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被大家遺忘了的午飯時刻,已在開始渡過斯維里河。第7 集團軍作好了強渡該河與突破敵人防禦的準備。密集的炮火正在殺傷第二和第三塹壕內的敵人,我軍的坦克和自行火炮正在向對岸進行直接瞄準躬擊,炮彈從似乎已開始強渡的先遣支隊頭頂飛過,短暫的炮火中斷使芬蘭人警覺起來。怎麼回事?是大規模渡河嗎?一個個載著士兵的木筏正離開俄方河岸駛來。這時,西岸原先啞然無聲的火力點突然響了起來。但是,被芬軍當作士兵的,卻是放在木筏和船上佯裝渡河的草人。帶著這些草人首先進入斯維里河的是十六名近衛軍人。後來,他們獲得了蘇聯英雄的稱號。我軍觀察員標定了活躍起來的敵火力點的位置,隨後便進行了瞄準射擊。敵人保留了一部分兵器,非到緊要關頭不投入使用。現在這個關頭到來了,而且也確實緊要,只不過不是用來對付他準備對付的人。
炮火準備又進行了七十五分鐘,前線在顫動。偵察梯隊用了五分鐘就在四公里寬的地帶渡過了斯維里河,並在敵人障礙物中開闢了通路。被拔掉了牙齒的敵人驚慌失措。就在他眼皮下,二百輛水陸兩用汽車和其他浮游器材下了河,幾個航次就把米羅諾夫將軍的近衛第37軍的戰士們從己岸送上了敵岸,近衛戰士們突破了敵人防禦,擴大了登陸場。當天色黃昏,太陽下山時,我軍工兵已架好兩座橋樑和二十座門橋。接著,主力和坦克投入了戰鬥。戰線不均衡地捲曲著,漸漸向北和西北退縮。
這時,第32集團軍也轉入全面進攻。有些兵團進展得較快。例如,第313 師於6月21 日凌晨便悄俏地強渡了白海一波羅的海運河,隨後攻占工波韋涅茨市。該師戰士們利用林中小路向梅德韋日那戈爾斯克迅速前進。正當受騙的芬軍向飄浮在斯維里河上的草人射擊時,我得知了上述情況。當第7 集團軍的坦克隆隆地開上斯維里河上的門橋時,第32集團軍已進入平杜什市。真不錯!戰鬥第一天就前進了十六公里。Ф·д·戈列連科沒有浪費時間。又經過兩晝夜頑強戰鬥,他的部隊已進入梅德韋日那戈爾斯克。第32集團軍以其左翼從北轉向奧涅加湖,其中央向前延伸,這樣就擴大了登陸場。集團軍預備隊向彼得羅扎沃茨克方向不斷發展勝利。奧涅加湖的各個湖灣伸向西北,吞沒了這裡的廣大幅員。湖灣所到之處常有冰川流過。過去,卵石和冰塊曾一度向前涌動,洶湧地匯入灰色的湖水中。原來的森森王國變成了水鄉,又出現許多沙洲。後來,在一個沙洲上建起了孔多波加市。往西一百公里,沼澤地逐漸彼丘陵代替,波羅索澤羅湖就在這裡,丘陵地南緣與曼謝利基梯地相連。現在,第32集團軍的戰士們正是沿這兩個方向迅速前進。
通過卡累利阿首府的口子終於形成了。從彼得羅扎沃茨克到蘇奧耶爾維的鐵路是穿過這個口子的大動脈,但我軍航空兵通過密集空襲已炸毀了這條鐵路。第7 集團軍從南面推進。芬軍仍指望固守奧涅加湖西岸。但奧涅加湖區艦隊往這裡輸送了登陸兵。到6 月28日,我軍一個旅攻占了彼得羅扎沃茨克。全城居民湧上街頭,舉行了數小時的隆重遊行。但是,沒有誰比被關進過鐵絲網的人更高興。兩萬名蘇聯公民從監禁中獲得自由,滿含熱淚歡迎軍隊一解放者。他們訴說了法西斯奴役的恐懼,訴說了所受的苦役、拷打、嘲弄和天天面臨的死亡威脅。勿庸贅言,在此以後,蘇聯軍人的進攻激情有多麼高!
當Ф·д·戈列連科的集團軍由北向南屢戰屢進的時候,A ·H ·克魯季科夫的軍隊也沿拉多加湖湖岸迎頭前進。最初戰線截斷了這裡的斯維里河河床。斯維里河從奧涅加環形運河延伸,直到新拉多加運河。第7 集團軍左翼的塹壕與河灣重疊,而右翼的陣地則離開河床,向南退縮。當強渡斯維里河時,第7 集團軍左翼一面擴大登陸場,一面向西北前伸。這裡又是我軍的主要突擊方向。這時,右翼剛接近到斯維里河。河流與戰線相互交叉,而在波德波羅日那就形成了直角。為奪取該居民地展開了頑強戰鬥。我軍為占領該地是付出了代價的,這在整個芬軍防線上都是如此,但防線終於崩潰了。我軍的前進加快了,但是由於敵人的頑抗和地形的艱險,前進仍然不易。
當年6 月下旬作戰的一些情節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至今仍可記起。敵人死守著拉多加湖湖岸,在奧洛涅茨築壘地域對我軍的進攻抵抗尤為兇猛。當時拉多加湖區艦隊在奧洛涅茨以北輸送了登陸兵,切斷了敵人的交通線。當芬軍第5 軍倉促從原防禦地區撤退時,芬軍指揮部又把從波德波羅日耶地段撤下的師用於實施翼側突擊,企圖截擊我衝擊的步兵部隊。在普里斯維里耶的林區和沼澤地,展開了遭遇戰鬥,其緊張激烈程度是少見的。另一方面,薩爾米亞格沼澤又擋住了通往奧洛涅茨的道路。連在本國已經習慣了沼澤湖溏地區生活的芬蘭人也認為這裡的地形是無法通行的。但蘇聯士兵在敵人的火力下在這裡修築了道路。後來,他們又不斷修整了這條路,克服了沼澤,並尾隨敵後突入敵築壘地域的後方。
當芬軍從奧洛涅茨沿拉多加湖湖岸向皮特凱蘭塔撤退時,我軍登陸兵在其後方上陸。這時,雙方發生了多次激戰。在戰鬥中,海軍步兵表現得十分出色。這裡,我再講一件事。6 月23日,拉多加湖區艦隊輸送海軍步兵第70旅在圖洛克薩河與維德利察河之間地區上陸,切斷了通住皮特凱蘭塔的道路。敵人為了把登陸兵趕下湖,便向登陸兵占領的登陸場猛烈射擊,隨後發起反衝擊。B ·C ·庫克上士指揮的一個班(屬步兵第2 連)在佩斯恰納亞高地附近挖壕。當時敵人一個火力點擋住了該班前進,而與友鄰第3 連之間有一個一百五十米寬的間隙。芬軍一個營正向這個間隙前進。在芬軍當面只有兩名蘇聯軍人:庫克上士和戰士巴根。他們用機槍和衝鋒鎗火力打退了敵人四次衝擊。當巴根負傷時。庫克衝上前去,用手榴彈消滅了敵人火力點,占領了高她的支撐點。這時,上士離我軍前沿還有五百米。巴根包紮好傷口,跟在庫克身後,爬進了塹壕。
炮火準備又進行了七十五分鐘,前線在顫動。偵察梯隊用了五分鐘就在四公里寬的地帶渡過了斯維里河,並在敵人障礙物中開闢了通路。被拔掉了牙齒的敵人驚慌失措。就在他眼皮下,二百輛水陸兩用汽車和其他浮游器材下了河,幾個航次就把米羅諾夫將軍的近衛第37軍的戰士們從己岸送上了敵岸,近衛戰士們突破了敵人防禦,擴大了登陸場。當天色黃昏,太陽下山時,我軍工兵已架好兩座橋樑和二十座門橋。接著,主力和坦克投入了戰鬥。戰線不均衡地捲曲著,漸漸向北和西北退縮。
這時,第32集團軍也轉入全面進攻。有些兵團進展得較快。例如,第313 師於6月21 日凌晨便悄俏地強渡了白海一波羅的海運河,隨後攻占工波韋涅茨市。該師戰士們利用林中小路向梅德韋日那戈爾斯克迅速前進。正當受騙的芬軍向飄浮在斯維里河上的草人射擊時,我得知了上述情況。當第7 集團軍的坦克隆隆地開上斯維里河上的門橋時,第32集團軍已進入平杜什市。真不錯!戰鬥第一天就前進了十六公里。Ф·д·戈列連科沒有浪費時間。又經過兩晝夜頑強戰鬥,他的部隊已進入梅德韋日那戈爾斯克。第32集團軍以其左翼從北轉向奧涅加湖,其中央向前延伸,這樣就擴大了登陸場。集團軍預備隊向彼得羅扎沃茨克方向不斷發展勝利。奧涅加湖的各個湖灣伸向西北,吞沒了這裡的廣大幅員。湖灣所到之處常有冰川流過。過去,卵石和冰塊曾一度向前涌動,洶湧地匯入灰色的湖水中。原來的森森王國變成了水鄉,又出現許多沙洲。後來,在一個沙洲上建起了孔多波加市。往西一百公里,沼澤地逐漸彼丘陵代替,波羅索澤羅湖就在這裡,丘陵地南緣與曼謝利基梯地相連。現在,第32集團軍的戰士們正是沿這兩個方向迅速前進。
通過卡累利阿首府的口子終於形成了。從彼得羅扎沃茨克到蘇奧耶爾維的鐵路是穿過這個口子的大動脈,但我軍航空兵通過密集空襲已炸毀了這條鐵路。第7 集團軍從南面推進。芬軍仍指望固守奧涅加湖西岸。但奧涅加湖區艦隊往這裡輸送了登陸兵。到6 月28日,我軍一個旅攻占了彼得羅扎沃茨克。全城居民湧上街頭,舉行了數小時的隆重遊行。但是,沒有誰比被關進過鐵絲網的人更高興。兩萬名蘇聯公民從監禁中獲得自由,滿含熱淚歡迎軍隊一解放者。他們訴說了法西斯奴役的恐懼,訴說了所受的苦役、拷打、嘲弄和天天面臨的死亡威脅。勿庸贅言,在此以後,蘇聯軍人的進攻激情有多麼高!
當Ф·д·戈列連科的集團軍由北向南屢戰屢進的時候,A ·H ·克魯季科夫的軍隊也沿拉多加湖湖岸迎頭前進。最初戰線截斷了這裡的斯維里河河床。斯維里河從奧涅加環形運河延伸,直到新拉多加運河。第7 集團軍左翼的塹壕與河灣重疊,而右翼的陣地則離開河床,向南退縮。當強渡斯維里河時,第7 集團軍左翼一面擴大登陸場,一面向西北前伸。這裡又是我軍的主要突擊方向。這時,右翼剛接近到斯維里河。河流與戰線相互交叉,而在波德波羅日那就形成了直角。為奪取該居民地展開了頑強戰鬥。我軍為占領該地是付出了代價的,這在整個芬軍防線上都是如此,但防線終於崩潰了。我軍的前進加快了,但是由於敵人的頑抗和地形的艱險,前進仍然不易。
當年6 月下旬作戰的一些情節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至今仍可記起。敵人死守著拉多加湖湖岸,在奧洛涅茨築壘地域對我軍的進攻抵抗尤為兇猛。當時拉多加湖區艦隊在奧洛涅茨以北輸送了登陸兵,切斷了敵人的交通線。當芬軍第5 軍倉促從原防禦地區撤退時,芬軍指揮部又把從波德波羅日耶地段撤下的師用於實施翼側突擊,企圖截擊我衝擊的步兵部隊。在普里斯維里耶的林區和沼澤地,展開了遭遇戰鬥,其緊張激烈程度是少見的。另一方面,薩爾米亞格沼澤又擋住了通往奧洛涅茨的道路。連在本國已經習慣了沼澤湖溏地區生活的芬蘭人也認為這裡的地形是無法通行的。但蘇聯士兵在敵人的火力下在這裡修築了道路。後來,他們又不斷修整了這條路,克服了沼澤,並尾隨敵後突入敵築壘地域的後方。
當芬軍從奧洛涅茨沿拉多加湖湖岸向皮特凱蘭塔撤退時,我軍登陸兵在其後方上陸。這時,雙方發生了多次激戰。在戰鬥中,海軍步兵表現得十分出色。這裡,我再講一件事。6 月23日,拉多加湖區艦隊輸送海軍步兵第70旅在圖洛克薩河與維德利察河之間地區上陸,切斷了通住皮特凱蘭塔的道路。敵人為了把登陸兵趕下湖,便向登陸兵占領的登陸場猛烈射擊,隨後發起反衝擊。B ·C ·庫克上士指揮的一個班(屬步兵第2 連)在佩斯恰納亞高地附近挖壕。當時敵人一個火力點擋住了該班前進,而與友鄰第3 連之間有一個一百五十米寬的間隙。芬軍一個營正向這個間隙前進。在芬軍當面只有兩名蘇聯軍人:庫克上士和戰士巴根。他們用機槍和衝鋒鎗火力打退了敵人四次衝擊。當巴根負傷時。庫克衝上前去,用手榴彈消滅了敵人火力點,占領了高她的支撐點。這時,上士離我軍前沿還有五百米。巴根包紮好傷口,跟在庫克身後,爬進了塹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