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作;11月5日,又成立了一個新的組織——“挪威全國支援會瑞典委員會”即所謂“斯德哥爾摩委員會”,以集中其他團體的救授事宜。這個委員會並不自己出面去募集資金,而是得到了瑞典的一些人道主義組織的協作,諸如救濟中心、紅十字會、“兒童救濟會”、“瑞典北方協會”、“支援芬蘭全國委員會”以及其他組織。①關於支援芬蘭19全國委員會,挪威白皮書曾說到:在該團體所募集的二千七百三十三萬零一百八十五克朗的總數中,共有四百萬克朗用於挪威人。瑞典國家鐵路准許讓所有作為贈品寄給挪威的包裹免稅運往邊境。1941年9月德國國家全權代表特博文解散了“挪威全國支援會”在挪威的活動,“挪威全國支援會”在斯德哥爾摩的分部存各救濟組織和挪威之間充當中間人,並在1942年6月20日締結了一個所謂“捐款人協定”。②根據這一協定,成立了一個瑞典一挪威—美國捐款人委員會。該委員會多次提出要在瑞典收留挪威兒童,卻一再遭到在挪威德國當局的拒絕;其理由是:這些孩子們在挪威養育得很好,無需到瑞典度假。但問題很清楚。主要原因是德國人唯恐這些孩子會在政治上受到薰染。英國政府在1941年4月12日的一份照會中雖然原則上同意瑞典粑食品送給被占領國家的人民,③卻又規定供給食品的數量必須是在目前和這些國家簽署的貿易協定的範圍之內,而且,由此產生的問題應提交倫敦解決。1943年,當瑞典未經事先通知盟國向挪威運送一批蔬菜的時候,瑞典向阿根廷出口的豆類定額就被削減了一倍於它運給挪威的數量。④1943年9月以後,這些規定稍有放鬆。瑞典人民曾受到警告:為了他們自己的利益不要太大量地向挪威寄送包裹物資,免得遭受被占領軍沒收的危險,因而瑞典就改在挪威逐漸開設了一些食堂,這些食堂主要是為兒童和沒錢的老人開設的。為了籌措必要的基金,另一瑞典組織“瑞典支援挪威會”在瑞典工會聯合會( 瑞典工聯)的鼓勵下,和在幾個經濟、文化組織、紅十字會、兒童救濟會和其他組織以及三十個工會的協助下,於1942年8月宣告成立。該組織在一個月年就募集了一百萬克朗,其中大部分來自該組織內部,但很大一部分也來自私人捐贈。全部行政費用均由瑞典工會聯合會負擔,而僱主協會則支付巨額的GG宣傳費用。據認為必須廣泛宣傳瑞典支援挪威會的活動情況,因為這樣可以防止德國人從中漁利。①援助並不僅限於供給食品196和衣物。1943年期間,瑞典紅十字會在奧斯陸開辦了一所醫院,因為挪威所有的醫院部被武裝部隊占用了。這所醫院由瑞典提供經費,並受捐款人委員會管轄,但其中工作人員全是挪威人。 1945年,德國人在從挪威北部撤退時,對該地區大肆摧殘,挪威紅十字會請求瑞典讓婦女和兒童從這地區經由瑞典疏散到挪威中部和南部。瑞典政府有意答應這一要求,但挪威外交大臣特呂格夫·賴伊卻反對這一提議,認為是行不通的;他提議,瑞典要麼就地提供援助,要麼將這些疏散者收留在瑞典,直到戰爭結束,那時就可以把他們遣返家園。於① 《挪威同瑞典的關係》,第3 卷,第477—487 頁。② 同上書,第478 頁。③ 同上書,第502 頁。④ 同上書,第503 頁。①瑞典支援挪威會:《活動報告》(Svenska Norgehjalpen :En Redo-gorelse for verksamheten,1951 年8 月)。挪威白皮書也以大量的篇幅敘述了有關瑞典給予挪威市民的援助( 《挪威同瑞典的關係》,第3 卷,第475—540 頁)。
是,瑞典支援挪威會推廣了供食辦法,有時候僅特羅姆瑟一處每天就有一萬二千人得到了食物的供應。① 對那些已越過瑞典邊境的挪威人提供援助雖然不及對那些在挪威境內的挪威人提供援助那麼複雜,但也需要做大量的組織工作。這些難民的待遇是根據1937 年6 月11 日頒布的法律規定,②由社會事務部統一管理。1912 年和1943 年對該法律作了少許的修改。按官方手續說來,對斯堪地那維亞難民的待遇是加嚴了,入境簽證成為不可少的東西,但事實上,駐紮瑞典邊境的瑞典官員授權發放臨時簽證。同時,瑞典當局還同挪威公使館開設的難民局取得了合作關係。挪威政府的官方觀點是這樣的:那些越境進入瑞典的挪威人既然在這一點上已違反了挪威的德國當局所制定的一系列規定,那麼他們可以要求被當作政治難民看待。③不過,挪威政府也承認有這樣的危險:即有個別反社會分子甚至罪犯會潛越國境,因而瑞典政府有權採取措施以防止這種可能性。在挪威偶爾有這樣的說法,在對逃亡者的經歷進行的初步調查過程中,某些瑞典警察對待他們過分苛刻。這種事例無疑是發生過的,但挪威駐斯德哥爾摩公使館承認,經過深入查核,所謂苛待難民的那些怨言往往言過其實。①另一方面,每逢占領國藉口挪威逃亡者犯有普通罪行試圖說服瑞典當局交出這些逃亡者197 時,瑞典當局總是一概加以拒絕的。到了德國人對挪威的占領告終,已有約四萬三千挪威人在瑞典找到了避難處。第九節為戰後援助和重建而作的準備當大戰接近尾聲的時候,在瑞典人中普遍存在著這樣一種情緒:瑞典應該竭盡全力幫助重建被毀壞了的歐洲,特別要幫助挪威和丹麥進行重建。② 1944 年3 月10 日,當一個名為國家重建委員會的組織在斯德哥爾摩成立的時候,上述要求便具體表達了出來。該委員會的第一個任務便是估計那些國家需要多少援助,以及在預算中應為此提供多少資金。起先共撥款一億克朗,但很快就增加到五億五千萬克朗。5 月1 日,瑞典首相佩爾·阿爾賓·漢遜在一次激動人心的演講中激勵瑞典人民應盡最大努力幫助斯堪地那維亞國家進行重建。1944 年6 月,瑞典給予丹麥駐斯德哥爾摩公使館一筆高達七千五百萬克朗的貸款,以供丹麥購買即將於解放後立即運送到丹麥的琳典貨物。同年10 月29 日至11 月6 日間,瑞典、挪威兩國外交大臣根瑟和特呂格夫·賴伊在斯德哥爾摩舉行了會談,雙方一致同意,為了雙方共同的日的,應將大量主要食品在瑞典貯藏起來,同時瑞典政府給予挪威一億克朗的無息貸款,以此供作這項安排的資金。瑞典在大戰期間和戰後在救濟工作方面所做的全部努力估計共耗費十三億克朗,或者說約占戰爭結束前後幾年中任何一年國民收入的百分之七。其中將近六億克朗來源於私人,其餘都來自政府撥款。只要考查一下1939—1940 年間到1949—1950 年間的概算,便可看出一年用於救濟方面的費用從1939—1940 年間的一百七十三萬七千克朗,到1949— 1950 年間增加為六千三百七十四萬克朗,1945—1946 年間則達到了最高總額① 《瑞典同丹麥、挪威的關係》,第263 頁以下。② 《挪威同瑞典的關係》,第1 卷,第28 頁。③ 同上書,第3 卷,第181 頁及文件第447 號,第214 頁。① 《挪威同瑞典的關係》,第181—182 頁及文件第447 號,第213 頁。②貢納爾·塞德斯基厄爾德:《瑞典的背叛》(GunnarCederschiold:Sviker Sverige),斯德哥爾摩,大自然與文化社,1943 年版。
是,瑞典支援挪威會推廣了供食辦法,有時候僅特羅姆瑟一處每天就有一萬二千人得到了食物的供應。① 對那些已越過瑞典邊境的挪威人提供援助雖然不及對那些在挪威境內的挪威人提供援助那麼複雜,但也需要做大量的組織工作。這些難民的待遇是根據1937 年6 月11 日頒布的法律規定,②由社會事務部統一管理。1912 年和1943 年對該法律作了少許的修改。按官方手續說來,對斯堪地那維亞難民的待遇是加嚴了,入境簽證成為不可少的東西,但事實上,駐紮瑞典邊境的瑞典官員授權發放臨時簽證。同時,瑞典當局還同挪威公使館開設的難民局取得了合作關係。挪威政府的官方觀點是這樣的:那些越境進入瑞典的挪威人既然在這一點上已違反了挪威的德國當局所制定的一系列規定,那麼他們可以要求被當作政治難民看待。③不過,挪威政府也承認有這樣的危險:即有個別反社會分子甚至罪犯會潛越國境,因而瑞典政府有權採取措施以防止這種可能性。在挪威偶爾有這樣的說法,在對逃亡者的經歷進行的初步調查過程中,某些瑞典警察對待他們過分苛刻。這種事例無疑是發生過的,但挪威駐斯德哥爾摩公使館承認,經過深入查核,所謂苛待難民的那些怨言往往言過其實。①另一方面,每逢占領國藉口挪威逃亡者犯有普通罪行試圖說服瑞典當局交出這些逃亡者197 時,瑞典當局總是一概加以拒絕的。到了德國人對挪威的占領告終,已有約四萬三千挪威人在瑞典找到了避難處。第九節為戰後援助和重建而作的準備當大戰接近尾聲的時候,在瑞典人中普遍存在著這樣一種情緒:瑞典應該竭盡全力幫助重建被毀壞了的歐洲,特別要幫助挪威和丹麥進行重建。② 1944 年3 月10 日,當一個名為國家重建委員會的組織在斯德哥爾摩成立的時候,上述要求便具體表達了出來。該委員會的第一個任務便是估計那些國家需要多少援助,以及在預算中應為此提供多少資金。起先共撥款一億克朗,但很快就增加到五億五千萬克朗。5 月1 日,瑞典首相佩爾·阿爾賓·漢遜在一次激動人心的演講中激勵瑞典人民應盡最大努力幫助斯堪地那維亞國家進行重建。1944 年6 月,瑞典給予丹麥駐斯德哥爾摩公使館一筆高達七千五百萬克朗的貸款,以供丹麥購買即將於解放後立即運送到丹麥的琳典貨物。同年10 月29 日至11 月6 日間,瑞典、挪威兩國外交大臣根瑟和特呂格夫·賴伊在斯德哥爾摩舉行了會談,雙方一致同意,為了雙方共同的日的,應將大量主要食品在瑞典貯藏起來,同時瑞典政府給予挪威一億克朗的無息貸款,以此供作這項安排的資金。瑞典在大戰期間和戰後在救濟工作方面所做的全部努力估計共耗費十三億克朗,或者說約占戰爭結束前後幾年中任何一年國民收入的百分之七。其中將近六億克朗來源於私人,其餘都來自政府撥款。只要考查一下1939—1940 年間到1949—1950 年間的概算,便可看出一年用於救濟方面的費用從1939—1940 年間的一百七十三萬七千克朗,到1949— 1950 年間增加為六千三百七十四萬克朗,1945—1946 年間則達到了最高總額① 《瑞典同丹麥、挪威的關係》,第263 頁以下。② 《挪威同瑞典的關係》,第1 卷,第28 頁。③ 同上書,第3 卷,第181 頁及文件第447 號,第214 頁。① 《挪威同瑞典的關係》,第181—182 頁及文件第447 號,第213 頁。②貢納爾·塞德斯基厄爾德:《瑞典的背叛》(GunnarCederschiold:Sviker Sverige),斯德哥爾摩,大自然與文化社,1943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