反其道而行:任用天下英勇善戰的人才,人人為王而戰,那還有什麼不能被誅滅的?用天下的城邑分封給有功之臣,還有什麼人不心服口服?以正義之師,順從將士東歸的心愿,順應天下人合穩安樂的心思,又有什麼樣的敵人不能被打敗?”
“如今項王在關中分封的三個王,原來都是秦朝的將領。他們率領軍隊打了好幾年仗,死掉的秦地子弟不知凡幾,後來又欺騙無辜的士卒向諸侯投降。等到新安,項羽活埋了已投降的秦軍二十多萬人,唯獨章邯、司馬欣和董翳得以留存。想必秦地的父老兄弟早已把這三人恨之入骨。而今項羽不過憑恃威勢強行封立這三個人為王,秦地的百姓無人愛戴他們。而漢王從前入關之後秋毫無犯,廢除了秦朝的苛酷法令,與秦地百姓約法三章,又因著懷王的約定,關中的父老兄弟早已把漢王看做自己的王。如今漢王東進,名正言順,天時人和都占盡,餘下不過地利一條罷了。”
劉季越聽越覺得這個小子講的挺對,便也收起了從前輕視他的心思,連帶著將最開始被他那樣不尊重的提問所帶來的惱火給一股腦兒丟到雲霄去了,最後只一個勁兒嘆道:“認識你太晚啦!”
韓信坦然受了這誇獎,看到周圍眾人或贊同或欽佩的神情,心裡也不由得暗暗長舒一口氣,這第一步威信總算是建立起來了。
三.
韓信在庫房翻找地圖,蕭何從旁作陪。
“我要巴蜀到關中這一塊兒的。”
蕭何從架子上拖下來一個箱子,打開道:“這裡面應該都是,那邊還有全國地圖,可能也會有比較詳細的。”
韓信翻了翻,蹙眉道:“這些都是?這也算多了,你們行軍的箱篋不重嗎?”
蕭何道:“這些都是子房精挑細選出來的,他說不可因同一塊區域而枉丟,有些相差二三十年的地圖上會多出或少些小道,他說那些都是關鍵時刻救命的東西。”
韓信手一頓。
蕭何從側面看見面前向來不動聲色的年輕人忽然低下頭去,嘴角似乎翹了一下。
“唔,既然如此,那我可得好好看看。”
四.
“章邯給孤的軍報,說是劉季在修棧道,不知張先生對此有何看法?”項羽的目光緊緊盯著張良,道。
張良淡然一笑,不緊不慢道:“不過修條棧道罷了,哪裡值得項王關注。”
“哦?”項羽挑眉,“說說看。”
“漢王若真有反心,當初又何必燒絕棧道。如今再修,沒有個五年十年是別想修好的。臣以為,漢王或許是想與外界多個交換物資的渠道罷了。就算漢王真有反心,不等他的馬匹和將士從那細不愣登的棧道上下來,恐怕就先被項王的軍隊給截殺在崇山峻岭之中了。”張良微笑,又順手一指牆上鋪了滿牆的大地圖,道,“項王請看這地圖,那漢中巴蜀群山環繞,山高險阻,如無棧道,恐怕漢王的軍隊只能依靠爬山才能出的來了。”
項羽看了一眼那地圖,頗不在意,道:“孤知道,這是秦國太史御令庫房內最大最全的一張地圖了,孤仔細看過,那劉季插翅也出不來的。今兒的叫你來,主要還是要談談這田榮的事……”
張良從項羽書房內出來,一路走回韓王的院子,在自己房門口找到了何義。
“漢王不日定會出關,那時項羽必定會遷怒於我,彭城這裡不可多待,我們得儘快找個時機逃走。”關上房門,張良低聲道。
何義大驚,壓低聲音鄭重道:“先生何以見得?”
張良低聲快速道:“今日項王同我說到漢王在修棧道。那棧道是我所燒,漢王輕易不會動它,就是要修也要暗地進行。如今項羽都知道漢王在修棧道,怕是明修棧道,暗有玄機。”
何義輕聲道:“那我們該如何出去?這裡門前牆外到處都是項王的眼線,恐怕實在是難啊。”
張良眉心微蹙,正待說話。門外忽然傳來韓王成的高喝,聲音里還帶著幾分醉意:“張良呢?!死哪兒去了?!叫他過來給我倒酒!”
張良正在皺眉,就聽得他又道:“媽的,這都過的什麼日子。孤要美人!要美酒!要歌舞!”
張良心頭一動,眼中亮光一閃而過。
第12章壹拾貳
一.
栆三為樂坊彈奏琵琶。
她在家裡的排名不上不下,上有大哥長姐為爹娘器重,下有弟弟妹妹招爹娘疼愛。她又性子木訥,不哭不鬧,便讓爹娘打發去了樂坊,從小便遠遠離了家。
她出師的時日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技藝談不上好,也算不得壞。剛登場的時日沒有一曲驚人,後面也就平凡度日。樂坊里儘是些青春活潑的小姑娘,喜歡扎堆兒的逛街打扮,唧唧喳喳的湊熱鬧。看不慣的就拉幫結派,互相陰陽怪氣的懟人。棗三倒好,那些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們得了好衣服也不喊她來欣賞,得了好玩意兒也不叫她去分享,閒話嘴碎的八卦也沒她的份兒。她就像牆角的一塊兒石頭,平日裡無人來招惹她,她也不去招惹誰,只靜默的生著自己的青苔。有時樂坊人精似的媽媽打一眼看見她,都叫不上她的名字,喊她幫忙的時候也常常伴著一句:“誒,那個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