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輔公祏一行人深一腳淺一腳逃到武康(今浙江德清縣西),迎接他們的並不是什麼好運和轉機,而是遭當地流民襲擊,輔公祏被生擒,押赴丹陽。

  至此,大唐王朝“北自淮,東包江,度嶺而南,盡統之”,江南徹底平定,天下也基本平定。

  在搜捕輔公祏餘黨中,李孝恭將輔公祏、杜伏威、王雄誕和闞稜等人在江南的田地、住宅全部沒收。

  闞稜不服,要和李孝恭辯,李孝恭冷笑道:“不要和我辯,有意見到大便處提,有狀找你舊主子訴。”跟著下令,將闞稜押上刑場,陪著輔公祏一併殺了。

  事實上,闞稜的舊主子,義父,杜伏威已於一個月前暴斃了。

  原因是,李孝恭在丹陽抄出了杜伏威與輔公祏之間的“反書”,等上報朝廷後,李淵大怒,下詔追奪杜伏威的官爵,並將其妻兒全部籍沒為奴,斬殺闞稜。

  悲夫,闞稜!被輔公祏臨死拉了墊背,也算報了博山破馮慧亮的一箭之仇了。

  戰後論功行賞,李孝恭以平定半壁之功被擢升為東南道行台右僕射,李靖為其麾下的兵部尚書。

  不久之後,李淵下令全國撤銷行台,改稱大都督府,李孝恭轉任揚州大都督,李靖為都督府長史。

  稍後,朝廷撤銷行台,改稱大都督府,李孝恭轉任揚州大都督,李靖為都督府長史。

  李淵深美李靖奇功,常常讚嘆說:“李靖真是蕭銑和輔公祏的克星啊!”

  隋朝滅亡,大唐開國,四海晏平,在這稱為隋唐年間的短短十幾年裡,活躍在歷史舞台上的各路英雄人物都有了各自的歸宿,本書也該完結了。

  附錄:解讀古代戰爭里真正的廝殺

  (一)由關羽過關斬將說起

  幼時讀書,特別喜歡《三國演義》。

  讀《三國演義》,又特別喜歡讀關羽的故事。

  關羽的故事裡面,最愛千里走單騎一段。

  話說關羽得知兄長消息後,遂封金掛印,騎赤兔馬,提青龍刀,率領舊日跟隨車仗鞍馬二十餘人,昂然而行。

  東嶺關前,孔秀鳴鼓聚軍,氣勢洶洶殺下關來。只見關公約退身後車仗,單身一人,縱馬提刀,只一合,鋼刀起處,孔秀屍橫馬下。眾軍便走。

  到了洛陽,韓福、孟坦引軍一千擋路,孟坦率先輪雙刀來戰。關公約退車仗,拍馬來迎。戰不三合,孟坦撥回馬便走。關公趕來,馬快,趕上只一刀,砍為兩段。勒馬回來,韓福閃在門首,盡力放了一箭,正射中關公左臂。公用口拔出箭,血流不住,飛馬徑奔韓福,衝散眾軍,韓福急走不迭,關公手起刀落,帶頭連肩,斬於馬下,眾軍即散。

  ……

  此後取王植、劈秦琪、斬蔡陽基本雷同,關公單刀橫行,遇神殺神遇鬼滅鬼,所向披靡。千載之下,英雄凜凜如畫!

  待得年紀稍長,再讀這些段落,慢慢開始有疑問了。

  這就是古代的打仗?只要把對方主將斬落,就一切OK了?那麼這仗打的簡單得真令人難以置信。參與打仗的士兵似乎都只是一個擺設,仿佛京劇裡面打仗時那幾個負責撐旗子的跑龍套,大不了就是吆吆喝喝或翻翻跟頭,增加點戰爭的氣氛,所謂的多少千多少萬,只是個噱頭,完全可以袖手旁觀,看主將的角力比賽,贏了,打打鑼鼓慶祝,輸了,一鬨而散。

  這種描寫,不只是《三國演義》獨有。《隋唐演義》裡面程咬金刧皇槓,一人一馬一斧頭,劈翻了主將,其餘人眾,馬上丟下皇槓作鳥獸散。《說岳全傳》里岳飛大槍一揮,挑落了金兵主將,便取得了八百對十萬以少勝多的大捷……《水滸傳》、《楊家將》、《大明英烈傳》等等,對打仗的描寫莫不如此。

  如果古代打仗真的是這樣,那麼這真是君子式的鬥爭啊,講究職業道德,兩軍開戰,全看將軍的個人表演了。而且有時候,輸的話,還可以掛個“免戰牌”。要不,明明看到關羽或程咬金是以寡敵眾了,為什麼不來一個群毆圍攻亂刀分屍呢?最不濟,也應遠遠的集體放箭,箭如雨下,看你死不死?所以,這樣的戰爭場面很可疑。

  《史記》上寫楚漢相爭時,因為“楚漢久相持未決,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漕”。所以項羽向劉邦提出:“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原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極其渴望和劉邦單挑,即上面說的君子式的鬥爭,兩人一對一,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結果遭到了劉邦的堅拒,可見,一對一的打鬥解決戰爭只是一種烏托邦式的願望。

  而且,中國古代的戰爭真的是這麼弱智的話,那麼那些我們一直引以為豪的老祖宗傳下的兵法、陣法、韜略不就是一句空話了嗎?

  然而,剛才提到的《三國》《水滸》《隋唐》《說岳》等全是古人著作,作者應該對所處時代——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打仗場面不應該完全無知,致使胡編亂造一至於此呀?

  歷史的真相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請看第二章。

  (二)兵車行的年代

  要探究歷史的真相,得先從中國古代軍隊的構建和編制說起。

  從有史可查的西周到秦這一時期,中原各國的主戰兵力是車兵和步兵。當時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就用“千乘之國”、“萬乘之國”作為標準。但單純的戰車在弩兵、長戈兵和長戟兵面前很容易被消滅,所以龐大而昂貴的戰車部隊周圍往往要集結步兵掩護,這有點像現代的坦克裝甲師一樣。那時的騎兵只用來偵察,傳遞消息。

章節目錄