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公主,臣請求見您一面!只見一面就好。”

  昭頃君由於攔下了公主的婚車,護送隊伍都變得警戒起來,紛紛舉起了刀劍將他圍做一團兒,示意他不許再上前了。驚擾了公主,這是大罪。

  這個平日裡駐紮邊關的男子,也許是風沙侵蝕,面容顯得有些黑了。眸眼裡儘是痛覺和失控,不顧隨親隊伍的阻擋,堅持上前。有一人被他毫不退讓的樣子給觸怒,便將手中長刀刺入他的血肉,昭頃君竟一聲不吭,就那樣受著,一步步走到了婚車前。

  婚喜之日不宜見血的,所以他一直捂住被刺的地方,硬是不讓絲毫血跡讓人看見。

  “既然兄長這麼想見我,那就見見吧。”婚車內娓娓傳出一名年輕女子的聲音,那聲音冷得沒有絲毫溫度,更是刺痛了他的心。

  昭頃君想像過無數次她出嫁的樣子,從她要說要嫁與他的時候,一直整整想了好幾年,想著該怎樣去向她的父皇求親,又該怎樣才能多回長安看她。

  上次他出征的時候,她哭得很厲害,一遍一遍地告訴他,早些回來,娶她過門,三書六禮,一樣都不許少!

  想想這些年的時光,追憶到從第一次見到她的時候,他喜歡地不得了,她天生愛笑,永遠是那般天真無邪,明媚如春日暖陽,他覺得那是以後的永遠都不曾改變的樣子。

  然而,他班師回朝之時,卻聽到她即將和親匈奴,從此身不由己,命運多舛。

  她看向他的時候,身著九重天嫁衣,紅得似火,似乎把這無際的天都灼傷了。

  世人都說,她的眼中能盛開傾世桃花,他看見了。那桃花開得極美,美得悽厲,決絕,卻仿佛下一刻就要凋零。

  而她看向他的眼神,如同她用盡所有力氣輕啟唇角的那句話一樣寒冷,“我願與君絕。”

  她的話語如利刺般刺穿了他的心,比胸口那新傷更痛,比他多年來征戰沙場所受的傷也還要痛徹心扉。

  作者有話要說:  我這一輩子,欠了兩個男人。

  一個是愛我的,

  一個是我愛的,

  我這輩子活得沒心沒肺,

  卻最後讓不該犧牲的人因為我而去了,

  我不知道該如何去償還。

  如果有來生,

  我們再見。

  第92章 大結局(下)

  “公主,”昭頃君就著她的面前,雙膝撲通折地。這是他第一次用哀求的眼神看著她,然而那衣著盛裝的女子,“只要你改變心意,臣願意為了你做任何事,只要你一句話,這大將軍我再也不做了,帶你遠走高飛,從此浪跡天涯,只要你想去的,我都陪你去!”

  為什麼要瞞他!他是男兒,不要她來保護啊,他是男子漢,該是保護她才對,為什麼要讓她一個女子去承受這些!

  家國安定,是他身為一個將軍應有的責任,是他該她是盛世長安,天下太平,不是要她去和親換取天下太平啊!

  昭頃君心裡已是肝腸寸斷節節成灰,極力想上前阻止,卻被護送和親隊伍的侍衛們攔住不許再上前,心口無法呼吸的疼痛蔓延到身體各處經絡,越來越窒息。

  然而那衣著盛裝的女子,眉目如寒雪一般,像是和他隔了一個世紀的距離,陌路的眼神,似乎從她穿上這身嫁衣的開始,就註定今生和他永遠錯過!

  她徑直走回婚車,蓋上喜帕,再也不肯回頭看他一眼,一眼也不肯。

  她裝作堅強,心裡卻已流淚百遍,不是她無情,而是不得不無情。

  頃君哥哥,願我此去,換來天下安定,八方太平,而你一世安好。

  “公主!別走!臣求您了……求您了……”身後那男子的痛苦聲,如一柄穿腸而過的匕首,一遍遍刻在女子的心上,刻得她心疼得厲害,眼淚模糊了視線。

  昭頃君跪伏於地,身上被護送公主的侍衛們刺得全是傷,他已經盡力捂了,捂不住了。他感覺不到任何皮肉上的疼痛,眼見那婚車隊伍遠去,雙膝卻是再也無法站起。

  風沙割傷了他的視線,終於是再也支撐不住,這個錚錚鐵骨歷經沙場的男子,第一次無力地倒下。

  命運為何這般殘忍,要這般對待我和她。

  我們要的不是什麼轟轟烈烈的愛情,只是平凡的相守而已。

  仔細回憶起來,他們這十多年,聚少離多,他長駐邊關,很少陪著她。甚至到最後,他都還不知道她一直在強顏歡笑地過日子。

  原來,是他負她良多。

  他看了一眼垂拉著眼臉的馬兒,似乎也在悲戚地看著他,他艱難地使自己站起來,一次次摔倒,直到不知道摔了多少次才成功站起。

  昭頃君渾身是傷地趴在馬背上,一言不發,直到馬兒馱著他慢慢走回去。

  ————

  太元十一年春,匈奴再度進侵梁國邊境,距離公主和親不過二年不到。此時梁國養精蓄銳修養生息已經不再受其威脅,太元帝隨即派駐孝昭大將軍遠赴邊關,攻打匈奴。

  昭頃君帶領著數萬大梁將士,與匈奴對峙,大梁將士氣勢恢宏,戰鼓滔天,遠遠竟然望不到邊。

  然卻,昭頃君望著天際不斷翻滾的風煙狼火,看了一眼持在手中的劍,紫金色的輝芒耀過他堅定不移的眼,在寒光凜冽的劍光火海中,將生死置之度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