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第四部分

  ***************

  脫離險境後,施琅投奔鄭芝豹,請其從中斡旋,以化解與鄭成功之間的矛盾,然而等到的卻是驚天噩耗。為報仇雪恨,施琅別無選擇,毅然踏上西去之路——第二次降清,從此將姓名由“施郎”改為“施琅”。

  ---------------

  親人遭戮憤然二次降清(1)

  ---------------

  此時,身陷囹圄的施琅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候著親人們的消息。然而,一個又一個壞消息接踵而至:施顯早已被拘,父親施大宣和所有留在廈門的親屬均被關押。施琅感到了顫慄,看來鄭成功不僅要懲治自己,同時還遷怒於無辜的家人;不但自己要遭受滅頂之災,還要殃及至親至愛的人。想到此,憤怒、羞愧伴隨著不祥之感從心底升騰而起。

  施琅既已被羈押,消息又從何而來呢?據《襄壯公傳》記載:“時守公舟者,為林習山帳下,林故與公善,且敬事公,因囑其善待。”負責關押看守施琅的忠定伯林習山向來對施琅十分敬重,因而與之關係十分友善。在接受了看守施琅的任務後,林習山心裡十分矛盾,既為施琅的遭遇而不平,又難以違抗帥令,於是將看守施琅的責任交由副將吳芳負責,並囑其善待之。鄭軍中有許多人都像林習山一樣與施琅交好,對施家遭遇甚為同情,因而不顧危險,為其通風報信。因此,施琅雖身陷囹圄,但依然消息靈通。不久,有人捎來父親施大宣口信:大限將至,父子同死無益,若有機會,你弟兄各自逃命去吧!施琅聞聽此信,心如刀絞,然此時又一字條送至手中,內中只有短短一行字:“禍在今夜,速謀脫身!”字跡十分潦草,顯然寫就於匆忙之際。施琅不禁臉色微變,沉思片刻,隨即大笑道:“此易與耳!”守衛士兵忙問其故,施琅曰:“藩欲吾輸金二千,吾業有千餘,再告貸數百則足矣。”眾人信以為真,都為施琅即將解脫災難而高興。傍晚時分,施琅提出去借銀子,衛兵不疑有他,一行二十餘人遂押著施琅一同離船上岸籌銀。行至一空曠偏僻處,施琅故意推說身乏,坐地不走,眾軍士疑心頓起,圍了上來。冷不妨施琅霍然而起,迅敏地將士兵打倒在地,然後借著茫茫夜色,消失於茂密的樹叢中。“夜二鼓,鄭氏果遣人慾害公。見已遁,歸報,乃環島遍索。”前來殺施琅的人空手而回,鄭成功立即下令全廈門戒嚴,遣人四處搜捕,並頒布命令:有藏匿施琅者,誅殺全家。

  據《襄壯公傳》記載,施琅逃脫後,為躲避鄭成功的追擊,藏身於山洞之中,晝伏夜出。連續五天五夜,施琅未曾覓得食物,饑渴難忍,自思長此以往亦非良策,遂決定冒險下山,去找自己的部下蘇茂。天色微明時,遠遠望見一早起的農夫在田間勞作,施琅四顧無人,便上前問路。農夫乍見,十分驚愕,心想就算是急於出門趕遠路之人,也不至於起得如此之早。稍近,農夫不由驚訝萬分地叫道:“爾非施公乎?本藩懸賞格購公急,猶在此乎!”農夫將施琅帶至家中,先向母親稟明了此事,然後殺雞煮粥,讓施琅飽餐了一頓。施琅對他不顧身家性命的義舉非常感激。在農夫家躲了幾天後,搜捕施琅的行動沒有半點鬆緩,施琅怕連累這良善人家,決定離開。乘著夜色,農夫帶著施琅上路了,一直送出十餘里地,方才灑淚相別:“公行矣!誓為公死勿敢泄。”施琅再三對農夫表達感激之情,然後小心翼翼地繼續趕路,逃至時任左先鋒鎮的蘇茂家中。

  據《襄壯施公傳》中所記,關於施琅逃難過程,流傳著這樣一個神奇的傳說。施琅告別農夫後,決定去找部將蘇茂,夜霧中慌不擇路,孤身來到大海邊。不敢問路,只得藏匿於荒谷中,連續幾天沒吃東西,幾乎餓死。這天一大早,施琅冒險出來尋找食物,正遇一退伍老兵在鋤園種地,急忙躲入溝中。老兵遠遠地望見溝中臥著一隻五花豹,驚得目瞪口呆,仿佛聽見有人對其耳語:“是箕水豹避難到此。”待驚魂稍定,認出是施琅。施琅見只老兵一人,壯膽上前,向其問路並將自己的遭遇告訴了他。老兵聽說過施琅的才能,對他溫言相慰,並給他拿來食物。施琅告知欲去尋蘇茂,老兵又代為引路,將其領至蘇茂處,方才離去。這種傳說雖然荒誕,但它折射出社會普遍存在的英雄情結,人們熱衷英雄神話和被神話了的英雄。一方面人們對逃亡中的施琅寄予同情,另一方面滿足了人們對英雄人物所特有的心理需要,更說明歷史是後人撰寫的這一事實。

  蘇茂曾是施琅部將,擔任副先鋒之職,為人磊落光明,重情重義。施琅突然出現,蘇茂不禁悲喜交集,為安全起見,將施琅藏在自家臥房中,謀劃營救之策。據《襄壯公傳》記載,第二天,蘇茂備好酒宴,召集施琅心腹舊將鄭文星、張猷、楊文、林照及其弟林福等前來聚會。在酒酣興濃時,蘇茂故意試探眾將,責備追捕施琅不力,眾將盡皆面露慍怒之色,紛紛託辭離去。次日,蘇茂再次宴請眾將,又怒責眾人,張猷、林照將筷子一擲,怒吼道:“若為公心腹,背義若此,吾曹何面目與俱生!”鄭文星、楊文蘇覺得蹊蹺,追問緣故,蘇茂見眾將對施琅一片忠心,於是說:“君輩共仗義,是吾心也!”遂實告以“公今在是”。眾將拜見施琅,相擁而泣。正在此時,一隊人馬奉命前來搜查蘇茂的家。這些士兵逐個房間仔細搜查,最後搜查到臥房,只見蘇茂之妻坐在床上,蚊帳高高地掛了起來,搜查者審視了一番,未見可疑之處。待搜查者遠去,蘇茂急入內室。此時,蘇茂之妻已是兩腿發軟,站不起身,蘇茂將妻子攙起,只見被子一掀,施琅從床上坐起身來。當天夜裡,蘇茂密備一隻小船,領眾將護送施琅上船。施琅終於平安離開了廈門,駕小船前往安平投奔鄭芝豹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