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方面軍在現地區堅守了將近三年。該地區從巴倫支海冰冷的水面到拉多加湖,綿延一千餘公里。在1944年,沒有哪個方面軍有這樣長的戰線。卡累利阿方面軍的戰線穿過極圈內地區的凍土地帶有天然石林,沿著卡累利阿的無數河流湖泊、森林和沼澤迄通南下,屏護著從摩爾曼斯克、白海直至基洛夫鐵路的各條道路幹線。無論在北方短暫夏季的陰沉,灰暗的日子,還是在極圈內地區漫長冬季的嚴寒中,敵人都得不到安寧。我軍在頑強防守的同時,還接連突擊敵的人陣地。
蘇聯軍人大膽突襲敵人後方,實施縱深偵察,並發起一些局部戰役,以改善戰線的態勢。北方艦隊的艦隻連連擊沉公海和基地內的敵艦,保障了蘇聯與英美的重要海上航線。在這幾年期間,摩爾曼斯克港一直接納戰艦和運輸船進港,而在基洛夫鐵路線上從沒有一天停止過列車的運行。
北方的軍人們給德寇造成了巨大損失。敵人在這裡喪失了幾萬名官兵。看一看佩特薩莫的德軍山地步兵第19軍的一個基地就知道。那裡有上萬個十字架,每個十字架下都有數名死者,而在一片寂靜的白樺樹林中,還聳立著一個有大理石底座的巨大鐵十字架。
在防禦戰鬥過程中,蘇聯軍人鍛鍊了軍事素質,改進了防禦技能,探索了軍隊的組織形式。1944年初,防守各要道的部隊都合併成為集團軍。
我接觸到的最初情況是:在摩爾曼斯克方向作戰的是第14集團軍,在坎達拉克沙方向作戰的是第19集團軍,在烏赫塔方向是第26集團軍,在梅德韋日那戈爾斯克方向是第32集團軍,在斯維里河沿岸是第7 集團軍。各集團軍的陣地基本上都屏護著道路和便於軍隊通行和機動的道路鄰近地帶。各陣地之間是一片被天然石林、原始森林和泥濘沼澤覆蓋的渺無人煙的荒漠。我軍偵察分隊穿過這些“無人間津”的荒原,滲入敵人後方,襲擊敵人的交通線、司令部和通信樞紐,炸毀侖庫,搜集情報。在方面軍北段(摩爾曼斯克方向、坎達拉克沙方向和烏赫塔方向),與我軍對峙的是德軍第20拉普蘭集團軍所轄各軍,在南段與我軍對峙的是芬蘭軍隊。
我接到就任方面軍司令員的命令後,立即開始詳細了解方面軍的情況。首要的是了解,敵人是否在策劃什麼陰謀。因此,我首先聽取了情報部部長的報告。然後,各兵種司令員也向我報告了方面軍各地段的情況和我軍戰鬥隊形的情況。
弄清方面軍戰鬥編成和指揮方法後,我於2 月22日晚便乘車到北段的防禦部隊去。與我同行的有卡累利阿方面軍前司令員,現為我的副職的B ·A ·弗羅洛夫上將以及司令部的負責軍官。我們視察了第26集團軍(集團軍司令員最初是H ·H ·尼基申中將,後來是氣宇軒昂、年青英俊的л·C ·斯克維爾斯基中將)。該集團軍負責掩護從克斯堅加、洛希一線到烏赫塔、凱姆一線以及中奎托湖、托波澤羅湖和克烈季湖之間的地區。集團軍當面是裝備精良並受過實戰鍛鍊的德軍山地步兵第18軍和芬蘭的一些獨立部隊。同時,我軍第26集團軍在方面軍各集團軍中也是裝備最好、人數最多的,而且還編有一個富有冬季作戰經驗的獨立滑雪旅。
早在1941年8 月,在該地就進行過激烈的戰鬥。法西斯德軍攻占克斯堅加後,幾乎已前進到通往摩爾曼斯克的基洛夫鐵路附近。他們眼看就要到達目標,便不惜力量,不顧損失,發起一次接一次的攻擊。後來,德軍還得到芬蘭“北方”旅的支援。但是,這一著也未能取得成效。當時,德軍指揮部又調來大量航空兵,妄圖通過猛烈轟炸來摧毀洛希車站保上者的堅定性,但終究枉費心機。至1941年秋,德芬軍隊不得不轉入了防禦。
當我來到洛希時,人們告訴我一個可笑的插曲。1942年初在敵機空襲時,一架德國轟炸機被擊落,駕駛員跳傘被俘。他在受審時竟放肆地聲言(當時有些德國俘虜表現得相當傲慢無理),他一生中曾有幸轟炸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起重要作用的三個帶“л”字頭的城市:倫敦、列寧格勒和洛希。這件事證明,德軍指揮部對洛希車站是多麼重視;也說明當時德國軍人對於在該地作戰心懷什麼想法。
視察第26集團軍的部隊給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後業,對該集團軍司令員也給予了良好評價。看到在淺近後方休息好的分隊冒著凜烈的寒風,精神抖擻地向前沿前進,不禁令人高興。從各個角落裡還響起戰士們的愉快歌聲:
沿著卡累利阿的森林沼澤,跨過白雪皚皚的山崗,步兵在戰鬥中前進,保衛布滿森林湖泊的邊疆。
我又興致勃勃的來到第19集團軍。集團軍司令員是在攻防作戰中都表現得十分頑強、堅定的г·K ·科茲洛夫少將。該集團軍堅守坎達拉克沙方向,抗擊德軍第36軍,掩護科拉半島和通往白海的接近路。集團軍編成內基本上全都是1941年在當地擋住德寇進犯並取得了極圈內地區作戰經驗的兵團和部隊。這些部隊也是可以信賴的。他們背後是坎達拉克沙灣的上游。
南面,在科夫多澤羅湖兩岸是布滿河澤、林崗的泥灘。北面,有一條通往磷灰石礦場的通路。在北極圈外,希賓山區,有一片蘇聯愛國者—工人、技術人員和學者用頑強勞動建設起來的建築物。在山腳坡地上長滿了雲杉和發黃的北方白樺。鐵路彎彎曲曲伸向前方。庫基斯烏姆喬爾礦場距鐵路近在咫尺。烏爾季特的霞石礦場一片灰色,而尤克斯波爾礦場則閃耀著綠光。一輛輛小車廂奔跑著。當天空出現德國飛機斷斷續續的轟鳴時,周圍的一切便寂靜無聲,很快又恢復了活動。即使在國家最艱難的日子裡工作也沒有中斷。土地需要肥料;化學企業需要再加工的磷礦石;飛機工廠需要鋁霞石和用於保護金屬構件的防鏽塗料。可是,德國壟斷資本正把魔爪伸向這些礦藏,他們期待著。但始終未能等到法西斯部隊最後給他們打開通往蘇聯北方的道路。
蘇聯軍人大膽突襲敵人後方,實施縱深偵察,並發起一些局部戰役,以改善戰線的態勢。北方艦隊的艦隻連連擊沉公海和基地內的敵艦,保障了蘇聯與英美的重要海上航線。在這幾年期間,摩爾曼斯克港一直接納戰艦和運輸船進港,而在基洛夫鐵路線上從沒有一天停止過列車的運行。
北方的軍人們給德寇造成了巨大損失。敵人在這裡喪失了幾萬名官兵。看一看佩特薩莫的德軍山地步兵第19軍的一個基地就知道。那裡有上萬個十字架,每個十字架下都有數名死者,而在一片寂靜的白樺樹林中,還聳立著一個有大理石底座的巨大鐵十字架。
在防禦戰鬥過程中,蘇聯軍人鍛鍊了軍事素質,改進了防禦技能,探索了軍隊的組織形式。1944年初,防守各要道的部隊都合併成為集團軍。
我接觸到的最初情況是:在摩爾曼斯克方向作戰的是第14集團軍,在坎達拉克沙方向作戰的是第19集團軍,在烏赫塔方向是第26集團軍,在梅德韋日那戈爾斯克方向是第32集團軍,在斯維里河沿岸是第7 集團軍。各集團軍的陣地基本上都屏護著道路和便於軍隊通行和機動的道路鄰近地帶。各陣地之間是一片被天然石林、原始森林和泥濘沼澤覆蓋的渺無人煙的荒漠。我軍偵察分隊穿過這些“無人間津”的荒原,滲入敵人後方,襲擊敵人的交通線、司令部和通信樞紐,炸毀侖庫,搜集情報。在方面軍北段(摩爾曼斯克方向、坎達拉克沙方向和烏赫塔方向),與我軍對峙的是德軍第20拉普蘭集團軍所轄各軍,在南段與我軍對峙的是芬蘭軍隊。
我接到就任方面軍司令員的命令後,立即開始詳細了解方面軍的情況。首要的是了解,敵人是否在策劃什麼陰謀。因此,我首先聽取了情報部部長的報告。然後,各兵種司令員也向我報告了方面軍各地段的情況和我軍戰鬥隊形的情況。
弄清方面軍戰鬥編成和指揮方法後,我於2 月22日晚便乘車到北段的防禦部隊去。與我同行的有卡累利阿方面軍前司令員,現為我的副職的B ·A ·弗羅洛夫上將以及司令部的負責軍官。我們視察了第26集團軍(集團軍司令員最初是H ·H ·尼基申中將,後來是氣宇軒昂、年青英俊的л·C ·斯克維爾斯基中將)。該集團軍負責掩護從克斯堅加、洛希一線到烏赫塔、凱姆一線以及中奎托湖、托波澤羅湖和克烈季湖之間的地區。集團軍當面是裝備精良並受過實戰鍛鍊的德軍山地步兵第18軍和芬蘭的一些獨立部隊。同時,我軍第26集團軍在方面軍各集團軍中也是裝備最好、人數最多的,而且還編有一個富有冬季作戰經驗的獨立滑雪旅。
早在1941年8 月,在該地就進行過激烈的戰鬥。法西斯德軍攻占克斯堅加後,幾乎已前進到通往摩爾曼斯克的基洛夫鐵路附近。他們眼看就要到達目標,便不惜力量,不顧損失,發起一次接一次的攻擊。後來,德軍還得到芬蘭“北方”旅的支援。但是,這一著也未能取得成效。當時,德軍指揮部又調來大量航空兵,妄圖通過猛烈轟炸來摧毀洛希車站保上者的堅定性,但終究枉費心機。至1941年秋,德芬軍隊不得不轉入了防禦。
當我來到洛希時,人們告訴我一個可笑的插曲。1942年初在敵機空襲時,一架德國轟炸機被擊落,駕駛員跳傘被俘。他在受審時竟放肆地聲言(當時有些德國俘虜表現得相當傲慢無理),他一生中曾有幸轟炸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起重要作用的三個帶“л”字頭的城市:倫敦、列寧格勒和洛希。這件事證明,德軍指揮部對洛希車站是多麼重視;也說明當時德國軍人對於在該地作戰心懷什麼想法。
視察第26集團軍的部隊給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後業,對該集團軍司令員也給予了良好評價。看到在淺近後方休息好的分隊冒著凜烈的寒風,精神抖擻地向前沿前進,不禁令人高興。從各個角落裡還響起戰士們的愉快歌聲:
沿著卡累利阿的森林沼澤,跨過白雪皚皚的山崗,步兵在戰鬥中前進,保衛布滿森林湖泊的邊疆。
我又興致勃勃的來到第19集團軍。集團軍司令員是在攻防作戰中都表現得十分頑強、堅定的г·K ·科茲洛夫少將。該集團軍堅守坎達拉克沙方向,抗擊德軍第36軍,掩護科拉半島和通往白海的接近路。集團軍編成內基本上全都是1941年在當地擋住德寇進犯並取得了極圈內地區作戰經驗的兵團和部隊。這些部隊也是可以信賴的。他們背後是坎達拉克沙灣的上游。
南面,在科夫多澤羅湖兩岸是布滿河澤、林崗的泥灘。北面,有一條通往磷灰石礦場的通路。在北極圈外,希賓山區,有一片蘇聯愛國者—工人、技術人員和學者用頑強勞動建設起來的建築物。在山腳坡地上長滿了雲杉和發黃的北方白樺。鐵路彎彎曲曲伸向前方。庫基斯烏姆喬爾礦場距鐵路近在咫尺。烏爾季特的霞石礦場一片灰色,而尤克斯波爾礦場則閃耀著綠光。一輛輛小車廂奔跑著。當天空出現德國飛機斷斷續續的轟鳴時,周圍的一切便寂靜無聲,很快又恢復了活動。即使在國家最艱難的日子裡工作也沒有中斷。土地需要肥料;化學企業需要再加工的磷礦石;飛機工廠需要鋁霞石和用於保護金屬構件的防鏽塗料。可是,德國壟斷資本正把魔爪伸向這些礦藏,他們期待著。但始終未能等到法西斯部隊最後給他們打開通往蘇聯北方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