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我還擔心那些水陸兩用汽車。為了不停頓地克服水障礙,特別是在許許多多河流、港漢縱橫交錯的沿海地帶前進,給我們派來了兩個水陸兩用汽車營(當然也是根據我們的請求)。這兩個營預定將配屬給在進攻途中會遇到水障礙的那些兵團和部隊。在我的腦海里,時而展現出水陸兩用汽車越過港漢的情景,時而又閃現出一道道騰空而起的橋樑。因為我們派到敵後去的不是普通的偵察兵,而是由性格剛毅的д·A ·克魯茨基赫中校工程師訓練出來的三個工兵支隊。這些支隊發來的寶貴情報,將使方面軍首長掌握敵防禦中所發生的變化。此外,工兵們還要檢查道路,爆破橋樑,破壞通信線路,瓦解敵後方的工作。最後,他們要不斷引導我強擊航空兵和轟炸航空兵飛向集結的敵軍部隊。在進攻過程中,預定在敵後再空投兩個工兵支隊,所以我要考慮,把它們用在哪裡和怎樣使用最好。
10月7 日清晨到來了。我在炮火準備開始前幾分鐘來到觀察所。炮兵司令員傑格佳廖夫將軍以及方面軍指揮機關的其他負責人已經到了那裡。眼前是一片荒涼、寧靜的凍土。在一個個小丘上空,微風拂動著一層薄霧。時而飄下幾點雨珠。看不出一點有軍隊的徵候。四周一片寂靜。時針指向8 時。突然響起一陣巨響,接著連接成一片呼嘯聲。衝擊的炮火準備開始了。炮兵進行了兩個半小時的射擊。炮火準備結束時,在敵軍陣地上已經什麼都看不到。視力所及,整個大地都被濃煙籠罩。隨後又飄起了薄薄的雪花,空中的能見度己被完全湮沒。因此,只好取消航空兵出動。然而,改變別的一切已為時過晚。實際上,我們曾預見到天氣的搗亂,便給戰爭之神下達了補充任務,所以現在一切希望都寄托在炮兵身上了。10時30分,炮兵準時向縱深轉移了火力,幾分鐘後,“烏拉!”的喊聲便傳到了觀察所。這是步兵發起了衝擊。進攻開始了。
第131 軍第一天就到達了季托夫卡河。第99軍起初發展不太順利,未能攻占敵主要防禦地帶的各支撐點。第一梯隊步兵分隊一發起衝擊,就遭到猛烈射擊,被迫臥倒。這時,一向表現機智、堅定的軍長C ·п·米庫利斯基少將定下了大膽然而正確的決心:既然晝間未能粉碎敵人,那就夜間再干。24時整,士兵們一面咀咒著德寇和惡劣天氣,一面向前猛衝,這一次法西斯德軍頂不住了。晨8 時,我軍攻占了敵軍前沿。
在觀察所一接到突破了敵人防禦的報告,我就乘車來到作戰地點。到處都可以看到我軍炮火的痕跡:被擊毀的火炮和迫擊炮翻倒在地;被炸毀的火力點和掩蔽部都變成黑色。在許多穿著帶有鐵製火絨草標誌的骯髒綠大衣、戴著船形帽的屍體中,還混雜著穿工作服的屍體。屍體旁有幾台鑽機,掩體裡有壓氣機。看來,德寇直到最後一分鐘還在構築防禦工事。
10月9 日傍晚,我用直通電話同戈洛夫科聯繫並轉告他,從斯列德尼半島進攻的時機到了。同時,我命令集團軍司令員謝爾巴科夫讓皮加列維奇中將的軍隊集群出動。該集群下轄的各兵團配置在西利察河以東,即德寇突入我領土最深、妄圖進到摩爾曼斯克之處。皮加利維奇的軍隊集群在大雪中轉入進攻。當夜,海軍登陸兵在馬季烏奧諾海灣上陸,翻過穆斯特一童圖里山,分割了敵部分兵力後,向佩特薩莫推進。
從最遠的左翼也傳來了佳音。輕步兵第126 軍在索洛維約夫上校指揮下在那裡實施迂迴機動。所有金屬裝具預先都已包紮好,火炮、迫擊炮和機槍都用馬和鹿馱載。各部隊靜悄悄地行進。強渡河流是十分艱苦的。戰士們背著武器和彈藥在齊腰深的冰水中走過。在通往庫奧爾普卡斯峰的接近地,戰士們像登山運動員一樣,沿著荒瘠光滑的石山,魚貫前進。但是,什麼都阻擋不住他們前進。1944年12月6 日的《真理報》這樣寫道:“穿越凍土地帶進軍,這本身就是一樁英雄的業績,只有無限忠於自己的軍人天職、忠於自己祖國的蘇聯軍人才能勝任這一業績。
在不平凡的進軍的第四大,第126 軍抵達了佩特薩莫——薩爾米雅爾維道路和盧奧斯塔里以西,並切斷了道路。敵人丟掉了通向南方的主要交通線,便使用現有的一切力量,向第126 軍撲來。德軍赫利特澤爾中將回憶說:“所有摩托化部隊、所有能搭載運輸車輛的部隊,都強行軍,趕往科洛希奧基地區。”
後來,在我軍步兵當面還出現了“挪威”自行偵察旅、機場勤務營以及敵人其他許多部隊和分隊。他們向我們湧來,來到了眼前……“但是,我軍打退了敵人瘋狂的衝擊,然後重新前進,切斷了從佩特薩莫到托爾內特的第二條道路。現在,敵北方集團已喪失了最後的陸上交通線。
輕步兵第127 軍在г·A ·朱可夫少將指揮下尾隨友軍前進。夜間,該軍奪占了盧奧斯塔里的機場,隨後與第99軍第114 師配合肅清了該居民地的敵軍。由於海軍步兵和皮加列維奇集群各兵團正由東向佩特薩莫接近,第131 軍由南挺進,海軍步兵第72旅在西面監視敵人。10月13日北方艦隊登陸兵攻占利納哈馬里港灣以後,便由北對敵造成威脅。現在,堅守佩特薩莫之敵已被四面包圍起來。戰鬥很快打響了。經過兩天激戰,在佩特薩莫上空也飄起了紅旗。早在1533年,俄羅斯人就在佩琴加蓋起了第一批小房。最初這個便於海船停靠的廣闊海灣,後來成了港口。它曾幾次更換“主人”,現在,歷史給它恢復了在第一代居民後裔的旗幟下嶄露新顏的權利。
10月7 日清晨到來了。我在炮火準備開始前幾分鐘來到觀察所。炮兵司令員傑格佳廖夫將軍以及方面軍指揮機關的其他負責人已經到了那裡。眼前是一片荒涼、寧靜的凍土。在一個個小丘上空,微風拂動著一層薄霧。時而飄下幾點雨珠。看不出一點有軍隊的徵候。四周一片寂靜。時針指向8 時。突然響起一陣巨響,接著連接成一片呼嘯聲。衝擊的炮火準備開始了。炮兵進行了兩個半小時的射擊。炮火準備結束時,在敵軍陣地上已經什麼都看不到。視力所及,整個大地都被濃煙籠罩。隨後又飄起了薄薄的雪花,空中的能見度己被完全湮沒。因此,只好取消航空兵出動。然而,改變別的一切已為時過晚。實際上,我們曾預見到天氣的搗亂,便給戰爭之神下達了補充任務,所以現在一切希望都寄托在炮兵身上了。10時30分,炮兵準時向縱深轉移了火力,幾分鐘後,“烏拉!”的喊聲便傳到了觀察所。這是步兵發起了衝擊。進攻開始了。
第131 軍第一天就到達了季托夫卡河。第99軍起初發展不太順利,未能攻占敵主要防禦地帶的各支撐點。第一梯隊步兵分隊一發起衝擊,就遭到猛烈射擊,被迫臥倒。這時,一向表現機智、堅定的軍長C ·п·米庫利斯基少將定下了大膽然而正確的決心:既然晝間未能粉碎敵人,那就夜間再干。24時整,士兵們一面咀咒著德寇和惡劣天氣,一面向前猛衝,這一次法西斯德軍頂不住了。晨8 時,我軍攻占了敵軍前沿。
在觀察所一接到突破了敵人防禦的報告,我就乘車來到作戰地點。到處都可以看到我軍炮火的痕跡:被擊毀的火炮和迫擊炮翻倒在地;被炸毀的火力點和掩蔽部都變成黑色。在許多穿著帶有鐵製火絨草標誌的骯髒綠大衣、戴著船形帽的屍體中,還混雜著穿工作服的屍體。屍體旁有幾台鑽機,掩體裡有壓氣機。看來,德寇直到最後一分鐘還在構築防禦工事。
10月9 日傍晚,我用直通電話同戈洛夫科聯繫並轉告他,從斯列德尼半島進攻的時機到了。同時,我命令集團軍司令員謝爾巴科夫讓皮加列維奇中將的軍隊集群出動。該集群下轄的各兵團配置在西利察河以東,即德寇突入我領土最深、妄圖進到摩爾曼斯克之處。皮加利維奇的軍隊集群在大雪中轉入進攻。當夜,海軍登陸兵在馬季烏奧諾海灣上陸,翻過穆斯特一童圖里山,分割了敵部分兵力後,向佩特薩莫推進。
從最遠的左翼也傳來了佳音。輕步兵第126 軍在索洛維約夫上校指揮下在那裡實施迂迴機動。所有金屬裝具預先都已包紮好,火炮、迫擊炮和機槍都用馬和鹿馱載。各部隊靜悄悄地行進。強渡河流是十分艱苦的。戰士們背著武器和彈藥在齊腰深的冰水中走過。在通往庫奧爾普卡斯峰的接近地,戰士們像登山運動員一樣,沿著荒瘠光滑的石山,魚貫前進。但是,什麼都阻擋不住他們前進。1944年12月6 日的《真理報》這樣寫道:“穿越凍土地帶進軍,這本身就是一樁英雄的業績,只有無限忠於自己的軍人天職、忠於自己祖國的蘇聯軍人才能勝任這一業績。
在不平凡的進軍的第四大,第126 軍抵達了佩特薩莫——薩爾米雅爾維道路和盧奧斯塔里以西,並切斷了道路。敵人丟掉了通向南方的主要交通線,便使用現有的一切力量,向第126 軍撲來。德軍赫利特澤爾中將回憶說:“所有摩托化部隊、所有能搭載運輸車輛的部隊,都強行軍,趕往科洛希奧基地區。”
後來,在我軍步兵當面還出現了“挪威”自行偵察旅、機場勤務營以及敵人其他許多部隊和分隊。他們向我們湧來,來到了眼前……“但是,我軍打退了敵人瘋狂的衝擊,然後重新前進,切斷了從佩特薩莫到托爾內特的第二條道路。現在,敵北方集團已喪失了最後的陸上交通線。
輕步兵第127 軍在г·A ·朱可夫少將指揮下尾隨友軍前進。夜間,該軍奪占了盧奧斯塔里的機場,隨後與第99軍第114 師配合肅清了該居民地的敵軍。由於海軍步兵和皮加列維奇集群各兵團正由東向佩特薩莫接近,第131 軍由南挺進,海軍步兵第72旅在西面監視敵人。10月13日北方艦隊登陸兵攻占利納哈馬里港灣以後,便由北對敵造成威脅。現在,堅守佩特薩莫之敵已被四面包圍起來。戰鬥很快打響了。經過兩天激戰,在佩特薩莫上空也飄起了紅旗。早在1533年,俄羅斯人就在佩琴加蓋起了第一批小房。最初這個便於海船停靠的廣闊海灣,後來成了港口。它曾幾次更換“主人”,現在,歷史給它恢復了在第一代居民後裔的旗幟下嶄露新顏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