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逃脫被殲命運的法西斯殘餘部隊,突圍後向挪威北部逃竄。退卻中,他們使出了全面破壞的手段:爆破橋樑、道路涵洞;搗毀了路側岩壁,堵塞了通道;用飛機轟炸路基;在道路、路側,特別是隘路、彎路上埋設地雷。
敵人派出後衛依託預有準備的中間陣地,妄圖遲滯我軍前進,擺脫我軍,爭取時間,以便在挪威北部和尼克利地區組織兩個新的防禦地區。因此,我軍面臨著雙重任務:一是徹底消滅尼克利地區的法西斯德軍,奪取德國最重要的工業區;二是對挪威北部的德國海軍基地實施突擊,支援挪威居民從占領軍的壓迫下解放出來。這意味著紅軍必須越過挪威國界。
七百年前,俄羅斯人正是在這裡同挪威人會晤的。當時,“諾夫哥羅德大公”同挪威國王哈康·哈康森的臣民簽訂了關於科拉半島邊境區的友好協定。過了七個世紀以後,現在又要解決鞏固兩國間睦鄰關係的問題。摩爾曼斯克州與挪威的芬馬克郡接壤,我軍第131 軍在伍奧列米亞爾維湖附近一接近挪威國界,就首先肯定了這一事實。
在尼克利地區,由德國將軍弗格利指揮的軍隊集群負責防守。弗格利把從盧奧斯塔里撤退來的和從芬蘭轉移來的部隊和分隊收攏到一起,企圖按照柏林的旨意,儘可能長期地堅持抵抗。然而,卡累利阿方面軍只用了一個禮拜就到了尼克利,又用了五天時間就打通了庫奧爾普卡斯山與瑙齊之間八十公里的荒涼、多石的沼澤地。10月27日,M ·阿布薩利亞莫夫少將的第31軍從東,輕步兵第127 軍從北突入了瑞齊。南面就是已退出戰爭的芬蘭。
要對付挪威北部的德國基地就比較複雜了。我得知我軍已經到達挪威邊界後,立即把情況報告了史達林,並請求批准打過國界。同時,我還陳述了方面軍首長關於奪取德軍在該地的主要海空軍基地基爾克內斯的方案。坦率地說,我除期待批准以外,還想在軍隊政治行動方針方面聽到一些指示。最高統帥對這個問題的答覆卻十分簡短:“這個方案很好!”在挪威境內的作戰就這樣開始了。當時,挪威是紅軍從希特勒枷鎖下帶來解放的第七個國家。
10月22日,第131 軍打響了奪取托爾內特市的戰鬥。同時,海軍步兵在艦炮的支援下掃清了海岸地帶。敵人向希爾克內斯撤退,途中設置了各種障礙並大肆破壞道路。通往基爾克內斯的道路埋了大量地雷,海灣的吊橋已被炸毀。敵人還以火炮、迫擊炮的火力阻撓我軍排雷,遲滯我軍的前進速度。這時,我們想用水陸兩用汽車和魚船強渡亞爾灣,繞過敵人。海灣兩岸是陡峭的岩石。找到一個入水處頗不容易。水陸兩用汽車終於下了海灣。炮彈在前方和右側爆炸,右側湧起大浪,炮彈炸出的漩渦打著轉。這時,漁船就顯得比輕型水陸兩用汽車穩當多了。幾輛水陸兩用汽車被打翻沉沒了。乘坐兩隻摩托艇出海的挪威愛國者給戰士們很大幫助。他們不顧敵人的射擊,救起了被擊毀的水陸兩用汽車的乘員,並把他們送上了對岸。後來在強渡埃爾維涅斯海灣時,只好重新設法,第14師用木箋建起了登陸渡口,當地居民又支援了我們。漁民П·尼爾森、T ·巴洛和M ·甘森的名字給我留下特別深的記憶。這些愛國者把紅軍的勝利看作是自己的切身事業,不惜一切力量設法援助俄國兄弟。在伯克峽灣的M ·漢德森和y ·漢森也是這樣。
10月25日晨9 時,我先頭部隊突入基爾克內斯。眼前一片淒涼景象。德軍撤退時炸毀了所有港口設施,破壞了辦公大樓和住房。只有城郊某些地方的小房奇蹟般地保存下來。當槍聲停息,恢復了平靜時,為了逃避法西斯匪徒而被迫躲到山洞裡的城市居民,才陸續出現。基爾克內斯的居民興高采烈地歡迎了蘇聯軍人。令人感動的是,這些平時沉默寡言的北極人都熱淚盈眶地擁抱了自己的解放者。姑娘們對我受傷戰士給予了關懷、照料,小伙子們則幫著把他們送往醫院。
現在,在基爾克內斯市中心矗立著一個手持衝鋒鎗的蘇軍戰士石像。這是挪威雕塑家C ·弗里德里克森創作的石雕。在石雕上刻著:“紀念1944年解放基爾克內斯市的英勇蘇聯戰士”。
我國的作品已不止一次提到基爾克內斯,但是,總給讀者留下一種印象,似乎在挪威北部被解放的好象只是一個基爾克內斯。但事實並非如此。在那些日子裡曾經見過戰士帽上的紅星的,我還可列舉出一些很大的居民地:孔格—奧斯卡爾—Ⅱ、克羅夫特費特布克特、斯圖布格特、托爾內特、比約爾納萬、桑內斯、弗斯戈德、維耶倫、特龍松、斯萬維克、沃克特爾勃利格、隆菲奧德鮑特、布霍爾門、蒙克爾文、內登等。
內登是卡累利阿方面軍到達的最後一個居民點。繼續追擊敵人是不合適的。小股分散的德軍都成了挪威抵抗運動戰士的俘虜。再往前就是遍布海灣的荒涼的山區。極夜就要來臨。暴風雪已經開始。路上滿是積雪和幾乎無法克服的雪堆。派往西北方向的偵察報告說,行動極端困難,沒有發現敵人。
在10月28日召開的方面軍軍事委員會會議上,我們判定,戰役已經結束。卡累利阿方面軍和北方艦隊受領的任務已全部完成:法西斯德寇已被消滅,其殘餘部隊已被趕出蘇聯北方,我們支援了挪威的解放。10月29日凌晨,我打電話給大本營,報告了方面軍軍事委員會關於結束戰役的決心。
敵人派出後衛依託預有準備的中間陣地,妄圖遲滯我軍前進,擺脫我軍,爭取時間,以便在挪威北部和尼克利地區組織兩個新的防禦地區。因此,我軍面臨著雙重任務:一是徹底消滅尼克利地區的法西斯德軍,奪取德國最重要的工業區;二是對挪威北部的德國海軍基地實施突擊,支援挪威居民從占領軍的壓迫下解放出來。這意味著紅軍必須越過挪威國界。
七百年前,俄羅斯人正是在這裡同挪威人會晤的。當時,“諾夫哥羅德大公”同挪威國王哈康·哈康森的臣民簽訂了關於科拉半島邊境區的友好協定。過了七個世紀以後,現在又要解決鞏固兩國間睦鄰關係的問題。摩爾曼斯克州與挪威的芬馬克郡接壤,我軍第131 軍在伍奧列米亞爾維湖附近一接近挪威國界,就首先肯定了這一事實。
在尼克利地區,由德國將軍弗格利指揮的軍隊集群負責防守。弗格利把從盧奧斯塔里撤退來的和從芬蘭轉移來的部隊和分隊收攏到一起,企圖按照柏林的旨意,儘可能長期地堅持抵抗。然而,卡累利阿方面軍只用了一個禮拜就到了尼克利,又用了五天時間就打通了庫奧爾普卡斯山與瑙齊之間八十公里的荒涼、多石的沼澤地。10月27日,M ·阿布薩利亞莫夫少將的第31軍從東,輕步兵第127 軍從北突入了瑞齊。南面就是已退出戰爭的芬蘭。
要對付挪威北部的德國基地就比較複雜了。我得知我軍已經到達挪威邊界後,立即把情況報告了史達林,並請求批准打過國界。同時,我還陳述了方面軍首長關於奪取德軍在該地的主要海空軍基地基爾克內斯的方案。坦率地說,我除期待批准以外,還想在軍隊政治行動方針方面聽到一些指示。最高統帥對這個問題的答覆卻十分簡短:“這個方案很好!”在挪威境內的作戰就這樣開始了。當時,挪威是紅軍從希特勒枷鎖下帶來解放的第七個國家。
10月22日,第131 軍打響了奪取托爾內特市的戰鬥。同時,海軍步兵在艦炮的支援下掃清了海岸地帶。敵人向希爾克內斯撤退,途中設置了各種障礙並大肆破壞道路。通往基爾克內斯的道路埋了大量地雷,海灣的吊橋已被炸毀。敵人還以火炮、迫擊炮的火力阻撓我軍排雷,遲滯我軍的前進速度。這時,我們想用水陸兩用汽車和魚船強渡亞爾灣,繞過敵人。海灣兩岸是陡峭的岩石。找到一個入水處頗不容易。水陸兩用汽車終於下了海灣。炮彈在前方和右側爆炸,右側湧起大浪,炮彈炸出的漩渦打著轉。這時,漁船就顯得比輕型水陸兩用汽車穩當多了。幾輛水陸兩用汽車被打翻沉沒了。乘坐兩隻摩托艇出海的挪威愛國者給戰士們很大幫助。他們不顧敵人的射擊,救起了被擊毀的水陸兩用汽車的乘員,並把他們送上了對岸。後來在強渡埃爾維涅斯海灣時,只好重新設法,第14師用木箋建起了登陸渡口,當地居民又支援了我們。漁民П·尼爾森、T ·巴洛和M ·甘森的名字給我留下特別深的記憶。這些愛國者把紅軍的勝利看作是自己的切身事業,不惜一切力量設法援助俄國兄弟。在伯克峽灣的M ·漢德森和y ·漢森也是這樣。
10月25日晨9 時,我先頭部隊突入基爾克內斯。眼前一片淒涼景象。德軍撤退時炸毀了所有港口設施,破壞了辦公大樓和住房。只有城郊某些地方的小房奇蹟般地保存下來。當槍聲停息,恢復了平靜時,為了逃避法西斯匪徒而被迫躲到山洞裡的城市居民,才陸續出現。基爾克內斯的居民興高采烈地歡迎了蘇聯軍人。令人感動的是,這些平時沉默寡言的北極人都熱淚盈眶地擁抱了自己的解放者。姑娘們對我受傷戰士給予了關懷、照料,小伙子們則幫著把他們送往醫院。
現在,在基爾克內斯市中心矗立著一個手持衝鋒鎗的蘇軍戰士石像。這是挪威雕塑家C ·弗里德里克森創作的石雕。在石雕上刻著:“紀念1944年解放基爾克內斯市的英勇蘇聯戰士”。
我國的作品已不止一次提到基爾克內斯,但是,總給讀者留下一種印象,似乎在挪威北部被解放的好象只是一個基爾克內斯。但事實並非如此。在那些日子裡曾經見過戰士帽上的紅星的,我還可列舉出一些很大的居民地:孔格—奧斯卡爾—Ⅱ、克羅夫特費特布克特、斯圖布格特、托爾內特、比約爾納萬、桑內斯、弗斯戈德、維耶倫、特龍松、斯萬維克、沃克特爾勃利格、隆菲奧德鮑特、布霍爾門、蒙克爾文、內登等。
內登是卡累利阿方面軍到達的最後一個居民點。繼續追擊敵人是不合適的。小股分散的德軍都成了挪威抵抗運動戰士的俘虜。再往前就是遍布海灣的荒涼的山區。極夜就要來臨。暴風雪已經開始。路上滿是積雪和幾乎無法克服的雪堆。派往西北方向的偵察報告說,行動極端困難,沒有發現敵人。
在10月28日召開的方面軍軍事委員會會議上,我們判定,戰役已經結束。卡累利阿方面軍和北方艦隊受領的任務已全部完成:法西斯德寇已被消滅,其殘餘部隊已被趕出蘇聯北方,我們支援了挪威的解放。10月29日凌晨,我打電話給大本營,報告了方面軍軍事委員會關於結束戰役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