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當時,卡累利阿方面軍的所有預備隊部隊都已集中在摩爾曼斯克和坎達拉克沙方向。在洛傑伊諾那波列地域只有第7 集團軍的一個步兵軍和兩個步兵旅。為了實施戰役,我們預先已準備了容納補充兵力的戰場:挖好了三個步兵軍的塹壕和炮兵發射陣地。但是,突破築壘地帶需要三個步兵軍,而用於隨後的發展突破,還需要一個步兵軍。另外,還需要一個突破炮兵師和一個轟炸航空兵師。
當我報告了全部情況時,史達林說:“你已經有一個步兵軍;我們再給你兩個步兵軍,再給一個炮兵師。至於航空兵師,將指示空軍元帥諾維科夫派列寧格勒方面軍的航空兵向配置在你們當面的芬軍出動一兩次。他將去你處協商。
我當場堅持請求再給一個步兵軍用於發展突破。但是,被華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斷然回絕了。討論就此結束。華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匆匆走了。史達林邀請我和什特科夫觀看為慶祝列寧格勒方面軍的勝利而施放的禮花。放完禮花後,當我們告別時,最高統帥貼近我耳邊說:“你要的那個步兵軍,我一定給你增調。”
得到這個好消息,我們高高興興地出發到了第7 集團軍指揮所。克魯季科夫和所有兵種首長都已到了該地。在我們到來前,集團軍司令員已同他們討論過作戰計劃。我聽了集團軍司令員的報告後,便定下了最後決心:首先強渡斯維里河,奪取從洛傑伊諾那波列到馬謝利加地段的基洛夫(摩爾曼斯克)鐵路,解放奧洛涅茨和彼得羅扎沃茨克兩市。主要突擊仍像原先決定的那樣,由第7 集團軍向索爾塔瓦拉方向實施。同時,第32集團軍向梅德韋日耶戈爾斯克,尤斯特湖方向與第7 集團軍相向實施輔助突擊,由北面迂迴彼得扎沃茨克的敵軍集群。這樣,通過兩個向心突擊,就能消滅南卡累利阿之敵。
最艱難的地段仍然是三百五十米寬,八到十一米深的斯維里河。攔河有一座斯維里—3 號大型水利樞紐,壩高十八米,貯水一萬二千五百立方米。這就加重了部隊的任務。眼下是說明攻防雙方心理狀態不同的一個最淺顯事例:1941年我對寬闊的斯維里河水頗感欣慰,而到1944年我面對它卻又望洋興嘆了。當前,由於任務的需要,必須從水利樞紐的下游克服這個水障。如果芬蘭人打開閘門怎麼辦?那時河水洶湧而下,渡河將告破產。我們不能先敵下手嗎!我們打算用水雷炸開閘開板,但是不行。用重炮轟是能成功的。現在,我們自己只要樂意就能放水。對戰役計劃馬上做了修改。當大本營得知修改情況後,又把我們召到了莫斯科。我們說明了理由,我們的想法得到贊同。
順便指出,我曾把解決水利樞紐問題的方案上報給最高統帥。他不僅過問了概略情況,甚至還考慮了本來可以忽略的一些細節。
史達林有這樣一個特點:他一知道對已經計劃好的戰役作了部分改變,就把方面軍司令員再召到莫斯科。這樣的召見有過不少次。只要可能,史達林寧願親自同人們面談。我覺得,他這樣做有三個原因:第一,通過親自面談可以更好地了解情況;第二,史達林愛考察人,從面談中可以形成他對人們的看法;第三,史達林是樂意向別人學習的。在戰爭年代,在他身上經常表現出這種品德。我認為,在現代戰爭問題方面,各方面軍司令員、大本營和總參的成員以及其他軍事人員都使最高統帥學到了許多東西。同樣,這些人也從史達林那裡學到了很多東西,尤其是在全國性問題以及經濟和政治問題方面。對我來說也是這樣。我認為,每到大本營一次,都使我得到某種充實,而同黨和國家領導人每次會面,都開擴了我的眼界,使我受益極深。
現在回到第7 和第32集團軍上來。它們的當面之敵分別有七萬六千人、五百八十門火炮和五萬四千人、三百八十門火炮。我們必須把該集團分割成幾部分,向戰役縱深前進二百餘公里,大約在40天內消滅該敵,前出至蘇芬邊界。
卡累利阿方面軍南翼軍隊將在戰爭三周年即1944年6 月22日前一天開始進攻。列寧格勒方面軍早十天便在卡累利阿地峽發起了進攻。他們在短時期內突破了敵人的強大築壘工事,攻占了維堡市,恢復了戰前的國界,這就方便了我們完成斯維里—彼得羅扎沃茨克戰役的任務。
卡累利阿方面軍為使自己投入進攻,已進行了十天的準備工作。6 月21日11時45分,炮火準備開始了,一批批圖—2 轟炸機同時襲擊了敵軍陣地。在持續三個半小時的爆炸聲中,我們從指揮所觀察著眼前的情景,密切注視著敵人的防線,安然地交換著意見。實際上,現在哪裡都不必去:一切都已準備就緒。一個個團隊在靜靜地等待著,眼下飛行員和炮手們正用炮彈的火光和爆炸的黑雲點綴著五彩繽紛的景象。在剎那間的閃光中,密密麻麻的鐵絲網障礙物變成曲扭的構件和碎片在眼前飛起,隨後又墮入灰濛濛的煙霧中,當河上、湖上的煙霧最終消失後,左方便現露出連接拉多加湖的低洼曠野。
聽著航空火力準備和炮火準備的隆隆聲,我回想起三年前那次事變,回想起那個周末的夜晚,我正在火車上打盹,突然聽到德國發動進攻的警報。眼看一千一百天過去了,從前受到瘋狂打擊的人,現在自己就要向躲到地下的侵略者猛攻過去。我們的進攻已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了,我們原先的國界,已是伸手可及了!只是目前還必須把手保留在鋼甲之中。
當我報告了全部情況時,史達林說:“你已經有一個步兵軍;我們再給你兩個步兵軍,再給一個炮兵師。至於航空兵師,將指示空軍元帥諾維科夫派列寧格勒方面軍的航空兵向配置在你們當面的芬軍出動一兩次。他將去你處協商。
我當場堅持請求再給一個步兵軍用於發展突破。但是,被華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斷然回絕了。討論就此結束。華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匆匆走了。史達林邀請我和什特科夫觀看為慶祝列寧格勒方面軍的勝利而施放的禮花。放完禮花後,當我們告別時,最高統帥貼近我耳邊說:“你要的那個步兵軍,我一定給你增調。”
得到這個好消息,我們高高興興地出發到了第7 集團軍指揮所。克魯季科夫和所有兵種首長都已到了該地。在我們到來前,集團軍司令員已同他們討論過作戰計劃。我聽了集團軍司令員的報告後,便定下了最後決心:首先強渡斯維里河,奪取從洛傑伊諾那波列到馬謝利加地段的基洛夫(摩爾曼斯克)鐵路,解放奧洛涅茨和彼得羅扎沃茨克兩市。主要突擊仍像原先決定的那樣,由第7 集團軍向索爾塔瓦拉方向實施。同時,第32集團軍向梅德韋日耶戈爾斯克,尤斯特湖方向與第7 集團軍相向實施輔助突擊,由北面迂迴彼得扎沃茨克的敵軍集群。這樣,通過兩個向心突擊,就能消滅南卡累利阿之敵。
最艱難的地段仍然是三百五十米寬,八到十一米深的斯維里河。攔河有一座斯維里—3 號大型水利樞紐,壩高十八米,貯水一萬二千五百立方米。這就加重了部隊的任務。眼下是說明攻防雙方心理狀態不同的一個最淺顯事例:1941年我對寬闊的斯維里河水頗感欣慰,而到1944年我面對它卻又望洋興嘆了。當前,由於任務的需要,必須從水利樞紐的下游克服這個水障。如果芬蘭人打開閘門怎麼辦?那時河水洶湧而下,渡河將告破產。我們不能先敵下手嗎!我們打算用水雷炸開閘開板,但是不行。用重炮轟是能成功的。現在,我們自己只要樂意就能放水。對戰役計劃馬上做了修改。當大本營得知修改情況後,又把我們召到了莫斯科。我們說明了理由,我們的想法得到贊同。
順便指出,我曾把解決水利樞紐問題的方案上報給最高統帥。他不僅過問了概略情況,甚至還考慮了本來可以忽略的一些細節。
史達林有這樣一個特點:他一知道對已經計劃好的戰役作了部分改變,就把方面軍司令員再召到莫斯科。這樣的召見有過不少次。只要可能,史達林寧願親自同人們面談。我覺得,他這樣做有三個原因:第一,通過親自面談可以更好地了解情況;第二,史達林愛考察人,從面談中可以形成他對人們的看法;第三,史達林是樂意向別人學習的。在戰爭年代,在他身上經常表現出這種品德。我認為,在現代戰爭問題方面,各方面軍司令員、大本營和總參的成員以及其他軍事人員都使最高統帥學到了許多東西。同樣,這些人也從史達林那裡學到了很多東西,尤其是在全國性問題以及經濟和政治問題方面。對我來說也是這樣。我認為,每到大本營一次,都使我得到某種充實,而同黨和國家領導人每次會面,都開擴了我的眼界,使我受益極深。
現在回到第7 和第32集團軍上來。它們的當面之敵分別有七萬六千人、五百八十門火炮和五萬四千人、三百八十門火炮。我們必須把該集團分割成幾部分,向戰役縱深前進二百餘公里,大約在40天內消滅該敵,前出至蘇芬邊界。
卡累利阿方面軍南翼軍隊將在戰爭三周年即1944年6 月22日前一天開始進攻。列寧格勒方面軍早十天便在卡累利阿地峽發起了進攻。他們在短時期內突破了敵人的強大築壘工事,攻占了維堡市,恢復了戰前的國界,這就方便了我們完成斯維里—彼得羅扎沃茨克戰役的任務。
卡累利阿方面軍為使自己投入進攻,已進行了十天的準備工作。6 月21日11時45分,炮火準備開始了,一批批圖—2 轟炸機同時襲擊了敵軍陣地。在持續三個半小時的爆炸聲中,我們從指揮所觀察著眼前的情景,密切注視著敵人的防線,安然地交換著意見。實際上,現在哪裡都不必去:一切都已準備就緒。一個個團隊在靜靜地等待著,眼下飛行員和炮手們正用炮彈的火光和爆炸的黑雲點綴著五彩繽紛的景象。在剎那間的閃光中,密密麻麻的鐵絲網障礙物變成曲扭的構件和碎片在眼前飛起,隨後又墮入灰濛濛的煙霧中,當河上、湖上的煙霧最終消失後,左方便現露出連接拉多加湖的低洼曠野。
聽著航空火力準備和炮火準備的隆隆聲,我回想起三年前那次事變,回想起那個周末的夜晚,我正在火車上打盹,突然聽到德國發動進攻的警報。眼看一千一百天過去了,從前受到瘋狂打擊的人,現在自己就要向躲到地下的侵略者猛攻過去。我們的進攻已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了,我們原先的國界,已是伸手可及了!只是目前還必須把手保留在鋼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