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說程四要回泉州,蘇氏起了點心思,一個疏忽,讓劉氏伸進來一隻手。劉氏正要趁勢擴大戰果,程四回來了。

  程四先去見過程大老爺,轉回自己院子,就吩咐蘇氏母子收拾準備搬家。

  劉氏還以為程四要讓著二房,正得意呢,就見大房夫人唐氏帶著人過來與程四蘇氏交割。

  原來,程大老爺有意效仿乃父,要將上面傳下來產業放在嫡長支傳下去,早流露過收購程四繼承土地和院子意願。董氏早將程啟程放那部分換成了別處田地,只是按照大房意思,沒有聲張,到時候還出面做做樣子。

  這兩年,二房缺錢,拿田地抵押,向大房借。二房手裡地契,差不多都在大房手裡了。外面只有程四交在蘇氏手裡那些。

  程四暗中與程大老爺說好,讓他們在別處以同等差不多面積土地來換。今日更連這院子都賣給了大房。

  程四老爺心裡對蘇氏母子,特別是從沒親自教養過三兒子,很覺虧欠。除了換來土地,另外在附近置了五十畝上好水田和一處莊院給他,也要他奉養生母。按給江氏例子,同樣給蘇氏一筆錢傍身。另外又給長孫置了五十畝地。

  老三斷奶前,程四就去了台灣,之後與父親見面次數都可數,雖有慕孺之心,父子情到底寡淡,識得實務,明白作為庶子,不可希求太多。這些年母子團圓,嫡母多有照拂,父親這回給他產業,比之當年兩個哥哥所得,一點不少,比起祖父給三伯父,更是天上,可見父親心中,還是疼愛在意他。老三心中雖有惆悵,更多還是歡喜。

  蘇氏原本有些期盼,可程四分家分得徹底,他自己名下剩下只有北郊莊園邊緣一處別院。名位別院,只有三間房,久無人居,房頂漏雨,院子裡糙快一人高。蘇氏若要不跟兒子去,就得去住這別院。

  程四自己還不住那裡。老大新買地蓋了房,專門給老頭蓋了個院子。蘇氏倒想跟著去服侍,董氏豈能答應?再說,親兒也有田有產有房子,她不跟親兒,去依附嫡子,落到外人眼裡,就是她兒子不孝,不肯贍養生母。

  程四老爺揣著兩個妾和兩個兒子簽分家文書,猶豫了一下,還是先進城,到董氏跟前報到,順便碰碰運氣。

  也許那日心情好,也許老大夫妻搬出去,家裡有了空房,董氏把分家文書要去,仔細看過,交給貼身大丫頭收起,就打發四老爺先去洗浴休息,明天往老大那邊去看看,有沒有地方幫得上忙。

  這意思是——收留他住下了?!程四老爺滿心歡喜,料定老大兩口子出了力,第二天,先上街尋了些小孩子玩意,拿了去老大新居。

  新居尚未完工,偌大園子才完成初步規劃和整地。至於房舍,蓋好了正房,主院,和一個鴛鴦院。

  這鴛鴦院,不知是不是張歆首創,卻是她被婆婆嚇到,擔心公爹拖尾巴,不知怎麼在公婆間兩頭做人憂患意識下,設計出來一個獨具特色院子。一牆之隔兩個院子,面積形狀幾乎一模一樣。各有三大間正房,也差不多一樣。中間牆上一道門。兩側牆內各一溜小單間。正房擺設,院子裝點,都還沒顧上。

  張歆也已是懷孕後期,鄉下請大夫穩婆不方便。程啟命人趕著把主院收拾停當,奉老婆孩子遷入新居,還有很多事需要料理,見老爹上門,還是先帶他看房子。

  程四老爺得老妻開恩收留,對這邊院子就不怎麼上心,瞧見那布局,面色就有些古怪。

  程啟一邊擦汗,一邊說明:“娘聽說爹要住,就要阿歆給她也蓋一個院子。呃,這地方雖大,才整出這一塊,爹娘也不好住得太遠,所以,阿歆——”能跟爹說麼?阿歆設計宗旨是讓老夫妻可恩愛,可冷戰,不留姨娘,各自獨立,互相制衡。

  程四老爺兩邊各轉了一圈,臉上有了笑意:“哪邊是我?”

  “阿歆答應了娘,讓娘先挑。”

  “那就讓你娘先挑。剩下那個給我。”程四老爺毫無意見。

  “等爹娘挑定了,再告訴我們如何布置屋子和院子。”

  程四老爺再見到長媳,越看越滿意。比起上次,張歆豐潤了一些,顯得福相,旺夫旺子樣子。

  程四老爺不會相面,更不能判男女,卻有八分把握,她肚裡是個男孫。

  聽說程四老爺徹底退休,家產也全分掉了,張歆問:“爹今後有何打算?”

  打算?抱孫子,教養孫子。程四老爺突然想到孫子還在媳婦肚子裡,生出來,到可以交給他教養還有幾年。等著孫子長大時間,他可以干點什麼呢?

  “我年輕,見識有限,很多事不得章法,想請爹做顧問。不知爹可有興趣。”

  “顧問?”

  “嗯。就是請爹過一陣到酒樓鋪子察看一番,如有哪裡不妥當,指出來,幫我改進。再有,我有為難不懂得地方,還要請爹傳道解惑。”她點子主意可能比這時代人多點,是否實際,如何實施起來,正需要經驗豐富本土人指點。

  程啟也忙幫腔:“爹,你幫幫阿歆。她要操心事多,又是生意又是家裡又是孩子。偏我又幫不上忙。”

  程四老爺遲疑著。不是不願幫,但是,介入長子生意——他把家分得那麼徹底,不就是想省卻後面麻煩?

  張歆不慌不忙,說出她辦法:“爹,我給顧問費?”

  “顧問費?”

  “爹自然不在乎這幾個錢。況且,爹這麼多年積累經驗和眼光,是錢買不到無價之寶。只是爹回家來是頤養天年,因我無能,勞動爹,心中不安,車馬費,茶水費,總該有所表示。”

  程四老爺心中一動。分完家,他身邊只剩下五千兩銀票,和兩袖清風。這錢,對平常人,不少了。可縱然他把產業都分給了兒子們,只要他活著一天,仍是大家長,很多人情往來都要他出頭,為了省事省心,他也不想再起生意做買賣,難道哪日銀票花完,再向兒子們開口討要?

  顧問,顧著問著,不插手,倒是不錯。有些進項,也好。

  看重程四老爺經驗才幹人脈,不止張歆一個。嫡長兒媳都不讓老頭白費心,白出力,其他人也不好意思奉上兩句好聽話一點小孝敬就勞動四老爺。到後來,四老爺每年拿顧問費都夠一大家子吃穿。

  四老爺吃穿有人照料,又不置產,這些錢一手進一手出,人情應酬,找老友吃酒喝茶,搜羅些東西討好老妻,給跟前孫兒們買零食置玩具,轉眼花完,仍舊兩袖清風。

  黃氏預產期過了半個月,還沒動靜。不但董氏程放等得心焦,張歆都著急起來。

  以前聽說,超過預產期兩周,胎兒可能發生危險。不過,這時也沒可靠儀器和化驗,就靠大夫兩根手指頭,預產期也當不得准吧。

  醫療條件不好,知識不普及,這時,分娩就是母嬰鬼門關。因為劉氏那個衝撞之說,張歆深怕黃氏這胎出點問題,讓這個孩子一出生就背上“克”名聲。迷信力量太大,只看程啟“克妻”影響就知道了。

  黃氏終於發動,卻是難產,經歷了整整一天,孩子還沒下來。

  張歆在家坐不住了,叫車要往城裡婆家去。萬一因為措施不力,斷送了黃氏母子哪一個,一家人難過,弄不好還要怪到她孩子頭上。她得去看看,能不能幫上忙,不進產房,不進那院,料想衝撞不著。

  131 弄孫

  程啟拗不過老婆,自己也擔心,陪著過來。

  張歆也是快生肚子,在車上怎麼坐怎麼靠都不舒服,又嫌氣悶,勉強忍耐。

  眼看到了,前路堵塞。一大戶嫁女,正往外抬嫁妝。據說有七十多抬,為了讓大傢伙看清楚,一抬和一抬之間總要隔個一段。

  本地有孕婦要避開紅白喜事之說,張歆連阿玉婚禮都沒能去。這會兒也實在等不得,就叫繞道。

  馬車繞過兩條大街。張歆很不舒服,叫停車,要下去走路。

  往前去是高門大戶,出入人少巷子。程啟小心扶著張歆,慢慢走。

  肚子好像有點疼,想仔細辨別又沒有了,張歆也不在意,心想可能是坐在馬車裡憋著,哪裡抽筋了。

  四老爺,董氏,程放都守在黃氏產房外。程啟和張歆也不驚動他們,悄悄回了自己院子,叫來兩個老成穩重管事媳婦,問清楚情況,囑咐幾條事項,讓她們看好機會提醒董氏程放或者大夫。

  管事媳婦應聲而去。張歆開始發呆,突然懷念起揚州吳氏醫館,方嬸,李嫂子。

  程啟以為她累了,叫她坐著養養精神,自己跑出去叫人送水煮點心。他們這一向不在這邊住,這院子裡就沒留幾個下人,今日又被叫走了。

  等程啟找到人吩咐下去,再急急忙忙回來陪老婆,就見老婆大人呆呆地站著,看著腳邊一攤水,裙子都濕了。

  程啟傻了眼,張了好一會兒大嘴,恍過神來,安慰說:“不妨事,我小時候也有過——我叫人打水來給你洗。”

  老婆一臉古怪地點點頭:“去叫人多燒點熱水來,準備大毛巾,襁褓,剪刀……”

  “還要襁褓和剪刀?”

  “唔。阿啟,我要生了。”張歆很肯定很鄭重地說。

  “啊?!”程啟腳軟無力:“這可怎麼辦?”

  “這事你不懂,也不用你管。你去叫管家媳婦來。”

  兩個管事媳婦還沒來得及把張歆話轉告董氏,那邊院子消息就傳過來了。

  董氏和程四老爺都呆住。這一個還沒生出來,那一個就發動了。一個晚了,另一個偏又早了,竟趕到一天。

  董氏略回過神,就開始罵老大夫妻:“眼看快生了,不好好在家裡養著,跑這邊湊什麼熱鬧?!老大不小兩個,就不能讓我省點心?你們發什麼呆,還不快去再請一位大夫,兩個穩婆?”

  管家媳婦答應了,卻不動:“穩婆還好。城裡專精產科兩位大夫都在家裡,老奶奶還要請那一位?”

  都給那兩個氣糊塗了!董氏敲敲額頭:“大夫不用再請了。找兩個靠得住穩婆來。兩位大夫,請一位守在這裡,另一位過去看看大奶奶。”

  董氏往外走了兩步,不放心,轉回來支使四老爺:“老大媳婦剛發動,還有熬。我守這邊,你過去坐鎮。那院裡本來缺人,叫管家媳婦跟你去。”

  四老爺答應了,還沒走出院子,又被叫回來。

  “你回來,還是我去。你去了也沒用。”董氏一路走,一路罵,一路吩咐身後跟婆子丫頭,心裡不住祈禱:“老天保佑我兩個媳婦都好好,孫兒也好好,劉氏那張臭嘴說什麼都是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