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1944年2 月中旬,我被緊急召到大本營。召見的原因是出乎我意料的:沃爾霍夫方面軍被撤消了,軍隊轉隸給列寧格勒方面軍,我卻被任命力卡累利阿方面軍司令員。對這種變動,我並不怎麼高興。我早就請求到西方向去。可是現在,當我軍已經來到早在戰前任職時我就熟悉的白俄羅斯邊境時,我卻出乎意外地被調到北方。我在大本營談了自己的想法,但史達林的回答大意如下:“你對北方向也是熟悉的。同時,你又有在複雜的森林沼澤地實施進攻戰役的經驗。你手裡還有地圖,何況早在1939—1940年蘇芬戰爭期間,你就在維堡方向指揮過集團軍,並且突破了曼納林防線。眼下,派一個對該戰區特點一無所知,又沒有在卡累利阿和極圈內地區作戰經驗的人到卡累利阿方面軍去,是不妥的,因為這會延誤殲敵的組織工作。任何另一個司令員也要用很多時間重新學習。我們恰恰沒有這樣的人”。

  對這些道理是難以提出反對意見的。隨後,大本營概略說明了卡累利阿方面軍面臨的任務:在1944年夏秋戰局中,通過廣泛的進攻解放卡累利阿,肅清佩特薩莫(佩琴加)地區的法西斯德軍。由於卡累利阿方面軍長期擔任防禦,軍隊和指揮員都沒有實施大規模進攻戰役的經驗,因此,大本營除調換方面軍司令員外,還決定把沃爾霍夫方面軍的指揮機關調到卡累利阿。新調去的有經驗的人員一到達,就要採取積極的戰鬥行動。司令員必須儘快地熟悉情況,研究方面軍的進攻能力,並在2月底以前提出個人對消滅德國和芬蘭軍隊的意見。

  純軍事的方面的情況就是這樣。但是,最複雜的倒不是軍事方面的情況。現在出台的是一項“大政策”,因為它涉及德國的盟國芬蘭。不言而喻,這裡存在著一連串問題,還涉及1940年的戰爭。眾所周知,情況的複雜性還在於,1940年曾經援助過芬蘭的,1944年卻是我們的盟國。他們對芬蘭所採取的立場,同他們對德國的立場完全不同。蘇聯政府不能不考慮這種情況。此外,還必須想到戰後的世界格局。因為蘇聯希望在西北有一個能順利發展有益關係的友好鄰邦,所以我國政府也不能忽視這種情況。最後,還應當記住,與芬蘭接壤的是整個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實際上,斯堪地那維亞各國都在注視著我國的對外政策,並且根據這一點,首先根據蘇芬關係的發展,決定自己對蘇路線。當然,但涅爾和曼納林的芬蘭是一個敵國。無論如何不能迴避這一點。但是,問題不單是這一個方面。還有芬蘭人民;有開展地下活動的芬蘭共產黨;有芬蘭游擊隊—在芬蘭後方同法西斯作戰的反法西斯抵抗運動的森林近衛英雄維科·彼尤斯蒂及其與德軍英勇作戰的繼承者們。因此,解決每個軍事問題,都必須仔細地考慮上述各種情況,在指揮卡累利阿方面軍的整個期間,我時刻都有這種感受。

  我在大本營得知,法西斯德軍在列寧格勒和諾夫哥羅德被殲,使芬蘭政府受到極大震動。它向蘇聯探聽芬蘭退出戰爭的條件,蘇聯政府向它通報了自己的觀點。基本的要求是:同德國斷絕關係;拘禁芬蘭境內的德軍;芬軍撤至1940年的邊界。為了儘快結束戰爭並減少犧牲,蘇聯政府準備響應芬蘭的要求,與它舉行談判。因此,我得到指示,在擬定戰役計劃時,必須特別重視與德軍對峙的方面軍的北段。

  我在總參謀部辦完事以後便出發到卡累利阿方面軍司令部當時的所在地白海城。幾天以後,沃爾霍夫方面軍的指怦機關也來到該地。在它的基礎上建立了卡累利阿方面軍的指揮部,到2 月底便開始工作。眼下,由於方面軍就要從防禦轉入進攻,所以,工作特點發生了極大變化。方面軍司令部也擔負了新的任務。參謀長是個新上任的B ·A ·皮加列維奇將軍。一般地說,在我指揮過的獨立集團軍或是方面軍內,沒有一個參謀長是任職超過一年的。不是參謀長調任了新職,就是我本人提出撤換。其原因也許不僅有客觀因素,而且有主觀因素。我承認,在我身邊當參謀是不輕鬆的。要知道,我在司令部也幹過很長時間。因此,我知道司令部工作的特點,要求也高。當然,在卡累利阿,我也不會降低要求。

  卡累利阿方面軍是在戰爭第一階段組建的。它擔負在任務是,阻止敵人向我國腹地前進,保護整個蘇德戰場的戰略北翼和當地的鐵路與海上交通線。方面軍是勝任這項任務的。這裡的戰鬥行動幾乎與法西斯德軍向列寧格勒、莫斯科和基輔進攻的同時就開始了。希特勒統帥部把山地輕裝部隊派到該地。這些部隊都受過在丘陵森林地作戰的專門訓練,並具有在克里特的希臘以及在北挪威山區進行侵略戰爭的經驗。這些“納爾維克和克里特的勇士們”沿著稀少的道路向蘇聯與外界保持海上聯繫的通道和北方艦隊的基地摩爾曼斯克急速推進。他們還向坎達拉克沙、克斯堅加、烏赫塔,向基洛失鐵路,向科拉半島和卡累利阿的自然寶藏逼進,蘇聯極圈內地區和卡累利阿的保衛者們堅決抗擊敵人並實施了反突擊。但是,敵人仰仗其兵力優勢,打退了我軍,前出到極圈內地區的西利察河岸,在南段奪取了阿拉庫爾特季和克斯堅加,攻占了彼得羅扎沃茨克,推進到斯維里河一線。此後,敵人就再也沒能取得戰果。無論是瘋狂的衝擊還是反覆的轟炸,部未能動搖蘇聯軍人的堅定性。到1941年12月,敵人既未能接近摩爾曼斯克,也未能接近基洛夫鐵路,便被迫在全線停止了連續攻擊。卡累利阿方面軍在彼得羅扎沃茨克以北轉入了穩定的防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