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和創造火花,但是,他們在偉大工程上展現的井然有序和氣度恢宏,卻不得不歸之於他們的
政治領袖和精神領袖。勞力與勞心的完美組合,這才是文明發展的條件。
然而,這樣過於明確嚴格的社會分工,必然需要文化機制的保障。等級制度與服從觀念
互為因果,互相創造、強化,最後固化,成為超越時空的文化基因,根植在一個民族的民族
性之中。
我們也不該過分厚非瑪雅人,他們在這方面的特點未必見得就比其他古代民族特別地顯
明。實際上,美洲印第安人與他們的生理上、文化上的近親東亞人一樣,都比較傾向於尊重
秩序、尊重權威、尊重群體。瑪雅人已經培養出了服從、合作的文化氛圍,甚至在每個社會
成員人格中埋下了這樣的文化基因。這在本書《又是“三綱五常”》一節里已作分析。
等級是天然的,是神意,與個人努力無關。龍生龍,鳳生鳳,貴族與祭司這兩個階層內
部自行重組、流動、世襲。於是,瑪雅社會的“勞力者”集團與“勞心者”集團就長期處於
界壘分明的狀態下。這無疑會使一個社會的管理職能和領導經驗相對凝滯地歸一部分成員所
有,進而在文化觀念、心理傾向上也出現不同階層的分化。瑪雅社會在婚姻方面的門戶觀念,
也使社會地位不同成員的流動可能性大大降低。
宗教方面也沒給各個等級間進行流動的精神支持,瑪雅人各自都有生來註定的保護神,
都有各自的命運,這是社會秩序的常態和穩態在宗教上反映。西方文明從上帝觀念中幸運地
推出了上帝面前人人平等,進而成為人文主義的天賦人權理論,最終才有了現代尊重個性的
主張。以個人自由發展作為現代文明進步的推動力,這與勞心勞力分工以促進文明進步的瑪
雅模式大不相同,但對創造人類文明業績這一點來說倒又是殊途同歸。
瑪雅人不喜歡我們現代人司空見慣的個人主義。他們那種人拉肩扛搬運數十噸巨石的工
作,來不得個性化,他們必須步調一致聽指揮,需要安分守己,安於自己的“職分”,守住
自己心中的“不安分”。所以,我們在今天瑪雅遺民身上看到了溫順的合作態度,競爭性在
他們之中沒有市場,就連孩子們的遊戲裡也不強調競爭。他們長大以後自然也沒有非要勝過
別人的強烈願望,他們滿足於當一名莊稼漢,自給自足,小有盈餘。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瑪
雅凡夫們,一個極少“出頭鳥”的人群。
說到“出頭鳥”,我們的討論則又有了新轉機。
“槍打出頭鳥”不僅是句諺語,也是一段史實。西班牙人的殖民強力首先落到了貴族和
祭司這兩個階層頭上。西班牙軍事威力突如其來地剝奪了土著統治者貴族的一切政治權力,
而天主教教士迅速地取代了土著的祭司。肉體上有計劃的消滅,以至於很快就沒有多少瑪雅
領袖人物得以留下來了。
不可否認,這對瑪雅民族是致命的打擊。“勞心”階層被消滅了,瑪雅民族不僅失去了
他們專享的知識和經驗,還可能失去本民族用幾千年歷史專門“特化”出來的“基因群”,
失去了智力上超常、藝術上有天賦、特別具有組織管理能力的優秀基因。沒有誰懷疑過今天
瑪雅遺民們的智力水平,所有有幸造訪瑪雅地區的觀察家對瑪雅人的聰慧都稱賞有加,由此
可以想見這個民族早年所擁有的精英分子該是如何出類拔萃。我曾經看到過一些本世紀初的
瑪雅人像,學者們給某個瑪雅村落世襲酋長拍過照片。無論以什麼比照標準,這個偏遠山村
的小首腦及其年輕的兒子都相貌不俗,可謂睿智、英武、俊逸。而父子的酷似,又似乎證明
了某種優秀的遺傳性。但顯然這個小村落只能展示瑪雅世界極微小的一部分。
學者們正確地指出:古瑪雅人在沒有金屬工具、機械設備等技術手段的不利條件下,竟
然還能夠創造如此輝煌的文明業績,這完全要歸功於他們高度成熟發達的社會組織結構。技
術性因素不足,社會性因素充分彌補,這就是瑪雅文明興起的原因。說得偏激點,古代瑪雅
的“出頭鳥”確乎是“出類”、“頭挑”的領航員,否則瑪雅文明不可能飛得這樣高遠。如此
說並不見得是有違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總原則吧。
如果我們諱言生物學的基因的話,那麼就改稱文化學的傳統吧。瑪雅人失去了“出頭鳥”
的傳統,“文化基因”失傳了。
面子裡子·有關無關
瑪雅人的文化心理中有一些似乎矛盾的現象,他們會把自己的行為用一套轉化機制變成
完全相反的意義。
著名瑪雅文化專家莫利在本世紀上半葉,曾經講過一個他親身經歷的故事。有一天他叫
他的瑪雅男僕把一窩小貓仔淹死。那個瑪雅小伙子面露難色,聲明:“我不能做這事。”但他
政治領袖和精神領袖。勞力與勞心的完美組合,這才是文明發展的條件。
然而,這樣過於明確嚴格的社會分工,必然需要文化機制的保障。等級制度與服從觀念
互為因果,互相創造、強化,最後固化,成為超越時空的文化基因,根植在一個民族的民族
性之中。
我們也不該過分厚非瑪雅人,他們在這方面的特點未必見得就比其他古代民族特別地顯
明。實際上,美洲印第安人與他們的生理上、文化上的近親東亞人一樣,都比較傾向於尊重
秩序、尊重權威、尊重群體。瑪雅人已經培養出了服從、合作的文化氛圍,甚至在每個社會
成員人格中埋下了這樣的文化基因。這在本書《又是“三綱五常”》一節里已作分析。
等級是天然的,是神意,與個人努力無關。龍生龍,鳳生鳳,貴族與祭司這兩個階層內
部自行重組、流動、世襲。於是,瑪雅社會的“勞力者”集團與“勞心者”集團就長期處於
界壘分明的狀態下。這無疑會使一個社會的管理職能和領導經驗相對凝滯地歸一部分成員所
有,進而在文化觀念、心理傾向上也出現不同階層的分化。瑪雅社會在婚姻方面的門戶觀念,
也使社會地位不同成員的流動可能性大大降低。
宗教方面也沒給各個等級間進行流動的精神支持,瑪雅人各自都有生來註定的保護神,
都有各自的命運,這是社會秩序的常態和穩態在宗教上反映。西方文明從上帝觀念中幸運地
推出了上帝面前人人平等,進而成為人文主義的天賦人權理論,最終才有了現代尊重個性的
主張。以個人自由發展作為現代文明進步的推動力,這與勞心勞力分工以促進文明進步的瑪
雅模式大不相同,但對創造人類文明業績這一點來說倒又是殊途同歸。
瑪雅人不喜歡我們現代人司空見慣的個人主義。他們那種人拉肩扛搬運數十噸巨石的工
作,來不得個性化,他們必須步調一致聽指揮,需要安分守己,安於自己的“職分”,守住
自己心中的“不安分”。所以,我們在今天瑪雅遺民身上看到了溫順的合作態度,競爭性在
他們之中沒有市場,就連孩子們的遊戲裡也不強調競爭。他們長大以後自然也沒有非要勝過
別人的強烈願望,他們滿足於當一名莊稼漢,自給自足,小有盈餘。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瑪
雅凡夫們,一個極少“出頭鳥”的人群。
說到“出頭鳥”,我們的討論則又有了新轉機。
“槍打出頭鳥”不僅是句諺語,也是一段史實。西班牙人的殖民強力首先落到了貴族和
祭司這兩個階層頭上。西班牙軍事威力突如其來地剝奪了土著統治者貴族的一切政治權力,
而天主教教士迅速地取代了土著的祭司。肉體上有計劃的消滅,以至於很快就沒有多少瑪雅
領袖人物得以留下來了。
不可否認,這對瑪雅民族是致命的打擊。“勞心”階層被消滅了,瑪雅民族不僅失去了
他們專享的知識和經驗,還可能失去本民族用幾千年歷史專門“特化”出來的“基因群”,
失去了智力上超常、藝術上有天賦、特別具有組織管理能力的優秀基因。沒有誰懷疑過今天
瑪雅遺民們的智力水平,所有有幸造訪瑪雅地區的觀察家對瑪雅人的聰慧都稱賞有加,由此
可以想見這個民族早年所擁有的精英分子該是如何出類拔萃。我曾經看到過一些本世紀初的
瑪雅人像,學者們給某個瑪雅村落世襲酋長拍過照片。無論以什麼比照標準,這個偏遠山村
的小首腦及其年輕的兒子都相貌不俗,可謂睿智、英武、俊逸。而父子的酷似,又似乎證明
了某種優秀的遺傳性。但顯然這個小村落只能展示瑪雅世界極微小的一部分。
學者們正確地指出:古瑪雅人在沒有金屬工具、機械設備等技術手段的不利條件下,竟
然還能夠創造如此輝煌的文明業績,這完全要歸功於他們高度成熟發達的社會組織結構。技
術性因素不足,社會性因素充分彌補,這就是瑪雅文明興起的原因。說得偏激點,古代瑪雅
的“出頭鳥”確乎是“出類”、“頭挑”的領航員,否則瑪雅文明不可能飛得這樣高遠。如此
說並不見得是有違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總原則吧。
如果我們諱言生物學的基因的話,那麼就改稱文化學的傳統吧。瑪雅人失去了“出頭鳥”
的傳統,“文化基因”失傳了。
面子裡子·有關無關
瑪雅人的文化心理中有一些似乎矛盾的現象,他們會把自己的行為用一套轉化機制變成
完全相反的意義。
著名瑪雅文化專家莫利在本世紀上半葉,曾經講過一個他親身經歷的故事。有一天他叫
他的瑪雅男僕把一窩小貓仔淹死。那個瑪雅小伙子面露難色,聲明:“我不能做這事。”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