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幾千英里之外的華盛頓特區,布希總統正在競選。他在一個籌款晚宴上對支持者說:“我們在伊拉克仍然面臨一些暴徒和恐怖主義者,他們情願繼續屠殺無辜者,而不願接受在自由主義的方向下向前發展。這伙殺人犯想動搖我們的意志。美國絕不會被暴徒和刺客嚇倒。我們正在伊拉克積極地打擊恐怖主義者。我們將在那裡打敗他們,這樣我們就不必在國內面對他們。”第二天早上,剛起床的美國人都聽到了這個悲慘的消息。報紙上寫著《伊拉克暴民肢解4名美國平民》之類的醒目標題。媒體也紛紛提及1993年的索馬利亞事件。

  但在美軍發言人基米特准將試圖淡化這次埋伏的意義後,白宮和保羅?布雷默隨後均認為,對黑水公司士兵長時間的、公開的肢解,是對美國宣傳戰的一次嚴重打擊。有人甚至認為這次埋伏是企圖重現1993年的索馬利亞事件—暴亂分子1993年10月在摩加迪沙擊落了兩架黑鷹直升機,殺害了18名美國士兵,並拖著幾具美國兵的屍體在大街上示眾。這一事件導致柯林頓政府撤走了駐索馬利亞的部隊。在距離所謂“主權移交”日只剩兩個多月時,布希政府面對了一個不可否認的現實:美軍的占領在美國和伊拉克越來越不受歡迎,而伊拉克的抵抗運動已因此事件而備受鼓舞。

  第七章以牙還牙“我們將平定費盧傑”(2)

  保羅?布雷默寫道:“這些情景立刻顯現了暴亂的殘忍現狀,並凸顯出一個事實:聯軍並沒有控制費盧傑。”保羅?布雷默對美駐伊部隊指揮官桑切斯中將說:“我們要對這一暴行做出反應,否則敵人會認為我們是軟弱的。”桑切斯中將回應說:“我們準備實施去年秋天的作戰計劃,馬上清剿費盧傑。”於是,摧毀“清真寺之城”的計劃立刻開始實施了。白宮發言人稱:“我們不會被嚇倒。民主正在紮根,絕不會退縮。”參議員約翰?克里(他當時是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表示:“這些可怕的襲擊提醒我們注意阻擋伊拉克前進的敵人是多麼邪惡。我們在悲痛中聯合起來,同時也絕對不能讓敵人得逞。”眾議院民主黨領袖南希?佩洛西聲稱:“我們不會因為有些人在費盧傑無法無天就嚇得跑出城外。”美國有線電視網的政治專家們叫嚷要以血還血。福克斯新聞台的比爾?奧賴利談到了“最後解決”,他說:“我不關心費盧傑的民眾。你們反正贏得不了他們的心。他們會殺死你們每個人。他們已證明了這一點。讓我們剷平這個地方。”奧賴利後來呼籲美國“用最大限度的武力來懲罰費盧傑的恐怖分子”,他聲稱:“恐懼可以是個好東西。對於嗜殺成性的恐怖分子和他們的支持者,必須殺死或關押起來。這種懲罰對其他人必然是個教訓。你認為薩達姆這幾十年是如何控制伊拉克的?他是通過製造恐懼控制伊拉克的。”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克拉克上將說:“就我可以確認的情況來說,費盧傑的抵抗並不是在減弱,而是在加強。我們不能允許任何對我們權威的挑戰。”

  許多人質問,為什麼費盧傑城外的4000名海軍陸戰隊不去馬上救援那4名遇襲的美國人,或奪回他們被掛在橋上的屍體。美軍當時並沒派救護車、消防車、部隊或黑鷹直升機迅速救援。海軍陸戰隊駐費盧傑部隊的一位發言人說:“我們應該派一輛坦克去奪回那4具屍體嗎?那又有什麼益處?暴民就是暴民。那樣只會招惹他們。聰明的辦法是讓事態平息。”基米特准將先是說聯軍不是因為危險才沒有進入費盧傑,隨後又在巴格達的記者招待會上說:“我們將做出反應。我們不會匆忙進入城內。我們的攻擊將是準備周全的、精確的、戰勝一切的。我們將在準備好了之後進入費盧傑。時間和地點將由我們選擇。我們將搜尋那些罪犯,殺死他們或抓住他們。我們將平定費盧傑。”

  保羅?布雷默在巴格達的伊拉克警察學院對近500名畢業生說:“昨天發生在費盧傑的事件是一個悲劇性的例子,表明了人類尊嚴和野蠻行為之間正在進行的鬥爭。”他警告說,對4名黑水公司士兵的屠殺“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懲罰”。他說,遇害的承包商“是來幫助伊拉克擺脫幾十年的獨裁統治並走向復甦的,是來幫助伊拉克人民獲得大多數民眾渴望的選舉權、民主和自由的。那些殺人犯令聯軍感到憤怒,但是他們不會阻擋伊拉克走向穩定和民主。那些膽小鬼和以恐怖為樂的人是社會的渣滓。”

  第七章以牙還牙“我們將平定費盧傑”(3)

  在美國媒體關於這次埋伏事件的大部分新聞報導中,費盧傑被描繪成遜尼派抵抗運動的據點,似乎該城有很多外國抵抗者和忠於薩達姆的人。美國媒體主流的說法把黑水公司的士兵說成是無辜的、負責運送食品的“平民承包商”,但被費盧傑的屠夫所殺害。基米特准將曾說,那4個人到那裡是提供援助的,好像他們是為紅十字會工作的人道主義者,但伊拉克人對此卻有不同看法。他們4個人儘管不是美國現役軍人,但是事實是:在美軍正在屠殺伊拉克平民,而且正要以武力攻城之際,他們4個人進入了費盧傑市中心。《紐約時報》報導說:“費盧傑的許多民眾都認為自己周三取得了一個重大的勝利。他們堅持認為那4個人是在為美國中央情報局工作。一位費盧傑居民說:‘這就是這些間諜的應得下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