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這些還不夠,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身體調養非一日之功,長年累月的操勞患病絕不是短時之內能痊癒和康復,哪怕表面看起來無事,實際上或許仍舊有很深的病根存在。

  戲志才能下床走動,也就知道了郭嘉不聲不響住在了他隔壁數日,嘴上不說,他心中是非常感動,郭嘉跟他開玩笑說當年我生病時,在病床前無微不至的人可不是別人。

  張白騎想要投降給子孫後代換一條生路,秦宓帶著這個消息來向郭嘉稟報。

  郭嘉正在院中撫琴,琴聲優美,動聽悅耳,在一旁作為聽眾的戲志才臉色雖還有些蒼白,卻聽得極為入神,嘴角都情不自禁帶著一絲笑意。

  秦宓來到院中後沒有打擾郭嘉,待琴聲餘音散去,秦宓突然有些不知所措。

  戲志才在場,他倒兩頭為難,不知該說還是不說。

  瞧出秦宓似有難言之隱,戲志才一想就通,洒然一笑,舉起茶杯輕聲道“子勑大可視我如無物,你與主公談什麼,我都置若罔聞。”

  有些事情,想通想明白,聰明人就會變得灑脫。

  郭嘉一邊擦手一邊朗聲笑道“子勑但說無妨,志才馬上要去過閒雲野鶴的日子,他聽則聽了,要是想發表意見,我可不會理他半點。”

  戲志才聞言,抑制不住地笑了起來。

  秦宓見狀,也就不再猶豫,上前說道“張將軍來信,說張白騎有意乞降,只要主公放過他的子嗣便可,至少也要給張白騎留後。”

  郭嘉溫和的目光忽然變得凌厲,冷笑道“他有什麼資格跟我談條件?”

  第八十二章 罪無可恕

  也許是數年前徐和叛亂後,郭嘉對待跟著徐和叛亂的益州豪族沒有做到趕盡殺絕的地步,因此張白騎覺得他有底氣向郭嘉乞降。

  不管張白騎乞降是出於無奈還是自以為郭嘉會念及舊情網開一面,但郭嘉上一次對益州豪族從輕發落只是統治益州的策略,分化益州豪族內部而已,不存在優柔善待的想法,現在,張白騎絲毫沒有讓郭嘉從輕發落的資本。

  當張白騎毅然決然地走上造反這條路時,他鋌而走險的後果,就是與郭嘉徹底的決裂與對立。

  過往一切功勞已經被抹殺。

  郭嘉與張白騎是敵對,是彼此的敵人。

  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張白騎比我想像的要天真,他說反就反,說降就降,難道我殺的人不夠還是對他太仁慈了?”

  郭嘉冷笑不已。

  曾經,他寬恕過張白騎一次,本以為張白騎能長點記性,卻沒料到還真有死不悔改的蠢蛋。

  秦宓默然,張白騎的確沒什麼可同情的,但郭嘉是不是給人印象太仁慈了?倒是真有一些。

  益州太平無事的那些年,郭嘉幾乎沒有降下過怒火,在每個人面前都是一副人畜無害的笑容,對百姓,對官員,無論是政策還是待遇,都越發優厚,看上去,郭嘉就像是濟世君主,他雖奉行以法治人,卻在重罰之前都會派人複查案件,生怕冤枉或量刑過重。

  說郭嘉心懷憐憫也好,心性善良也罷,秦宓知道,如果旁人以為這樣的君主不會殺人,不會有雷霆怒火,那就大錯特錯,郭嘉表面謙和,上善若水,實際上已經到了喜怒不形於色,最好的面具不是沒有表情,而是始終保持微笑,他們這些官員時常也猜不透郭嘉的心思,猜不透就意味著不能完全洞悉郭嘉的想法,這樣官員們做事就無法投其所好,只能本分規矩。

  重劍無鋒,郭嘉的鋒芒早已收斂,但他不怒則已,一怒必定令八方顫動。

  曹操與袁紹激怒了郭嘉,曹操幾乎葬身關中,本是坐收漁利,卻最終還是賠上了夏侯惇,袁紹二十萬大軍湮沒關中,文丑鞠義客死他鄉,就連劉表根本沒有踏入益州半步,也被郭嘉bi得戰戰兢兢委曲求全,激怒郭嘉,就要付出代價。

  張白騎是微不足道,卻讓郭嘉更加憤怒,沒有什麼是比自己人在背後捅刀子更讓人心寒的了。

  “回復張燕,張白騎三族老少,照殺不誤張白騎想要投降,就給他一個痛快,否則,就慢慢跟他耗,反正如今他是瓮中之鱉,逃不掉了。”

  郭嘉不留情,張白騎造反那一刻,彼此就沒有再講情面的餘地。

  曹操有一條極為殘酷的軍法。

  要投降,趁早

  若大軍圍城,降者不赦

  這是震懾敵人的做法,卻有那麼幾分道理。

  孤城被圍,幾乎就已經是敗亡的下場,這個時候投降,是出於無可奈何的求生本能,曹操不赦免這個形勢下的降兵,目的就是殺激儆猴,做給以後的敵人看。

  千萬,千萬,不要讓我的軍隊圍住了你的城池

  否則,你投降我也不接受

  投降的機會,只存在勝負未分之時,若圍城之後,勝券在握,被圍困的人再想投降,對不起,晚了

  張白騎被圍困在漢平縣,十死無生,這個時候還想通過乞降來給子孫後代一條活路,簡直異想天開,不是郭嘉不給他活路走,而是他自己硬要朝閻王殿去。

  當郭嘉不接受張白騎乞降的消息傳到漢平縣外張燕大營後,張燕面無表情,邁步就朝外走去,打算將張白騎全家就地格殺。

  鄧芝擋在了張燕面前,道“將軍,不如詐張白騎,告知他主公接受他的乞降,但要他當面自刎,這樣,漢平縣眨眼可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