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
迷樓,名符其實。它建於江都城北高坡嶺崗之上,精巧至極,鬼斧神工。朱門繡戶,層層疊疊,處處相通。入內若無精細人引路,必定迷失方向,竟日難出。楊廣在迷樓內設百房,每房置一夫人。或輪流過夜,或幾房十幾房夫人做聯床會。他常常一頭扎進迷樓內,旬日間也不出樓門一步。軍國大事,盡皆荒廢,悉由宇文述、宇文化及父子全權處理。
劉安眼看楊廣大權旁落,不問國事,幾次冒險進言:“萬歲,朝政不能委於臣下,軍國大事還當自裁。”
楊廣根本聽不進去:“邊報多是饑民為亂,表章皆為罷飲上朝之諫,若聽奏聞,徒增煩惱。人生有限,莫若及時行樂。有宇文愛卿父子為朕分憂,朕可安心遊樂爾。”
九曲池的碧水,倒映出白雲和藍天。江南的晚秋,依然是陽光明媚,綠草如茵。足跡久不出戶的楊廣,攜一群如花似玉的美人,蕩舟池中,流連湖畔,追逐嬉戲於幽徑,覺得分外開心。
右衛大將軍元禮,引楊廣一行踏上剛剛竣工的一座石橋,漢白玉的橋身,精巧的工藝,使得躋身於紅樓綠水間的新橋格外賞心悅目。橋上微風習習,遠眺山色空濛,近觀池水漣漣,楊廣讚不絕口:“好橋,造得好,甚合朕意。”
自從來到江都後,楊廣便把十萬禁軍一分為二,以宇文述為左衛大將軍,元禮為右衛大將軍,各領禁軍五萬。這是蕭娘娘多次勸諫後,楊廣方才採納的。蕭娘娘認為,這樣可以互相制約,一旦其中一人心懷不軌,另一人尚可與之抗衡。對此,宇文化及明顯不悅,明白這是針對他採取的措施。元禮當然也明白,這是對他的器重,因之格外賣力,特意督工趕造出這座玉石橋,以討楊廣的歡心。此刻他見楊廣高興,心中暗喜,這番心機總算沒有白費,便恭恭敬敬地說:“萬歲過獎了,為臣愧不敢當。此橋造好,尚未有名,請萬歲賜封,以流傳萬世,讓後人景仰。”
“元愛卿請求,焉能不允,”楊廣手指敲打著玉石欄,頗費思量。他左瞧右看,又把橋上眾人濟覽一番,脫口而出:“此橋即名為二十三橋吧。”
眾人都不解其意,袁寶兒自恃受寵,開口問道:“萬歲,二十三橋有何寓意?”
楊廣將眾人一指:“這橋上連朕在內,包括各位夫人與元禮將軍,共二十三人,故曰二 十三橋。朕如此取名,是特為獨出心裁,與眾不同爾。”
“原來萬歲是以人數定橋名。”袁寶兒撒嬌說,“那便錯矣,萬歲少算一人,當稱二十四橋才對。”
“不會吧。”楊廣把橋上人數又重點一番,“二十三人,一個不差。”
袁寶兒雙臉罩上紅雲,用手一指自己腹部:“萬歲,這裡還有一位呢。”
“啊!”楊廣喜得眉開眼笑,“原來愛妃已有身孕,好,此橋即賜名為二十四橋。”
眾人皆開懷大笑。
笑過之後,楊廣總覺身邊缺了些什麼,便問元禮:“近兩日為何不見宇文化及?”
元禮答曰:“據悉宇文述大人病重,大概他在床前盡孝吧。”
有道是說曹操曹操到,宇文化及剛好進宮來到近前:“叩見萬歲。”
“宇文愛卿,朕一日不見你,便若有所失啊。”
“臣愧不敢當。”
“令尊病體如何,可見康復?”
豈料,宇文化及的回答,竟令眾人莫名其妙:“家父病情,為臣一無所知。”
楊廣大為詫異:“汝父病重,這兩日你未在床前守候?”
“臣只思忠君,不知盡孝,這兩日實是為萬歲造一逍遙如意車而忙碌。”
楊廣納悶:“何為逍遙如意車?”
“萬歲一看便知。”宇文化及令從人趕過車來。
楊廣等舉目細看,見此車金鑲玉嵌,珠繞翠圍,富麗無比。開啟車門,卻有一全裸少女仰臥其內。她手腳並縛,雙股分開,臉色潮紅,其態嬌羞。
楊廣更加費解:“這是何意?”
“萬歲,童女至純,依道家采陰補陽之說,多御即可長壽。臣選絕色童女,為她飲下動情春藥,安置車上,在行進中與之交歡,機關湊動,令女迎合,其樂無窮,故曰逍遙如意。”
“這……”楊廣回頭看看袁寶兒和各院夫人。
宇文化及為他打消顧慮:“萬歲富有四海,天下女子皆為萬歲所生。若能得承萬歲雨露,乃舉國女子求之不得。多御童女而萬歲得壽永年,則天下黎民幸甚,萬歲盡可為之。”
楊廣不覺點頭:“卻也有理。”
“即請萬歲一試,此車究竟逍遙否。”
楊廣跳上逍遙如意車,宇文化及將車門關合,馭手揮鞭,錦車啟動,沿池邊宮路行駛。袁寶兒和眾夫人,懷著酸溜溜的心情,注視著錦車往返行進。劉安面無表情,內心哀嘆,如此下去,大隋不亡實無天理。元禮本以為造橋能博楊廣歡心,不料宇文化及更高一籌,自嘆弗如。每當錦車臨近二十四橋時,可聽見童女破紅時的痛楚呻吟。兩刻鐘後,楊廣興沖沖跳下了錦車。
宇文化及迎上:“萬歲如意否?”
劉安眼看楊廣大權旁落,不問國事,幾次冒險進言:“萬歲,朝政不能委於臣下,軍國大事還當自裁。”
楊廣根本聽不進去:“邊報多是饑民為亂,表章皆為罷飲上朝之諫,若聽奏聞,徒增煩惱。人生有限,莫若及時行樂。有宇文愛卿父子為朕分憂,朕可安心遊樂爾。”
九曲池的碧水,倒映出白雲和藍天。江南的晚秋,依然是陽光明媚,綠草如茵。足跡久不出戶的楊廣,攜一群如花似玉的美人,蕩舟池中,流連湖畔,追逐嬉戲於幽徑,覺得分外開心。
右衛大將軍元禮,引楊廣一行踏上剛剛竣工的一座石橋,漢白玉的橋身,精巧的工藝,使得躋身於紅樓綠水間的新橋格外賞心悅目。橋上微風習習,遠眺山色空濛,近觀池水漣漣,楊廣讚不絕口:“好橋,造得好,甚合朕意。”
自從來到江都後,楊廣便把十萬禁軍一分為二,以宇文述為左衛大將軍,元禮為右衛大將軍,各領禁軍五萬。這是蕭娘娘多次勸諫後,楊廣方才採納的。蕭娘娘認為,這樣可以互相制約,一旦其中一人心懷不軌,另一人尚可與之抗衡。對此,宇文化及明顯不悅,明白這是針對他採取的措施。元禮當然也明白,這是對他的器重,因之格外賣力,特意督工趕造出這座玉石橋,以討楊廣的歡心。此刻他見楊廣高興,心中暗喜,這番心機總算沒有白費,便恭恭敬敬地說:“萬歲過獎了,為臣愧不敢當。此橋造好,尚未有名,請萬歲賜封,以流傳萬世,讓後人景仰。”
“元愛卿請求,焉能不允,”楊廣手指敲打著玉石欄,頗費思量。他左瞧右看,又把橋上眾人濟覽一番,脫口而出:“此橋即名為二十三橋吧。”
眾人都不解其意,袁寶兒自恃受寵,開口問道:“萬歲,二十三橋有何寓意?”
楊廣將眾人一指:“這橋上連朕在內,包括各位夫人與元禮將軍,共二十三人,故曰二 十三橋。朕如此取名,是特為獨出心裁,與眾不同爾。”
“原來萬歲是以人數定橋名。”袁寶兒撒嬌說,“那便錯矣,萬歲少算一人,當稱二十四橋才對。”
“不會吧。”楊廣把橋上人數又重點一番,“二十三人,一個不差。”
袁寶兒雙臉罩上紅雲,用手一指自己腹部:“萬歲,這裡還有一位呢。”
“啊!”楊廣喜得眉開眼笑,“原來愛妃已有身孕,好,此橋即賜名為二十四橋。”
眾人皆開懷大笑。
笑過之後,楊廣總覺身邊缺了些什麼,便問元禮:“近兩日為何不見宇文化及?”
元禮答曰:“據悉宇文述大人病重,大概他在床前盡孝吧。”
有道是說曹操曹操到,宇文化及剛好進宮來到近前:“叩見萬歲。”
“宇文愛卿,朕一日不見你,便若有所失啊。”
“臣愧不敢當。”
“令尊病體如何,可見康復?”
豈料,宇文化及的回答,竟令眾人莫名其妙:“家父病情,為臣一無所知。”
楊廣大為詫異:“汝父病重,這兩日你未在床前守候?”
“臣只思忠君,不知盡孝,這兩日實是為萬歲造一逍遙如意車而忙碌。”
楊廣納悶:“何為逍遙如意車?”
“萬歲一看便知。”宇文化及令從人趕過車來。
楊廣等舉目細看,見此車金鑲玉嵌,珠繞翠圍,富麗無比。開啟車門,卻有一全裸少女仰臥其內。她手腳並縛,雙股分開,臉色潮紅,其態嬌羞。
楊廣更加費解:“這是何意?”
“萬歲,童女至純,依道家采陰補陽之說,多御即可長壽。臣選絕色童女,為她飲下動情春藥,安置車上,在行進中與之交歡,機關湊動,令女迎合,其樂無窮,故曰逍遙如意。”
“這……”楊廣回頭看看袁寶兒和各院夫人。
宇文化及為他打消顧慮:“萬歲富有四海,天下女子皆為萬歲所生。若能得承萬歲雨露,乃舉國女子求之不得。多御童女而萬歲得壽永年,則天下黎民幸甚,萬歲盡可為之。”
楊廣不覺點頭:“卻也有理。”
“即請萬歲一試,此車究竟逍遙否。”
楊廣跳上逍遙如意車,宇文化及將車門關合,馭手揮鞭,錦車啟動,沿池邊宮路行駛。袁寶兒和眾夫人,懷著酸溜溜的心情,注視著錦車往返行進。劉安面無表情,內心哀嘆,如此下去,大隋不亡實無天理。元禮本以為造橋能博楊廣歡心,不料宇文化及更高一籌,自嘆弗如。每當錦車臨近二十四橋時,可聽見童女破紅時的痛楚呻吟。兩刻鐘後,楊廣興沖沖跳下了錦車。
宇文化及迎上:“萬歲如意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