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頁
我道:“既然早知他誅心未滅,你又何苦如他所願上船相送,你這般到底為何?”
不想他竟與我打起禪機,在劫道:“世事如有註定,便謂之為命,有人認命,有人不認命。然你可知,若要改命,必要付出代價,天地萬物,皆有法則,芸芸眾生皆無例外。”
“在劫,你想說明什麼?”
“遲早一天你會明白。”
“但現在我什麼都不明白!”
“時候未到。”
“何時才是時候?”
他沉默,沉默,沉默進漆黑的夜裡,最後淡淡一句:“也許,快了吧。”
想再說什麼,他一記轉身,“夜深風寒,回去吧。”倉促結束了話題,卻在且行且遠時,又突然回頭快速地說了一些話。
海風太大,而他又說得匆忙,神情意志都變得恍恍惚惚。回過神時,只留我一人在原地,還在咀嚼著他話中含義。到底他都說什麼了?我記不起來,唯獨那一句話格外清晰。
在劫悲憫地說,蕭晚風其實是個可憐人,可惜了……
回到廂房,看著蕭晚風的睡臉,我的思緒凌亂不堪。
縱觀蕭晚風這輩子,人世間至高榮譽,璀璨輝煌,他曾擁有殘酷而又激越的旅程,純真而又浪漫的歲月,盡收在血色殘陽的烽火台上。其人一生,來自對自由,對命運的一種追求,來自對平庸,對暗淡的一種征服。前塵盡了,轟轟烈烈已歸入平淡,攜手歸隱已是不舍不棄,這樣的人生,已經無愧於“活過”二字。
在劫卻說,蕭晚風是個可憐人,他在位蕭晚風可惜。
可惜什麼?蕭晚風的人生,還有什麼可遺憾的?
我覺得自己不該再想下去了,此刻的我,理應心懷對未來的美好願望,而不是忐忑不安。
是的,我對自己說,只要在劫明天離開了,一切都會平安無事。
蕭晚風醒來了,問:“想什麼呢,如此出神?”
提起他的手放在唇前親吻,我裝作輕鬆道:“剛剛在甲板上遇到了在劫,他說不去桃源了,明天靠岸後就下船,我們便尊重他的想法吧,你也別強留他了,好麼?”
蕭晚風靜靜看我,我回望著他,自己亦不曾察覺,眼中帶著虛弱的請求。
寬厚的大手撫過我的頭,他嘆息道:“別總是胡思亂想,明天我會讓他下船的。”
我的心微涼,如此模稜兩可的回答,只是讓在劫下船,卻未言明讓他安全離開。
為什麼就是不放過在劫,哪怕是我最大的請求,他都視而不見?
這個以為並沒有問出口,因為曾經問過,以前得不到答案,以後也不會有答案。
無論在劫還是蕭晚風,對於此事總緘默再三,言辭前所未有的一致,永遠都是那一句:總有一天你會明白,這都是為了你好。
我開始意識到,也許這一次將是我最後權衡在丈夫和弟弟之間的難關,若過去了,相安無事,若過不去,誰死誰傷?
暗自下定決心,明日定要拖住蕭晚風,以便讓在劫全身而退。
****
七月四日,天色陰沉,盂蘭節已至。
盂蘭由來,民間有傳說,閻王於每年農曆七月四日開鬼門關,放孤魂野鬼行於陽間接受供祭。七月十五子時,重關鬼門,所有鬼魂返回陰間。故七月又稱鬼月,十四至十五子時,乃是一年到頭至陰之時,百鬼盛行。
在劫下船之後,我以七月半祭拜蕭家祖先的習俗為由,留蕭晚風、長樂郡主和藺翟雲三人於船上祭祀。焚燒冥紙香火以及祈福消災時,亦時時不忘窺測三人去向,稍有異動便尋各種原由拖住。
蕭晚風於火盆中焚燒紙錢於先祖,與我說起蕭家列祖事跡。說的最多的便是他的父親,當年的老鄭國公。為了救他,老鄭國公不惜以割肉而飼子,苟全病子於人世,庇佑蕭氏基業於萬代。
“父親在世時曾找人測算蕭家運程,相士批有簽文:‘金麟豈是池中物,一朝風雲便化龍。龍吟九霄驚天變,風雲際會淺水游。’我父親聽了很高興,之後我便出生了,他認定我就是那命定化龍的孩子,將為蕭家帶來福澤,對我百般期待,然而我的身子不好,啼哭聲什弱,總一副病怏怏的模樣,所有看過我的人都說,這孩子恐不長命,宗親們無不失望,第二年晚月出生了,是個健康又充滿活力的新生兒,大家又找到了希望,只有父親不曾放棄,仍一心一意栽培,所以我一直努力,唯獨不想讓他失望。”
言至此處,蕭晚風眼眶微紅,向來極少在人前表露情緒,是因肩負著太多重任和期望,故而將自己藏得很深很深,然憶起對自己恩重如山的父親,又如何再能冷靜自處?
我輕撫他的脊樑,柔聲安慰:“你已能人所不能,相信你父親在天之靈,必然以你為榮。”
蕭晚風道:“不,我最終還是讓他失望了,十一歲那年,我早就已經死了。”
不忍他難過,我連忙道:“不是的,他不惜一切代價將你從鬼門關拉回來,又怎會對你失望。”
熊熊燃燒的火盆,將蕭晚風的臉映照出一圈圈詭異的紅暈,“父親之所以費盡心思讓我活下來,是因為……”
久不見他道出下文,我問:“是為了什麼?”
藺雲蓋在身後道:“事實真相不免殘酷,悅容若真想知,便讓我來告訴你吧。”
身為蕭晚風的妻子,焉能不想知道所有與他相關的事?於是俯身在前,虛心傾聽,便聞藺雲蓋道:“當年為老鄭國公測算蕭家運程的相士,就算窺得天命,卻只說了一半,下一半故意隱藏。”
我奇怪問:“他何故藏掖著不說?”
藺雲蓋道:“諸如我等相命之士,流傳一種說法:勢不可去盡話不可說盡,天機不可道盡,凡事太盡,性命勢必早盡。”
我瞭然點頭,道:“那麼下一半批文,想必是雲蓋先生算出?”
藺雲蓋頷首,我看了看蕭晚風面色,見他又恢復往日神態,稍微放下心來,繼而請教下段批文為何。
藺雲蓋道:“游夢驟醒轉頭空,不見丹青照九州。金碧龍殿全作土,獨留青冢向黃昏。”
我眼皮一跳,驚問:“何意?”
藺雲蓋長嘆息:“言下之意,帝業短暫,山河盡失,蕭氏一門,斷子絕孫!”
如此駭人聽聞,我大驚失色,長樂郡主聞之,也聲色俱變。
蕭晚風一手創立大昭,掃蕩六合,歸亂世於一統,歷史功績可謂登峰造極,在世人皆以為大昭江山固若金湯時,卻轉瞬土崩瓦解,一切皆應了那句“帝業短暫,山河盡失”,看來算命之說全非無稽之談。”
然“蕭氏一門,斷子絕孫”又如何可能?
若此說為真,想來以蕭晚風這等不認命的性格,必是他扭轉乾坤,改天換命了。
不知何故,我竟莫名其妙想起歷年來蕭晚風不合個性之舉,例如當年他用盡手段似火不讓蕭晚月與我一起,又如今日這般費盡心思要取在劫性命。蕭晚風生性向來豁達,山河變遷、改朝換代也僅付諸一笑,因何唯獨對這兩事如此執拗不可變通?莫非其中有某種不為人知的干係?那麼他當初明知我為他命中不祥之人,仍堅持娶我為妻,又是出自什麼目的,與蕭氏改命是否相關?
思之愈深,我心愈亂。
298
顯而易見,預測蕭家運程的簽文鮮為人知,否則長樂郡主聽後也不會如此大驚,果聽藺雲蓋道:“只有老鄭國公、晚風和我三人知曉蕭家滅門之命。”
如此老鄭國公當年割肉救子之舉便不難理解,父與子何等相似,皆是不認命著,逆天改命,也要子子孫孫繁衍下去。只是一事令我不解,老鄭國公此舉可謂父慈仁義,何故蕭晚風提及此事卻神態有異,而藺雲蓋又有“事實真相不免殘酷”之說?
剛要詢問,外頭傳來雜音,乃是外出置辦物資的隨從歸船了。
不知不覺已過去些時候了,我望向窗外,才知時值晌午,在劫是黎明時分離船,此刻想必已然走遠。此事終於告一段落,我笑了笑,繃緊精神不由鬆懈下來,疲憊感隨之而來,對於方才疑問也沒再追問下去,想著來日方長,自有時間相問。
先前忙於祭拜,此時才覺得飢餓,於是讓人撤了香燭供品,與蕭晚風回房用膳。
餐畢,困感驟然來襲,竟讓人把持不住,我唯恐睡後看不住蕭晚風,怕他臨時變卦,頒下追殺令,便難為自己,強忍困意。蕭晚風見我神色萎靡,道:“累了就睡會兒吧。”我搖了搖頭,堅持與他說話,催促他快些讓人拋錨起航,也好早日回到桃源。若是船離了岸,縱他有殺人之心,也力所不能及。
不想他竟與我打起禪機,在劫道:“世事如有註定,便謂之為命,有人認命,有人不認命。然你可知,若要改命,必要付出代價,天地萬物,皆有法則,芸芸眾生皆無例外。”
“在劫,你想說明什麼?”
“遲早一天你會明白。”
“但現在我什麼都不明白!”
“時候未到。”
“何時才是時候?”
他沉默,沉默,沉默進漆黑的夜裡,最後淡淡一句:“也許,快了吧。”
想再說什麼,他一記轉身,“夜深風寒,回去吧。”倉促結束了話題,卻在且行且遠時,又突然回頭快速地說了一些話。
海風太大,而他又說得匆忙,神情意志都變得恍恍惚惚。回過神時,只留我一人在原地,還在咀嚼著他話中含義。到底他都說什麼了?我記不起來,唯獨那一句話格外清晰。
在劫悲憫地說,蕭晚風其實是個可憐人,可惜了……
回到廂房,看著蕭晚風的睡臉,我的思緒凌亂不堪。
縱觀蕭晚風這輩子,人世間至高榮譽,璀璨輝煌,他曾擁有殘酷而又激越的旅程,純真而又浪漫的歲月,盡收在血色殘陽的烽火台上。其人一生,來自對自由,對命運的一種追求,來自對平庸,對暗淡的一種征服。前塵盡了,轟轟烈烈已歸入平淡,攜手歸隱已是不舍不棄,這樣的人生,已經無愧於“活過”二字。
在劫卻說,蕭晚風是個可憐人,他在位蕭晚風可惜。
可惜什麼?蕭晚風的人生,還有什麼可遺憾的?
我覺得自己不該再想下去了,此刻的我,理應心懷對未來的美好願望,而不是忐忑不安。
是的,我對自己說,只要在劫明天離開了,一切都會平安無事。
蕭晚風醒來了,問:“想什麼呢,如此出神?”
提起他的手放在唇前親吻,我裝作輕鬆道:“剛剛在甲板上遇到了在劫,他說不去桃源了,明天靠岸後就下船,我們便尊重他的想法吧,你也別強留他了,好麼?”
蕭晚風靜靜看我,我回望著他,自己亦不曾察覺,眼中帶著虛弱的請求。
寬厚的大手撫過我的頭,他嘆息道:“別總是胡思亂想,明天我會讓他下船的。”
我的心微涼,如此模稜兩可的回答,只是讓在劫下船,卻未言明讓他安全離開。
為什麼就是不放過在劫,哪怕是我最大的請求,他都視而不見?
這個以為並沒有問出口,因為曾經問過,以前得不到答案,以後也不會有答案。
無論在劫還是蕭晚風,對於此事總緘默再三,言辭前所未有的一致,永遠都是那一句:總有一天你會明白,這都是為了你好。
我開始意識到,也許這一次將是我最後權衡在丈夫和弟弟之間的難關,若過去了,相安無事,若過不去,誰死誰傷?
暗自下定決心,明日定要拖住蕭晚風,以便讓在劫全身而退。
****
七月四日,天色陰沉,盂蘭節已至。
盂蘭由來,民間有傳說,閻王於每年農曆七月四日開鬼門關,放孤魂野鬼行於陽間接受供祭。七月十五子時,重關鬼門,所有鬼魂返回陰間。故七月又稱鬼月,十四至十五子時,乃是一年到頭至陰之時,百鬼盛行。
在劫下船之後,我以七月半祭拜蕭家祖先的習俗為由,留蕭晚風、長樂郡主和藺翟雲三人於船上祭祀。焚燒冥紙香火以及祈福消災時,亦時時不忘窺測三人去向,稍有異動便尋各種原由拖住。
蕭晚風於火盆中焚燒紙錢於先祖,與我說起蕭家列祖事跡。說的最多的便是他的父親,當年的老鄭國公。為了救他,老鄭國公不惜以割肉而飼子,苟全病子於人世,庇佑蕭氏基業於萬代。
“父親在世時曾找人測算蕭家運程,相士批有簽文:‘金麟豈是池中物,一朝風雲便化龍。龍吟九霄驚天變,風雲際會淺水游。’我父親聽了很高興,之後我便出生了,他認定我就是那命定化龍的孩子,將為蕭家帶來福澤,對我百般期待,然而我的身子不好,啼哭聲什弱,總一副病怏怏的模樣,所有看過我的人都說,這孩子恐不長命,宗親們無不失望,第二年晚月出生了,是個健康又充滿活力的新生兒,大家又找到了希望,只有父親不曾放棄,仍一心一意栽培,所以我一直努力,唯獨不想讓他失望。”
言至此處,蕭晚風眼眶微紅,向來極少在人前表露情緒,是因肩負著太多重任和期望,故而將自己藏得很深很深,然憶起對自己恩重如山的父親,又如何再能冷靜自處?
我輕撫他的脊樑,柔聲安慰:“你已能人所不能,相信你父親在天之靈,必然以你為榮。”
蕭晚風道:“不,我最終還是讓他失望了,十一歲那年,我早就已經死了。”
不忍他難過,我連忙道:“不是的,他不惜一切代價將你從鬼門關拉回來,又怎會對你失望。”
熊熊燃燒的火盆,將蕭晚風的臉映照出一圈圈詭異的紅暈,“父親之所以費盡心思讓我活下來,是因為……”
久不見他道出下文,我問:“是為了什麼?”
藺雲蓋在身後道:“事實真相不免殘酷,悅容若真想知,便讓我來告訴你吧。”
身為蕭晚風的妻子,焉能不想知道所有與他相關的事?於是俯身在前,虛心傾聽,便聞藺雲蓋道:“當年為老鄭國公測算蕭家運程的相士,就算窺得天命,卻只說了一半,下一半故意隱藏。”
我奇怪問:“他何故藏掖著不說?”
藺雲蓋道:“諸如我等相命之士,流傳一種說法:勢不可去盡話不可說盡,天機不可道盡,凡事太盡,性命勢必早盡。”
我瞭然點頭,道:“那麼下一半批文,想必是雲蓋先生算出?”
藺雲蓋頷首,我看了看蕭晚風面色,見他又恢復往日神態,稍微放下心來,繼而請教下段批文為何。
藺雲蓋道:“游夢驟醒轉頭空,不見丹青照九州。金碧龍殿全作土,獨留青冢向黃昏。”
我眼皮一跳,驚問:“何意?”
藺雲蓋長嘆息:“言下之意,帝業短暫,山河盡失,蕭氏一門,斷子絕孫!”
如此駭人聽聞,我大驚失色,長樂郡主聞之,也聲色俱變。
蕭晚風一手創立大昭,掃蕩六合,歸亂世於一統,歷史功績可謂登峰造極,在世人皆以為大昭江山固若金湯時,卻轉瞬土崩瓦解,一切皆應了那句“帝業短暫,山河盡失”,看來算命之說全非無稽之談。”
然“蕭氏一門,斷子絕孫”又如何可能?
若此說為真,想來以蕭晚風這等不認命的性格,必是他扭轉乾坤,改天換命了。
不知何故,我竟莫名其妙想起歷年來蕭晚風不合個性之舉,例如當年他用盡手段似火不讓蕭晚月與我一起,又如今日這般費盡心思要取在劫性命。蕭晚風生性向來豁達,山河變遷、改朝換代也僅付諸一笑,因何唯獨對這兩事如此執拗不可變通?莫非其中有某種不為人知的干係?那麼他當初明知我為他命中不祥之人,仍堅持娶我為妻,又是出自什麼目的,與蕭氏改命是否相關?
思之愈深,我心愈亂。
298
顯而易見,預測蕭家運程的簽文鮮為人知,否則長樂郡主聽後也不會如此大驚,果聽藺雲蓋道:“只有老鄭國公、晚風和我三人知曉蕭家滅門之命。”
如此老鄭國公當年割肉救子之舉便不難理解,父與子何等相似,皆是不認命著,逆天改命,也要子子孫孫繁衍下去。只是一事令我不解,老鄭國公此舉可謂父慈仁義,何故蕭晚風提及此事卻神態有異,而藺雲蓋又有“事實真相不免殘酷”之說?
剛要詢問,外頭傳來雜音,乃是外出置辦物資的隨從歸船了。
不知不覺已過去些時候了,我望向窗外,才知時值晌午,在劫是黎明時分離船,此刻想必已然走遠。此事終於告一段落,我笑了笑,繃緊精神不由鬆懈下來,疲憊感隨之而來,對於方才疑問也沒再追問下去,想著來日方長,自有時間相問。
先前忙於祭拜,此時才覺得飢餓,於是讓人撤了香燭供品,與蕭晚風回房用膳。
餐畢,困感驟然來襲,竟讓人把持不住,我唯恐睡後看不住蕭晚風,怕他臨時變卦,頒下追殺令,便難為自己,強忍困意。蕭晚風見我神色萎靡,道:“累了就睡會兒吧。”我搖了搖頭,堅持與他說話,催促他快些讓人拋錨起航,也好早日回到桃源。若是船離了岸,縱他有殺人之心,也力所不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