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
孔明一邊吟誦,一邊撥琴,琴聲悲愴哀怨,而他的聲音卻堅定曠遠。
梁父吟原為樂府曲調名稱,葬歌的一種,慰藉魂靈所用。而荊襄之地甚少有人喜好吟誦此類詩詞的,梁父吟應為齊地土風,而孔明父親健在之時他還未遷至南陽,而是在琅琊,應該是耳濡目染了那一帶的民風吧。
“此曲甚為悲愴,聞著心神俱傷,為何常作此曲?“
孔明莞爾,抬眸看向我溫言:“夫人不妨猜測一番?”
想來孔明自幼父母雙亡,又背井離鄉,又曾親眼見過朝廷動盪的腐敗黑暗,遷居南陽時至親叔父又去世,想必也有頗為傷感悲懷的一段少年時期,作此曲可能是為了緩解鄉愁,抒懷淒涼。
可是又覺,他喜好此曲絕非局限這點原因,因為孔明絕非會沉溺於凝滯之人,他為人還是很大氣曠達的。
“齊相晏子雖有賢相的美名,位高權重,卻玩弄陰謀權術,殺害異己,看來夫君對晏子所為頗為不齒。“
孔明嘴角微揚道:“然也。”
得到了他的肯定,我突然有了自信,暢言開來:“我猜測,夫君雖隱於南陽,卻胸懷大志。可是又覺得仕途宦海深不可測,一招不慎就會捲入兇險極惡的鬥爭中。所以夫君雖有大志,卻甚為舉棋不定。“
說罷,方覺後悔,在大名鼎鼎的諸葛孔明面前賣弄,被他暗自嘲笑可就不妙了。
回首卻見孔明不語,笑意愈深,深深的凝視了我片刻,看的我有些赧然,眼神都不知落向何處,窘迫之際,孔明低頭又撫了一曲,竟是剛剛那首廣陵散。
他這一番是默認了,還是笑我猜不透他的心意,此人還真是心思莫測。
……
孔明臨行前,語諸葛均:“家中事事,皆交由你嫂嫂做主,你嫂嫂歸寧之際,也不可頑劣荒廢學業,我回來要檢查你的課業。”語氣頗為嚴厲,還真是個嚴格的兄長。
諸葛均面上已竊喜,卻壓抑著興奮,恭敬的道:“二哥放心,弟曉得。”
又語蘭心:“替我照顧好你家小姐,她雖看似溫婉端莊,卻也偶有乖張之時,多叮囑她注意身體。”
當蘭心跟我說孔明這番話時,我甚為不服,什麼叫我也偶有乖張之時,我覺得我一直裝的挺像個溫婉閨秀的。可是復又一想,第一次見面我就扮作男裝試探他,
前些時日又在隆中田道上如悍婦一般與小桃爭執……
此經一別需一年,孔明與諸葛均和蘭心甚至和阿福都交代了一番,卻遲遲未向我交代過任何事情。
直至他背著行李,即將遠走之時,我終於忍不住問他:“你…夫君...臨行前就沒有任何話想對我說嗎?”
他微微一笑,撫了撫我的肩膀,與我輕語:“養好身子,等我回來。”
......
孔明走後,我於隆中待了小半月,母親就差王立來隆中接我。幾月未見,母親蔡氏看著清減了不少,原來在我嫁予孔明之後,母親便大病了一場,前些時日才恢復過來,否則以黃承彥的性子是不會那麼早就接我回來的。
蔡氏此次生病多少與我跟她分別數月脫不了關係,原主自小就沒離開過蔡氏一日,而我穿越到原主身體上時,蔡氏只去劉表府中照看過蔡夫人一次,而且只有不到二十日。此次分別是過於久了,蔡氏雖然嘴上說著不思念我,我又如何不曉得她的真實想法。
“那句童諺我聽到了,是不中聽,你也不要太放在心上了。為娘瞧著你的膚色比未嫁之前好多了,不過還是不及以前。不過你不用擔心,我又尋得一方子,你堅持每日塗用。還有我又給你開了一副藥,內養外補都要跟上。”蔡氏還是如出嫁前一樣,對我各種關懷叮囑。
“其實母親不用準備這些,那孔明說不在乎我的長相。”
我一邊為蔡氏揉肩,一邊答道。
蔡氏聞言,握住我的手,示意我停下,正色道:“哪有男子不在乎妻子容貌的,那日孔明接蘭心時我見過他的長相,可真是個容止無可挑剔的孩子,別說你現在,就說以前你的長相,都比不上。“
“哪有這麼貶損你女兒的,現在連母親都偏幫著那孔明了。”我忿然,長得好看的人在什麼世道都被偏幫。
“別總叫那孔明那孔明的,他是你的夫君,看來這孔明對你也是嬌縱的緊,越發沒禮數了。”
蔡氏用指頭戳了一下我的腦門,我忙呼痛用手捂住,又見蔡氏屏退了下人與我低言:“孔明長你九歲,你身子還是有些小況且又虛弱,他回來後你要讓他行周公之禮時對你體貼點。”
我聞言,臉紅到了耳根,羞澀的說不出來話來,枉我還是個現代人,怎的越發保守扭捏了。可是我又扭捏個什麼勁,畢竟我與他都還沒行過那周公之禮。
而我未來要盤算的,不是研究怎麼“女為悅己者容”,而是應該盤算如何與孔明不傷和氣的和離,心中已初步算好了離開他的日期。
我現在身體十六歲,孔明二十五歲,還有兩年,兩年時間,拋去孔明遊學的一年,最多還剩一年,按照我了解的歷史發展,那劉備定會來拜訪他,劉備要來隆中三次,而第三次孔明就要出山了。
孔明一邊吟誦,一邊撥琴,琴聲悲愴哀怨,而他的聲音卻堅定曠遠。
梁父吟原為樂府曲調名稱,葬歌的一種,慰藉魂靈所用。而荊襄之地甚少有人喜好吟誦此類詩詞的,梁父吟應為齊地土風,而孔明父親健在之時他還未遷至南陽,而是在琅琊,應該是耳濡目染了那一帶的民風吧。
“此曲甚為悲愴,聞著心神俱傷,為何常作此曲?“
孔明莞爾,抬眸看向我溫言:“夫人不妨猜測一番?”
想來孔明自幼父母雙亡,又背井離鄉,又曾親眼見過朝廷動盪的腐敗黑暗,遷居南陽時至親叔父又去世,想必也有頗為傷感悲懷的一段少年時期,作此曲可能是為了緩解鄉愁,抒懷淒涼。
可是又覺,他喜好此曲絕非局限這點原因,因為孔明絕非會沉溺於凝滯之人,他為人還是很大氣曠達的。
“齊相晏子雖有賢相的美名,位高權重,卻玩弄陰謀權術,殺害異己,看來夫君對晏子所為頗為不齒。“
孔明嘴角微揚道:“然也。”
得到了他的肯定,我突然有了自信,暢言開來:“我猜測,夫君雖隱於南陽,卻胸懷大志。可是又覺得仕途宦海深不可測,一招不慎就會捲入兇險極惡的鬥爭中。所以夫君雖有大志,卻甚為舉棋不定。“
說罷,方覺後悔,在大名鼎鼎的諸葛孔明面前賣弄,被他暗自嘲笑可就不妙了。
回首卻見孔明不語,笑意愈深,深深的凝視了我片刻,看的我有些赧然,眼神都不知落向何處,窘迫之際,孔明低頭又撫了一曲,竟是剛剛那首廣陵散。
他這一番是默認了,還是笑我猜不透他的心意,此人還真是心思莫測。
……
孔明臨行前,語諸葛均:“家中事事,皆交由你嫂嫂做主,你嫂嫂歸寧之際,也不可頑劣荒廢學業,我回來要檢查你的課業。”語氣頗為嚴厲,還真是個嚴格的兄長。
諸葛均面上已竊喜,卻壓抑著興奮,恭敬的道:“二哥放心,弟曉得。”
又語蘭心:“替我照顧好你家小姐,她雖看似溫婉端莊,卻也偶有乖張之時,多叮囑她注意身體。”
當蘭心跟我說孔明這番話時,我甚為不服,什麼叫我也偶有乖張之時,我覺得我一直裝的挺像個溫婉閨秀的。可是復又一想,第一次見面我就扮作男裝試探他,
前些時日又在隆中田道上如悍婦一般與小桃爭執……
此經一別需一年,孔明與諸葛均和蘭心甚至和阿福都交代了一番,卻遲遲未向我交代過任何事情。
直至他背著行李,即將遠走之時,我終於忍不住問他:“你…夫君...臨行前就沒有任何話想對我說嗎?”
他微微一笑,撫了撫我的肩膀,與我輕語:“養好身子,等我回來。”
......
孔明走後,我於隆中待了小半月,母親就差王立來隆中接我。幾月未見,母親蔡氏看著清減了不少,原來在我嫁予孔明之後,母親便大病了一場,前些時日才恢復過來,否則以黃承彥的性子是不會那麼早就接我回來的。
蔡氏此次生病多少與我跟她分別數月脫不了關係,原主自小就沒離開過蔡氏一日,而我穿越到原主身體上時,蔡氏只去劉表府中照看過蔡夫人一次,而且只有不到二十日。此次分別是過於久了,蔡氏雖然嘴上說著不思念我,我又如何不曉得她的真實想法。
“那句童諺我聽到了,是不中聽,你也不要太放在心上了。為娘瞧著你的膚色比未嫁之前好多了,不過還是不及以前。不過你不用擔心,我又尋得一方子,你堅持每日塗用。還有我又給你開了一副藥,內養外補都要跟上。”蔡氏還是如出嫁前一樣,對我各種關懷叮囑。
“其實母親不用準備這些,那孔明說不在乎我的長相。”
我一邊為蔡氏揉肩,一邊答道。
蔡氏聞言,握住我的手,示意我停下,正色道:“哪有男子不在乎妻子容貌的,那日孔明接蘭心時我見過他的長相,可真是個容止無可挑剔的孩子,別說你現在,就說以前你的長相,都比不上。“
“哪有這麼貶損你女兒的,現在連母親都偏幫著那孔明了。”我忿然,長得好看的人在什麼世道都被偏幫。
“別總叫那孔明那孔明的,他是你的夫君,看來這孔明對你也是嬌縱的緊,越發沒禮數了。”
蔡氏用指頭戳了一下我的腦門,我忙呼痛用手捂住,又見蔡氏屏退了下人與我低言:“孔明長你九歲,你身子還是有些小況且又虛弱,他回來後你要讓他行周公之禮時對你體貼點。”
我聞言,臉紅到了耳根,羞澀的說不出來話來,枉我還是個現代人,怎的越發保守扭捏了。可是我又扭捏個什麼勁,畢竟我與他都還沒行過那周公之禮。
而我未來要盤算的,不是研究怎麼“女為悅己者容”,而是應該盤算如何與孔明不傷和氣的和離,心中已初步算好了離開他的日期。
我現在身體十六歲,孔明二十五歲,還有兩年,兩年時間,拋去孔明遊學的一年,最多還剩一年,按照我了解的歷史發展,那劉備定會來拜訪他,劉備要來隆中三次,而第三次孔明就要出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