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春天來了,我貌似平靜的背後,積蓄了瘋狂的焦躁。這季節像是對我懷有敵意,要不,怎麼就颳起這塵土飛揚的烈風呢?每當汽車從我身旁掠過,我就在心中高聲怒吼:“你為什麼不軋我?!”
我愛用強制性的學習和強制性的生活約束自己。學習之餘走在街上,我多次感受到了向我充滿血絲的眼投來的疑惑的目光。或許在別人眼裡乃至社會上,說我嚴謹誠實一貫如此。可是,我僅僅知道疲勞,那種被自我墮落、放蕩、沒有明天的生活、餿透了的惰性而腐蝕的疲勞。然而春天即將結束的一天下午,在都營電車上突然,一種窒息般的清冽的悸動向我襲來。
我透過乘客站立的空隙,在對面的作為上看見了園子的身影!天真的眉毛下面,有一對正直謹慎、無可言喻、深情溫存的眼睛。我差點兒站了起來。一名站著的乘客鬆開了吊環,向出口走去。這時,我看清了女人的臉的正面。原來不是園子。
我的心仍撲通普通跳個不停。把這悸動解釋為一般吃驚或內心有愧很容易,可是,這種解釋卻無法推翻那剎那間的激動的純潔性。我猛然間想起了3月9日早晨在站台發現了園子時的激動。這時與那時完全相同,絕無二致。就連如同被砍倒一樣的悲哀也那麼相似。
這個小小的記憶變得難以忘懷,給以後的幾天帶來了生氣勃勃的動搖。不會的,我不會還愛著園子的。照理講,我是不能愛女人的。這種反省反倒成了需要唆使的抵抗。儘管到昨天為止,這種反省一直是忠實、順從於我的唯一的東西。
這樣,回憶突然在我的內心復辟了,這次政變採取了明顯的痛苦的形式。按說我在兩年前就已經處理利索了的“小小的”回憶,恰似長大成人後出現的私生子一樣,發育成異常大的東西,在我的眼前復甦了。這回憶既沒有我時不時虛構出的“甜蜜”的狀態,也沒有我其後作為權宜之計所持的“事務性”態度,甚至它的每一角落都貫穿了明顯的痛苦。假若著是悔恨,那麼,眾多的前輩業已為我們發現了忍耐之路。只是,這痛苦竟不是悔恨,而是異常明晰的痛苦,如同被人逼迫著從窗口俯視那把馬路截然分開的夏天的烈陽一樣的痛苦。
梅雨季節,一個陰天的下午,我趁著辦事,在平素不太熟悉的麻布大街上散步。忽然有人從身後喊我的名字。那是園子的聲音。回頭發現了她的我,並沒有像在電車上錯把別人看成她時那樣吃驚。這次偶然相遇十分自然,我仿佛覺得盡在預料之中。好像這一瞬間很早以前便已知曉。
只見她身穿除胸前的花邊外別無其他首飾的、雅致的、壁紙一樣花紋的連衣裙,絲毫看不出闊太太的樣子。看來她是去了配給所,手裡提著籃子,一名同樣提著籃子的老太隨後跟著。她先將老太打發回家,和我邊走邊談。
“您瘦了。”
“是啊,忙著應付考試。”
“是嗎?請保重身體。”
我們沉默了片刻。太陽漸漸照到宅邸町悠閒的路上。一隻渾身濕漉漉的鴨子笨拙地走出某家的廚房門,嘎嘎叫著從我們的前面走過,然後順溝口而去。我感到了幸福。
“現在讀什麼書呢?”我問她。
“是問小說嗎?《各有所好》……還有——”
“沒看《A》嗎?”
我說出了眼下的暢銷書《A……》的小說名。
“是那本有女人胴體的書嗎?”她問。
“噢?”我不無驚訝地反問。
“挺討厭的……我是說封面上的畫。”
——兩年前的她可不是能當面使用“女人胴體”一類詞語的人。從這席位言詞的一端就能痛感到園子已不純潔。來到拐角處時,她止住了腳步。
“我家從這裡拐個彎到頭就是。”
分手讓人心酸,我便把垂下的目光移向籃子。籃子裡,日曬後的魔芋擠在一起。那顏色看上去像是女人海水浴後被曬黑了的肌膚。
“曬得太厲害,魔芋要壞的。”
“是啊,責任重大。”園子用帶有鼻音的高嗓門說。
“再見!”
“好,一路平安!”她轉過身去。
我叫住她,問她回不回娘家。她輕鬆地告訴我這個星期六回去。
分手以後,我發覺了過去一直沒有發覺的重大問題。看來,今天的她寬恕了我。為什麼要寬恕我呢?有超過這種寬恕的污辱嗎?然而,如果讓我再一次明確地碰上她的污辱,說不定我的痛苦會消失。
星期六到來得太慢太慢。剛巧,糙野從京都大學回到了家中。
星期六的下午,去訪糙野。我們倆正在交談,我突然懷疑起自己的耳朵來。因為傳來了鋼琴聲。那幼稚的音色已經沒有了,它圓潤奔逸,充實輝煌。
“誰?”
“園子。她今天回來了。”
一無所知的糙野這樣回答。我滿懷痛苦,把所有的記憶一個一個喚回心中。關於我當時的婉言拒絕,糙野其後隻字不提。我深深地感覺到了他的善意。我希望得到園子當時曾經為之痛苦的一點點證據,而不願承認我不幸的某種對應物。但是,“時間”的雜糙已經在糙野、我、園子中間茂盛生長,那種無須什麼固執、什麼虛榮、什麼客套的感情表白已被徹底禁止。
琴聲止住了。“我去帶她來吧。”糙野善解人意地說。不多時,園子和哥哥一起走進這房間。園子的丈夫在外務省工作,三人議論了一番外務省的熟人,無緣無故地笑了。糙野被母親叫走後,於是,就像兩年前的某一天一樣,只剩下了園子和我兩個人。
她孩子似地不無驕傲地把糙野家的財產由於她丈夫的鼎力相助才倖免於被沒收的事講給我聽。在她還是少女時,我就喜歡聽她的自我誇耀。過分謙虛的女人,與傲慢的女人同樣沒有魅力。可是,園子那端莊的、恰到好處的自我誇耀,洋溢著既天真又可人意的女人味。
“我說,”她平靜地接著說,“有件事早就想、早就想問,可一直沒問成。我們怎麼就不能結婚呢?我從哥哥那裡看到您的來信後,對這世上的事全懵了。每天只是考慮來考慮去,結果還是不明白,即使現在,我也搞不懂,為什麼你我就不能結婚呢?……”她像生了氣似地把微微泛起紅暈的面頰朝向我,然後,一邊側臉一邊朗誦似地說道:“……您是討厭我嗎?”
這當然也可以理解為“事務性的尋問式的口氣罷了”,可是,我的心對於這單刀直入的提問卻以劇烈而悽慘的喜悅來響應。然而,頃刻間,這可惡的喜悅蛻變為痛苦,一種十分微妙的痛苦。除原本的痛苦外,另有自尊心受到傷害的痛苦,因為兩年前的“小小”舊事的重提,強烈地刺痛了我的心。雖然我希望在她的面前能夠自由,可依然沒有這種資格。
“你仍舊絲毫不了解社會。你的優點就在於不諳世故。可是,社會這東西的組成並不是專門為了隨時成全相愛者的。就像我給你哥的信中所寫的那樣。而且……”我感到自己將要開始女人一樣的傾訴,於是想沉默下來,但止不住,說:“……而且,我在那封信里根本就沒有明確地說不能結婚。因為我那時才21歲,又是學生,太匆忙。哪知道我正在磨蹭,你卻早早地結了婚。”
我愛用強制性的學習和強制性的生活約束自己。學習之餘走在街上,我多次感受到了向我充滿血絲的眼投來的疑惑的目光。或許在別人眼裡乃至社會上,說我嚴謹誠實一貫如此。可是,我僅僅知道疲勞,那種被自我墮落、放蕩、沒有明天的生活、餿透了的惰性而腐蝕的疲勞。然而春天即將結束的一天下午,在都營電車上突然,一種窒息般的清冽的悸動向我襲來。
我透過乘客站立的空隙,在對面的作為上看見了園子的身影!天真的眉毛下面,有一對正直謹慎、無可言喻、深情溫存的眼睛。我差點兒站了起來。一名站著的乘客鬆開了吊環,向出口走去。這時,我看清了女人的臉的正面。原來不是園子。
我的心仍撲通普通跳個不停。把這悸動解釋為一般吃驚或內心有愧很容易,可是,這種解釋卻無法推翻那剎那間的激動的純潔性。我猛然間想起了3月9日早晨在站台發現了園子時的激動。這時與那時完全相同,絕無二致。就連如同被砍倒一樣的悲哀也那麼相似。
這個小小的記憶變得難以忘懷,給以後的幾天帶來了生氣勃勃的動搖。不會的,我不會還愛著園子的。照理講,我是不能愛女人的。這種反省反倒成了需要唆使的抵抗。儘管到昨天為止,這種反省一直是忠實、順從於我的唯一的東西。
這樣,回憶突然在我的內心復辟了,這次政變採取了明顯的痛苦的形式。按說我在兩年前就已經處理利索了的“小小的”回憶,恰似長大成人後出現的私生子一樣,發育成異常大的東西,在我的眼前復甦了。這回憶既沒有我時不時虛構出的“甜蜜”的狀態,也沒有我其後作為權宜之計所持的“事務性”態度,甚至它的每一角落都貫穿了明顯的痛苦。假若著是悔恨,那麼,眾多的前輩業已為我們發現了忍耐之路。只是,這痛苦竟不是悔恨,而是異常明晰的痛苦,如同被人逼迫著從窗口俯視那把馬路截然分開的夏天的烈陽一樣的痛苦。
梅雨季節,一個陰天的下午,我趁著辦事,在平素不太熟悉的麻布大街上散步。忽然有人從身後喊我的名字。那是園子的聲音。回頭發現了她的我,並沒有像在電車上錯把別人看成她時那樣吃驚。這次偶然相遇十分自然,我仿佛覺得盡在預料之中。好像這一瞬間很早以前便已知曉。
只見她身穿除胸前的花邊外別無其他首飾的、雅致的、壁紙一樣花紋的連衣裙,絲毫看不出闊太太的樣子。看來她是去了配給所,手裡提著籃子,一名同樣提著籃子的老太隨後跟著。她先將老太打發回家,和我邊走邊談。
“您瘦了。”
“是啊,忙著應付考試。”
“是嗎?請保重身體。”
我們沉默了片刻。太陽漸漸照到宅邸町悠閒的路上。一隻渾身濕漉漉的鴨子笨拙地走出某家的廚房門,嘎嘎叫著從我們的前面走過,然後順溝口而去。我感到了幸福。
“現在讀什麼書呢?”我問她。
“是問小說嗎?《各有所好》……還有——”
“沒看《A》嗎?”
我說出了眼下的暢銷書《A……》的小說名。
“是那本有女人胴體的書嗎?”她問。
“噢?”我不無驚訝地反問。
“挺討厭的……我是說封面上的畫。”
——兩年前的她可不是能當面使用“女人胴體”一類詞語的人。從這席位言詞的一端就能痛感到園子已不純潔。來到拐角處時,她止住了腳步。
“我家從這裡拐個彎到頭就是。”
分手讓人心酸,我便把垂下的目光移向籃子。籃子裡,日曬後的魔芋擠在一起。那顏色看上去像是女人海水浴後被曬黑了的肌膚。
“曬得太厲害,魔芋要壞的。”
“是啊,責任重大。”園子用帶有鼻音的高嗓門說。
“再見!”
“好,一路平安!”她轉過身去。
我叫住她,問她回不回娘家。她輕鬆地告訴我這個星期六回去。
分手以後,我發覺了過去一直沒有發覺的重大問題。看來,今天的她寬恕了我。為什麼要寬恕我呢?有超過這種寬恕的污辱嗎?然而,如果讓我再一次明確地碰上她的污辱,說不定我的痛苦會消失。
星期六到來得太慢太慢。剛巧,糙野從京都大學回到了家中。
星期六的下午,去訪糙野。我們倆正在交談,我突然懷疑起自己的耳朵來。因為傳來了鋼琴聲。那幼稚的音色已經沒有了,它圓潤奔逸,充實輝煌。
“誰?”
“園子。她今天回來了。”
一無所知的糙野這樣回答。我滿懷痛苦,把所有的記憶一個一個喚回心中。關於我當時的婉言拒絕,糙野其後隻字不提。我深深地感覺到了他的善意。我希望得到園子當時曾經為之痛苦的一點點證據,而不願承認我不幸的某種對應物。但是,“時間”的雜糙已經在糙野、我、園子中間茂盛生長,那種無須什麼固執、什麼虛榮、什麼客套的感情表白已被徹底禁止。
琴聲止住了。“我去帶她來吧。”糙野善解人意地說。不多時,園子和哥哥一起走進這房間。園子的丈夫在外務省工作,三人議論了一番外務省的熟人,無緣無故地笑了。糙野被母親叫走後,於是,就像兩年前的某一天一樣,只剩下了園子和我兩個人。
她孩子似地不無驕傲地把糙野家的財產由於她丈夫的鼎力相助才倖免於被沒收的事講給我聽。在她還是少女時,我就喜歡聽她的自我誇耀。過分謙虛的女人,與傲慢的女人同樣沒有魅力。可是,園子那端莊的、恰到好處的自我誇耀,洋溢著既天真又可人意的女人味。
“我說,”她平靜地接著說,“有件事早就想、早就想問,可一直沒問成。我們怎麼就不能結婚呢?我從哥哥那裡看到您的來信後,對這世上的事全懵了。每天只是考慮來考慮去,結果還是不明白,即使現在,我也搞不懂,為什麼你我就不能結婚呢?……”她像生了氣似地把微微泛起紅暈的面頰朝向我,然後,一邊側臉一邊朗誦似地說道:“……您是討厭我嗎?”
這當然也可以理解為“事務性的尋問式的口氣罷了”,可是,我的心對於這單刀直入的提問卻以劇烈而悽慘的喜悅來響應。然而,頃刻間,這可惡的喜悅蛻變為痛苦,一種十分微妙的痛苦。除原本的痛苦外,另有自尊心受到傷害的痛苦,因為兩年前的“小小”舊事的重提,強烈地刺痛了我的心。雖然我希望在她的面前能夠自由,可依然沒有這種資格。
“你仍舊絲毫不了解社會。你的優點就在於不諳世故。可是,社會這東西的組成並不是專門為了隨時成全相愛者的。就像我給你哥的信中所寫的那樣。而且……”我感到自己將要開始女人一樣的傾訴,於是想沉默下來,但止不住,說:“……而且,我在那封信里根本就沒有明確地說不能結婚。因為我那時才21歲,又是學生,太匆忙。哪知道我正在磨蹭,你卻早早地結了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