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亞口,我家快揭不開鍋了,你還拿我開心。”

  張亞口點點頭:“好吧,明天一早到我家來,我保證你的燒酒能換成大米。”

  次日晨,張雲卿穿了一雙新草鞋,腰上還系了一雙備用的,挑著一擔燒酒和張亞口一起出門。他們的方向是雪峰山腹地。

  過高沙,經洞口,前面便是雪峰天險。

  在雪峰山脈的門戶處,大自然鬼斧神工,將萬仞大山劈成兩半,一條深不見底的河水流經谷底,這裡便是有名的“雙壁岩”。

  路系在山腰,水流在谷底。一兩個人置身其中顯得何等渺小。

  路由青石板鋪成,已經歷經上千年。據《武岡縣誌》記載,從宋代開始,這裡就是連接長沙和湘西的重要驛道。若不是身臨其境,它的險要是難以想像的。行走時若向下望,再鎮定的人也會頭暈??腳下是萬丈深澗,嗚咽的河水奏出恐怖之音,古往今來,這裡不知吞噬了多少冤魂!

  提起雙壁岩,方圓百十里沒有一個人不毛骨悚然的。倒不是因為這裡險要,而是由於這裡歷代都是強盜出沒之地!

  宋代,武岡籍綠林好漢楊再興在沒有投靠岳飛之前,正是在這雙壁岩剪徑為生的!

  前面的張亞口停住了腳。張雲卿換了一隻肩,一邊抹汗,一邊抬起頭看了看,問道:“雙壁岩到了?”

  張亞口點點頭。按出門的規矩,凡過關卡或穿過強盜、野獸出沒之地,是不能夠答話的,否則,就被認為是一種不好的預兆。

  兩人開始提心弔膽走路,越是接近岩口天橋,心跳越激烈??那正是土匪行劫之地。

  在這裡出沒的土匪大多數受洞口巨匪朱雲漢翼護,他們三五成群,手持利器,憑著對地形的熟悉在此地襲擊過往路人。由於反抗,自然也少不了常有人葬身岩下。清早,如果有人發現這雙壁岩下的河裡浮著屍體??在此處,這現象和浮著幾條死魚一樣平常……

  過天橋時,張雲卿還是忍不住向橋下望,下面果然浮著一具無頭屍體,內心禁不住又是一顫,全身每一根汗毛都豎了起來……

  幸好今天早晨沒有土匪“關羊”。走過雙壁岩,下一道坡,便是古涼亭。涼亭在古楓樹的濃蔭下,另有一口清澈的古井。

  喝飽水,抹乾身上汗漬,張雲卿這才鬆了口氣,回頭發現雙壁岩石壁上懸掛了兩顆人頭。心裡暗自慶幸剛才沒有抬頭。

  “前天,官府派軍隊來過這裡。”張亞口解釋說,“其實這兩名死鬼並不是在這裡抓的,官兵沒有這樣的能力,他們在城裡抓了兩名盜賊,充做土匪在這裡殺死。”

  涼亭里早有一群路人在小憩,他們議論著雙壁岩的土匪,都說官軍才剿了匪,土匪會隱匿一段時間,目下是做生意的最好時機。無論針頭、線腦,或布匹、煙土、燒酒,只要挑過武岡界過到黔陽那邊,就能換來白花花的大洋。

  這消息是最令張雲卿振奮的。見他那興奮的樣子,張亞口道:“越是鬧匪患的地方,生意越好做。物以稀為貴,道理很簡單。等會兒遇上店家,他們會買你的酒??如果你想賣高價,就一直往深處走,別理他們。”

  張雲卿知道,張亞口是在向他傳經授道,他感激地點了點頭。

  起程了,成群結隊的生意人、挑夫浩浩蕩蕩向雪峰山縱深處邁進。張亞口很快也攬到了生意??替一位商客挑布匹上洪江。

  到了溪,果然有店家想買張雲卿的酒,而且價格比家鄉高一倍多。張雲卿不會說話,他一口拒絕,立即引起了店家的不快。張亞口見狀,忙賠著笑臉說:“老闆,這擔酒是我的,幾天前黔陽一個酒店就訂下。如果你們要,下次我一定帶來。”

  離開這個店,張亞口告訴他,凡在這條古道上開酒店的人,都有來頭,大多數是巨匪朱雲漢的屬下,對他們必須客氣,得罪不得。

  張雲卿連連點頭表示領會。

  張亞口問:“過了黔陽,生意就不會好了。賣了酒,你是先回家去,還是在路上等我回來?”

  張雲卿說:“我既不回去,也不等你。我要跟你上洪江,一路了解燒酒銷路情況??往後,我就專做這行生意。”

  張亞口點點頭:“看來你還真是有心人。實話告訴你,這條路的燒酒生意絕對好做??只是雙壁岩不好過呀!”

  兩人一路無話。到了黔陽,張雲卿以每斤酒換三斤大米的高價把一擔燒酒賣了,這價格比村莊附近高了三倍。因二百斤大米挑在肩上吃力,到了下一個酒店,他只好把米換成大洋。酒店老闆見他是賣燒酒的,十分客氣,並感慨這些年送酒進來的人少了,客人很難喝到酒,叮囑張雲卿下次一定送擔酒來。

  所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張雲卿喜不自禁,慶幸自己終於找到了一條生財之道。並感嘆這幾年的生意都白做了,若一開始就來這地方賣酒,說不準早就發了。最後,他向張亞口提議道:“亞口,你這腳夫不用當了,跟著我一起做燒酒生意吧!”

  張亞口不置可否,很久才說:“這條路你才第一次走,久了,你自然會明白。上路吧!”

  從黔陽到洪江不到半天路程。交了貨,打了尖,就有人來聯繫回程的貨??張亞口又攬了一擔鹽,從洪江挑至洞口,可得半吊腳錢。張雲卿頭一次走這麼遠的路程,還勝任不了挑夫的差事,更主要是因為他一心想做燒酒生意,對做挑夫不屑為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