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你要去遊學,去多久?”古代交通不如現代,隆中到西川需要走上好久,況且蜀道奇險,路途艱難,此經一別,不知要多久。
“多則一年,少則九月。”
是啊,孔明縱有大智也是凡人,怎能不出茅廬就知天下,當然需要遊學實地考察,不過竟需要一年的時間,那麼等他歸來時劉備就應該要來拜訪了吧。不知為什麼,一聽他要遊學那麼久,心裡便很是落寞。
見我不語,孔明又道:“你在閨中之時,應該有貼身侍女吧。”
“有一個,叫蘭心,自幼便服侍我。”我答道
“我明日便差阿福去將她接來,讓她照顧你,我不在的日子,你也可回黃府住上些時日。”
“好…..” 墜痛又一次來襲,小腿也開始抽搐,我忍痛只憋出一字,混身便顫抖起來…..
孔明守在我床前一夜,我多次讓他回去安置,他都不允。
每當我又發作時,他便陪我說上幾句話,緩解我不安的情緒。
我心裡很感動,我又怎不知,他待我是極好的。
多年後,每想起那夜,我都會憶起孔明溫和的語氣,還會憶起那日隆中的月光格外皎潔,傾瀉在孔明身上,仿若畫卷一般。
次日醒來,腹痛有所緩解,我掙扎著起身,發現孔明已不在,應該是見我睡下也回去補眠了吧,我折騰了一夜的,天都要快亮了方才入睡,他應該更晚,心中很是愧疚不忍。
起身一看几案上的日晷,天啊,都已經快午時了,竟然這麼晚才起,我有些懊惱。
這時一個熟悉的身影翩然而至,激動的叫道:“小姐!”
竟是蘭心的聲音,幾月未見她也沒什麼變化,還是一樣圓圓的臉,烏黑靈動的雙眼。
我有些驚訝:“你怎麼這麼早就過來了。”
蘭心情緒還未平復,眼睛亮亮的:“臥龍先生和他的小廝,就是那個叫阿福的,一早便來襄陽接我了。”
說罷又心花怒放的道:“小姐小姐,這先生長得可真好看呀,我還沒見過那樣好看的男子呢。”
作者有話要說: (1):其實開文之前就是想寫個甜寵文,男主各種嬌寵女主,甜到發膩的那種。不過隆中篇以後就很難特別甜了,畢竟男主出山後肯定是家國情懷為重,沒過多時間兒女情長。
(2):女主還要有事件來觸發,未來會有心性和思想上的大轉變。現在女主還未真正成長,所以最近都不是特別討喜。
(3):關於歷史黃氏容貌問題,劉強所著的《十講魏晉風流》中有提及漢末以白為美,不論男女,男子也有為了更白敷粉的,白是當時的主流審美。而黃氏皮膚較黑,發質還偏黃,按照當時審美卻為醜女,不過史料中也只是記載了發黃膚黑而已,所以我個人偏向認為黃氏沒那麼丑,而傳出的民謠是流言成分比較大,但也只是猜測而已。本文為了文學創作會讓女主容貌復原變美。
(4):文筆拙劣,腦洞也跟不上,劇情也過於清水,隆中篇後會多花些心思想情節,打磨文筆。
☆、西川遠遊一年過
孔明臨行前日,隆中春日光景甚好,微風煦暖,陽光明媚。
沐浴後,我命蘭心將書房的落地懸窗打開,一時春風拂面,沁人心脾。心情頗為舒暢,也就來了雅興,焚香烹茶,素手調琴。
說來漢末名士各有風流,有如黃承彥般放達不羈的,也有如孔明一樣清逸出塵,容止不凡的。不過彼時的容止之風更偏愛陰柔且美姿儀的男子,而孔明卻既有隱士的風骨,又有男子的陽剛威儀,我至現在也還是甚為費解,兩者氣質怎的在他身上結合的如此的巧妙。
雖為名士,孔明卻沒有名士的不良癖好,比如過度飲酒,比如服用五石散。而名士的雅好孔明全都盡然,善音律,好與友人清議,且避世簡居,高隱於隆中。
還真算得上是取長避短,擇善而從。
輕撥琴弦,食指按弦,泛音空靈,挑抹托劈,施施然撫作一首廣陵散。
說來前世我頗為喜好音樂,幼時學了最為普遍大眾的民樂古箏,而只用了五堂課的時間便能彈作漁舟唱晚,教我的女老師也頗為稱奇。此世學這首廣陵散也是僅用數日,不過我雖學的快,卻不精進。父親黃承彥曾說我撫琴是韻味有餘,可音律技巧皆不足。
如今數月沒撫琴,也未見生疏。一曲彈罷,我憶起孔明時常彈作的那首琴曲中的些許曲調,嘗試著彈起一些。
檀香裊裊,孔明一席白衣而至,玉人一般,負手而立,淺笑道:“夫人可是在彈梁甫吟?”
“梁甫吟?是你平日喜彈的那首頗為悲愴的曲目嗎?之前倒是從未聽過此曲,是你自己所作嗎?”
孔明微笑點頭,我又問:“既為吟,可有填詞?”
“自有填詞,本就先創其詞才譜此曲的。”
我笑意吟吟起身向他施禮,示意他為我演奏一番。
孔明從善如流,拂袖而坐,悠然的演奏起來。
“步出齊城門,遙望盪陰里。”
“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問是誰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紀。”
“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
“多則一年,少則九月。”
是啊,孔明縱有大智也是凡人,怎能不出茅廬就知天下,當然需要遊學實地考察,不過竟需要一年的時間,那麼等他歸來時劉備就應該要來拜訪了吧。不知為什麼,一聽他要遊學那麼久,心裡便很是落寞。
見我不語,孔明又道:“你在閨中之時,應該有貼身侍女吧。”
“有一個,叫蘭心,自幼便服侍我。”我答道
“我明日便差阿福去將她接來,讓她照顧你,我不在的日子,你也可回黃府住上些時日。”
“好…..” 墜痛又一次來襲,小腿也開始抽搐,我忍痛只憋出一字,混身便顫抖起來…..
孔明守在我床前一夜,我多次讓他回去安置,他都不允。
每當我又發作時,他便陪我說上幾句話,緩解我不安的情緒。
我心裡很感動,我又怎不知,他待我是極好的。
多年後,每想起那夜,我都會憶起孔明溫和的語氣,還會憶起那日隆中的月光格外皎潔,傾瀉在孔明身上,仿若畫卷一般。
次日醒來,腹痛有所緩解,我掙扎著起身,發現孔明已不在,應該是見我睡下也回去補眠了吧,我折騰了一夜的,天都要快亮了方才入睡,他應該更晚,心中很是愧疚不忍。
起身一看几案上的日晷,天啊,都已經快午時了,竟然這麼晚才起,我有些懊惱。
這時一個熟悉的身影翩然而至,激動的叫道:“小姐!”
竟是蘭心的聲音,幾月未見她也沒什麼變化,還是一樣圓圓的臉,烏黑靈動的雙眼。
我有些驚訝:“你怎麼這麼早就過來了。”
蘭心情緒還未平復,眼睛亮亮的:“臥龍先生和他的小廝,就是那個叫阿福的,一早便來襄陽接我了。”
說罷又心花怒放的道:“小姐小姐,這先生長得可真好看呀,我還沒見過那樣好看的男子呢。”
作者有話要說: (1):其實開文之前就是想寫個甜寵文,男主各種嬌寵女主,甜到發膩的那種。不過隆中篇以後就很難特別甜了,畢竟男主出山後肯定是家國情懷為重,沒過多時間兒女情長。
(2):女主還要有事件來觸發,未來會有心性和思想上的大轉變。現在女主還未真正成長,所以最近都不是特別討喜。
(3):關於歷史黃氏容貌問題,劉強所著的《十講魏晉風流》中有提及漢末以白為美,不論男女,男子也有為了更白敷粉的,白是當時的主流審美。而黃氏皮膚較黑,發質還偏黃,按照當時審美卻為醜女,不過史料中也只是記載了發黃膚黑而已,所以我個人偏向認為黃氏沒那麼丑,而傳出的民謠是流言成分比較大,但也只是猜測而已。本文為了文學創作會讓女主容貌復原變美。
(4):文筆拙劣,腦洞也跟不上,劇情也過於清水,隆中篇後會多花些心思想情節,打磨文筆。
☆、西川遠遊一年過
孔明臨行前日,隆中春日光景甚好,微風煦暖,陽光明媚。
沐浴後,我命蘭心將書房的落地懸窗打開,一時春風拂面,沁人心脾。心情頗為舒暢,也就來了雅興,焚香烹茶,素手調琴。
說來漢末名士各有風流,有如黃承彥般放達不羈的,也有如孔明一樣清逸出塵,容止不凡的。不過彼時的容止之風更偏愛陰柔且美姿儀的男子,而孔明卻既有隱士的風骨,又有男子的陽剛威儀,我至現在也還是甚為費解,兩者氣質怎的在他身上結合的如此的巧妙。
雖為名士,孔明卻沒有名士的不良癖好,比如過度飲酒,比如服用五石散。而名士的雅好孔明全都盡然,善音律,好與友人清議,且避世簡居,高隱於隆中。
還真算得上是取長避短,擇善而從。
輕撥琴弦,食指按弦,泛音空靈,挑抹托劈,施施然撫作一首廣陵散。
說來前世我頗為喜好音樂,幼時學了最為普遍大眾的民樂古箏,而只用了五堂課的時間便能彈作漁舟唱晚,教我的女老師也頗為稱奇。此世學這首廣陵散也是僅用數日,不過我雖學的快,卻不精進。父親黃承彥曾說我撫琴是韻味有餘,可音律技巧皆不足。
如今數月沒撫琴,也未見生疏。一曲彈罷,我憶起孔明時常彈作的那首琴曲中的些許曲調,嘗試著彈起一些。
檀香裊裊,孔明一席白衣而至,玉人一般,負手而立,淺笑道:“夫人可是在彈梁甫吟?”
“梁甫吟?是你平日喜彈的那首頗為悲愴的曲目嗎?之前倒是從未聽過此曲,是你自己所作嗎?”
孔明微笑點頭,我又問:“既為吟,可有填詞?”
“自有填詞,本就先創其詞才譜此曲的。”
我笑意吟吟起身向他施禮,示意他為我演奏一番。
孔明從善如流,拂袖而坐,悠然的演奏起來。
“步出齊城門,遙望盪陰里。”
“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問是誰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紀。”
“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